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从沃尔玛采购员开始 第124章

作者:藤原马里奥

  沈浪被她这直白的问题逗乐了,迎着她的目光,唇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反问道:“是啊,那你是不是要以以身相许?”他故意将“以身相许”几个字说得缓慢而清晰。

  张白芝没有半分犹豫,眼中闪过热烈而大胆的光,立刻伸出双臂,热情地一把搂住沈浪的脖子,脚尖微微踮起,毫不犹豫地主动吻了上去,唇齿相接间,带着笑意应道:“好啊。”

  她久居国外,思想远比国内同龄女孩开放得多,何况面对的是沈浪这样多金英俊、恰好长在她审美点上的男人,她乐意且主动。

  见她如此直接热烈,沈浪低笑一声,也不再迟疑,有力的手臂瞬间抄过她的膝弯和后背,干脆利落地一把将她打横抱起。

  他感受着怀中轻盈柔软的躯体,脚步一转,径直抱着她穿过庭院的月光,朝着布置舒适的客房方向走去。

  ....

  6点半。

  张白芝趴在沈浪的怀里熟睡。

  沈浪靠在床头上抽烟进入贤者状态。

  他没有想过这么轻松就把范小胖和张白芝给搞定了,两人年轻到极致RT更是让他体验到前所未有快感。

第260章 与老黄见面

  1999年8月1日。

  在过去15天里沈浪基本上都是围着这3个女人转。

  范小胖和张白芝初尝禁果食之味髓,连续十五天沈浪感觉有些顶不住,从第十天开始他起床感觉有些腰酸,于是沈浪告别三女自己一个人飞回深市。

  李翠玲和范小胖的影视公司都已经帮她们搞定了,张白芝还在读书所以沈浪没有帮她弄公司。

  也不知道这几个女人是不是属狗的,她们总能在沈浪身上闻到别的女人的味道,只是她们没有心照不宣没有说出来。

  ...

  美国西部时间。

  1999年8月1日。

  下午2点30分。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

  英伟达总部。

  大楼内弥漫着硅谷特有的、略带紧张感的创业活力气息。

  前台后方,一位身着利落套装的金发碧眼接待员迅速起身,脸上洋溢着硅谷式标准而职业化的微笑:“下午好,先生!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一位看起来约莫二十五六岁的亚裔年轻人,利落地回应,带着一丝年轻的锐气和创业者特有的干练:“你好,我是玩家国度的方启辰。我预约了下午2点半与黄先生会面。”

  听到“玩家国度”和预约时间,前台的眼睛微微一亮,笑容似乎更真诚了一些:“啊,方先生!欢迎来到NVIDIA!是的,boss正在办公室等您呢。”

  她一边说一边迅速从接待台后绕出:“请跟我来,我这就带您去他的办公室。”

  方启辰微微颔首:“有劳了。”

  他拎着一个装有项目企划书的黑色公文包,步履沉稳地跟在这位年轻的接待员身后。

  走廊两侧镶嵌着展示TNT2芯片的巨大灯箱海报和产品陈列柜,略显狭窄的空间里回荡着键盘敲击声和隐约的电话铃声。

  他们走过充满活力的开放式办公区,那里聚集着一群大多穿着休闲、眼神专注的工程师,空气中仿佛漂浮着咖啡因和代码的味道,最终停在了一扇挂着“Jen-Hsun Huang”名牌的实木门前。

  前台接待员用指节在实木门上轻叩两下,然后平稳地推开了门。她侧身让方启辰先进门,同时向里面清晰地说道:“黄先生,玩家国度的方启辰先生到了。”

  门内的景象映入眼帘。办公室不算很大,但视野开阔。

  一面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复杂的公式、芯片架构草图和潦草的标注。窗边的大型办公桌后,那位以充沛精力和强烈个性闻名硅谷的年轻创始人——老黄——闻声立刻抬起头。

  他几乎是弹跳式地站起身,绕过宽大的办公桌,脸上瞬间绽开极具感染力的热情笑容,同时大步流星地朝方启辰走来,果断地伸出右手:“方先生!你好你好!欢迎来到英伟达!”

