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27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发现我开的这辆车,虽然发动机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很多零件都已经磨损的很严重了,短时间还能应付。

  但是时间长了可能还是得出大问题的。

  所以我想着怎么把这些零件给换了,保证以后车子不出问题。”

  于大勇听后,也是感觉很棘手,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是咱们厂里的卡车,大多数都是从战场上缴获的。

  无论是解放战争打老蒋还是在朝鲜打鹰酱,缴获的车都是外国的车。

  所以咱们想弄到配套的零件困难很大,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可以替换的零件。

  或者咱们自己找厂子生产出来。

  你哥不是轧钢厂的高级钳工吗,他能不能手搓零件出来。”

  于大勇问的问题,易中河也不知道。

  易中河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过很快易中河就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问道:“于队,你说咱们厂里的车子都是缴获的,那么其他厂里的车子是不是也是这些缴获的。”

  于大勇回道:“那肯定的,都是一样的,现在咱们国家生产的第一辆卡车解放卡车,前年才生产出来。

  而且产量还不高,所以市面上的卡车基本都是缴获的外国货。”

  关于这个,易中河还是知道的,毕竟前世他也是一个大车司机。

  新中国第一辆卡车是在吉林省长春市生产的?。这辆卡车是由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集团)制造的解放牌卡车,出厂日期为1956年7月13日?。

  这辆解放牌卡车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制造的,拥有90匹马力的六缸汽油发动机,载重量为4吨,最高时速达到65公里?。

  它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新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不过这个时候新中国生产的第一辆卡车解放CA10,产量很低,根本轮不到肉联厂。

  于大勇接着问道:“中河,你问这个干啥,其他厂里的车开了这么多年了,也变成破车了。”

  易中河回道:“于队,这些缴获的车,肯定有报废的吧,咱们去别的厂找一找,看看报废的车上能不能找到有用的零件。”

  于大勇也是眼前一亮,说道:“还是你脑子好使,我咋没想起来打报废车辆的主意呢,同一个型号的车子,零件肯定一样。

  这还用找其他的厂子干啥,咱们厂里就有。”

  易中河:“啥,咱们厂里就有在哪呢,我怎么没见到。”

  赵锦州替于大勇回道:“中河哥,你刚来不知道很正常的,咱们车库旁边不是有个常年关起来的库房吗,那里装的都是报废的卡车,数量还不少呢,钥匙就在于队那。”

  因为现在市面上的肉,基本都是从肉联厂出来。

  京城的三个肉联厂都是供不应求,所以肉联厂的卡车也多,坏了又没有人会修,所以久而久之,这些废弃的卡车就都放在仓库里了。

  他们厂就是京城三个肉联厂的其中一个,所以他们厂里也有许多的废弃卡车。

  于大勇进隔间拿出一把钥匙出来,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既然有办法,那咱们就走着,万一真有合适的零件呢。

  要不就省的求爷爷告奶奶的找零件了吗。”

  车队的五个人一齐朝旁边的仓库走去。

  于大勇打开这个很久没有打开的仓库。

  大门刚打开,一阵灰尘飞起,呛的几人纷纷朝外跑。

  等了一会,众人才走进去,就看见今年停了不少卡车,有的驾驶室都扁了,有的轮胎都没了,反正是各种各样的毛病都有,基本没有全乎的车子。

  趁着仓库里昏暗的灯光,易中河发现这里停着十几辆报废的卡车,基本上各种型号都有。

  单单就他开的那辆G506,里面都停了两辆。

  易中河对着于大勇说道:“于队,我看就先拆这两辆吧,看看有没有能用的零件,如果有的话,那就省事了。”

  于大勇回道:“行,就先拆这个,先拿你的车做实验,如果能行的话,咱们就把这些车都给拆了,废物利用。”

第68章 修车

  说干就干,反正这个点也不用出车。

  车队的五个人可推不动一辆报废的卡车。

  于大勇让陈抗日去仓库,找周主任去要几个装卸工过来帮忙。

  陈抗日一路小跑的去找周铁柱,把情况和要求给周铁柱说清楚。

  周铁柱一听这个,也来了精神。

  他原本以为易中河就是驾驶技术不错的小伙子,没想到这个小伙子修车也这么厉害。

  所以他带着几个人过来,也想看看易中河的水平。

  等周铁柱带人过来,于大勇连忙迎上去,“呦,周主任,怎么还能劳您大驾过来了,这仓库里比较乱,可是怠慢了。”

  周铁柱回道:“我听陈抗日说,你们车队准备拆废弃的卡车,找能用的零件,我过来看看。

  还是年轻人有想法啊,你于大勇当车队队长几年了,也就能修个皮毛,现在厂子真是给你安排了一个精兵强将啊。

  我也过来看看稀奇。”

  于大勇被贬低了,也不生气,回道:“谁说不是呢,这些废弃的卡车在这放着浪费,不如咱们拆了废物利用呢。

  保不齐有能用的,也算是为了咱们厂里添砖加瓦了。”

  易中河没有理会一旁聊天的两个人,而是指挥着这十几口人,开始朝外推车。

  这仓库不是干活的地方,得把车子推到外面去才行。

  外面一大片的空地,可以随意的折腾。

  一口气把两辆报废的卡车推到外面,易中河开始招呼于大勇和剩下的三人,开始拆车。

  他们五个人,都是每天和汽车打交道的,虽然可能修车的技术不行,但是打下手还是没问题的。

  易中河先先拆着有用的零件,放在一边。

  在拆车的时候,易中河一遍拆,一遍给他们讲解这个零件是干啥用的,那个零件是干啥使的。

  别说陈抗日三人了,就是于大勇也是收获颇丰。

  周铁柱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虽然他看不懂这些,也不明白易中河讲的专业术语是干啥的。

