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202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看的易中河直摇头,这刘海中对孩子的区别对待太大了,也不怪电视剧里,到最后三个儿子没一个愿意养他的。

  吃完饭以后,易中河来到肉联厂,这几天少见的于大勇竟然在车库的休息室。

  “呦呵,于队这两天可是少见你回咱们休息室啊,怎么滴,外面的开荒结束了。”易中河笑着对于大勇说道。

  于大勇回道:“没有呢,不过也快了,咱们厂里的人知道这地是为自己开的,所以都很尽力。

  再加上食堂每天都有荤腥供着,大家伙的热情都很高涨,所以进度很快。

  我今儿就是特意在这等你的,今天你先别去钓鱼了,一会咱俩出趟车。”

  “什么任务,还要咱俩一起出去,长途吗?”易中河问道。

  “不是长途,是去乡下,咱俩带着厂里的采购一起出去。

  之前你不是建议厂里养兔子吗,现在兔舍已经建好了,采购从乡下定好的兔子,可以拉回来了,厂长怕出意外,所以让咱们俩一起去。”于大勇解释道。

  易中河才明白是咋回事,怪不得自从易中河给厂里提过养兔子以后,厂里没有动静,原来是等着兔舍盖好呢。

  厂里的采购早就把兔子订好了,就等着拉回来呢。

  易中河回道:“这感情好啊,就是不知道采购定了多少兔子,要是数量多,估计到秋天的时候,咱们肉联厂就可以卖兔子肉了。”

  “估计不会少的,数量少也不值当的咱们开车出去.............”

  还没等于大勇说完,休息室的门就被推开,厂里的采购张兵进来,“于队,中河,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咱们要去的地方不近,开车估计都得两个钟头。”

  易中河来肉联厂也大半年了,和厂里的大多数人都熟悉,和采购部的人就更熟悉了,因为肉联厂的采购部一共就五个人,人少好认识。

  而且车队也经常帮采购部拉货,这一来二去的,又都是年轻人,所以易中河和张兵也很熟悉。

  易中河递给张兵一根烟,“张儿,这就走,你有没有什么要准备的。”

  张兵点着烟,“我是没什么要准备的,但是咱们还得拉着财务一起,这次采购的兔子数量不少,我支不了这么多的钱,得带着财务才行。”

  于大勇和易中河点了点头,于大勇说道:“行,张儿你去财务室带人,我俩开车在厂门口等着你们。”

  三人一起出了休息室,各自朝不同的方向走去。

  易中河跟于大勇把车停在肉联厂的大门口,等着财务和张兵。

  不大会张兵和财务室的唐大姐就走了过来。

  驾驶室只能坐三个人,于大勇对着张兵说道:“张儿,唐大姐是女同志,就委屈你蹲车厢里了。”

  张兵也不矫情,笑着说道:“有车做总比我蹬自行车省事。”

  说完张兵就爬到车厢里,于大勇看了一眼,直接启动车子,朝张兵说的地方驶去。

  于大勇的驾驶技术自然没有问题,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张兵说的这个村子。

  一个靠山的小村庄,村子不大,也就是十几户的人家,而且方圆好几里都没有第二个村子,也难为张兵能找到。

  村里只有小路,车子肯定进不去,所以于大勇把车停在村子外面,几人跟着张兵朝村里走去。

  张兵介绍着道:“你们别看这个村子小,但是好东西还真不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地方背着山脉,山里的干货,野味不少,所以这个地方可是我采购的根据地,要不是这次拉的兔子多,我真不带你们过来。”

  易中河笑着道:“张儿,你这话说的,你看看我们仨,谁像是能抢你活的人。

  我们那个人的工作不比你舒坦,你还防着我们,小心一会让你跑着回去。”

  张兵咧着嘴回道:“就是因为你们工作比我舒坦,我才带你们来的。”

  进了村子以后,张兵和唐大姐就在村里的树荫下站着,于大勇陪着张兵一起去村里找人。

第545章 肉联厂养殖第一步

  易中河最近这段时间,钓鱼卖给厂里,而且隔三差五的就送条鱼给财务室。

  所以易中河跟财务室的唐大姐也很熟悉,再加上易中河会说话,所以跟唐大姐家长里短的也能聊到一起。

  易中河一边陪着唐大姐聊天,一边打量着这个村子,能看出来这个村子不像外面的村子活的这么苦。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村子小,住户少,也没多少人的原因,集体食堂和大炼钢并没有影响到这里。

