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用等
苏南深知,李妙真不久后便将踏入战火纷飞的云州,他们重逢的日子已然不远。
“切莫忘记我曾言及的承诺,待此通路修缮完毕,我们将共赴长生不老之境。”
此言一出,李妙真眼中顿时闪烁着希望的火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稍后,李妙真将苏苏妥善安置妥当,随即踏着小金踏上了归途。
金雕已送李妙真。
苏南转身的瞬间,视线中便映入了一位身着破旧道袍的金莲道长,他正站在她身后。
“哈哈,三号弃侠从文,再次踏入京城,不知是投身科举,还是投身军旅?”
“当然是故地重游。”
苏南笑了笑,看向金莲道长,意味深长道:“道长找我不会就为了此事吧?”
闻言,金莲老道无奈的叹了口气,缓缓开口道:
“地宗道首堕入魔道,其影响波及了几乎所有信徒,你曾见过的虚谷便是其中一例,唯有少数人,包括我本人在内,得以幸免于这场劫难。”
苏南沉默不语,他自然明白金莲所说的道首,指的就是他自己。
“福祸本自功德而来,道德天尊在开创地宗之时,便曾言明,灾祥之至,皆为个人自召,善恶之行,如同影子紧随,报应必然伴随。”
“然而,对于吾辈而言,德行累积愈厚,因果链条亦愈发复杂。
地宗道首长年累月致力于行善积德,然在甲子年前,其渡劫之举不幸失败,因果循环之力反噬其身,致使他堕入了魔道。”
“若欲以功德之力证得道果,便须承受893相应的因果律约束,一念之964间,可成仙道,46零亦可堕入魔途,这是每位地宗人终究无法规避的宿命。”
苏南道郑重说道:
“道长应当明了,我绝无可能投身地宗。”
金莲道首微笑着说道,“三号剑术造诣非凡,十之八九乃是出自人宗道首的亲授。”
求鲜花···0
苏南心中不禁暗自发笑,洛玉衡恐怕是难以掌握青元剑诀,除非他有一天亲自传授于宗道首,那时方才有可能。
“我来是想提醒你地宗秘事,切不可对外透露。”
“还有,遭遇困境时,不妨借助地书寻求支援,互助互爱正是天地会创立的初心。”
金莲道长离去之际,苏南独坐马车之中,想了想,取出了玉石小镜。
【九号:三号小兄弟即将在京城中漫步,日后我们务必相互扶持,携手同行。】
九号,亦即金莲道长。
【三号对一、二号说:嘿,最近京城有什么新鲜事儿吗?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苏南尚未开口,怀庆公主的回应便已传来。
【一号消息:誉王行将步入朝廷内阁,平阳郡主将于下月举行盛大的婚礼,不幸的是,六扇门的总捕头在一场激战中,被江洋大盗一掌击中,不幸丧命。
朝廷为了应对这一变故,特地派遣了云州将军上任。】
尽管怀庆所提及之事在京城并非秘密,但其传遍天南地北却总需耗费一番时日,由此可见,地书碎片之价值,的确不容小觑。
平阳郡主的大婚之期即将来临,这亦预示着她即将私奔,苏南深觉此刻进京,恰逢其时。
【一号消息:听闻剑州近期局势有所缓和,金雕大侠与飞燕女侠在剑州江湖中威震四方,使得众多江湖人士无不惊恐失色。】
苏南心想,李妙真与“一号”熟络至此,想必两人频繁通过地书进行交流。
【二号:一号,你的信息似乎有些延迟,目前剑州已无金雕大侠与飞燕女侠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金雕侠侣。
我曾于远处一瞥,见他们并肩立于一只巨雕之背,男子英气逼人,女子飒爽非凡,真可谓是天生一对,珠联璧合。】
苏南险些一口老血喷溅镜面,未曾想,在自己眼前一直表现得温顺端庄的李妙真,竟如此地自我陶醉才.
