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第19章

作者:零点有雨

  “这是我们列出的清单。”

  将几份文件交给陆兆明与顾常山后,游志成话语之中有些沉重:“首先是供电。

  我们实验室在规划设计之中没有关于中微子震荡的研究,所以没有装备质子加速器,耗电量相比一些同类型的望远镜要低,但综合评估,也在约5MW量级。

  这需要一条专门的供电线路,以及大量的电力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安装。

  在我们原本的建设规划之中,我们将从附近的森城市通过高压电塔拉一条线路来,预计在10个月后建成。”

  顾常山打开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了“5MW供电线路”几个字。

  “下一项。”

  “人力。

  目前参与望远镜建设的人员,算上后勤和文职总计有约600人。这点人远远不够。

  如果要在十天内投入运行的话,我们的建设速度必须要提升几十倍,建设人员至少需要……”

  他沉吟了一下:“三万人。且不能是普通工人,必须是拥有大型科研设施建设经验的工人。

  并且在工人之上,还需要大量的具备科学背景的管理者,对于大型科研设施整体建设有丰富经验的那种,至少两千人。”

  顾常山在笔记本上写下“人力”两个字,然后在后面标注了相关需求。

  “下一项。”

  “后勤。

  我们基地内部的人员宿舍还未建成,相关后勤设施等也未到位,目前最多仅能支持不超过800人工作。

  数量暴增到三万人的话,这么多人,且不说有没有足够工具,连吃饭睡觉都支撑不住。”

  顾常山又随手记下:“下一项。”

  “设备。”

  ……

第35章 纯水

  说出“设备”这两个字,游志成的神色严肃了许多:“这是最重要的。

  设备生产是有周期的,我们实验室所需要的设备性能和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大批量生产。

  就算暂时放弃那些辅助设备,譬如宿舍区、食堂区之类的,单单只集中在设备本身,其需要的设备数量也极多。

  光电倍增管、纯水净化循环、线路、管道、温控、超算,便连望远镜主体的水罐罐体钢板也需要专门定制——它们必须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否则构成其自身的粒子便会扩散到超纯水之中,极大影响探测精度和效率。”

  “你们的供应商有多少家?周期是?”

  “核心部件供应商总计有376家。

  但不要忘了,他们是一级供应商。要生产我们所需的设备,他们也需要从二级供应商那里采购零部件、原材料等。

  整个链条上涉及到的供应商总数恐怕有数千家。

  原定的供应周期,是在12个月内完成总计256批设备供应,然后慢慢安装,才能将望远镜建成。”

  说出这些数字,游志成脸上隐隐有些绝望:“数千家工厂,十天之内完成设备生产,不可能的。”

  顾常山也默然了片刻,但仍旧将这些数字记在了笔记本上,然后道:“下一项。”

  “下一项就更困难了,超纯水。

  超纯水是中微子望远镜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必须维持极度的纯净。

  唔,简单来说的话,我们森山基地的设计指标,是要求大约每3亿个水分子之中,才容许有1个杂质离子的纯度,且其不能具备放射性。

  作为对比,市面上售卖的纯净水中,哪怕是最为纯净的,其杂质比例也在约300万个水分子之中便有1个杂质离子的地步,且对于辐射性没有要求。

  这大概等同于一个游泳池之中放了一小撮盐的地步。而我们的望远镜,等同于在一个湖泊之中仅容许有一小撮盐。

  这种纯度的纯水,正常设计的话,我们是需要在基地这里建造一座专门的工厂用来生产的。但……

  现在这座工厂还没有开始建。原本规划是三个月后开始土建。”

  顾常山问道:“能想办法从其余地方运过来么?”

  游志成摇头:“纯水必须要现场制备。原因很简单,运输过程本身就会导致纯水被污染。”

  顾常山没有再问,而是在笔记本上再度记了一笔。

  “我们会想办法。”

  合起笔记本,他站起身来:“从现在开始,森山中微子望远镜基地暂时被我们接管。”

  “是,我们保证全力配合。”

  ……

  站在森山基地之中,看着远方斜阳之下的无尽群山,陆兆明脸上涌现出一抹感慨。

  “难呐。”

  他摇头叹息了一声。

  当然,难,并不是不做的理由。只是他心中清楚,就算己方真正将这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对这一世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只希望我们这一世奋斗所收获的情报,能真正为下一世起到帮助,不要白费就好……”

  两人转身,登上了旁边的直升机,轰鸣着离去。

  这一行人来得快去得也快,森山基地内的气氛却因为这意外到来的访客而陷入到了一片凝重之中。

  “我们接下来怎么做?他们没有给我们下达命令。”

  游志成默然片刻,叹息道:“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下达通知吧,所有人的休假取消,必须以最快速度返回基地。

  今晚加班!”