  这里的人依靠打猎,种地,养殖过日子,所以从外面看来生活的还不错,因为易中河从外面就能看到各家的屋檐下,都挂着有风干或者腌制的野味。

  这一点就比城里过的好多了,现在别说城里了,就是肉联厂都没有多少肉,可见荤腥稀缺到什么地步。

  没过多长时间,张兵和于大勇就带着几个村民,提着笼子过来了。

  张兵对着唐大姐说道:“唐大姐,这里算是这次采购的兔子,一共两百只,大小各一半,大兔子三块,小兔子一块五,一共是四百五十块钱。

  还得劳烦你给结下账,我让他们给咱们写收据。”

  唐大姐来就是干付钱这个活的,所以直接从挎包里掏出一沓钱来,当场数给这里的村民。

  村里的人也很热情,收了钱以后,写了收据,又帮忙把兔子给送到车上。

  而且还每人送了他们一块腊肉。

  腊肉不大,但是怎么也得有个一两斤,虽然林源不缺这些东西,但是林源不缺,不代表别人不缺啊,所以四个人都收下了。

  唐大姐对着张兵说道:“张儿,没想到跟你出来一次,还有这收获,这腊肉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张兵也没有想到村里的人会这么大方,也可能是这次他采购的东西多,村里的人为了感谢他们。

  回去的时候,是林源开的车,林源的开车技术不比于大勇差,所以坐在驾驶室的唐大姐对于大勇说道:“老于,中河这开车的技术不错啊,看样还是你教导有方。”

  于大勇回道:“唐大姐,你这么看的起我,中河这技术哪里是我能教的出来的。

  这都是中河在部队里学的,而且中河那一手修车的技术才是真的好么。

  你看咱们厂里开荒,为什么好多的厂子都过来支持咱们,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中河去帮他们修车,他们欠咱们得人情,现在来还人情了。”

  易中河听后,回道:“于队,哪有你说的这么夸张,就替他们修车,他们就能这么支持咱们。”

  仨人在驾驶室有说有笑的,也没觉得时间流逝,就到了厂里。

  易中河直接把车子开到兔舍门口。

  这时厂长赵德阳和后勤主任周铁柱都围了上来。

  张兵从车厢上跳了下来,对着赵德阳和周铁柱说道:“厂长,周主任,这次采购一共两百只兔子,大小各一半,大兔子三块,小兔子一块五,一共花了四百五十块。

  采购的时候,特意让村里的人给搭配好,公母都是一百个,以后兔子的繁殖也不是问题了。”

  赵德阳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张兵你办事我放心。

  这兔子拉回来,咱们厂就可以开始养殖了,以后食堂也能多些荤腥。”

  周铁柱也在一旁笑着说:“是啊,这可是个好开端,等兔子繁殖起来,咱们厂说不定还能有额外的收入。”

  要在兔子拉回来之前,厂里就开始找会养兔子的人,原本周铁柱还以为得从外面请人呢,谁知道厂里的工人就有会养兔子的,所以直接把兔子就安排给这三个会养兔子的人了。

  兔子这玩意不好养,怕惊,但是这二百只兔子虽然经过这一路的颠簸,但是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一个个还算是活力十足。

  把兔子放到新建的兔舍里,这些兔子经过一阵的不适应以后,也慢慢的习惯了新的住所。

  从现在开始,肉联厂养殖的第一步已经正式启动了。

  兔子被卸下来以后,易中河就把车开到车库,然后跟着于大勇一起去食堂吃饭。

  虽然已经过了吃饭的点了,但是易中河跟食堂的人都很熟悉,毕竟天天卖鱼给他们那。

  所以食堂的范师傅特意弄了两个小菜,让易中河跟于大勇填饱肚子。

第546章 刘海中要去黑市买粮

  下午易中河也没有去钓鱼,而是跟着厂里的人开荒。

  车库后面的这片空地,已经差不多快开荒结束了。

  而且水利局也在这片地方打好了深水井,以便于用来灌溉,现在虽然干旱,但是还没有旱到水井里都没有水的地步。

  就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十几天,时间来到了六月的下旬。

  京城的天气已经很热了,但是再热的天气也驱散不了一些家庭里冰冷的气氛。

  因为从这个月开始的定量减少,在六月的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它的后遗症了,有些人的家里,快要断粮了。

  一些家庭,像闫埠贵或者刘海中这样家庭人口五六口人,少一成的定量,就少了一二十斤的粮食,家里做饭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到月底的时候,就会捉襟见肘,出现断粮的情况。

