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226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还有以后要是需要什么鲜货或者干货的,提前给我们写信,我给你准备好。

  最好冬天过来,这样鲜货直接就能冻住了。”

  易中河点点头,“孙大爷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如果厂里还有需要,我肯定会提前给你写信。”

  说完,易中河上了车,发动引擎,缓缓驶离了码头。

  路上,易中河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尽量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生怕车厢里的水晃荡出来。

  好在一路还算顺利,没出什么岔子。

  快到干货厂的时候,易中河找了个偏僻的地方停下车,把车厢里的海鲜都收进了空间。

  随后,他继续开车前往干货厂。

  除了驾驶室里留了不到两百斤的干货以外,整个车上的啥也没有。

  既然开车出去了,要是不留点东西,也说不过去。

  中午易中河在干货厂的食堂吃了一顿饭。

  下午就没有事了,董大力要拉着易中河打牌,不过被易中河给拒绝了,连斗地主都没有,掼蛋就更不用提了,剩下的能打什么,推牌九吗。

  易中河无论前生还是今世都不太喜欢打牌,所以就以要教干货厂的驾驶员修车为理由拒绝了。

  易中河在招待所睡了一个午觉,然后就直接去了车库。

  到了车库就看见陈抗日三人正每人带着两个驾驶员在实际操作呢。

  易中河看的直点头,别人脸再多遍,不如自己上手操作一遍。

  几人也看到易中河过来,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跟易中河打招呼。

  易中河示意他们继续干活,他则是在一旁指点。

  一直到到干货厂的驾驶员都操作一遍以后,才算结束。

  干货厂的驾驶员也有眼力见,不仅递烟倒茶,就连晚上的饭菜是驾驶员给打过来的。

  吃过饭以后,易中河接着又教这些驾驶员怎么修车。

  对于这群驾驶员的态度,易中河很满意,所以也乐意教这些人怎么修车。

  一直教到晚上十一点多,才算结束。

  回招待所的路上,易中河看到肉联厂的车子正好回来了。

  这是丁传文带着张兵去采购回来了。

  易中河几人也没急着回去,就在停车场等着。

  只见几人疲惫的从车上下来,易中河迎了上去,“丁哥,于队,你们怎么累成这样,采购不顺利。”

  张兵愁眉苦脸的说道:“何止不顺利,简直是太不顺利了。

  虽然咱们有干货厂给的介绍信,但是各个公社根本就不相信我们,拿出咱们京城肉联厂的名头也不好用。

  所以今天去了好几个公社,收获不多。”

  现在各个公社都没有多少东西,特别是实行大锅饭,各家都没有什么存货,仅有的一点物资都不够营市各个单位采购的,更何况是他们还是京城的人。

  各家就是有点东西,但是人家也都是留着换粮食的,而肉联厂用钱买物资,肯定换不到多少。

  易中河对于采购这块也不是很懂,所以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是看着于大勇累的跟狗一样,连说话的劲头都没有了。

  所以易中河对着于大勇说道:“于队,干货厂那辆车的零件,明天不见得能到。

  我明天没事,我开车带着丁哥和张儿跑一天,你歇一歇。”

第617章 营市公社采购

  于大勇也没有矫情,“行,你明天跑一天,我歇歇,要不然等这两天咱们回去,我怕我扛不住。”

  这可不是逞强的时候,于大勇能分的清哪轻哪重。

  他最大的任务是把干货厂的物资给拉回去,至于带着丁传文和张兵去采购,这是属于搂草打兔子的事。

  而且一连两天这么熬,他也有点扛不住了,让易中河去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在于大勇认为,易中河驾驶技术比他还好,而且身手更好,碰到事情也能帮忙解决。

  最关键的是易中河年轻,熬两天都不会影响他们回程,但是于大勇就不行了。

  对于易中河的主动请缨,丁传文也很高兴,于大勇有多累,他们可是看在眼里的,现在的路况不好,不仅要全神贯注,而且还得出力,可以说的上是身心俱疲。

  所以现在易中河愿意主动替换于大勇,不由得让丁传文说道:“中河,你这觉悟可以啊,那就辛苦你了!

  换成你开车,说不定明天采购能顺利不少。”

  易中河笑着摆摆手,“丁哥,这不算啥,大家都是为了厂里的事。

  如果明天咱们采购的物资比今天多,那只能说明于队的点子背。”

  对于易中河的玩笑,于大勇一点都不在意。

  几人一边朝招待所走去,一边聊着天。

  回到招待所,易中河跟昨天一样,比陈抗日先睡着,这就是只要我睡的早,呼噜声就吵不到我。

  易中河的老六操作,让陈抗日直呼易中河鸡贼。

  第二天一早,天才刚亮,易中河就被张兵给喊起来了。

  临出门前,易中河见陈抗日睡的这么香,心里顿时不乐意了,这大好的时光,哪能浪费在睡觉上。

  他都起来干活了,他还想睡觉,怎么可能呢。

  所以易中河踹了陈抗日两脚。

  陈抗日睡的迷迷糊糊的,“中河哥,怎么了。”

  陈抗日摸起床头的手表,看了看时间,发现还不到五点,立马做起来,“中河哥,你是不是疯了,这么早喊我干啥,我又不跟你们出去。”

  易中河贱兮兮的说道:“没事,就是喊你起床尿尿,别尿床了。”

  还没说完易中河就出了门,留下一脸懵逼的陈抗日。

  好一会陈抗日才反应过来,气的在屋里大骂,“易中河,你有没有当哥的样子,什么损事都能干的出来。

  你给我等着,明天我也喊你起床尿尿。”