第120章神秘法器,筹划未来的蓝图
李妙真非但沉溺于自恋,更在天地会聊天群中公开展示恩爱。
【剑州已恢复太平景象,然而云州却深受匪患之苦,百姓生活不得安宁。】
不知怀庆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此言显然已为李妙真指明了道路。
实际上,苏南已离剑州远去,而李妙真亦步其后尘,踏上了前往云州的征途。
京城,青龙寺。
自幼便投身寺庙修行的恒慧和尚,彼时年仅六岁,而今,作为方丈盘树僧人的得意弟子,他那聪慧之才已逐渐演化为眉目如画、英俊不凡的青年形象。
若非邂逅了平阳郡主,他的一生恐将沉浸在青灯古佛的寂静之中,日复一日地吟诵经文,虔诚礼佛。
一日,他在溪流中拾起了一块女子有意“五零七”掷入水中的手帕,紧接着,耳畔便响起了黄鹂般清脆的女子嗓音。
“大师,那是我所遗失的手帕,能否请您归还与我?”
语出平阳郡主之口,她身姿曼妙,身着荷色长裙,面容明艳,眉目含笑.
她频繁踏足青龙寺,虔诚礼佛,对恒慧的关注由来已久,此次手帕的相遇,不过是促成彼此相识的一个偶然契机罢了。
在这春意盎然的明媚午后,潺潺流水声为恒慧开启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从此,这声音便与她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恒慧静心打坐之际,一位少女相伴左右,她时而翻阅着那本私藏的禁书,时而轻轻摇曳着手中的扇子,凝望着恒慧出神。
察觉恒慧似浑然不觉,少女遂拿起狗尾巴草轻轻拂过他的鼻孔。
“再这样,我就闭关!”
他怒气冲冲,然而少女却仅是轻吐舌尖,娇声一笑,仿佛毫无道歉之意。
他静心打坐,她默默相伴;他攀山寻药,她亦步亦趋。
春回大地,满山繁花似锦,他一时间竟难以分辨,是眼前之人更胜春色,抑或是春色本身,更为迷人。
流言蜚语传至盘树寺僧人耳畔,“恒慧,你似乎对那位女子情有独钟,是否动了还俗的念头?”
恒慧意志坚定,言辞铿锵,“吾弟子对那女子并无情愫,愿终身追随佛陀,誓不返俗,皈依我佛。”
方丈亦无力阻拦那名女子踏入寺院,毕竟她乃誉王的嫡出女儿,皇族宗亲。
自那日以后,和尚对少女的戏谑与恶作剧已渐渐变得淡然,不再为之所动。
“和尚,这朵好看吗?”
“和尚,弹琴给你听如何?”
“师傅,我感到头昏脑胀,身体很不舒服,难道您就不关心一下吗?”
“为何和尚独处?”
……
每一言谈,无论其轻快、欢愉、或充满关切,恒慧皆选择置若罔闻。
终究,她的身影消失,如同此生未曾出现过般,悄然无迹。
僧侣得以持续伴随佛陀左右,他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解脱,然而不久后,他很快便察觉到,自己的生活似乎遗失了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
一个多月过后,平阳郡主抵达,神情恍若失魂落魄,往昔清丽的面容如今憔悴不堪,瘦削了一圈,面露忧戚之色。
“和尚,我要嫁人了。”
这句言辞入耳,恒慧无言以对,神色如同古井般平静无澜,平阳郡主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剧痛,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几乎要夺眶而出。
荣光之君即将跻身内阁,担任首辅重任,此消息一出,原本地位较低的勋贵阶层中弥漫着希望之光。
荣光之君亦有意笼络这些显赫的权贵,因此,他迅速为自己的长女安排了姻亲之约。
皇族女,婚事自主权无。
“当啷啷……”
清脆声在佛堂响起。
佛珠,洒了一地。
眼前佛珠散落一地,平阳郡主终是压抑住了涌动的泪水。
“和尚,私奔吧?”
