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第3章

作者:零点有雨

  收拢一下思绪,江阳做好了回答任意提问的心理准备。

  他的原则很简单,有问必答,全力配合,仅此而已。

  战略情报团队的人们提的问题很细节,小到当初江阳在循环之中的某一天吃了什么早饭,上了几次厕所,身体是否有哪里不适,甚至同一个问题,他们还会用不同的问法,从多个角度反复提问。

  一直到中午时候,江阳才有了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下午时候江阳并未接受询问,而是在顾常山带领下,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身体检查。

  这种局面持续了足足两天时间。一直到第二天的晚上九点,结束了最后一项身体检查,顾常山找到了江阳。

  “信息收集与验证阶段已经结束。今晚我们会连夜整理这些资料。明天早晨会有一场高级别会议召开,届时我们会确定接下来的应对方案。”

  江阳默默点头。

  此刻已经是循环开始后的第六天夜晚。再有四天时间,末日便将到来。

  看似耽误了两天的时间,但他却明白这是必要的。

  国家行动何其重大,必须要慎之又慎,反复验证思考才能最终决定是否执行。

  能在仅仅一天半的信息收集阶段后,便立刻召开高级别会议确定接下来的行动方案,这已经是几乎无法想象的超高效率,实在不能再予以苛求。

  第七天清晨,江阳起了床,自顾自去食堂吃了早饭——这两天时间,他已经大致熟悉了这处地下基地的布置,不再需要人带着自己去了。

  没人再来找自己询问事情或者检查身体,骤然空闲下来的江阳还略微有一点不适应。

  他知道,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那场高级别会议应该已经开始了。

  这场会议的结果大概率会决定自己,也决定整个国家,整个文明的未来命运。

  在结果出来之前,自己只能等待。

  回到房间中躺了片刻,江阳拿起对讲机:“同志,能给我台电脑么?能联网打游戏的。”

  对讲机之中传出回答:“请稍等,立刻送到。”

  不过几分钟时间而已,一台笔记本电脑加键盘鼠标便送了过来。

  “谢了。”

  抛开其余思绪,江阳直接进入到了游戏世界之中。

  还是抓紧时间享受一下生活吧。

  ……

  天华大学,课堂之上。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着什么,苍老睿智的声音通过耳麦传到了整个教室,足足几十名正在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耳中:“凝聚态物理的核心思想就是……”

  教室门忽然打开,一名年轻人在老者不满的眼神之中急匆匆走了过去,附耳低声说了些什么。

  老者神色陡然间凝重了起来:“同学们,这堂课大家先自习。”

  随后他便跟着年轻人一同走出了教室,只留下面面相觑的学生们。

  一处摆满了岩石标本的实验室之中,一名中年人正在聚精会神的用显微镜观察着岩石的断面结构。

  手机叮铃铃响起。

  “谁啊这是。”

  有些不满的嘟囔了一句,拿起手机,看到上面所显示的号码之后,他脸上的不满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凝重。

  按下接听键,一个声音立刻传了出来:“吕教授你好,现在有一个紧急会议需要您参加,请您在五分钟之内到达您所在研究所的保密会议室,登陆6652频道等待后续安排。”

  “是。”

  丢下岩石标本,连身上白大褂都来不及脱下,吕教授一路小跑向着保密会议室冲了过去。

  落霞山气象研究所,一名身材富态,满面红光的中年人正在一群年轻人的环绕之下,指着一副气象图片讲解着什么。

  一名工作人员一路小跑冲了进来,左顾右看一番,找到了中年人身影,立刻冲了过来。

  “小王,慌慌张张的做什么!”

  中年人训斥一声,被称呼为小王的年轻人上气不接下气:“您的电话!”

  有些不满的接过电话,中年人脸上的不满如同冰雪般消散,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是!我立刻到!”

  匆匆来到保密会议室,打开电脑,登陆了指定的网络会议频道,中年人便在屏幕之上看到了许多身影。

  那些人他并不认识,但隐约感觉有些熟悉。微微思量一下,他立刻便反应了过来。

  自己曾经不止一次在新闻报道上看到过这些人!

  足足有几十位专家学者与会,并且,每一位专家都是各自领域之内响当当的,堪称领军的人物!

  并且与会者并不只有这么多。他看到,在每一位专家名下都有一个不同的分组,有物理组,心理组,医学组,地质组,天文组,以及自己的气象组,等等。

  每一个小组之下都有更多名字,但那些与会者并没有资格在会议室之中展现自己的影像,而仅有一个名字而已。

  并且,就算这些可以展示影像,堪称各自领域内领军的人物,此刻在网络会议室之中也仅能占据一个小小的窗口。最中间的窗口仍旧黑着,显然那位最核心的与会者还未上线。

  中年人心中渐渐凝重了起来。

第5章 外星?

  能让如此之多响当当的人物作为陪衬,中间那位与会者又该是什么身份?

  能让如此身份的人物直接参会,且召集了如此之多领域专家的,又该是多么重大的事件?

  中间那个窗口陡然出现了影像。

  一名头发半秃,身形清瘦的老者身影出现。

  “我是孙长河。”

  老者的声音通过专用保密会议室的网络传递到了每一位与会者耳中。

  他只是通报了自己的名字,没有做任何介绍。

  中年人心中清楚,以这位老者的身份和地位而言,他确实只需要通报一个名字即可。

  甚至连通报名字都不用,只要他的身影出现就已经意味着足够多的东西。

  因为他代表着整个国家,最顶层决策者的意志。

  “今天召集大家来,是因为一件重大突发事件。

  这是这次事件的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先看看。”

  一份文件上传到了会议室之中。

  点击下载,打开,快速看了一遍,中年人满是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所谓网络上出了一位穿越者的事情,最近确实闹得沸沸扬扬,就连他都听说了一些。

  但他只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网络事件而已,丝毫没有关注。却没有想到,这一切竟然都是真的?

