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这鱼是易中河之前钓的,从空间直接拿出来的。
“嫂子,这条鱼是别人送我的不花钱,今天人多,加个菜。
你怎么没找傻柱做饭,有专业的厨子不用。”
吕翠莲回道:“我也想找柱子的,不过他今天出去给人掌勺去了,不过就这么几个菜,我自己也能行。”
“我来帮你吧,这十来个人的菜呢,你自己得做到啥时候。”
“不用,我都弄的差不多了,你去后院看看,等你哥回来,我让他去喊你们,咱们就可以开饭了。”
第92章 请工程队吃饭2
易中河看了一圈,发现和吕翠莲说的差不多,该切的菜都切好了,该洗的也都洗好了。
再说易中海家的厨房地方很小,两个人根本转不开身子。
“那行,今儿就辛苦嫂子了,我去后院看看。”
“去吧,仔细的检查检查,要不然以后发现问题,还麻烦。”
易中河走到后院,工程队的几个人都在门口抽烟聊天呢。
陈永成看到易中河过来说道:“中河,下班了,赶紧过来看看你这屋子。”
易中河拿出一包大前门分给几人,抬脚进屋。
现在这屋子和昨天不一样了,昨天里面还都有各种装修剩的材料,各种工具。
现在看,屋里干干净净,一点杂物都没有。
水泥地面干净整洁,墙面刷的大白,显得屋里亮堂堂的。
甚至这几个师傅,把窗户都擦的干干净净,窗几明亮。
易中河对着陈队长说道:“陈队长,你们干活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房子修缮的很好,我很满意,辛苦你们了。”
陈永成回道:“中河,你这话说的可就见外了,咱们都是一个厂里的同志,说这些外道的话干啥。
还有我这两天可是听说了,你最近在厂里可是大出风头啊。
连仓库的周主任,和厂里的其他领导都对你另眼相看。”
“出啥风头啊,就是干自己该干的事,不值一提。”
两人在屋里检查着房子。
易中海走进来说道:“中河,陈队长别聊了,喊着师傅一起,回家吃饭了,中河嫂子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
“好的哥,我们这就过去。”
然后转头对着陈永成说道:“陈队长,咱们过去吧,一会多喝两杯,这几天你们都辛苦了。”
走到门口,易中河招呼着师傅们一起朝中院走去。
众人来到易中海家里,只见屋里的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凉菜,酒杯,还有易中海打的一大坛散白。
易中海招呼着众人坐下,易中河给所有的师傅们倒酒。
凉菜不多就四个,但是份量比较足,都是用大碗盛着,一个凉拌萝卜丝,一个花生米,一个乾隆白菜,最让人眼馋的就是那一大碗的猪下水。
吕翠莲直接把前天卤好的下水,切片装好,一大碗的心、肝、肺、肚、大肠,满满当当的一大碗。
虽然这些师傅都是肉联厂的工人,但是现在这个时候荤腥难得,就是肉联厂的工人买些下水也不容易。
更何况这些下水是傻柱卤的,虽然傻柱这个人不好说,但是这手厨艺还是值得称赞的。
陈永成对着易中海说道:“易老哥,你这也太破费了,你这碗下水要是在外面卤煮店,咱们这几个人每人一碗都用不完。”
易中海回道:“你们都是肉联厂的工人,平日里应该不缺荤腥,用这些下水招待你们,已经是很寒酸了,还望各位师傅们别介意。”
众人听后纷纷说道:“易师傅,我们虽然是肉联厂的人,但是这荤腥也不容易买。”
“对啊,特别是这下水,大部分都是被饭庄给定有了,剩下的才能让厂里的人购买,我们很难能买到。”
“这下水吃起来比肉都好吃,今儿这下水闻起来就地道。”
易中河和易中海听着师傅们的话,也很高兴,请客吃饭,只要客人不嫌弃就行。
