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剧组,出演甄志丙 第101章

作者:十月红日

  至少在这里,他们是被期待的。

  王总订的套房位于波茨坦广场旁的豪华酒店。

  林宇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柏林冬日的街景,手中拿着李扬刚刚送过来的国内媒体的报告。

  正如林宇预料,主流媒体对他们的柏林之行几乎只字未提。

  “《扬子晚报》文化版今天头条是某流量明星的绯闻,《新京报》倒是在角落提了一句'中国导演林宇新片入围柏林电影节',就一行字。“林宇看着正在喝咖啡的李扬说道。

  “正常!咱们这片子开机时连个像样的发布会都没有,谁会在意?“李扬接过新闻扫了一眼,撇撇嘴。

  “但这是柏林啊!今年可就是咱们一部电影过来参加评选!“舒暢也是有些替林宇抱不平。

  “别抱太大期望,主要能来见识一下世面也不错。“林宇摇摇头。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登录国内几个主要电影论坛。

  零星有几个帖子讨论《隐入烟尘》的柏林之行,但大多充满质疑。

  “林宇?就是《宝莲灯》里演敖春的那个?他什么时候转行做导演了?“

  “听说这片子是某个煤老板投资的,估计就是富二代玩票。“

  “柏林现在门槛这么低了吗?一个电影学院的学生作品都能去?“

  林宇合上电脑,深吸一口气。

  这些评论他早有心理准备,果真还是普遍不看好这部电影。

  不过这也正常,谁让他一部代表作有没有呢。

  晚饭时,王总在酒店餐厅包了个包厢。

  “来,预祝咱们的电影在柏林一鸣惊人!“红酒上来后,他举杯道。

  “我刚收到国内一些朋友的消息,说网上开始有人讨论我们了。“舒畅优雅地抿了一口酒,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个人。

  “是吗?说什么了?“小雯好奇地问。

  舒畅看了林宇一眼,欲言又止。

  “无非是质疑我凭什么能来柏林吧。“林宇会意,苦笑道。

  “别管他们,艺术这东西,外行懂什么?我看过你们的成片,很有深度!“王总大手一挥。

  林宇感激地点点头。

  虽然王总是个煤老板,但至少对他的作品给予了尊重。

  这比那些连片子都没看过就妄加评判的人强多了。

  煤老板的时代真是让人怀念。

  回到房间后,林宇接到了电影学院侯客明的电话。

  “小林,国内开始有媒体注意到你了,不过态度不太友好。“侯客明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几分忧虑。

  “侯老师,我看到了,他们说我不自量力。”林宇走到窗前,望着柏林夜晚的灯火。

  “别往心里去。记住,你是以作品说话的导演,不是迎合媒体的艺人。“侯客明也是安慰林宇说道,生怕他失去了信心。

  “放心吧侯老师,我对这些不是太在意,在学校等我的好消息吧!”林宇笑着说道。

  “那等你拿奖了,我可让学员拉横幅给你庆祝!”侯客明笑着挂断了电话。

  “对了,明天可就是开幕式了,几位选片委员会的成员会来看,做好准备。“

  林宇挂完电话,直接看到了李扬的消息。

  林宇洗漱完躺在床上。

  他想起一年前决定从表演系转到导演系时,周围一些同学的不解和嘲笑。

  “好好的演员不当,非要当什么导演“

  “你以为导演是谁都能当的吗“。

  如今质疑声再次响起,只是舞台从校园换成了国际电影节。

  但是他们又怎么知道演员的尽头还是导演啊。

  林宇这是少走了几十年的弯路。

  第二天林宇他们一行人开始要走开幕式的红毯了。

  “《隐入烟尘》剧组,请准备,你们有两分钟。“工作人员用德语口音的英语提醒道,看了眼腕表补充。

  舒畅挽着林宇的手臂微微收紧,她今天穿着简约的墨绿色长裙,与电影里农村妇女的形象截然不同。

  身后跟着的王总西装革履,小雯则紧张地拽着晚礼服的裙摆。

  李扬也是一身西装和众人并排而行。

  当他们的名字被报出时,红毯两侧的相机阵列出现明显的迟疑。

  多数镜头仍追随着前一个欧美明星的背影。

  只有零星几个亚洲记者调转镜头,却又在看到陌生的面孔后失望地垂下相机。

  “这是谁?”

  “华国的新导演,没听说过。“

  林宇感到脸颊发烫,耳边传来几句零碎的英语交谈。

  他们走过的地方,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像突然熄灭的萤火虫。

  “看那边!“李扬突然低声提醒。

  红毯尽头,《电影世界》的中国记者正把话筒伸向某位国外的导演。

  完全没注意到近在咫尺的《隐入烟尘》团队。

  “这是《隐入烟尘》的剧组主创人员!“李扬也是大步走向摄影区,用英语提醒摄影师们。

  几个欧洲记者这才敷衍地按了几下快门。

  小雯想跟上,却被舒畅轻轻拉住,摇了摇头,眼里含着某种心照不宣的悲哀。

  当工作人员第三次示意他们离场时,林宇发现自己的掌心全是汗。

  他们离开红毯的速度比预定时间还快了几十秒。

  身后立刻响起对下一个剧组的欢呼声。

  “等拿了奖,他们这帮媒体想要采访,我还不想理他们呢!”王总有些生气的说道。

  林宇也是安慰了一下王总。

  毕竟他们这个剧组可是没有什么出名的人物,就算是李扬和舒暢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知名度。

