影视:大奉剑仙,开局玲月盘发 第166章

作者:不用等

“若你身处其位,能否告知哪个盒子是空的?”

“他”时,苏南指向了另一位官员。

此际,魏渊的眼角不由自主地颤动了一下,南宫倩与杨砚亦同时屏息凝神,深吸一口气,只因这答案恰是正确无误。

昔时,杨砚耗时十九息,南宫倩柔则仅用了十五息,相较之下,苏南几乎是一言既出,全无思索之态。

杨砚与南宫倩柔凝视着苏南颀长的身姿,心中对这位高手的敬佩愈发深厚,果不其然,真乃一代宗师!

被询问的吏员愣了愣,稍作沉思,继而开口道,“他的盒子是空无一物的。”

苏南轻轻颔首,手指向那名被询问的吏员手中所握的盒子,对魏渊言道,“盒中藏有物事。”

“哈哈,苏兄果真才智过人,这小小的游戏确实令众多打更人头疼不已。”

继而,四人继续攀登楼梯,二楼柱子上悬挂着一面古朴的铜镜,苏南一见此镜,便立刻意识到,这乃是“问心”环节的标志。

此镜之职能,旨在使人无从做出违背本心的行为,内心所想,即付诸行动。

位于二楼的宽敞大厅内,供奉着一尊佛像,其姿态丰腴,宝相庄严,香案上香烟缭绕,各类供品陈列丰盛。

苏南凝视着这座佛像,内心平静如水,对这个世界的佛陀,他并无敬仰之情,毕竟他们同样是超品级别的修炼者,并无特别之处值得敬畏。

魏渊及其同僚神色自若,显然对佛陀并不抱有崇敬之情。

在第三层中,供奉着道尊尊像,他身着道袍,手执木剑,足踏祥云之上。

苏南目睹道尊后,缓缓前行数步,最终立于道尊之侧。

“魏公大人,若他日我亦立于斯地,想来当会比道尊更显赫几分。”

苏南专注于修炼道法,其系统中蕴含着众多卓越的道术,因此,未来突破至道尊之境,实非遥不可及之事。

魏渊的嘴角不自主地抽动了一下,心中暗想,这小子莫非修习的是虚假的道术?竟敢对道尊如此无礼。

“呵呵,苏兄英姿飒爽,堪称与道尊并驾齐驱。”

杨砚与南宫倩柔不住地咽着唾沫,他们生平罕见有修道者竟敢与道尊比肩。

苏南续道,“若我身置此境,自当让那风华绝代的美貌国师,与她并肩塑立,共衬风华。”

魏渊急切地抓住苏南的胳膊,语气带着几分诡异,“苏兄,别再说了,咱们快上楼去吧。”

杨砚与南宫倩柔心中不禁涌起感慨,苏兄对他们的信任可谓深厚,竟能如此坦率地在他们面前直言不讳。

第四层之上,便是儒家圣贤,身着儒雅长衫,头戴儒士冠冕,面容庄重,远眺着辽阔的天地。

苏南凝视圣人,沉默良久。

魏渊轻抚下巴,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这位便是儒家之圣,苏兄对他的崇敬之情显而易见。”

然而,苏南对魏渊的话语充耳不闻,摇头轻叹,“真是无用,不过是书生罢了……咱们还是继续上楼吧。”

魏渊的瞳孔骤然紧缩,两名巡夜的打更人亦感汗颜难当,那苏南武道儒三才兼备,却对道尊儒圣不敬,究竟是什么来历?

正当众人准备踏入第五层之际,魏渊伸手拦住了杨砚与南宫倩柔,“你们二人无需同往。”

杨砚与南宫倩柔奉命而行,遂不再紧随其后,显然魏渊是不愿让这二人目睹某些不宜的情形。

杨砚心中暗忖,那上层塑像赫然便是大奉开国皇帝的尊容,若苏南敢不跪拜,那……那该如何是好?

南宫倩柔眼眸微微转动,心中不禁想及:若魏公不肯屈膝……嘶!

在第五层,一位身披龙袍的尊贵男子挺拔而立,剑眉斜飞,星目如炬,浑身上下散发着逼人的威严与气度。

步入第五层,他们先是一同观赏了泥塑作品,随后目光交汇,彼此对视良久。

“魏公,泥塑真威武。”

魏渊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回应道,“那自是无疑,他最为难以塑造。”

苏南续言,“魏公站立之处,想来也是颇为威严雄壮!”