  这两天易中河在家吃饭的时候,就听吕翠莲说过,谁家谁家已经没有粮食了。

  吕翠莲还说道,这两天已经有人开始上门借粮食了,吕翠莲还询问易中海跟易中河,借不借。

  易中河跟易中海口径比较一致,就是不开这个口子,谁来都不借。

  但是易中海毕竟生活在这个院里几十年了,有些邻居不能处,但是有几户却是值得处的。

  所以易中海告诉吕翠莲,如果这几家要是上门借粮,虽然不借,但是晚上的时候却可以偷摸的送点吃的过去。

  吕翠莲也是按照易中海的说法,给晚上的时候给几家送了一点窝头过去,虽然不说吃饱吧,但是撑一撑还是能撑到发票据的。

  易中海自从不当这个院里的一大爷以后,院里有事也不在找他,这让易中海也乐得清静。

  易中海是清静了,但是刘海中却陷入了麻烦。

  刘海中现在可是院里的一大爷,所以院里人有事,肯定找一大爷解决。

  特别是这两天,刘海中的家里每天晚上更是络绎不绝的人上门。

  都是家里断粮的住户找刘海中帮忙的。

  每个人上门都把刘海中给捧的很高,就像是四合院的顶梁柱一样,没有刘海中,这个四合院就得散。

  虽然刘海中听的很高兴,但是她还是没有办法解决粮食的问题。

  他就是轧钢厂的一个工人,能有多大的本事,再加上刘海中本身对于协调院子的能力就不够,所以这几天刘海中被院里的人催的焦头烂额的。

  晚上刘海中把闫埠贵请到家里,这会刘海中也不端着架子了,直接对着闫埠贵说道:“老闫,现在院里有不少的住户家里都断粮了,咱们作为管事大爷,该怎么办。”

  闫埠贵这两天也有几户上门寻求帮助的,不过这些人知道从闫埠贵哪里借不到粮食,他们就是想让闫埠贵给出个主意,不过闫埠贵也是无能为力,毕竟他也不能无中生有。

  所以这几天闫埠贵连大门都不守了,就怕院里的邻居找他。

  现在闫埠贵倒是很羡慕易中海,不用管院里的事,也没这么多的麻烦。

  所以当刘海中说出这个事的时候,闫埠贵眼珠一转,神秘兮兮地说:“老刘,我倒是有个法子,就是有点冒险。

  咱们是没有粮食,但是现在黑市上有粮食卖,咱们可以去那弄点。”

  闫埠贵说的这个去黑市买粮,这些断顿的家里不是没想过,他们虽然缺粮,但是家里多少还是有点钱的,就是实在没钱,去别人家借钱,也比借粮食好借。

  至于这些住户为什么没去,还是因为现在政府大力打击黑市,被抓了惩罚还是很严重的,轻则丢工作,重则被判刑。

  所以这群住户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去黑市的。

  刘海中一听,有些犹豫:“这黑市交易可是违法的,万一被发现了可咋办?”

  闫埠贵拍了拍他的肩膀:“怕啥,咱们小心点就行。

  现在院里人都眼巴巴盼着咱们解决粮食问题,要是能从黑市弄来粮食,分给大家,你这一大爷的威望不就更高了。”

  刘海中被说动了,咬咬牙道:“行,那就试试。不过这事得保密,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闫埠贵点头称是:“那是自然。咱俩悄悄去,买回来再悄悄分。”

  两人商量好时间,决定今天晚上就去黑市。

  院里困难的就那么四五家,距离下个月领票据也就三四天的时间,刘海中和闫埠贵商量着买个二十斤粮食,几家分一分也能撑到发票据了。

第547章 刘海中去黑市买粮

  至于去黑市买粮花多少钱,这个刘海中倒不是很在意,二三十斤的粮食,贵能贵到哪去。

  刘海中一个月工资八十多,加上补助和加班,一个月妥妥的过九十。

  单论工资而言,整个95号院,除了易中海,谁的工资也没有刘海中的工资高。

  所以花点钱,能让自己在院里的威望大增,刘海中觉得还是值得的。

  为了当好这个管事大爷,刘海中自己贴钱,这也没谁了。

  不过对于刘海中来说,这点钱根本就不算事,他看中的则是院里人把他当成领导。

  这好不容易当了一大爷,要是解决不了住户的问题,那么他还怎么在院里树立威信。

  以前易中海为什么在院里的威望这么高,还不是因为易中海能够帮院里的住户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