  竟然真的有人连续准确预测了足足六天的六次事件,在被请到某处基地后,竟然还直接承认了穿越事件,并宣称是为了解决末日?

  一时间,中年人甚至感觉自己的脑袋有些混乱。

  孙长河的声音再度传出:“与大家一样,我同样对此事感到震惊和不解。

  不过经过前期验证,我已经确认,这件事情已经具备了引起我们重视的价值,这便是我此次紧急召集大家开会的原因所在。

  诸位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专家,现在,我需要借助大家的智慧,来决定此事的应对方案。

  我们首先从验证预言真实性开始。截止到今天为止,这位穿越者已经有了六则预言,全部应验,其内容涵盖气象、地质等。

  我需要众位专家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做出判断,研判在现有科学水平下做出这种预言的可行路径,并由此判断预言的真实性。

  现在,请各小组专家进行分组讨论。”

  网络会议室画面忽然变化,各个不同小组的人员各自出现在己方所属小组成员的屏幕上。

  短暂的探讨之后,分组讨论结束,孙长河的身影再次出现。

  “首先是第一则预言,小方村暴雨被淹事件。田宁教授,请你发言。”

  中年人轻轻吸了口气,向话筒凑近了一些:“经过我们气象组讨论,我们认为首先需要确定一件事情。

  此次会议中有网络、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吗?我想知道,现在我们是否已经确认该预言者做出预言的确切时间?”

  一名戴着眼镜的专家按下了申请发言按钮。得到允许后,他的声音同样传递到了几十位小组组长,以及各个小组之下,加起来总计数百位专家耳中。

  “在该事件引起相应舆论后,我们网络安全小组就已经第一时间介入到了调查之中。

  我们直接封存了微虎公司的服务器,通过各方面的调查验证,已经可以百分之百确认,该预言者的发言确确实实是在8月9日上午9点。

  而第一则预言应验的时间,是8月10日下午六点,这中间间隔了33个小时。”

  田宁教授肃然道:“我们小组的讨论结果是,以现有科技,如果要做对于33个小时后的如此精确的气象预报,其准确率不超过5%。

  气象运动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或者说是一个混沌系统,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实在太多,初始阶段的任意一个微小变化,在一定时间后便会导致结果截然不同。

  我所说的5%的准确率,还是理论上,以我们现有科学手段全力以赴,包括尽可能多的设置观测站、放飞气象气球、调动所有气象卫星、调动所有可动用的超算进行模拟等等,一切手段尽用,也仅有最多5%的准确率。”

  孙长河道:“第二则预言是一次龙卷风事件,和预言时间间隔约50个小时。”

  田宁教授毫不犹豫:“时间拉长会导致预测准确率直线下降。以我们现有科学水平,仍旧在全力以赴情况下,此次预测的准确率不足0.2%。”

  孙长河微微点头,道:“第三则预言是一次小型地震,和预言时间间隔约76个小时。请地质、地震专家组发言。”

  地质组领军专家是一位样貌普通的男子。他按下了发言键:“地震短期精确预测是个老大难问题。

  现阶段,对于烈性地震,我们能做到百年时间范围内约90%的成功率,但对于小型地震,尤其是小型地震的精确时间范围预测,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成功率几乎是0%。

  换句话说,我们几乎可以确定,该预言者几乎不可能是通过现有科技手段做出的地震时间预测。

  要么他是蒙的,要么他掌握了某种超出我们想象的技术手段,要么……他真的是穿越者。”

  孙长河没有表态,而是继续道:“第四则预言是一次山体滑坡,请地质、气象专家组共同发言。”

  ……

  截止到目前为止,江阳的预言已经应验了六条。

  而根据各领域专家组共同研判,全部都给出了依靠现有技术,预测准确率极低的结论。

  六个极低的结论组合起来,连续六次全部应验,那基本便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了。

  一次可能是蒙的,连续蒙对六次?这不合理。

  既然不是蒙的,那么……

  “请物理组专家发言。”

  一名脸皮干枯,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站了起来。

  他胸牌上写着他的名字,陆兆明。

  “综合判断,可能性只剩下了两种。一,他真的是穿越者。二,他掌握了某种超出我们现有水平,且是极大超出的科技。

  更先进的科技不可能凭空出现,那么,可能性二基本上可以认定为,该预言者与某个外星势力有关联。”

第6章 无论真假

  要么是穿越者,要么与外星势力有关。

  这个判断看起来有些荒谬,但在此刻情况下,却让所有与会者都不得不接受。

  “我们物理组的判断是,可能性二的概率更高一些。

  原因很简单,外星文明的存在是可预见的,而穿越,时间循环……我们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之中完全没有概念。

  譬如所谓的超光速曲率航行,我们现阶段完全不可能做到。但至少,我们有一些相关的理论描述了这种可能性。

  而时间循环,我们连描述这种可能性的理论都没有。”

  认为江阳属于外星势力,或者干脆自身就是外星人,这已经足够荒谬。但在陆兆明教授的口中,相比起时间循环的可能性,前者竟然似乎也不那么荒谬了。

  “外星文明……”

  众多专家默然,默默思考着这个名字。

  孙长河看向了心理和社会科学组:“如果是外星文明,那么,我们是否能凭借现有情报,评估其动机和目的?”

  “我们认为不太可能。事实上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江阳真的与外星文明有关,或者本身干脆就已经被掌握了超级科技的外星人所占据,那么,有一点是很显然的:就算他说的是假的,我们也不可能找到任何破绽。”

  那位专家停顿一下,继续道:“但……这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就算江阳的前九条预言全部应验,我们便真的能判断出末日预言的真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