魏渊险些一个踉跄,深情地瞥了苏南一眼,果真是个不识君臣、不敬父母、藐(李了的)视神佛的狂妄之徒!

然而,她随即垂首瞥了一眼那笔直的膝盖,终究是默然无语。

膝盖太硬,跪不了。

“苏兄开玩笑呢,我们继续进吧买。”

两人巧妙地避开了皇帝的塑像,向着楼层更深处前行。

此处空间宽敞许多,透过镂空的窗户,斑驳的阳光洒落其中,细碎的光线轻柔地抚摸着屋内的木台,木台上刻着的一首诗在光影中显得格外醒目。

“百万敌酋尽斩首,腰间宝剑尚留腥,归来手握黄金锏,朝中文武皆噤声。”

苏南微笑着说道,“魏公气势非凡,精忠报国,功勋赫赫,监察百僚……可谓目空一切。”

此诗静置于眼前,便是对情感的共鸣,若能与之产生共鸣,铜镜映照下,定能抒发出内心的所思所感.

第148章通过选拔测试,百无一用是书生!

“笔墨伺候。”

不出魏渊所料,苏南果然有所触动,不知她将挥毫泼墨,撰写出何种佳句,魏渊亦不禁心生好奇。

苏南挥毫泼墨,笔势如龙蛇般灵动自如,畅快淋漓地勾勒出他对皇权的独到见解。

兴亡皆苦。

魏渊阅毕,暗自思忖,苏南果然独具一格,这番言语中流露出的,显然是对时局的不满之情。

“苏兄所思,国家兴衰与否,受苦的终究是百姓吗?”

苏南语气淡然地回应,“实则不然,一个无需纷扰便能繁荣昌盛的时代,方为最理想之世。”

魏渊喃喃自语,“若无动荡纷扰之盛世,不战不兴土木,又岂能名符其实地称作盛世?”.

“此事并非难事,只要盛世之君能够保持清醒明智,不致先明后昏,那么盛世后半段的百姓仍能享受幸福生活。”

魏渊轻咳两声,你这家伙倒是来劲了,絮絮叨叨又绕回老话题,暗中影射当今皇帝先是英明神武,后来却变得昏庸不明是吧。

魏渊内心亦抱此看法,然而此念深藏不露。

他不禁疑惑,不知苏南竟敢在面前直言不讳。

审视这六道问心之关,魏渊已然断定,苏南乃是一位心中空缺敬畏之人。

心无敬畏,可翻江倒海。

20魏渊暗自呢喃了一句,自此,他对苏南的了解已臻全面。

心中不存对神佛和皇帝的敬畏之人,又岂会对自己这等宦官产生尊崇。

“苏兄,恭喜你已成功通过打更人的选拔测试,自此你将成为我们金锣门下的打更人。”

苏南道提醒道:

“魏公大人,似乎您并未与我商讨过此事。”

魏渊微笑着开口,“你位居金锣之巅,无需应对那些棘手的案件,我自当不会给你增添烦恼。

然而,金锣的各项特权,你都将享有。”

苏南道轻笑道,“如此一来,我岂不成了高高在上的权贵,既无需勤勤恳恳地劳作,反而成了大奉的蛀虫?”

魏渊指着那幅字说道:“在问心镜前落笔,将兴衰与(bfda)百姓之苦描绘得淋漓尽致者,断然不会沦为蛀虫。”

苏南接过魏渊递来的金锣,说道:

“那我就不再谦逊了,往后便能倚仗这金锣,凭借打更人的名号,横行乡里,欺凌良善了。”

“魏公,苏某资质如何?”

魏渊轻描淡写地评论道,“天赋异禀,堪称道尊与儒圣之典范!”

