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10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贾张氏一听:“呸,什么兄弟,我看就是老易的私生子,你没看和老易长的多像啊。”

  秦淮茹现在怀着孕,说道:“妈,不可能吧,一大爷也不像是那样的人啊。”

  贾张氏头也不抬的说道:“你懂个啥,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不知道啊。

  还有就是老易心心念念的想要个孩子,他媳妇又是个不下蛋的。

  老易在外面找人生孩子不很正常吗。”

  贾东旭说道:“妈,我师傅不是那样的人,你别瞎说,让我师傅听到了不好。”

  贾张氏撇嘴道:“他听见能怎么样,就兴他老易做得出来,不兴我说的。

  一个老绝户,这有了私生子就过来到咱家得瑟,什么玩意。”

  贾东旭对他妈也很无语,对于她妈的惹事能力,他可是深有体会。

  不过秦淮茹的想法和贾东旭可不一样。

  “妈,你说这一大爷有了兄弟,以后对咱家东旭还能像以前一样吗。”

  秦淮茹的话让贾家母子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贾东旭说道:“应该不会变的,我师傅的为人我还是了解的。”

  贾张氏:“你了解个屁,老易这老绝户之前对你好,是抱着让你给他养老的想法。

  现在人家有了兄弟,你这个徒弟算个屁。

  还你了解他,你有我了解他,他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

  不过咱们得想个对策,咱们家没有老易的帮衬,可是少了一个大的进项。

  这老易想甩开咱家,门都没有。”

  秦淮茹说道:“不能吧,我师傅这么做,不怕人家说吗,东旭毕竟是他徒弟。”

  贾张氏骂道:“你个农村丫头,知道什么,是徒弟亲还是兄弟亲。我

  我问你,有好吃的,你是给棒梗吃,还是给邻居吃。”

  秦淮茹脱口而出:“当然给棒梗了,邻居和我有什么关系。”

  贾张氏盯着贾东旭和秦淮茹说道:“你都知道该怎么做,老易能不知道,这样的事,老娘见的多了。”

  贾东旭问道:“妈,那咱们该怎么办。”

  贾张氏说道:“老易想让这不知道哪来的野种给他养老,也是想瞎了心,咱们先看看这几天老易是怎么对咱家的。

  要是还和之前一样,那就算了,要是他变了,就得想辙把这个野种给挤走。

  他老易的家产只能是咱家东旭的,他的工作,也只能留给棒梗。

  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野种,想占我们家的便宜,我不挠死他。”

  贾东旭和秦淮茹见贾张氏说的信誓旦旦的,也都放下了心。

第24章 黑市

  易中海两兄弟回到家。

  易中海说道:“今天天太晚了,咱们先初步的认识院里的人,等哪天大家伙都休息,我在召集院里的人,开一个全院大会,就都认识了。”

  “大哥,不用这么麻烦,以后我就住在这个院里了,有的是机会认识。”

  易中海点了点头,随后把下午买的东西递给他,“这些东西,你先拿着用,缺什么在给我说,我再去给你补上。”

  说完又从口袋里掏出买的那几包大前门。

  “中河,我看你也抽烟,这烟你拿着抽,过两天上班也能用的到。”

  易中河见易中海掏出的是大前门,说道:“大哥,烟我自己买就行了,这烟你留着抽就行了。”

  “让你拿着就拿着,你有钱,没有票,你也买不到烟。

  你是驾驶员,工作体面,和人接触的多,装包好烟,也符合你的身份。

  放心抽,抽完就跟大哥说,大哥在给你买,烟票我还是能弄到的。”

  易中河想到易中海抽的好像是经济烟,这大哥能 处 ,自己抽九分的经济,给他买三毛五的大前门。

  “大哥,我记得你抽的是经济烟吧,你抽九分的烟,兄弟抽三毛五的,这哪能说的过去。”

