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闫埠贵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他家里粮食应该不少,让老易借点出来救救急。”
易中河跟易中海屯粮食都是偷摸进行的,所以院里的人并不知道易中海家里有粮食。
但是在刘海中和闫埠贵意识里,要说整个院子谁家还有粮食,那非易中海莫属了。
易中海两口子加上易中河两口子全是京城户口,都有定量,而且易中海和易中河都是高定量的工作。
所以易中海家里指定有存粮,而且易中河还是驾驶员,这可是油水相当大的职业。
之前两个人光想着怎么去买粮食,没想过找人借粮,所以没想到找易中海借粮。
现在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想起来易中海。
两人一拍即合,加快脚步往四合院走去。
两人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已经凌晨三四点了,所以二人就各回各家,等着明天一早去找易中海商量借粮的事情。
第二天是休息日,所以院里的住户大多都不上班,不过因为各家的粮食都紧缺,所以四合院里也比之前少了不少的热闹。
易中海也一大早就起来去了隔壁跨院的工地。
去看看施工的进度,朱大江带着十来个人干活,进度很快,房子的主体都已经差不多了。
也不怪朱大江干的快,而是朱大江和易中海两兄弟商量好的,除了钱以外,还给五百斤的棒子面,第一天开工易中河给送来了二百斤的棒子面,前两天,易中河又把剩下的三百斤棒子面都给送了过来。
朱大江想着速度快点,就可以节省几天的时间,省下的粮食可都是自己的。
所以都不用易中海和易中河催,朱大江自己就会催着工人干活了。
所以易中河还有易中海只要偶尔去跨院看看建房的进度和质量就行了。
不过让易中河跟易中海满意的是,虽然朱大江在赶进度,但是并没有因为加快速度而影响建房的质量。
易中海去跨院看了一圈,给每位干活的师傅都递了一根烟,又和朱大江聊了几句,才从跨院回家。
刚进院,易中海就在中院碰到刘海中和闫埠贵。
易中海对着二人说道:“老刘,老闫,你们这一大早是干啥去。”
刘海中回道:“老易,我们就是来找你的,走去你家里说。”
易中海不用想都知道这俩想干啥,肯定是院里玩不转了,想找他求助。
易中海把两个人带到家里,进了屋,刘海中和闫埠贵你一句,我一句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易中海听后,皱了皱眉头,没想到这才定量减少的第一个月,就有这么多户人家要拉饥荒了,这以后要是定量还接着下调,这些住户还不得饿死啊!
不过易中海想着自己刚刚不干院里的一大爷,就放任不管,也不太合适,所以易中海还是说道:“都是一个院里的,我也不能看着不管。
不过我家粮食也不多,家里的定量也不够,还是之前我媳妇晒的一点红薯干,先匀一些给那几户困难家庭。”
刘海中和闫埠贵一听,还管什么红薯干还是棒子面,能吃就行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连忙感谢。
易中海对着吕翠莲交代一声,就按从屋里提出一篮子红薯干,“赶紧去把粮食分了吧,别让人家等着。”
刘海中和闫埠贵提着篮子,对易中海千恩万谢的出了门。
第551章 加班
两人出门的时候,易中河两口子正好进屋。
刘海中和闫埠贵笑着跟易中河打招呼。
易中河看着刘海中手里提着的篮子,也没有多说什么,点了点头,就进屋了。
进屋易中河问易中海,“哥,怎么滴,这俩货撑不住了,按照刘海中的性格,就是去黑市买粮,也不会找你借粮的啊,这多掉他一大爷的面子。”
易中海笑着回道:“你以为老刘和老闫没去黑市啊,他们昨天晚上就去了,不过也该着他们倒霉。
昨天晚上去黑市的时候,正好碰到上面打击黑市,他俩被抓到派出所,折腾到三四点才回来。”
易中河疑惑的问道,“呦,没看出来,老刘和老闫还有这个关系呢,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而且看他俩的表情,也不像是受到惩罚的样子,他俩在派出所还有这么硬的关系。”
“他俩有个屁的关系,不过是今天老刘和老闫碰到的警察通情达理,知道他们去黑市买粮不是因为自己,是为了院里的困难住户。
而且今天派出所抓了不少的人,都是咱们南锣鼓巷的,周干事也被叫到了派出所,有周干事的证明,他们俩才被放回来,要不然你以为他们俩能出来。”易中海解释道。