“好。”
恒慧的承诺,源于他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透彻洞察。
平阳郡主喜不自胜,泪水夺眶而出,她的辛勤付出终于迎来了应有的回报。
“大师,我身边有贴身护卫随行,一旦我失踪超过半个时辰,他们便会立即展开山野搜寻。
不出片刻,消息便会迅速传至我父王的耳中”
“我们亟需一件能够隔绝气息的法器,以避开司天监术士的追捕,同时,我们也必须伪造新的户籍,以便顺利离开京城。
此外,还须筹集足够的银两,否则即便逃出城池,生计亦将成问题……”
向来活泼开朗的平阳郡主,终于将这些日子来酝酿在心中的想法一吐为快。
恒慧显得略显迟钝,这源于他缺乏世俗生活的历练,对如何在尘世中立足一无所知,私奔之道更是全然仰赖平阳郡主的指导。
“放心,有我!”
平阳郡主心潮澎湃,毕竟,身为郡主,她自幼便无往不利,这次私奔,不过是禁书中才子佳人屡见不鲜的举动罢了。
“至于其他琐事,小僧固然无能为力。
然而,本寺藏有一件神秘法器,它能够有效遮掩气息,令任何窥探手段失效……师父对我深信不疑,故而,我理应能够将其取出。”
面对郡主那双清澈如水的明眸,恒慧不禁心生触动,任由那少女独自筹划两人未来的蓝图。
少女眉眼含笑,轻盈地将头向前倾斜,温柔地在恒慧的脸颊上轻触一吻。
“言及法器,我确实无从下手,然而,说到身份伪造,倒有一条门路。”
“平远伯家的公子常常在我面前3.0炫耀,自称能通晓黑白两道,声称在京城无往不利,任何事情都能摆平。”
“自幼相伴,他的父亲亦曾与我家父王交好,我手握财富,给予他几分,定能令我得他助力!
“他答应协助我们伪造身份,并将我们顺利带出城外,自那时起,我们的自由便得到了保证!”
……
聆听平阳郡主那滔滔不绝地叙述私奔的壮志,恒慧心中对未来的图景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三天后。
张奉府上,兵部尚书。
张奉正与户部都给事中孙鸣忠,以及平远伯,三人正密谋着某事。
平远伯虽身属勋贵行列,却与文官交情深厚,与勋贵力挺的誉王亦非同心同德之辈.
第121章搜查山间,无迹可寻
“伯爷,此事当真?”.
张奉的言语中难掩那份激动,孙鸣忠亦流露出喜悦的神色。
“张大人、孙大人,所言句句属实!”
“平阳郡主与誉王定下了婚约,然而她的心中却怀揣着与一位僧侣私奔的念头,甚至不惜寻得遮掩气息的法器,意图隐瞒行踪。”
“郡主托我儿伪造了户籍,目前该户籍已被我暂时扣押,对于此事的处理,还请二位大人给予指导。”
张奉无疑是此中掌舵者,他轻抚过那整洁且颇具威严的胡须,面容逐渐恢复平静。
“那就帮郡主私奔!”
“作为皇室近亲,若对子女失于严加管束,致使她亲自与僧侣私奔,那誉王的声誉将何去何从?”
“古人云,修身乃齐家之基,齐家是治国之本,治国则是平天下的前提。
然而,王连竟连自家的女眷都难以约束,竟15做出如此失检之行,还妄谈辅佐朝政,岂非笑谈?”
孙鸣忠随声附和道:
“张大人所言极是,在下亦持有此见。毕竟,我们未曾有所举动,不过是顺势推波助澜罢了。”
“难怪誉王家教不严,以至于她未能入阁,这其中的责任并非他人可担。”
……
青龙寺外,马车慢行而出。
上一篇:港综:我能刷忠诚度,最大方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