  但是一点都不妨碍他看着。

  特别是他看到易中河没有一点保留的教着几个人,心里更加的高兴了。

  一个技术高超,而且乐于助人,愿意教学的人有多难找,他不是不知道。

  所以这个为了国家奉献一生的人,越来越欣赏易中河。

  五个人上手,很快就把有用的零件给卸了下来。

  于大勇问道:“中河,怎么样,这些零件能不能用。”

  易中河看着摆了一地的零件,也很高兴,他是真没想到,这些报废的车辆上能卸下这么多有用的零件。

  更没想到他一个无心的想法,能有这个收获。

  所以他咧着大嘴对于大勇说道:“队长,这些零件全部都有用,单论零件的磨损情况来说,这些零件比我那辆车好多了。

  一会我把这些零件给替换了,我那辆车就不怕在出什么毛病了。”

  易中河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于队,咱们今天先拆有用的零件,剩下的零件,咱们明天再接着拆,到时候分类放好,这样以后再缺零件的时候,直接替换就行了。”

  于大勇看了看天色,回道:“没问题,咱们现在把这些零件给清洗后,就换到你的那辆车上。

  抗日,去拿着我们几人的饭盒,到食堂把晚饭给打回来。

  吃完我们接着干。”

  周铁柱看着忙的热火朝天的五个人说道:“大勇,别让抗日去了,小伙子还要多学点东西呢。

  你们的饭盒在哪里,我去帮你们把饭菜打回来。

  我一个老家伙,帮不了你们什么忙,但是给你们做作后勤,去打个饭还是可以的。”

  于大勇哪里敢让周铁柱去打饭,别说他了,就是赵德阳也不敢啊。

  所以连忙说道:“哪能让您老给我们打饭呢,还是让抗日去吧。”

  说完踢了一脚陈抗日,示意他赶紧去。

  不过没周铁柱给拦下了,“于大勇,你怎么这么娘们唧唧的,把车子修好,你们就是肉联厂的功臣,别说给你们打饭了,就是给你们做饭都没问题。

  你们好好的修车,今天得饭我请你们吃,要是修不好,别怪我收拾你们。”

  说完就去了车库,拿着几人的饭盒,直接奔着食堂去了。

  车队几人看的目瞪口呆。

  周铁柱的级别比厂长都高,这里不是说在肉联厂的级别,而是说老头退役时候的级别。

  如果老头愿意,让他干肉联厂的厂长都属于降级使用。

  不过周铁柱比较倔,认为自己没有文化,说什么都不愿意当领导,所以才安排了管理进出库的活。

第69章 修车2

  所以老头一直都是一副天面无私的面孔,几人何曾见过老头这样。

  于大勇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周主任还是比较看好你的。”

  易中河笑笑没有说话。

  这个年代这种部队出来的老大爷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只要是为了国家好,他们无论做什么还是会义无反顾的。

  给他们打饭算什么事。

  易中河和其他几人一起把这些零件清理出来,然后他把车子开过来,准备等吃好饭以后就开始更换零件。

  没多大会,周铁柱就拎着几个饭盒回来了。

  几人洗手以后,也不那么讲究,直接席地而坐,开始大口的吃饭。

  都是糙老爷们,吃饭也没什么形象,周铁柱的饭还没吃一半呢,车队的五个人已经吃完,准备干活了。

  周铁柱拿出香烟,分给众人,“吃完饭,抽根烟歇一歇在干活,要不然胃受不了。”

  几人拿着烟开始吞云吐雾。

  周铁柱问道:“中河,你这拆了这么多的零件,有没有用。”

  易中河回道:“周主任,怎么会没有用呢,这些零件比我现在开的这辆车的零件还要好,一会我就把它们都给换上,这样我开的这辆506,外形不变,但是里面的零件可是不一样了。

  只要发动机不出问题,那么这辆车还能开好些年都没问题。”

  周铁柱欣慰的看着易中河说道:“废物利用,你能想到这个法子,说明你脑子好使。

  我回头给厂长说,让他奖励你。”

  易中河回道:“奖励不奖励的无所谓,只要车子没问题就行,要不然车子出了问题,损失的还是咱们肉联厂,受伤的还是咱们的驾驶员。”

  周铁柱见易中河觉悟这么高,也不再多说什么。

  几人抽完烟,开始干活,还是和刚才拆车一样,易中河和于大勇负责干活,陈抗日负责记录,王三柱和赵锦州负责打下手。

  易中河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解释着修车的技巧。

  让几人受益匪浅。

  吃好饭的周铁柱也没有急着下班,而是坐在一旁看着车队的五个人忙活。

  天黑以后,几人就从车库里扯出灯,在灯下接着干。

  一直忙活到晚上快八点,易中河和于大勇才拧好最后一个螺丝。

  易中河拍拍手,说道:“于队,这该换的零件都换的差不多了,我来试试这车有什么变化没有。”

  于大勇说道:“肯定得试一试,要不然咱这一半天不是白忙活了吗。

  赶紧试试,你试好,我也试试。”

  易中河上车,启动以后,开着车子在厂里转了一圈。

  然后停在车库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