  他的英文语速很快,带着不容置疑的活力,握手坚定有力,目光锐利而专注地聚焦在来访者身上。

  方启辰感受到对方手掌的力量和那股扑面而来的干劲,也展现出不卑不亢的姿态,微笑着回应对方的握手:“黄总,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哪里哪里!”老黄朗声笑道:“来,快请坐!”

  他自然地引导方启辰走向办公室一侧相对舒适的小型会客区,那里摆放着一套略显现代风格的皮质沙发和一张玻璃茶几。

  方启辰点头致意,在老黄的手势引导下,从容地在其中一张单人沙发上落座。

  紧随其后的前台接待员动作麻利地走到靠墙的小吧台边,倒了一杯温度适宜的清水,轻轻地放在方启辰面前的茶几上。

  “方先生,请慢用。”她小声说了一句,然后在老黄一个几乎不可见的点头示意下,安静而迅速地退出了办公室,并轻轻带上了门。

  黄仁勋身体微向前倾,双手随意地搭在膝盖上,标志性的笑容中带着一丝探究,开口问道:

  “方先生,不知道您这次亲自莅临NVIDIA,是有什么具体的指教?”他的语气很客气,但骨子里透露出科技公司掌门人对潜在合作方惯有的、未言明的评估目光。

  他确实以为这是一家寻求显卡货源的新兴华夏小公司。

  方启辰迎着对方的目光,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怯场,反而展现出一种与其年纪不符的沉稳自信。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语调清晰而笃定地开始介绍,每个字似乎都带着重量:“黄总,“‘玩家国度’虽然年轻,植根于港岛,但我们并非小打小闹。

  公司成立于去年,核心业务囊括了电脑板卡的设计制造、品牌整机、以及各类电脑周边产品——凡是与个人电脑生态相关的,我们都有深度布局。”

  他微微停顿,让信息被充分接收,随即抛出了更具冲击力的数据:“仅仅一年时间,我们在华夏大陆的核心地区已经建立了20家直营旗舰店,并且成功拓展了37家高质量加盟商,渠道销售网络覆盖一线和强二线城市。”

  他紧接着展示更重的砝码:“我们在深市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总面积超过 240万平方米的自有生产基地。”

  说到这个数字时,他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寻常事,但240万平米在当时华夏制造业绝对是巨无霸级别的存在。

  “这个生产基地年产2000万片板卡,或高性能整机1000万台,我们除了为自己生产以外,还为其他电脑厂商代工。”

  方启辰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我们已经在竞争激烈的华夏市场站稳了脚跟,品牌机市场份额达到 12%,DIY市场份额斩获 17%。

  三年内我们会成为华夏第一,并将产品会销售往全球,成为全球diy第一的电脑销售商。

  玩家国度是全球少有的全链路‘产供销研’一体化的大型IT企业之一。”

  他巧妙地抬出了盟友以佐证实力:“同时,我们已经是AMD在大中华区的核心总代理,并且,即将在明年,晋升为AMD在整个亚太地区的总代理!”

  方启辰稍作停顿,言语间流露出些许遗憾但更多是锋芒和野心:“说实话,若不是我们起步稍晚,否者我们还会是的英特尔华夏地区的总代理。”

第261章 打感情牌

  铺垫至此,他终于亮出此行的最终意图:“黄总,这正是我今天站在这里的目的。玩家国度希望能获得NVIDIA显卡在亚洲市场的总代理权。

  我们拥有最适合推广销售顶级显卡的渠道网络、品牌号召力和用户基础。”

  黄仁勋脸上的轻松笑意早已隐去。

  方启辰陈述的每一项数据,每一个布局,都像一块巨石投入原本平静的湖面。

  那些“直营店”、“加盟商”、“250万平米基地”、“AMD总代”、“12%”、“17%”……这些词汇在黄仁勋脑海中飞速组合碰撞,勾勒出一个他此前完全未曾料到的庞然大物的轮廓。