  说完就趴在床上接着睡觉。

  皮一下很开心的易中河,满脸笑容的跟着丁传文还有张兵出门。

  张兵见易中河满脸的笑容,“中河,你这一大早的有什么开心的事,昨天晚上做梦,梦着大姑娘了还是咋了,心情这么好。”

  易中河笑着说道,“没有,就是早上出门的时候调理了抗日一顿。”

  丁传文和张兵听了易中河怎么调理陈抗日的,都不由得笑出了声。

  丁传文原本以为易中河是个稳重的人,没想到原来也有这么活泼的一面。

  三人走到车前,易中河熟练地打开车门坐进驾驶座,启动车子。

  一路上,易中河哼着小曲,状态格外轻松。

  毕竟采购的事情易中河不懂,他就是个驾驶员,采购的压力都在张兵和丁传文身上呢。

  由于是第一次来营市,对于这里的道路不熟,所以易中河开的不快,不过就是想开快,也没有这个条件,路况在这放着呢,能来到六十码,那都是易中河的技术好了。

  张兵手上拿着一张干货厂采购员给的地图,指挥着易中河怎么行驶。

  离得近的公社,这两天都被丁传文还有张兵跑过了,今天他们准备去远一点的地方公社。

  这个地方靠近海边,也是丁传文最抱希望的地方。

  易中河一路上还奇怪,他去的渔村很容易就采购到了东西,怎么丁传文跟张兵采购东西就这么费劲。

  不过跟张兵和丁传文沟通以后,他才知道,肉联厂采购的东西数量比较多,像易中河去的小渔村,根本就凑不够数量。

  还有现在到处都缺粮食,如果他们是拉着一车粮食去下面的公社,无论哪一个公社都可以换到大批的物资。

  他们这不是没有吗,要是有粮食,他们肉联厂还用的着在干旱的时候开荒,谁不知道干旱的时候开荒难度大。

  这不都是没办法,被逼无奈吗。

第618章 让易中河给人看病

  易中河一路上跟着两人聊天,也没有觉得多无聊,特别是张兵,作为肉联厂的采购员,在京城的时候整天下乡,见识可不是一般的多。

  不过他的见识主要集中在八卦上面,什么谁家男人养小的了,谁家娘们偷人了,哪个公社有人拉帮套,两个男人睡一个炕了。

  张兵可是说的头头是道,让易中河跟丁传文听的很过瘾,大乎长见识了。

  现在这个年代只是资讯传播不强,要是在后世,这些八卦在头条上也能引起关注。

  今天去的地方是叫榆树屯,一个靠近海边的屯子,也是干货厂告诉丁传文最有希望能够采购到物资的地方。

  所以丁传文抱着很大的希望,如果他们今天还采购不到物资,那么明天就更够呛了。

  他们这次出来五辆车,干货厂看在丁传文的面子上,也只能挤出来三车的干货。

  肉联厂出来五辆车,不就想着这边靠近海边,又是东北,物资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能够多采购点东西回去吗。

  只不过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东北这地方虽然物资丰富,也是相对于内陆来说,如果物资真的像想象中的这么丰富,就不会出现丁传文拿着现钱,跑了两天都采购不到物资了。

  两个多小时以后,易中河就按照张兵指的路,来到了榆树屯。

  榆树屯虽然不算偏僻,但是也不繁华,汽车来的也少,所以村里的人看到有汽车过来,都围过来看稀奇。

  特别是有胆大的小孩,还跟着卡车跑,闻后面的汽油味。

  易中河把车子停在树荫下,对着丁传文和张兵说道:“丁哥,张儿,我就不下去了,有事你们喊我就行了。”

  丁传文和张兵点了点头,便下了车,朝着村里走去。

  丁传文和张兵都知道,易中河开车,修车技术都没问题,但是采购这活他可不会。

  所以带着易中河也没有什么用,就像前两天他们带着于大勇一样,也是让于大勇看车。

  毕竟现在汽车还是稀罕物,没有人看着,他们还真不放心,万一有手欠的孩子或者看稀奇的人,在给整坏了。

  所以易中河留下看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易中河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采购这活虽然易中河没干过,但是他也知道,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

  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还累不着他,但是今儿起个大早,导致他有点精神不济。

  而且他把车子停在树荫下,这里又是海边,所以也算很热,易中河很快就迷迷瞪瞪的睡着了。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易中河就听见有人拍车门,易中河睁开朦胧的双眼,就看到张兵扶着膝盖,喘着粗气,脸上一片的着急。

  易中河顿时一个激灵,这是出事的节奏啊,立马他就醒困了。

  连忙打开车门,“张儿,出了啥事,丁副厂长人呢。”

  张兵喘着粗气说道:“中河,没出啥事,你跟我走,边走边说。

  这次咱们采购能不能,就靠你了。”

  易中河听的一脸懵逼,啥玩意就靠我了,我会干啥你心里不清楚吗。

  你们一个副厂长,一个专业的采购都搞不定的事,你们靠我,咋想的这是。

  通过聊天得知,张兵过来喊易中河是因为他们这次采购是碰到难题了。

  这个榆树屯是一个宗族的村子,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个姓的,都是一个祖先。

  在这地方定居了两三百年了,才形成了这么一个几百户人家的一个村子。

  丁传文跟张兵按照正常的采购习惯,直接去找了村里的支书和村长,说明来意。

  不过无论是村长还是支书都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他俩的,经过询问才知道,村里有一个辈分比较长的人病了,而且都快不行了。

  丁传文跟张兵都傻眼了这是什么点子,这么背,昨天晚上易中河还说于大勇点子背呢,没想到今天得点子更背。

  前两天好歹还能谈谈,今儿干脆连谈的机会都没有了,谁家有老人快不行了,还有心思跟你谈这个,这不是扯淡嘛。

  不过两个人也没有放弃跟着人一起去了病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