至于易中海愿意借刘海中粮食,这是易中海提前准备好的,他作为院里的一大爷这么多年,怎么能不清楚这院里的住户。
这院里的住户都习惯了之前的定量,这猛然间少了一成的定量,易中海就知道院里的住户肯定有人到月底的时候要拉饥荒。
而且他也听厂里的工友说了,现在黑市的粮食价格飞涨,院里这几家困难的住户,每个月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让他们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去黑市买粮食,他们也没有这个家底能够承受。
所以他就提前准备了一篮子红薯干,不过也不多,差不多也就是一二十斤。
不过也仅限于这次了,老话说的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这次刘海中和闫埠贵以管事大爷的名义借粮,如果还了那就还有下次,如果不还,那么不好意思,就没有以后了。
就易中海对刘海中和闫埠贵的了解,指望他们还粮食,那可就难了,所以易中海之前就跟易中河商量了。
用这点粮食免除以后得麻烦,易中河也没有意见,反正之前吕翠莲晒红薯干个野菜,大家伙也都知道,所以易中海借给刘海中,闫埠贵红薯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虽然现在物资紧张,但是易中海家里的伙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除了不再做那些味道比较大的饭菜,其他的并没有什么改变。
所以易中海家里吃饭的时候,都是关上门的,就怕有人突然进来,看到易家的伙食。
在院里的大部分住户连杂粮窝头都吃不上的时候,易中海家里还保持着二合面馒头随便吃,这要是让院里的住户知道,还不得羡慕的眼红。
吃完饭以后,易中海问道:“中河,你今天休息干啥去。”
易中河回道:“啥也干不了,我得去厂里加班。
这段时间虽然厂里的开荒结束,地里也种上红薯了,但是现在厂里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都会加班。
现在干旱这么严重,厂里的人都加班浇地呢,要不然这次种下的红薯全白搭了。
所以我也得去加班,给厂里的工人增加荤腥去。”
吕翠莲笑着说道:“你这个班加的值,你原本就习惯钓鱼打猎的,这加班给你算加班工资,又可以钓鱼。
最关键的是钓鱼还可以卖给你们厂的食堂,你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别人上哪找这样的好事,你有这好活,还不得偷着乐。”
宁诗华和易中海也都是笑着点头,易中河这活可是相当的舒服。
易中河自己也笑着回道:“这有技术就是不一样,总归得有点特殊的待遇不是。
要不然我这鱼不是白钓了,你们在家歇着吧,我走了。”
易中河骑着自行车来到厂里,到厂里也没有多做耽误,就开着车去找地方钓鱼了。
现在已经六月底了,京城的温度也高了起来。
而且一年都没有正经的下过雨了,所以京城周边一些小水洼和一些小的河流都已经快干涸了。
易中河只能开车出去找一些大的河流或者水塘去钓鱼。
第552章 找傻柱配调料
易中河一直开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钓鱼。
和之前一样,找个阴凉的回水湾,然后开始钓鱼,这个地方可能远离人群,再加上现在的人,谁闲着没事钓鱼,而且没有重料,压不住鱼腥味,所以现在鱼在老百姓当中并不是很受欢迎。
凭着后世的钓鱼技术,再加上易中河舍得下鱼饵,所以每次易中河的收获都不错。
今天同样也是这样,易中河收获不错,两根鱼竿一起下钩,一天也能钓个五六十条的鱼,合计起来也得有一二百斤。
这地方的鱼情不错,易中河准备明天还在这个地方钓鱼。
现在易中河空间里也存了不少的鱼,都在空间里放着呢,现在还不是最好的出手时机,易中海准备等到过年的时候在出手。
学过历史的易中河可是知道,等到过年的时候,别说荤腥了,就是粮食都没得卖。
不过易中河也没准备卖给普通的老百姓,再说了普通的老百姓,谁会在这么困难的时候买这些东西。
易中河准备等快过年的时候,卖给京城的那些遗老遗少们,这群人了可都是富户,好东西也多。
不过看着空间里这么多的鱼,每天朝家里拿鱼也不适合,而且在四合院做味也大,所以易中河就想着做些熏鱼,可以带回去慢慢吃。
于是今天易中河在钓鱼的时候,还抽空在河边搭了一个可以熏鱼的棚子,留着明天做熏鱼。