  “这有什么说不过去的,我有钱想给我兄弟抽什么抽什么,要不然供销社有牡丹,我就给你买牡丹了。

  再说了我就一个工厂里的老头,烟瘾大,这贵的烟,抽着没劲,经济就挺好的。”

  易中河也不矫情,直接把几包烟揣进兜里,说道:“大哥,你等着吧,以后我供你中华抽,那烟抽着不刺嗓子。”

  易中海听后笑着说道:“行,我就等着你小子的中华了。”

  吕翠莲烧好热水,就让他去洗漱休息。

  不过半夜的时候,易中河听到了动静,这四合院大部分都是砖木结构的,隔音效果很差。

  易中河看了看时间,才刚四点。

  就听到隔壁的易中海那屋传来了动静。

  吕翠莲低声的说道:“老易,你去黑市多买点细粮回来,这中河来了,总不能跟着咱们一起吃棒子面,还有就是如果有卖肉的,捡肥的多买点,给中河补一补。

  要是有卖鸡蛋的,也买点,每天早上给他冲和鸡蛋茶。”

  易中河听着嫂子吕翠莲的话,心里暖暖的,有人把他放心上是真好。

  前世自从老娘去世以后,就没有一个人对他这样。

  还没感动完,就听到易中海的声音传来:“我知道了,我在看看有没有卖布和卖棉花的,这都秋天了,京城的冬天冷,要是有我买点,你把中河的棉衣给做了。

  还得在买点棒子面,给中河修理房子的人,明天就过来了,虽然是厂里的人不用给钱,但是午饭还是得管的。

  吃好吃不好的先不说,得让他们吃饱,要不然以后中河在厂里会被人说道的。”

  吕翠莲说道:“还是你想的周到,你看着买吧,钱多拿点,注意安全啊。”

  易中河听到这里,说不感动是假的,他不是性情薄凉的人,这易中海夫妇真是拿他当儿子养。

  所有的东西都替他考虑到了。

  易中河不放心易中海一个人去黑市。

  黑市是什么地方,鱼龙混杂,黑吃黑属于常态。

  所以他也起身穿好衣服,站在门口等着易中海出门。

  易中海刚出门就看到门口站着一个黑影,吓了一跳,刚准备开口,就听见了易中河的声音:“大哥,是我。”

  易中海缓过神来,问道:“中河,这大半夜的,你不睡觉,在门口待着干啥,还用你给我守门啊。”

  易中河说道:“我守什么门啊,我是想跟你一起出去。”

  易中海一听,立马摇头说道:“不行,你知道我去哪吗,你就跟着去。”

  “不就是去黑市吗,这个我知道,我以前在东北的时候也去过,这种地方太乱了,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听了易中河的话,易中海心里暖暖的,但是他不能让他跟着:“中河,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乱,你就别跟着瞎凑热闹了,赶紧回屋睡觉,我去去就回。”

  易中河不愿意,好不容易能够见识到传说中的黑市是什么样,他怎么也得去见识见识。

  易中海劝道:“你小子怎么不知道害怕呢,黑市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但是上面不定时的会过去扫荡,如果被抓了,即使是买东西也要通报单位。

  大哥在厂里是七级钳工,有一定的地位,被抓了没事,你还没上班呢,如果被抓了,通报到肉联厂,你的前途就毁了。”

第25章 黑市之行

  见眼前的小老头还在为他考虑,他搂住易中海的肩膀,“大哥,这么给你说吧,一般二般的人想想抓住我,那是不可能的,你真以为我那些军功章是开车得来的。

  我从小在沧州长大,武术之乡,我还能没两下子。

  我在家待着,让你一个小老头去冒险,我不要脸啊。

  走,赶紧走,要不然人家黑市都收摊了,咱们啥也买不到了。”

  易中海见拗不过易中河,只能带着易中河一起去黑市。

  两个人悄无声息的打开四合院的大门朝黑市走去。

  路上偶尔能看到包裹的严实的人,匆匆忙忙的朝一个方向走去。

  这些都是去黑市的人,计划经济每个人固定就这么多点东西,不够吃,不够穿,怎么办,有钱没票,粮站和供销社也不会卖你东西。

  所以黑市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包括官方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别太过分,就没什么问题。

