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系统:“陪你个锤子,本系统多忙,陪你个憨憨干啥。”
易中河:“...........”
易中河:“系统,你别走啊,留下来陪我说话也行啊。”
“这个时代说话都要注意,只有咱家才有共同语言。”
系统:“本系统是智能系统,不是陪聊,你要是寂寞了,赶紧找个媳妇,没事 造 小人玩,就不寂寞了。”
易中河:“我感觉系统你在内涵我。”
脑中已经没有了回答。
好嘛,这破系统,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也太不拿他当回事了。
反正该知道的都知道了,系统在不在也无所谓了。
通过意识,易中河感受到一个正方体的空间,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感受的到,就好像是身体的一部分一样。
空间中孤零零的放着一张纸币,和一堆面粉,估摸着有个六七斤。
还真踏马是饿不死系统,给的还是面粉,但凡你给几个大馒头也行啊。
易中河把挎包里的东西放进空间,用意识清点一遍前身的财产。
结果还不错,有着七百多块钱,一叠各种票据,一张退伍证明,五个军功章。
这就是前身所有的家产,已经很多了,在这个人均消费不足十元的年代,这大几百块钱,都够普通人两三年的工资了。
不过易中河看到那一叠票据的时候,才想起来,这个年代甚至朝后二三十年,买东西不仅需要钱,更需要票,没有票,有钱都没有用。
大意了,忘了让系统给提供票据了,现在系统都跑了。
感觉亏大了的易中河兴致不高的从厕所出来,回到座位上。
本来就不困的他经过和系统一番交流,更没有睡意了。
再说现在的火车座位硬的跟石头一样,靠背没有一点角度,完全直上直下的,坐惯了后世的高铁,怎么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睡着。
好在前身在部队待了六年,而且身体素质相当不错,所以对于这硬座的火车,还是可以承受的。
如果换成前世的易合,别说坐一夜了,能坐两个小时,都说明他有着大毅力了。
所以这会易中河就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
不过这会他也没有闲着,而是在想着以后该怎么办。
有了系统加持,虽然系统跑了,但是每天的东西是不会少的,这就能保证他以后衣食无忧。
特别是从明年开始,大范围的干旱,还有其他因素,导致粮食数量急剧减少,到时候,别说吃饱了,就是能保证不饿死就不错了。
所以这会易中河第一想法就是囤货。
后世经历过口罩时代的封城,他明白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所以第一步就是屯粮,最少要屯够两个人吃三年的粮食。
为什么是两个人,他今年都24岁了,别说在这个年代,就是在后世都有家里开始催婚了。
说不准哪天他就找个媳妇了,再说了现在这个时候,晚上没有什么娱乐,也没有手机消磨时间,不娶个媳妇,难道晚上和五兄弟玩吗,这不是白瞎了这么雄伟的二弟了。
还有就是他退伍回来,给安排的工作大概率是驾驶员,这个后世都看不上的职业,现在可是相当的吃香。
在九十年代以前,卡车驾驶员都是个极高的职业,不是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吗: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
由此可见此时的驾驶员是多么的吃香。
驾驶员的工资也高,除了正常的工资以外,还有出车补助,虽然每个地方长途短途补助不一样,但是都有补助。
另外就是驾驶员常年东奔西跑的,总能帮人带点外地的东西,路上捎个人之类的。
总之驾驶员的油水不少。
更何况易中河还有空间,随便带点东西,都比他工资高。
想明白这些以后,易中河可以肯定的是,他以后的日子绝对过的风生水起。
第4章 抵达京城
易中河想着以后的日子,迷迷瞪瞪的睡着了。
这会他也不嫌弃火车上的座位硬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本来就对这个地方不熟的他,也不知道到哪了。
于是向旁边的一位身穿中山装的男人问道:“同志,这是到什么地界了,距离京城还有多远。”
中山装的男人见易中河身着军装,热情的回复:“这位军人同志,现在还在河北地界,不过马上就要到京城了。
同志也是到京城的。”
易中河点了点头:“是的,我也是要去京城的,这是第一次来京城,不知道什么时候到。
谢谢你了同志。”
中山装男人:“这有什么好谢的,大家都是同志,随口的事。”
很快就有列车的乘务员在车厢里喊道:“下一站就是京城了,有在京城下车的乘客,可以准备下车了。”
连续喊了两遍,才去下一个车厢。
这个时候的火车还不像后世有喇叭可以统一广播,现在只能靠着乘务员来喊。
易中河取下行李架上的行李,站在过道里准备排队下车。
随着拥挤的人群,易中河走出了京城火车站。
站在火车站门口,易中河第一次直观的看着这个时代的京城。
没有后世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后世宽阔的马路,街道也没有后世的宽广。
路上车辆稀少,路上几乎看不到汽车,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无轨电车和少量的公交车,人们出行大多还是依赖这些公共交通或是自行车。
