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第9章

作者:零点有雨

  江阳则看向身边卫兵:“联系顾常山。”

  “是。”

  卫兵没有丝毫迟疑,拿起加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片刻后递给了江阳。

  “我是顾常山。”

  “顾指挥,现在立刻以你为核心,组建战略情报分析团队。同时联系陆兆明教授等各学科、各领域专家学者,立刻组建科学验证团队。

  一个小时之后召开紧急线上会议,我要求两个团队所有人必须全员到齐。”

  顾常山默然两秒,终于沉声道:“收到,保证完成任务。”

  在天空不断传来的直升机轰鸣声中,车队一路向前,如同上一世那样,驶到了一处没有任何招牌的基地之中。

  乘坐电梯来到地下,江阳再度看到了顾常山那高大挺拔的身影。

  “江阳同志你好。线上会议室已经布置完毕,总计376名团队成员全部在线。”

  “好,带路。”

  跟在顾常山身后,江阳脑海之中油然浮现出不久之前,他在座位上沉默着死去的身影。

  死亡之前的那种痛苦,自己就算提前注射了药物都心有余悸。而顾常山可没有任何外力辅助!

  他没有挣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连牙都没有咬,就像是平常午睡一样,悄无声息的就度过了这死亡之前最痛苦的阶段。

  这踏马的可是个绝世狠人啊……

  江阳心中悄悄给顾常山下了定义。

  在顾常山带领下来到一处房间,江阳便看到了一面巨大的屏幕,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窗口。

  每一个窗口之中都有一个人影。那些人影穿着各异,有穿正装的,有穿着运动装、睡衣的,还有人披着浴袍。

  一个小时时间便将这所有人员召集齐全,还要为他们准备足够密级的线上会议室设备,这背后所涉及到的调动和组织能力,单单是想一想便让江阳感到心惊。

  其中几人江阳十分熟悉。

  一名穿着正装,正襟危坐,身形清瘦头发半秃的老者,那是孙长河。

  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穿着白大褂的,那是陆兆明。

  在前方座位坐下,江阳看向孙长河:“孙主任好。”

  “江阳同志,人已经到齐了,有什么事情要宣布?”

  他知道,孙长河此刻并未完全而彻底的相信自己。

  就像前世他所说的那样,只要一说出口,便能让整个国家完全彻底相信某个人的口令根本不可能存在。

  这违反了一个庞大国家最基本的运行逻辑。

  但,这却不妨碍国家层面有限度的信任自己,并在“假定为真”的前提之下,配合自己做一些事情。

  面前这在一小时之内便即召开的高层会议便是如此。

  深深吸了一口气,江阳道:“在讲述这件事情之前,我要先做一个预言。

  今天10点05分36秒,也即约一个小时后,在东经170°49'4.1“,北纬23°12'7.9“坐标点,将会发生里氏4.2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

  现在暂且不讨论预言真假以及我是如何做出这个预言的,我们来讨论另一件事情。

  末日。”

第16章 辐射

  “那是第一次循环时候,我还只是一名普通人……”

  江阳慢慢的讲述着,从第一次遭遇末日死亡,发现自己进入循环,然后发布预言引起国家注意,再到来到七号末日基地展开一系列行动,一直到最终末日再一次来临的事情,完完整整,不带任何修饰,也不带任何个人感情倾向的讲述了一遍。

  他知道,关注着此次会议的一定不仅仅只有明面上的与会者这么点人。

  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可能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人正在紧急展开行动,验证着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综合分析着可信度,以形成参考意见供高层决策。

  可能自己随意说的一句“临江仙酒楼的烩乌鱼蛋汤味道不错”,后续便会有专门的调查人员赶赴现场,综合分析自己吃到这道菜肴的可能性,模拟这一过程之中的任何细节,寻找可能存在的任何破绽。

  江阳知道,面对如此重大的事件,这种情况一定会出现。

  换做是自己占据高位,自己也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如果孙长河竟然没有安排人去这样做,他反而会失望。因为这意味着国家力量还不够强大和精细,而一个不够强大的国家力量……如何对抗末日?