  这哪里是来寻求合作的小鱼小虾?这分明是一条深藏不露、已在华夏市场掀起巨浪的“深海猛兽”。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却信息量巨大的沉默。

  大约两秒钟后,黄仁勋的坐姿变得更为挺直,身体语言显示出高度的重视。

  他锐利的目光锁定方启辰,直接切入最核心的利益考量:“方先生,如果NVIDIA将亚洲地区的代理权授予贵公司,你们能承诺在未来三年内,为NVIDIA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市场份额提升?”

  方启辰没有丝毫犹豫,脸上那份强大的自信再次凸显,仿佛这个目标并非假设,而是胸有成竹的计划:“只要NVIDIA的产品在性能和技术上保持竞争力。

  在定价策略没有太大问题,并且能够给与我们一定的优惠,我3年内做到35%以上的市场份额,5年内做到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个数字显然极具诱惑力。黄仁勋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了一下,这是他深入思考或权衡重大决定时的习惯动作。

  他身体略向前倾,眼神既充满兴趣又保持着一家成功上市公司必需的谨慎:“方先生,您描绘的前景和承诺的数字,确实让NVIDIA非常心动。但这样大规模的合作必须基于对彼此实力和计划的充分了解。”

  他语气恳切但带着原则:“因此,我们希望能安排一次对玩家国度公司运营、生产设施和核心渠道的实地考察。这是正式决策前的必要环节。不知贵公司近期是否方便安排?”

  方启辰嘴角扬起理解而自信的微笑,他痛快地点头:“考察事宜完全没有问题!我理解也完全支持英伟达严谨的态度。

  他话锋一转,巧妙地施加了一点点温和的压力:“不过,具体考察时间可能需要我们稍后详细商议。因为接下来,我将启程前往加拿大。”

  他看向老黄,目光坦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同样地,我与加拿大ATI公司也有一场重要的会面要进行。

  他们,将是玩家国度下一个重要的显卡战略合作伙伴洽谈目标。”

  这句看似随意的补充,如同一枚微妙的筹码,轻轻放在了谈判桌上。意思很清晰:英伟达,不是唯一的选择。

  黄仁勋的指尖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了两下——这是他思考重大决策时的习惯动作。

  方启辰抛出ATI这个潜在选择带来的微妙压力,显然需要更明确的回应。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锐利如刀:“方先生。”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如果我们假设,玩家国度同时拿下了NVIDIA和ATI在亚洲的代理权……”

  他刻意停顿,加重了每个词的份量:“贵公司将如何具体保证,英伟达在您承诺的市场份额中,不会被ATI的产品所侵蚀?”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矛盾——代理双雄,如何避免左右互搏?

  方启辰的笑容没有丝毫波动,仿佛早已料到此问。他没有直接回答如何“保证”,而是用一个反问,轻巧地将责任推回给技术本身:“黄总。”

  他双手轻轻摊开,姿态从容而自信,“您看,我不是已经承诺了五年内做到50%份额,市场不是还剩余50%的份额空间了吗?”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更具锋芒:“但最终能否占据更多,甚至彻底压制ATI,那就要看英伟达的刀锋是否足够锐利了——在技术上战胜对手,这难道不是英伟达赖以生存的根本吗?

  想要获得更多的市场那就得看你们的技术如何了,要技术不行我们在怎么去推广也没有用。

  不说要求贵公司技术碾压敌人,最少也不能落后15%%以上,否则谁来了也推不动贵公司产品。”

  老黄没有立刻回应,他靠在沙发背上,片刻后,他抛出了另一个问题,带着审视:“市场上,除了我们和ATI,也曾有过S3、3dfx、LSI Logic这些厂商。

  为什么玩家国度只执着于我们两家?”