街上的川流不息的群众,衣服大多还是以深色为主,没有那么多艳丽的色彩。
虽然现在物资比较匮乏,但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则是饱满的,淳朴热情、乐观向上。
影视资料中的景象活生生的出现在易中河的眼前。
易中河在路边感慨了一会这个时代,才想起来,他还得去人民武装部办理手续。
关键他是第一次来京城,哪里知道路。
不过鼻子下面张着嘴,不光是留着吃饭的,还可以问路。
于是易中河一路走一路问,很快就找到了人民武装部。
这个年代的人,对他人非常有礼貌,人心十分淳朴,而且乐于助人,这是他从火车站到武装部唯一的感受。
甚至有两位老太太见他身穿军装,连指路都不满足,想要领着他过来。
这让易中河受宠若惊,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身穿军装,都会受到百姓的尊敬。
易中河走进人民武装部,里面办事的人并不多。
他走向服务台,那里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同志正低头整理文件。
“同志,您好,我来办理退役手续的。”易中河说道。
女同志抬起头,看到他的军装,立刻露出笑容,“同志,先填一下这个表格吧。”说完递给他一张表格和一支笔。
易中河接过来认真填写,填完后交还给女同志。
顺便又把离开部队的时候,领导给开的证明递给了女同志。
办事的同志看到易中河的证明,对他说道:“同志,你的证明上面已经写好了你以后的工作单位。
我在给你开一个证明,你直接去报到就可以了。”
女同志很快写好了一个证明,连同之前易中河的证明一起交到他的手中。
“易同志,这是你的工作证明,和之前你的身份证明,你收好了。
直接拿着这两个证明过去就可以办理入职手续了。
你入职的单位是京城肉联厂,职位是驾驶员。
肉联厂的地址,我写的入职手续中有,距离也不是很远,按照地址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肉联厂了。”
易中河感谢的说道:“同志,谢谢你了,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走出武装部,和之前一样找人问路,不到一个小时就来到了肉联厂门口。
易中河在门口递上工作证明,保卫科的同志仔细核实过后,有人去通知厂长。
原本简单的入职是不用通知厂长的,不过易中河的两个证明里有一个是厂长特别交代,有人拿着这个证明过来,一定要通知他。
不大会保卫科的同志和一个中年男人一起过来。
易中河看到中年男人不由得乐了。
把行李放下,然后迎了上去:“连长,你怎么也在这啊。”
中年男人叫赵德阳,是易中河刚去朝鲜时的连长,不过没在赵德阳手下多长时间就被调到了后勤。
在战争结束前,赵德阳他们这个部队的后勤物资一直都是易中河给送的。
不过停战协议签了以后,易中河就没有再见过赵德阳。
第5章 入职肉联厂
赵德阳见到易中河也很高兴。
“你从部队退役,政委就把你安排到我这了,我怎么能不知道。
政委还特意的发电报过来说明情况。
不过你小子也是,为什么不留在部队,就凭你当年在战场上开车运送物资,得到的军功章,也够你提干的吧。”
易中河回道:“连长,在哪不是为人民服务,再说了部队不缺我一个汽车兵。”
赵德阳:“这话说的没毛病,部队人才济济,不如到地方上,就像我这现在就缺少像你这样技术娴熟的驾驶员。
所以政委给我来电报,让我照顾你的时候,我就想着这哪是我照顾你,这可是政委在照顾我,给我派了一个好的驾驶员。”
易中河听赵德阳的夸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赵德阳的确需要能力出众的驾驶员,最近肉联厂的车队出了两次事故。
一次是从外地运牲口回京的时候,被土匪截道了,驾驶员和保卫人员,一死一重伤。
还有一次就是夏天运送物资,驾驶员技术不到家,直接给开到沟里,造成财产损失,人员受伤,车辆受损。
肉联厂的车队人数原本就不多,就6个驾驶员,还有一个是队长。
经过前段时间的两个事故,一死一伤,现在能干活的就剩下四个人了。
而且这剩下的四个人中除了队长于大勇以外,其他三人的驾驶技术也就这么回事。
所以在赵德阳接到老领导的电报,上面讲易中河退役,让他照顾一二时,他就惦记着易中河。
以前在战场上的时候,开车才一年多的易中河就能够拉着满车的弹药迎着炮弹给他们送补给。
所以无论是开车技术还是胆量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战争结束都四五年了,易中河一直都在朝鲜支援。
驾驶技术肯定比之前更要好,所以赵德阳才会特别交代保卫,有人拿着部队开的证明来入职驾驶员一定要通知他。
赵德阳拉着易中河的胳膊说道:“走,先去跟我去办理入职手续,然后咱们再叙旧。”
肉联厂的人就看到,厂长领着一个陌生人进了办公楼。
直接来到人事科。
肉联厂全称是京城第一肉联厂,负责供应京城超过一半的供销社和大小厂子的肉食补给。
所以肉联厂算是京城比较热门的厂子,也比较难进。
在市面上肉联厂的工作指标比一般的厂子要贵上一倍都不止。
因为厂子难进,所以肉联厂每年的进厂人数都不多,肉联厂的人事部也比较清闲。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