  整个基地都陷入到了一片忙碌之中。

  还没过去一小时,正在核对图纸的游志成便被一个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游主管,你快去看看吧,外边,外边……”

  游志成乘坐高速电梯,匆匆从地下2000余米的深处来到地面,便看到了让他震撼的一幕。

  足足几十架重型直升机在天空之中盘旋,俱都吊装着一些看起来极为沉重的东西。

  仔细看去,便看到那些似乎是某些大型机械的零件,譬如沉重的挖斗、推土机的铲子、履带一类。

  已经有几架直升机降落在了基地地表大楼面前的广场上,一些穿着迷彩服的卫兵正在紧张的组装之中。

  旁边已经有一辆组装好的巨大挖掘机停放。

  如果仅仅只是天空之中的几十架直升机,那也没有什么。

  真正让他震撼的,是更远处的天空。

  他看到数不清的直升机吊装着各式各样的零部件、设备、大箱子等,几乎排成一队,正在向己方基地这里飞来。

  数百数千架直升机汇聚起来,如同一条悬浮在天空之中的桥梁。

  放下吊装的物品,或者降落然后卸下机腹之中的物资便即飞走,立刻便有另外的直升机降落下来。

  短短十几分钟时间而已,基地广场之上的物资便几乎堆成了小山。

  他看到数百名身穿迷彩的卫兵在机械组装好之后,立刻便驾驶它们轰鸣着冲向了基地之外。

  基地位于一处峡谷,但只占据了极小的地面面积,外部俱都是大片大片的杂草、森林和山石。

  机械轰鸣之间,大树被直接推倒拖走,山石被直接炸碎,小河之上架起了桥梁,杂草被一扫而光。

  高低不平的土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平整地面所取代。

  一顶又一顶墨绿色的军用帐篷在这些开辟出来的空地上搭建起来,横平竖直,如同军营。

  画着红色十字的医疗车,以及冷藏车、野战餐车等等,如同早就规划好一般各自停在了指定的位置。

  “主管,您看那边……”

  同事有些惊骇的指着更远的方向。

  游志成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便看到远方更低处,一直延伸到几十公里外的森城市,有足足数百个连成一条线的点。

  每一个点上都有大量人群在忙碌着什么。

  拿起望远镜,他便看到点位上已经运来了无数钢梁,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工人们正在快速搭建。最高的一个钢梁铁塔已经立起了十几米高。

  游志成看的冷汗支冒。

  “妈的,战争……这就是战争吗?”

第36章 光之海

  游志成颤抖着,将望远镜转向另一个方向。

  那里是连接森山基地与外界的唯一一条道路。

  他看到那条道路上好像出现了一条“长蛇”,这让他忍不住怔了一下。

  再仔细看去,他才看清楚,那哪儿是什么长蛇,那分明是统一涂装成墨绿色的大卡车!

  一辆又一辆盖着篷布,但明显能看出极为沉重的大卡车足足延伸出了数千米的长度,沿着那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如同一条长蛇般向己方基地慢慢驶来。

  “同志。”

  一个声音忽然出现。

  游志成放下望远镜,便看到一名同样穿着墨绿色制服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自己身边。

  “你好,我是森山基地建设小组组长。这是您的任命书。”

  那名陌生人将一份文件递给了游志成。打开一看,便看到上面赫然写着,自己已经被任命为森山基地建设小组的副组长。

  “游主管在森山基地工作了数年时间,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能通力协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此次任务。”

  “哦,好,好,一定,一定。”

  调度会和组织会随之召开,各个相关任务迅速被拆解,然后一项一项的安排了下去。

  三个小时之后,游志成有些疲惫的从文件堆之中抬起头来。

  按照新的作息表,现在已经到了他规定的休息时间。

  骤然紧绷起来的工作节奏,也让他的大脑有些不堪重负。

  但他仍旧决定还是再去地表看一看此刻的任务进度再去休息。

  “天都黑了,任务就算再紧急,野外没有光照条件,也没办法干了吧。”

  他心中多了一点忧虑:“夜晚不能工作的话,进度就要被拖慢了。”

  走出基地地表大楼的大门,充足的光照立刻进入到了他的眼睛,让他在一瞬间有了一些恍惚。

  “这都几点了,还没天黑?”

  下一刻他的眼睛便适应了外界的光线。此刻再看去才发现,这哪儿是什么没有天黑,分明是灯光!

  无穷无尽,连绵不绝,几乎汇聚成了一片光之海洋,让基地所在地及周边数公里区域内,所有地方全都亮如白昼的灯光!

  可是森山基地分明没有安装那么多灯具的!不要说基地区域之外,就算原有的区域之内也仅仅只有十几个而已,勉强能承担起夜间照明任务。

  短短几个小时时间,为基地自身及周边总计数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部铺上照明灯具?

  这不可能!

  再仔细看去,他才看清楚,那哪儿是什么铺设的灯具,分明是一架一架的无人机。

  一条粗大的电缆直接从地上蔓延出去,长度恐怕足有数千米。

  在这电缆之上,每隔几十米便有一个开口,从这之中延伸出去一条较细的电缆,直接连通到了位于空中几十米高度的无人机上。

  借助这些电缆的直接供电,无人机得以长时间悬浮在天空之中,同时也让安装在无人机之上的高亮度灯具亮起。

  一条电缆上至少连接着50架以上的无人机,这便是50个高亮度照明灯具。

  而此刻以森山基地为核心,周边十几平方公里范围内,这样延伸出去的线缆何止百条!

  它们纵横交错,共同组成了一张大网,将整条峡谷都几乎覆盖,共同为天空之中数量至少在数万架的直升机和照明灯供电。于是整条峡谷便全部被照亮,真真正正汇聚成了一片光之海洋。

  但这还不是照明工程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