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但是路况差,再加上拉着重货,我担心车子会出问题。”
第754章 沪市一日游
李怀德听后也是神情严肃,不过很快李怀德就想到了。
“中河,有你在我也不太担心车子的问题。
咱们来的时候,带足了零件,即使出了问题,以你的技术也能保证车子能修好。
只要不是碰到劫匪,就行。”
易中河也明白这就是李怀德花这么大的代价请他出差的原因。
“劫匪抢你这玩意干啥,不能吃,不能喝的,难到他们还想自己生产东西不成。
得嘞,看样咱俩担心的方向不同,你担心的我不担心,我担心的你不担心。
这样综合下来,咱俩都不用担心了,赶紧睡吧,困的难受。”
易中河说完就躺下睡觉了,李怀德这会也是酒劲上来了,把杯子里的茶水喝完,连洗漱都免了,直接就躺下了。
次日,易中河直接睡到自然醒,这几天的奔波,就是易中河身体素质很好,也感到有些疲惫。
其他的驾驶证不好说,虽然他们的技术可能没有易中河这么娴熟,但是有两个人可以轮换的开车,最起码要好一点。
易中河一个人一辆车,又是头车,肩负着带路的责任,所以比后面跟着开的车要更累一点。
不过年轻就是好,累了几天,好好的睡一夜,也就差不多了,又变得精神奕奕。
起床后发现李怀德早就不在房间了,至于什么时候走的,易中河都不知道。
不过想来也能理解,今天要装车,作为带队的领导,又是轧钢厂的主任,这批设备对轧钢厂这么重要,李怀德不去盯着才怪呢。
起床洗漱以后,易中河就直接就来到沪市机械厂的仓库。
这时轧钢厂的驾驶员和保卫科的同志都在这边帮忙干活。
也就是易中河不属于轧钢厂的人,所以就不用在这帮忙。
而且这个年代的沪市是什么样,易中河也想见识见识,所以直接找到李怀德,给李怀德说了一下情况。
李怀德直接就点头同意了,并且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全国粮票递给易中河,“中河,今天你自己出去转转吧,注意安全就行。
这些票据你拿着,我昨天特意跟机械厂的领导换的,除了全国粮票,咱们京城的票据在这也不能用,中午在外面也能对付一口,还能给家里带点特产回来。”
要不说李怀德会做人呢,前两天易中河就随口说了一句要带点沪市的特产回去给家人,李怀德就特意给他淘换了沪市的票据。
这种八面玲珑的人,别说能够在电视剧中全身而退,就是放在后世也能过的风生水起。
“李主任,那就谢谢你了,这票据我还真的需要,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咱们有情后补。
李主任你晚上等着我回来给你带好东西,咱们喝一口。”
“得嘞,那我就等着你的好东西了。”
易中河也不在这里耽误李怀德的时间,直接就出了沪市机械厂。
1959年的沪市市区,虽然比后世还比较落后,但是也已呈现出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景象。
易中河走在沪市的街头,感受着和京城不一样的氛围。
这里的城市环境在交通、建筑、市容及居民生活等方面展现出独特风貌,和京城截然不同。
映入易中河眼帘的是,沪市街头的景象一片祥和,执勤的交通警察、匆忙的路人、坐在人力车上的游客以及驻足观看摄影师拍照的人,共同构成了一幅沪市街头的生动画面。
沪市特有的有轨电车和自行车是当时沪市街头的主要交通工具。
百货商城门前,宽阔干净的主路上,两辆有轨电车和一辆小汽车迎面驶来,让易中河有种置身于充满年代感的电影中。
易中河这会手里就差一个相机了,要是有一个相机,怎么也得把这些画面给拍下来,这可都是以后不可多得的画面。
废物箱等公共设施在街头随处可见,街景中挂在电线木头上的废物箱,能看出来沪市对市容市貌的重视。
沪市和京城最大的区别就是风气,京城虽然是首都,但是风气还是没有沪市开放。
这个从衣着上就能看出来,这时沪市居民的穿着打扮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融入了现代时尚。