易中海举起酒杯,对着众人说道:“这几天,陈队长和各位师傅,为了我兄弟的房子,都辛苦了。
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兄弟俩敬各位一杯,谢谢大家。”
众人听后也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虽然不是什么好酒,就是供销社打的散白,但是现在的酒没有假酒,没有后世那种酒精勾兑的,都是粮食酒。
这些师傅也都是会喝酒的主,平日喝的也是这散白,所以也没人说酒怎么样。
易中河再次给众人把酒给倒满。
然后举起酒杯说道:“刚才我哥把我的话都说了,我就不再说一遍了,在这里,我先谢谢大家尽心尽力的帮我修房子,以后有事说话,只要是我能帮得上忙,一定没二话。”
众人再次一饮而尽。
易中河这话就有力度了,驾驶员整天走南闯北的,经常能买到很多不要票的特产。
所以要想让驾驶员给带点东西,这地的看关系怎么样,还得看驾驶员的心情,乐意不乐意帮你带。
所以易中河的话,算是告诉大家欠大家的一个人情,以后要是想让我带什么东西,尽管开口,指定不会推辞。
一时间酒桌上的气氛就更加的热烈。
第93章 贾张氏要闹酒局
没多大会,吕翠莲就端着一盆猪肉白菜炖粉条,不过猪肉则是用的?过油的油脂啦。
不过众人也没有管这么多,现在谁家买点肥肉不是先?油,所以大家伙吃的都挺香。
随后吕翠莲又把猪头肉炖土豆,炖鱼端上了桌,说了一句菜齐了就转身去厨房吃饭去了。
陈永成和师傅们看着桌上的菜,也不由得感慨易中海的大方。
现在请客吃饭,能有个两个荤菜就算是不错的了,易中海请吃饭,一下就弄了四个荤菜,而且肉都不少。
这也让陈永成感到惊讶,于是对着易中海说道:“易老哥,你对中河兄弟真是没话说,这一桌子菜,比一般人过年吃的都好。”
易中海乐呵的回道:“你们为了中河的房子费心费力的,多请你们吃点好的不是应该的吗。
以后中河在厂里还得劳烦各位多照顾一二,我这兄弟刚来京城,很多地方还不熟悉。”
易中河就在旁边坐着,也不插话,也不矫情的说谢谢易中海。
他和易中海两口子一起生活,没必要这么客气,易中海也不希望易中河跟他们客气。
桌上是这些师傅难得的美食,所以一众师傅吃的也很开心,气氛也很热烈,就是在院里都能听见易中海家里的悬挂。
距离易中海家不远的贾家,同样也能听到易家的声音,还能闻到易中海家里的肉香。
正在吃饭的贾张氏,闻着空气中的味道,对着儿子贾东旭说道:“东旭,老易今天请客吃饭,没有喊你过去吗?”
贾东旭知道今天易中海家里是请干活的师傅吃饭,以为不会弄什么好吃的,毕竟在他看来这些工人师傅就是一群泥瓦匠,想来他师傅也不会弄什么好的给他们吃,所以就没朝跟前凑。
现在显然是他失算了,闻着空气中肉香,他就知道他师傅家里弄了好吃的。
听了他妈的询问,贾东旭回道:“我师傅今天请客,没有喊我过去陪客。”
贾张氏一听,顿时骂了起来,“老易这个老绝户,平日里徒弟长徒弟短的,现在家里做了好吃的,竟然不喊你,这是看不起谁呢。
就是不喊东旭过去陪酒,怎么也得送一碗肉过来吧。
请这群泥腿子吃饭,还做肉,他们也配,还不如把肉送我们家,以后东旭还能多照顾照顾他。
这老易是一点眼力见都没有,活该生不出孩子,活该绝户。”
贾东旭现在还想着跟易中海学技术,虽然他没有什么天分,但是如果易中海不教他,他这二级工就到头了。
所以这会贾东旭想着在这个时候可不能得罪易中海。
于是对着贾张氏说道:“妈,你别这么说,那毕竟是我师傅,如果让别人听见了,我还怎么面对我师傅。”
贾张氏嚷嚷着:“你拿他当师傅,他拿不拿你当徒弟,有好东西请一群泥腿子吃饭,都不知道照顾照顾徒弟一家,有这么当师傅的吗?