  他便这样细细讲述着,当然,有关那句口令的事情,他只讲述了有这样一道口令本身,而没有讲出口令的内容。

  这个过程很长,也很复杂。当他将其全部讲完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50多分钟。

  他看向了孙长河:“孙主任,您一定很好奇我究竟是如何知晓如此核心的国家机密的。

  原因很简单,上一次循环之中,对于我来说仅仅不到两个小时之前,末日降临之时您亲口告诉我的。”

  屏幕之上,孙长河闭上眼睛,默然数秒,再度睁开:“现在距离你预言的地震时间还剩下3分钟,大家不妨等一等。

  地震台的人来了没有?”

  “报告,我部已经到位。”

  他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时间在沉重与紧张之中悄然流逝着,三分钟时间悄然而过。那名地震台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面前的数据,忽然间满是震惊的站了起来。

  “报告,我部刚刚探测到对应坐标点处发生了地震活动,具体震级和震源深度还在分析之中……分析完毕,震级4.2,震源深度15公里!”

  江阳看到大屏幕上众多窗口之中的众多人影在这一刻齐刷刷的露出了震惊之色。

  此次会议的与会者俱都是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哪怕他们并不是地震学专家,也同样知晓短期精确预测地震不可能做到。

  而此刻这位自称预言者的人做到了,那么他所说的重生与循环……

  末日!

  一位专家急切的按下了发言键。在得到准许后,他急切道:“就算你真的拥有预言未来的能力,也不一定就能证明末日一定会来!”

  这个问题,在上一次循环之中江阳也听到有专家提到过。

  上一世国家层面的最终应对方案是,暂且不去寻求彻底验证这一结果,而是直接假定末日为真,并以此为指导原则展开后续行动。

  直到末日真正降临之前一秒钟,从绝对意义上来说,国家层面都始终没有完全相信末日。

  而这一世……

  孙长河抬手打断了他的话语,缓慢,却又坚定道:“末日真的降临了。

  因为除非末日真正降临,我不会得到整个最高层的授权,我个人也不会将那一则口令告诉他。”

  江阳微微怔了一下。

  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那一则口令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能让自己以最快速度联系到国家,并获取国家的信任。

  能得到这则口令本身,便是对于末日是否最终降临的一次验证。

  在悄无声息之间,上一世的孙长河对这一世的孙长河完成了一次信息传递。

  听到孙长河话语,那位专家神色苍白,颓然坐了下去。

  江阳知道,自己大概已经赢得了孙长河、陆兆明、顾常山等人的,较高程度的信任。

  当然,仅仅只是他们身为一个“个人”的信任,并不是整个国家机器的信任。

  就像孙长河上一世告诉自己的,那最快也需要一天的时间。

  这会是一个反复检验、反复思考,收拢各方各面众多信息,牵扯众多的过程。在这之后,国家机器才会全力配合自己。

  当然,这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前期工作只需要孙长河等人的个人信任即可提前推动。

  他庄重的将那张纸取出来,展现在了所有与会者面前:“这是上一次循环集全国之力打造的情报网络,在末日降临那一刻所收集到的信息,经由我循环重置的能力,以及我的记忆力,从上一次循环带了回来。

  现在,陆兆明教授,请你帮我解读一下这些信息的含义。”

  这一张纸很快变成了高清扫描件,传递到了每一位专家面前。于是江阳清晰看到,包括陆兆明在内,几乎所有专家脸上都显露出了不可思议与震惊之色。

  江阳脑海中油然浮现出前世濒临死亡的陆兆明教授,在看到这一则信息后那几乎可以算是死不瞑目的身影。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陆兆明教授喃喃着,身体在控制不住的轻轻颤抖。

  孙长河平静道:“陆教授,请报告你从中解读出的信息。”

  陆兆明深吸一口气,勉强恢复了镇定:“据江阳同志所说,这是北极四号超算在综合了全方位各方面信息后,自动筛选出的,具备最高价值的异常信息列表。

  这些信息之中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人体检测数据,二,环境检测数据。

  如果这份图表为真,那么……世界末日的原因我们已经可以确定了。”

  他低声说着:“辐射病。大剂量、短时间内便足以致死的急性辐射病。”

  孙长河眉头微微皱起:“你是说,杀死我们所有人的,是辐射?无论躲在地下基地还是海底,所有人……全都死于辐射?它从哪儿来?”