在街上有年轻的女子穿着时尚的连衣裙,推着年幼的儿子在街边拍照留念,还有一部分人穿着旗袍等传统服饰。
第755章 沪市一日游2
易中河没有任何目的的在沪市的街头转悠着,反正他也没有事,就是纯粹的想见识见识这个年代沪市的风采。
外滩作为沪市的标志性景观,沿线矗立着市府大楼(原汇丰银行)、海关大楼等历史建筑,也让易中河看到了跟后世不一样的外滩感觉。
作为一个后世过来的人,见识过后世外滩的繁华,对于现在的这些场景也是看个稀奇。
不知不觉易中河就逛了一上午。
早上也没有吃饭,所以这会易中河也饿了,就想着找饭辙。
现在可没有以 后 方便,到处都是饭店,这会只有国营饭店在营业。
即使有一些偷摸营业的私人饭店,也不是易中河这个外地人能找到的。
虽然昨天易中河跟李怀德说沪市的本帮菜不好吃,那也是针对于食堂的伙食来说。
真正饭庄里的本帮菜,浓油赤酱,吃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易中河很快就找到一个国营饭店,饭店不大,估摸着可能是公私合营的产物。
1959年处于特殊时期,全国面临物资匮乏的状况,沪市虽然属于大城市但也不例外。
食材供应整体较为紧张,肉类、新鲜蔬菜和水产品等的供应量有限。
国营饭店在食材采购上受到严格的计划调配,导致可选择的食材种类相对较少。
像猪肉、鲜鱼等在市场上供应不足,饭店难以大量获取,在这种小的国营饭店中,没有专门的采购员,没有专门的供货渠道,只能按照分配的份额进行采购和使用。
所以能够让易中河远的菜品也不多,只有那么寥寥几个菜。
不过尽管食材受限,但沪市的国营饭店还是努力保留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和传统风味的菜品。
本帮菜以浓油赤酱为特点,像红烧肉、油爆虾、红烧划水等经典菜肴在国营饭店的菜单上仍能看到。
不过,由于食材供应的不稳定,这些菜品的制作可能无法达到以往的标准和规模。
特别是红烧肉,在这个年代,七肥三瘦的红烧肉,可是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今天就没有。
不过易中河对红烧肉本来的感觉也就这么回事,相对于红烧肉,易中河更想尝尝沪市的其他菜品。
虽然这个国营饭店里没有红烧肉,但是像油爆虾,红烧划水和腌笃鲜都有。
而且还有为了应对食材短缺的问题,国营饭店的厨师们发挥智慧,开发出一些创新菜品。
他们利用有限的食材进行搭配和组合,制作出既符合大众口味又能充分利用资源的菜肴。
例如,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制作出素鸡、素鸭等仿荤菜品,
将一些边角料食材进行加工,做成别具风味的小菜。
所以易中河点了一个腌笃鲜,一个红烧划水,一个素鸭,一个素鸡。
主食就是杂粮米饭,这对易中河这个北方人来说,除了主食有点不太友好以外,其他的还是比较满意的。
易中河付好钱和票据以后,就在出餐口等着端饭菜。
这个国营饭店不大,吃饭的人也不多,有人见易中河一个人点了四个菜,也是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易中河倒也不在意,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能点四个菜确实有些扎眼。
有人搭话,易中河笑着解释,自己是京城过来的,想品尝品尝沪市的美食,而且还想跟同事带点回去尝尝。
易中河又拍了拍随身的包,传出饭盒相撞的声音。
饭店里的其他人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外地的同志,所以饭店里的人也报以善意的微笑。
不一会儿,饭菜陆续端了上来。
腌笃鲜汤色奶白,咸鲜入味,春笋的清甜和咸肉的醇厚完美融合。