  这个问题,既是对方启辰选择策略的质疑,也隐隐透露出对市场格局变迁的感慨。

  方启辰脸上的笑容更深了,这一次,笑容里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亲昵和一种超越纯粹商业考量的意味。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仿佛在分享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目光真诚地直视着对方:“因为您,黄仁勋先生,还有ATI的何国源先生,你们二位,都是我们华夏血脉啊!”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句话的重量充分沉淀:“在这异国他乡的硅谷,在刀光剑影的商场上,华夏人不帮衬华夏人,难道还要去帮那些金发碧眼的老外吗?”

  这张“血浓于水”的情怀牌,在1999年这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由一位同样年轻的华人创业者打出,其冲击力远超冰冷的商业逻辑。

  它触动了黄仁勋内心深处作为华人创业者的身份认同和潜在的同理心。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黄仁勋原本锐利审视的目光,在听到“华夏血脉”几个字时,不易察觉地柔和了一瞬。

  当然这张感情牌只对刚创业的老黄来有用,等英伟达一统显卡市场以后再说估摸着就没啥用了,俗话说得好人心这个东西可是会变的,等到那个时候谁知道老黄到底变成什么样。

  老黄深吸了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再开口时,语气中多了一份决断和少见的、基于情感认同的信任:“方总!”就凭您这一句话,这份同根同源的情谊!英伟达在亚洲地区的代理权,我决定交给玩家国度了!”

  这个决定,他是对方启辰实力展示的认可,更是那张“华夏牌”在关键时刻撬动了坚固的商业壁垒。

第262章 烂在仓库里的CPU技术?

  方启辰紧接着抛出了他此行隐藏最深、也最具野心的诉求:“另外,黄总,我们玩家国度,希望能够从英伟达这里,获得GPU相关的核心技术的永久授权。”

  “什么?!”黄仁勋的眉头瞬间紧锁,刚才的融洽气氛荡然无存,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难以置信,几乎是立刻斩钉截铁地拒绝:“方总,这绝对不行!GPU是英伟达的立身之本,是我们刚刚定义未来的核心技术!这绝不可能转让!”

  方启辰似乎预料到了这激烈的反应,他并未退缩,反而露出一个安抚且胸有成竹的微笑:“黄总,请您先别急着拒绝。不如先听听我们的条件在说。

  第一,我们只求获得贵公司当前这一代技术的授权,未来贵公司所有更新的架构和技术,我们绝不觊觎。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我们玩家国度在此郑重承诺,获得贵公司的技术授权后。

  十年之内,我们绝不利用此技术生产任何自有品牌的显卡产品投放市场,更不会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任何直接的商业盈利行为!

  您完全不必担心玩家国度会成为英伟达的敌人。我们的目标,是理解更底层的图形技术原理,以此优化我们玩家国度品牌整机的性能匹配和用户体验,打造更完美的游戏体验平台。

  实际上我们并不只是一家单纯电脑公司,我们集团旗下还拥有一个互联网公司,我们在游戏研发方面也是投入大量的资金。

  在跟您接触以后我们就已经获得3dfx的技术授权了,接下来我去加拿大还会获得ATI公司的授权,所以贵公司将技术授权给我们并不会有什么坏处。

  现今的技术不说放到十年之后,就是放到三年后都已经落后了,再说十年后英伟达还存不存在,这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还是个未知数。”

  这个“十年之约”和“非竞争性使用”的承诺,是他用来撬动技术壁垒的关键筹码,也为玩家国度未来的技术积累埋下了伏笔。

  老黄思量一番后咬牙说道:“可以。”

  他不相信十年之后玩家国度能在显卡技术上打败它,而且他也不想失去玩家国度这个如此强大的代理商,玩家国度对于英伟达来说是个发展壮大的机会。

  ...

  加拿大1999年8月10日。

  方启辰与老黄签订合同之后去了一趟英特尔和AMD,他从两家那获得主板芯片组的技术授权,这会他们还对外授权第三方生产主板芯片,一直到2016年才两家禁止第三方主板芯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