云鹿书院。

怀庆公主端坐于赵守的居室内,一名侍卫正向她汇报有关招募苏南的情况。

“陛下,张慎与杨砚携来了一卷书稿,随后魏公与赵院长亦亲赴苏南之府邸。”

魏公在苏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便助其顺利通过了打更人的资质考核,如今,苏南已成为金锣门下的打更人,且无需每日拘束于固定岗位。

赵院长言道:

“魏公之举颇显不公,竟邀请苏南至书院,此刻他正途中,魏公亦随行相伴……”

侍卫话语方落,却见长公主并未将他的话声放在心上,反是凝视着手中的书卷,仿佛陷入了沉思,竟未曾一语入耳。

怀庆公主心怀壮志,与生俱来便怀揣着强烈的竞争欲望,她在读书与习武两方面均不逊色于任何人,无论是兵法还是历史,她都颇有建树。

审视苏南的文稿,怀庆不禁深感自身与同侪相较之下差距甚远,苏南看上去竟比她还要年轻几分,竟竟能够撰就如此高屋建瓴的见解。

难怪魏渊与赵守纷纷亲临前线,他们的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片刻过后,怀庆终于放下手中的书稿,深深吸了一口长气,随即沉浸于无尽的震撼之中。

大奉奇才现世!

怀庆沉思良久,方缓缓开口,“方才你言及何事……能否再重复一遍?”

林间书院之外,忽起一阵疾风,赵守引领着苏南与魏渊,直至一块石碑之前。

石碑之侧,安放着一尊静坐的铜像,其上镌刻的碑文记载了一位名为钱忠的文人的一生,这位钱忠,乃是大奉王朝立国初期的一位著名大儒,其学术活动颇具影响力。

“适逢大周末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二品大儒钱忠目睹了这一惨状,怀揣满腔愤懑,以血肉之躯毅然撞破了大周王朝的运势。”

“继之大奉建国,历经战乱平定,四海之内得以安宁……”

“遗憾的是,在近两百年间,大奉境内仅涌现出三位达到三品立命境的儒者,自那以后,便再无二品大儒境界的贤者出现。”

随着赵守沿途的详尽解说,苏南与魏渊一同抵达了亚圣学宫。

赵守面带微笑,轻声问道:

“魏公已是多久未曾莅临书院了呢?”

“百无一用是书生。”

“久违光临,此次造访主要为了探讨学问,这里早已没有了与我论道的对手。”

赵守在谈及兵法之道时,张慎显然已不再是魏渊的对手。

赵院长心志坚定,毅然决然地决心让苏南同时担任书院的职位,此人或许真能助力儒门突破当下的束缚。

实际上,苏南并无特别的心思,他手中握有诸多手段,足以在书院同人中崭露头角。

然而,在书院中炫耀给谁观赏呢?难道是给许新年吗?未免太过无趣了!

在亚圣学宫之中,高达两丈的朱红柱石托起了宏伟的大殿,而书院的创始人……亚圣的雕像则傲然矗立于殿堂之上。

亚圣身披青色儒服,一臂后置,另一臂轻搭腰间,目光悠远地投向天际,其姿态与衙门中打更人的塑像如出一辙。

亚圣之侧,静立着一尊白鹿的雕塑,此白鹿非亚圣的乘骑,实则象征其贤妻的形象。

赵守言道:

“那白鹿曾于圣贤座下潜心听讲,经典之音久留耳畔。

后来,它幻化成人形,始终伴于亚圣之侧,人妖之间,自幼结缘,情感日渐深厚,最终喜结连理。”

“世人对人妖之恋历来不容,此情形不论于往昔亦或今朝,然而,圣人教诲我们大爱无边,情之所系,无论人亦或妖,皆能终老相守。”

苏南无权指责亚圣品味独特,毕竟他自己在这世间仅与一位女子共度春宵,而那位女子竟是一位狐妖的化身.

第149章权臣之位,各有千秋

“哼哼!”

魏渊突然发问,“苏兄,你觉得这雕塑的气势如何?”

在打更人衙署之内,苏南曾言,书生实则百无一用。

“于打更人衙门邂逅亚圣塑像之际,我方始领悟亚圣其人。如今,我对亚圣有了深刻的认识,他实乃伟大之至,堪称大爱无边。”

赵守笑言:

“苏兄气度非凡!”

魏渊嘴角微扬,苏南的论调竟然从“百无一用”转变为“极为伟大”,真可谓是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苏南瞥了魏渊一眼,语气诚恳地说道:

“魏公,我所说的都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赵守方面,话题转向了国本之争,意在明确立场,同时试图争取苏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