红烧划水色泽红亮,鱼肉鲜嫩,酱汁浓郁。
素鸭口感紧实,豆香十足,仿荤的味道还真有几分像鸭肉。
单论饭菜的味道来说,虽然这个年代没有这么多的调料,但是同样没有这么多的科技与狠活,所以味道比后世易中河吃过的更好。
易中河吃的很过瘾,而且想着李怀德给自己的票据,晚上还要跟李怀德一起喝酒,干脆把四个菜又打包了一份。
反正李怀德给的票据也多,毕竟吃独食不是啥好习惯。
国营饭店的人经过刚才的聊天也知道易中河是外地人,想让同事也品尝一下沪市的美食,所以也没说什么,而且还把菜的份量多给了一些。
第756章 沪市采购
易中河吃饱喝足,把几个饭盒放进袋子里,就拎着袋子出门了。
出门的时候易中河还在不住的感叹现在有票据,物价就是便宜。
出了门,易中河就把袋子里的饭盒给收进了空间。
准备出门继续接着逛,刚才在吃饭之前付钱和票的时候,易中河看了一眼,李怀德给他的票据当中有不少的副食品票据还有布票。
既然有票据,不去百货大楼和供销社给家人带点特产多亏。
沪市的百货大楼甚至比京城的百货大楼开的时间还早,在新中国刚成立没几天就开业了。
可以说是新中国第一家百货零售商店。
易中河来到百货大楼,也没有闲逛,就直奔副食品柜台。
虽然现在到处灾荒,物资严重匮乏,但是只要有钱,有票据,在百货大楼,还是能够买到很多外面不好买的东西。
像易中河来到副食品柜台,第一目标就是大白兔奶糖,作为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产品,现在大白兔可谓是风靡全国。
虽然在京城也有卖的,毕竟数量稀少,在京城不容易买到。
但是沪市是大白兔奶糖的原产地,最起码在这里可以买到。
易中河直接把糖票全部都用了,不过也没有多少,一共就三斤的糖票。
不过现在大白兔奶糖的宣传是,七颗奶糖相当于一杯牛奶,这玩意在这个年代已经不是糖果这么简单了,而是营养品的代表。
除了大白兔奶糖以外,易中河还利用剩下的副食品票据,买了不少,像什么万年青饼干,沪市松饼之类的。
把手里的副食品票据都花的干干净净,才不得不离开副食品的柜台。
来到烟酒柜台,李怀德给的烟酒票,但是不多,但是买点回去给易中海还是可以的。
不用想也知道,回到家以后,易一定会说,花这钱干啥,什么烟不能抽,什么酒不能喝,还费劲从外地带回来,但是易中海也一定会麻溜的接过去。
转头就会出门去找院里的人或者胡同里的人,得瑟。
最后易中河用手上仅有的几张布票,给易中海两口子还有宁诗华每人买一件衣服。
对于衣服易中河自己倒是无所谓。
不过出差吗,给家人带点衣服,也很正常,再怎么说,现在的沪市也算是走在时尚的前沿。
衣服无论是款式还是种类都比京城要多。
不过易中河的布票不够,不过这也难不倒他,在买衣服的时候,找到这里的售货员,小声的提出,用全国粮票换点布票。
全国粮票这玩意,易中河不缺,不仅李怀德给了不少,就是之前易中河自己在京城黑市,钓鱼执法,黑吃黑的时候,就弄了不少。
就是因为怕吓着吕翠莲,才没把这些票据都给她的。
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听到眼前的外地人,愿意用全国粮票换布票,哪能不同意。
衣食住行,虽然穿衣排在第一位,但是没有吃的了,谁还顾得上穿不穿衣。
很快易中河就给易中海挑了一件中山装,给吕翠莲买了一块厚实的布料,给宁诗华挑了一件列宁装。
看到柜台上还有卖旗袍的,易中河就想着宁诗华穿旗袍的样子,直接给宁诗华买了一件。
虽然以宁诗华的个性,这个旗袍大概率是穿不出去的,但是架不住易中河习惯啊,穿不出去,可以在家穿吗。
售货员把这些都打包好,易中河还在可惜,没有看到丝袜,这可是旗袍的绝佳搭档,可以加攻速的。
虽然宁诗华现在怀孕了,不能那啥,但是总不能一直怀孕吧。
可以看的出来,易中河好像是没给自己买衣服,但是又好像买了。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