  第一天的红毯就这样草草了事。

  次日清晨,林宇被李扬的敲门声惊醒。

  “快看国内新闻!“李扬脸上写满不可思议。

  林宇揉了揉眼睛,也是打开了随身的电脑。

  屏幕上是《娱乐周刊》的头条!《无名小卒能闯入柏林主竞赛?业内人士:简直是笑话》

  文章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隐入烟尘》可能进入主竞赛单元的消息纯属炒作。

  “一个刚转导演系的学生,连基本的电影语言都没掌握,怎么可能拍出入围柏林的作品?这要么是组委会看走眼,要么就是背后有不可告人的交易。“文章并质疑林宇的导演资格。

  林宇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越来越多的类似报道涌现。

  《电影世界》杂志发表评论文章《警惕中国电影的新浮夸风》。

  不点名批评某些年轻导演“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

  “如果这种学生作业都想要进柏林主竞单元,那中国电影真的没救了。“某知名影评人在微博上直言。

  最刺眼的是一篇来自《影视快报》的报道。

  标题赫然写着《起底林宇:从电视剧配角到'柏林导演'的奇幻漂流》。

  文章详细梳理了他作为演员的寥寥几部作品。

  特别强调他在《宝莲灯》中的配角身份,并挖出他大学期间出演那几部演技稀烂的电视剧,暗示他根本不具备导演长片的能力。

  “这帮媒体真是越来越过分了,连片子什么样都没见过就开始炒作了。“李扬摇了摇头说道。

  “因为他们需要话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入围柏林,要么是奇迹,要么是丑闻。显然,他们更愿意相信后者。“林宇此刻却是看开了。

  舒畅敲门进来时,林宇正在整理下午放映会的资料。

  “情况比想象的糟糕。我的表姐说,已经有媒体在挖你和王总的关系了。“她手里拿着几份打印出来的国内报道,看着林宇有些担忧的说道。

  “他们想暗示什么?“

  “无非是潜规则那套说辞,说你靠金主买通关系之类的。“舒畅叹了口气。

  “可笑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竟单元要是能靠王总这样的人买进来,那柏林电影节能被国内的电影填满了!“李扬听完舒暢的话笑着说道。

  “这种声音只会越来越多,特别是我们如果真的进入主竞赛之后。所以做好自己就行了,想一想如果我们真的拿了个奖,那这些媒体不就是正在为我们宣传吗!“林宇也是笑着看着舒暢。

  现在的质疑还只是开始。

  如果《隐入烟尘》真的获得认可。

  那些唱衰的人会更加疯狂地寻找各种理由来解释这个“不合理“的成功。

  有些人就是眼红病,看不得别人的成功。

  下午的放映会安排在电影节宫附近的一个小型放映厅。

  林宇和团队提前一小时到达,调试设备、检查拷贝。

  让他意外的是,放映厅里已经坐了不少人,远超预期。

  “那些是媒体吗?“林宇低声问李扬。

  “大部分是选片委员会成员和业界人士。哦,那边几位好像是法国和意大利的买家。“李扬摇摇头。

  放映开始前,电影节艺术总监迪特·科斯里克亲自到场,向观众简短介绍了《隐入烟尘》和导演林宇。

  当听到科斯里克称这部作品“展现了惊人的成熟度和独特视角“时,林宇的眼眶有些发热。

  灯光暗下,银幕亮起。

  熟悉的画面和音乐让林宇稍稍放松。

  这是他第二十次看完成片,但每一次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情感。

  放映过程中,他偷偷观察观众的反应。

  没有人离场,没有人看手机,后排一位白发老者甚至在某个场景时掏出手帕擦了擦眼睛。

  “女士们先生们,我很荣幸地告诉大家,《隐入烟尘》已被正式选入主竞赛单元。“放映结束,掌声持续了近三分钟。

  科斯里克走上台,宣布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林宇愣在原地,直到被李扬推了一把才回过神来。

  他机械地走上台,面对突如其来的闪光灯和掌声,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

  “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林宇的声音有些颤抖,“感谢组委会给新人机会,感谢我的团队,特别是...“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看到舒畅微笑着对他点头。

  王总举着手机录像,小雯兴奋地鼓掌。而更多的,是那些陌生的、充满期待的面孔。

  “特别是所有相信这个故事的人。《隐入烟尘》讲述的是被遗忘者的故事,而今天,我们不再被遗忘。“林宇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尽管已经预料到了会进主竟单元,但是当真正的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林宇还是有些激动的。

  毕竟这第一部算是完成了。

  李扬的内心也是有些小激动,只要电影成功你的进入主竟单元,他就能将影片卖个读错的价钱。

  回到酒店,林宇的手机已经被打爆。

  国内媒体在得知《隐入烟尘》正式进入主竞赛单元后,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完全无视转为集体唱衰。

  《每日娱乐》发表快评:《柏林水准下降?学生作品竟入围主竞赛》

  《电影评论》刊发资深影评人文章:《警惕中国电影的“镀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