不过做熏鱼之前,还得准备调料,这个就得等今天晚上回去的时候,找傻柱帮忙了。
有专业的厨子不用,留着干啥。
易中河在郊外一直钓到下午五点多,才收拾收拾东西回厂里。
一天的时间易中河也没有闲着,不仅搭了熏鱼的棚子,而且还把明天要熏鱼的鱼给清理了出来,等回头找傻柱弄来调料,就可以直接腌制了。
易中河回到厂里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提着鱼在食堂过好秤以后,食堂的范师傅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现在财务室已经下班了,这钱你可能得明天才能领了。”
“这有啥,什么时候领,不是领,又不急。”易中河拿着单子笑着回道,
易中河也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去了后面的地里。
这会厂里的人都在地里忙活着浇水呢,易中河对于种地并不精通,但是她也知道天热的时候不适合浇水,所以这傍晚就成了给红薯浇水最好的时候了。
周铁柱看到易中河过来,“中河,今天收获怎么样。”
易中河笑着回道:“还不错,有个百十来斤,应该够范师傅用的了。
这不刚回来就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周铁柱:“不用,你也别下手了,这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你先回去吧,每天钓这么多的鱼,也是个辛苦活。”
易中河可不是那种没苦硬吃的人,所以听着周铁柱这么说,直接就回去了。
易中河回到四合院,跟家里人打声招呼,就直接去了傻柱家里。
都说荒年饿不着厨子,这话放在傻柱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现在院里大多数家庭,都省吃俭用的,就想着能够撑到街道办发票据。
不过傻柱则是不受任何影响,在家里正喝着小酒呢。
傻柱的桌子上摆着一盘花生米,一饭盒在厂里带出来的大锅菜,配着供销社打的散酒,喝的有滋有味的。
不过傻柱有自在的理由,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只要每周给雨水一点生活费就行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傻柱现在不像电视剧那样,每天给贾家带饭盒,救济贾家。
因为去年傻柱和贾家的矛盾,再加上贾张氏破坏了傻柱的相亲,所以傻柱现在是坚决不给贾家带饭盒。
这也让傻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一点都没有受到定量下调的影响。
傻柱抬头见易中河进屋,连忙说道:“中河叔,吃了没,要是没吃在我这对付一口,咱们喝点。”
易中河摆了摆手,“我就不喝了,家里的饭马上就好了,我过来是想找你帮个忙的。”
傻柱咧着嘴说道:“中河叔,有什么帮忙不帮忙的,有事你说,我能做的指定给你办了。”
易中河也不兜圈子,直接说道:“柱子,你是咱们这附近最有名的厨子,你帮我配点熏鱼的调料。”
第553章 熏鱼
傻柱还以为是啥事呢,原来是配调料的事。
傻柱拍着胸脯保证:“中河叔,这事儿包我身上!熏鱼调料这不是事,我这就给你配。”
说着,傻柱起身在厨房里翻找起来,不一会儿就把所需的调料都找齐了,开始按照比例调配。
厨子家里啥时候都缺不了各种调料,易中河对于做饭的手艺来说,也仅仅是做的能吃,但是傻柱的手艺可是相当不错。
“中河叔,你这熏鱼打算啥时候吃啊?”傻柱一边调配一边问。
易中河笑着说:“还啥时候吃,想吃的时候直接拿出来呗。
不过我准备多弄点,等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到时候肯定稀罕。”
傻柱眼睛一亮:“嘿,你这想法好啊,过年那时候啥都缺,你这熏鱼肯定能换不少的好东西。”
有傻柱这个专业的厨子在,所以很快调料就配好了,数量还不少,一大包。
傻柱递给易中河:“中河叔,这调料你拿好,按照我这比例,保证熏出来的鱼又香又好吃。
这一包应该够你用一段时间的了,不够用的你在跟我说,我在给你配,反正家里不缺这些东西。”
易中河接过调料,感谢地说:“柱子,多亏你了,等熏好鱼,我给你留几条尝尝,这些调料多少钱。”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