  还有很多人是农村户口,没有定量,咋办,也只能去黑市,黑市上的东西,价格虽然贵,但是不要票可以买的到。

  所以黑市的存在也是为了这些人能在京城活下去的指望,像贾东旭一家,现在是三大一小四口人,就贾东旭一人有定量。

  之前贾张氏为了老家的那点地,死活不愿意把户口迁过来。

  现在农村都是大锅饭,挣工分,不干活,就没有饭吃,老家地里收的粮食也都归为集体了。

  贾家没了老家的粮食来源,就得靠着去黑市买粮食。

  黑市里买东西的除了这些票不够用,更多是为了那些前朝的遗老遗少和资本家准备的。

  这些人奢侈惯了,让他们粗茶淡饭,怎么可能习惯,市面上买不到怎么办,只能来黑市。

  易中河不知道路,只能跟着易中海,这处黑市的位置距离四合院不是很远也就二十分钟的路程。

  易中海带着他七拐八拐的来到一个隐蔽的巷子,这群开黑市的,也会找地方,虽然这是个巷子,但是四通八达到处都都是通道,随处都可以藏身。

  巷子里黑灯瞎火的,卖什么也看不真切,在加上他第一次过来,所以只能跟着易中海看看是怎么操作的。

  黑市里的东西,价格都不便宜,基本都是市面上的一倍左右。

  少了也没人愿意冒这个风险。

  黑市不小,里面卖东西的我很多,和后世的集市差不多,只是没有集市喧闹,这里无论是买还是卖,都是低声交流。

  整个巷子里影影绰绰,易中河跟了易中海一会,低声说道:“大哥,你先买些,我自己转转,等会我来找你。”

  易中海点了点头说道:“嗯,自己小心点,记住听到动静就赶紧跑,找不到回去的路没关系,天亮以后找人问就行了。

  还有记住财不外露,这里三教九流的都有,别被人盯上了。”

  易中海不想让他独自逛的,但是又怕管紧了,易中河在心里有不痛快,想着易中河当了这么多年的兵,什么场面没见过,所以就让他自己逛了。

  易中河在黑市上逛着,见到想要的东西,就停下问价。

  不过基本上都是不讲价,你要是觉得合适就买,不合适就算,你不买有的人买。

  逛了一圈,买了点烟酒,和茶叶,至于粮食之类的东西,他没买,在这里买粮食,价格高不划算。

  再说他刚才抽空看看空间,今天系统给的物资和钱,已经在空间里躺着了,看样子是凌晨刷新。

  一堆玉米面,大概有个十来斤,一块钱的物资听着可能不显眼,但是根据现在的物价来说,一家四五口人的一天消费也不超过一块钱。

  怪不得叫做饿不死系统呢,就凭着这每天一块钱的东西,养家糊口也够了。

  易中河在黑市上逛着,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他见到了一个好东西,这人摊子上放了一个猪头。

  正经的黑猪,和后世饲养大白猪可不一样。

  易中河小声的询问:“这猪头怎么卖的。”

  摊主伸出手,一翻巴掌,“五毛,不单卖,整个算价。”

  易中河听了直咋舌,他虽然刚来这个时代,但是对于物价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我说爷们,你怎么不去抢呢,上好的五花肉外面才卖六毛多一斤,你这猪头骨头占了一大半,卖这个价。”

  摊主连头都不抬,“爱买就买,不买就走,就这价,你不要有的是人要。”

  卖方市场就是这么牛,还想讲价,想啥呢。

  最后易中河还是花了七块钱买了这个十几斤的猪头。

  一个猪头大概能出一半的肉,算下来合到一块钱一斤,真是比外面贵了一倍,好在在这你花钱能买到,在外面只花钱,你买不到。

第26章 黑市收获

  逛了一圈,没有什么要买的了,易中河把买的烟酒收进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