不行,我得去问问,他老易就是这么当师傅的。”
说完就站起来,准备去易中海家里。
贾东旭立马站起来拦住贾张氏,“妈,你现在不能去,下个月就要考核了,没有我师傅,三级的考核我肯定过不了。
现在你去得罪了我师傅,我的考核怎么办,以后师傅要是不教我可怎么办。
二级钳工是三十八块六,三级钳工是四十五块二,中间差着好几块钱呢。
如果我升了三级钳工,咱家一个月就多了六块多,还能不够你吃肉的。”
贾张氏虽然容易冲动,但是这账还是会算的,一个月多六七块钱,干啥不好。
所以她也不急着朝易中海家去了,而是问道:“东旭,这二级和三级真的差这么多吗,还有你这三级工能不能考过去。”
贾东旭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但是看着老娘和大肚子的媳妇,年幼的儿子,硬着头皮说道:“如果我师傅愿意帮我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在厂里的面子大,我升二级钳工,就是他说话才过的,我想三级应该问题不大。”
贾张氏没听出贾东旭话里的意思,就听见贾东旭说能考过三级。
也不再想着找易中海的麻烦了,而是在盘算着贾东旭一个月拿四十五块二,她要藏多少钱。
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比钱更好使。
现在她一个月就有三块钱的养老钱,那么贾东旭涨工资以后,多点养老钱也属于正常吧,一个月五块钱,应该没什么问题。
所以贾张氏也闹了,重新坐下拿起窝头大口的炫着。
第94章 贾东旭的不安
贾东旭见状也放下心来。
别人不知道,但是贾东旭自己能感觉到,自从易中河来了以后,易中海对他是越来越不上心。
以前还会盯着他练技术,但是现在完全不过问了,如果他不去问,易中海也不会主动教他。
虽然他很抵触练习技术,但是现在易中海不管他,这更让他心慌。
还有以前易中海经常会问他家里还有没有粮食,够不够吃的,现在是一嘴也不提了。
所以贾东旭感觉易中海要放弃他。
以前没有易中河,他就是易中海的第一养老人,现在有了易中河,易中海则对他不管不问了,他怎么能不心慌。
所以他才会拦着贾张氏,如果贾张氏把易中海给惹毛了,那么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特别是在厂里,他仗着是易中海的徒弟,一个二级钳工做着一级钳工,甚至是学徒的工作,简单轻松。
这都是易中海的面子,如果易中海对他不管不问,那么他的路就两条,一是做二级钳工的零件,另一个就是拿一级钳工的工资。
这两个都不是他想要的。
现在的易中海虽然不主动管他,但是在技术方面,只要他问,易中海还是会教他的。
所以他不能让贾张氏得罪易中海,要不然倒霉的还是他。
如果易中河知道贾东旭这会想什么,一定会笑话他想多了。
没了养老人加持的贾东旭就是一普通徒弟加邻居,剩下的啥也不是。
所以这就是贾家的德行,无论是贾张氏还是贾东旭都想着怎么在易中海身上吸血,而不想着怎么回报。
现在有了易中河,易中海要给易中河花钱,易中河都不乐意,这么一对比,反差就更明显了,更显得贾家啥都不是。
易中海家里这会七八个老爷们喝酒,热闹非凡。
就是在厨房里吃饭的吕翠莲,也很久都没见易中海喝酒喝的这么高兴了。
从两个人绝了生孩子的念头以后,整天易中海都是闷闷不乐。
但是自从易中河来了以后,易中海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每天上班也有劲了,脸上也挂上笑容了,每天晚上也出门和人聊天了。
这都是易中河的功劳,所以吕翠莲在厨房听着屋里的动静,也不觉得烦,反而觉得家里热闹。
酒过三巡,桌上的菜也吃的差不多了,就连二合面的馒头,都吃了不老少,也多亏了易中河这段时间经常往家里带馒头。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