  陆兆明喃喃道:“这正是我不敢相信的地方。

  因为这份图表之中还清晰显示着,死亡环境之中的辐射强度很低,低到了甚至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影响的地步。”

第17章 新型辐射

  陆兆明将那份图表扫描件拿起来,指着其中一个数据道:“这是相关设备测量到的,死亡环境之中的辐射量,约为22微西弗每小时。

  这个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环境下约0.1微西弗每小时的辐射量,但准确来说,它其实也不算太高,大约只相当于飞机在巡航阶段所接收辐射的4.5倍,并不足以对人体造成短时间内的明显反应,仅有可能轻微提升长期健康风险。

  而想要让一名健康人类在短短两分钟时间内即因为急性辐射病而死亡,辐射剂量需要提升到约3000西弗每小时的水平,这个数字,是图表之中显示的,当时环境辐射量的……1.3亿倍。”

  陆兆明抬起头来,苍老的视线之中多了一些茫然:“这种水平的辐射,通常只会在核爆中心、核电站堆芯内部等极端环境之中出现。

  且在该环境之中,一切电子设备都会在极短时间内失效。因为过于强烈的辐射会迅速摧毁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

  但很显然,江阳同志所描述的,末日来临之时,七号末日基地内部环境之中,所有电子设备都在正常运转,并未被强烈的辐射摧毁。

  这也是当初辐射水平仅有22微西弗每小时的证据。”

  听到陆兆明教授的解释,江阳眉头同样微微皱起。

  世界末日的原因是急性辐射病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上一次循环,国家层面设置的验证点并不仅仅只有自己一个。

  分别处于海底、地下基地等不同环境之中的数百上千人全都是因为此原因而死亡的。

  江阳斟酌着问道:“某种新型辐射?一种我们暂时未知的,超出了我们现阶段物理理论的新型粒子?”

  在上一世循环与陆兆明等科学家的接触之中,他对于相关物理学知识也有了一些了解。再加上大学本来就是理科专业,此刻在理解陆兆明话语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性的猜测并不困难。

  人类所制造的辐射探测设备仅能探测已知类型的辐射。而末日原因又确确实实是急性辐射病,意味着人体短时间内受到了大剂量辐射影响,两相结合,答案似乎很显而易见:某种新型的,无法被人类设备探测到的新粒子,新型辐射,导致了人体死亡。

  却没有想到,陆兆明教授直接否认了这种猜测:“不,人体监测数据表明,杀死人体的全都是我们已知的常规辐射,包括α辐射、γ射线、X射线、β射线、中子辐射等。

  这些粒子和辐射所提供的辐射能量与人体致死量吻合,同时也与我们探测到的,虽然仍旧属于低水平,但已经超出正常环境背景的辐射类型一致。

  我们无需引入新粒子和新辐射来解释死亡现象。”

  “您是在说,导致人体发生急性辐射病并在短时间内死亡的,可以确定是我们已探测到的那些,强度在22微西弗每小时的辐射?”

  陆兆明喃喃道:“我无法确定。但结合现有线索,除了它还能是什么呢?就像有句话说的,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唯一选项看起来再离奇,也一定是它。

  可是,为什么?……”

  江阳思索着问道:“既然极大概率是它,那么,能否想办法防护?譬如穿上防护衣之类。”

  陆兆明苦笑:“连数百米厚的岩层,数千米深的海水都阻隔不了这种辐射,想要依靠一层防护衣来防护?没有可能的。”

  “既然如此,我们的重点便需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第一,为什么各个不同的环境之中,都同时出现了22微西弗每小时的辐射?无论这些环境处于地下还是海底,无论我们如何防护,都无法阻挡这些辐射出现。

  第二,为什么如此低水平的辐射能导致急性辐射病?”

  生死之间的历练,让江阳思维愈发清晰流畅:“搞清楚这两件事情,或许我们便能知晓末日的真相。”

  陆兆明教授微微点头:“确实如此。”

  江阳看向孙长河:“孙主任,我建议暂时休会,让专家们有时间交流讨论一下,整理一下思路。”

  “好。那么我宣布,休会五小时。在这五小时之中,加密网络会议室会对各位专家始终开放,你们可以自由寻找同事进行讨论。

  如果需要引入其余专家,可以向顾指挥提出申请,他会安排人将该专家带入到会议室中。”

  讲完这句话,孙长河匆匆起身,不知道去了哪里。江阳则坐在座位上,皱眉苦思片刻,最终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