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54章

作者:最终永恒

一些人手里还有横幅、彩旗,虽然没有打开,但想来应该是庆祝词语什么的。

许云进正在给于易峰说着这几天的情况:“……先跟你说说这几天发生了什么吧。”

“自从你们十人探险队回来后,最初几天还没什么事请,整个诺亚号一切正常。但自从小道消息传出,说你陷入了昏迷状态,很可能成为植物人,一切都变得有些混乱。”

“首先,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显著降低了,一大波人开始请假,说是无心工作,他们想要回家为你祈祷。还有一些重要岗位的错误率显著增加,差点出了纰漏……”

“飞船内的秩序也变得有些糟糕,甚至还有一群人想要溜进医院,就是为了探明你的情况……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还抓了不少人。”

“……后来这些人呢?”于易峰抓了抓脑袋,不禁问道。他倒是有些低估了自己在这些疯狂粉丝中的影响力。实际上就是这样,他在文明中是个实际意义上的独裁者,但是民众们都爱戴他、拥护他。

他其实不可替代,或许换一个人上台,就不可能有这样的独裁情况,民众也不会接受。

许云进没好气地说道:“只是关了半天,批评教育了一顿只能放掉了,还能怎么样?”

于易峰沉默着,目前来看,诺亚号中这种个人崇拜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他也曾经和肖恩教授讨论过这个话题,但肖恩认为,以人类目前这种危险的状况,一个强权政治比“民主”政治更好一些,无论是凝聚力还是行动力都高出不少,所以也没给出比较好的建议。

但于易峰总感觉,这样下去就变成“新人类帝国”,而不是“新人类共和国”了……

好吧,现在只是权宜之计,以后再考虑这种问题。其实这种个人崇拜并不影响他们的共产主义事业,反而还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所以也不算大事……

于易峰又问道:“接下来,有没有什么不好的言论或者动乱?”

“当然有……这些天下来,人们的工作斗志都少了很多,一个个人心惶惶,就像丢了主心骨一样。有几个跳出来造谣说你已经成为了植物人,不可能再苏醒过来。”

“他们又想喊民主、人权,结果……被狠狠打了一顿,事后竟然还想报警……”许云进说着这些话,表情满是不屑,还带了一丝嘲弄。

于易峰什么话都不说,反正无论怎样,这些野心家总是存在的,有能力的也就罢了,要是没能力还敢瞎蹦跶,也不要怪他不客气……

“这些人就交给你,没犯法的就算了,犯了法的全都抓起来,依法处置……”

许云进点点头,“乱造谣的肯定会抓起来的。倒是你,以后不能再这么冒险了,人民对你还是非常拥戴的,少了你……或许新人类也不叫新人类了。”

于易峰放松地拍了拍许云进的肩膀:“老许啊,我哪会这么轻易死掉。我可是寿命一千年的超人类……”

他走出了办公大楼,现在有必要在民众面前露个脸面。他要将这些人给安抚下来吗,毕竟大家都是来关心他的。

“诸位,请放心,我的身体状况非常好。”

“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这一次我们的探索非常成功。我们从飞碟中找到了大量的外星科技,必将有一飞冲天的可能!”

第七十八章 科技井喷(一)

夏普山,又名伊奥利亚山,高度大约为5000米,沉积层可能超过10亿年。这里的矿物众多,资源丰饶,短短几天内,硫酸钙、硫酸镁、氟、铁等矿脉都被人类依次发现。

在距离飞船三百公里开外的地方,还发现了几个小型铀矿,当然,产量上肯定比不上北极的大铀矿。不过人类并不挑食,能源这种东西,当然是越多越好。火星上没有化石能源,主要还是核能以及太阳能。核能还是可以打包带走的,人类当然希望铀资源越多越好。

铁路开始快速铺设,自动挖掘机的挖掘工作陆续开启,对飞碟造物的研究工作开始分配。一切的后续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密集监控外星飞碟,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时间过得很快,自地球爆炸开始算起,已经过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从于易峰他们探险归来开始算,也已经有半年了。现在是新人类历0002年3月,在三个月前,人们在诺亚号上度过了第二个新年。

不过第二个年倒是平淡了很多,也没有大规模的组织活动,因为许多科学家都在疯狂地研究外星科技!

他们一个个和打了鸡血一般,满脑子都是科技、科技、科技,这种探索未知的奇妙快感,就感觉吸毒一样……要他们停止研究?!

不行,绝对不行!

他们一个个的拒绝放假,甚至连年也不想过,他们只是想工作,还和前去劝说的政府工作人员吵了起来……总之一句话,要他们停止工作是绝对不行的!正因为如此,第二个年也就只能草草地过去了。

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这半年的时间里,新人类文明的科技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不过于易峰心中清楚,截至目前,科学技术没有产生巨大的质变,距离星际文明还有一大段距离。

科学研究这需要大量的时间,短短半年还远远不够!不过他并不着急,人类也不着急,他们有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学习,只要每天都在进步,总会到达质变的那一步。

于易峰忽然有这样的感叹:现在的人类,就好比大清朝末期的工匠,忽然获得了一架来自21世纪的波音737飞机!让他们研究一番倒是没有问题,但要让他们仿制一台,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完全是理论、经验以及工业实力上的不足。前置条件不足,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能模仿出来,这也是人类非常遗憾的一点。

就好比一架波音737飞机,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各种操作系统,大清朝的工匠们都没办法一模一样地做出来,甚至连其中的一个零部件都做不出,因为这可是跨越了好几个时代的东西!

不过,虽然没法复制,科学家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不要求造出另一个波音737,做一个莱特兄弟那样的“木头飞机”,应该没有问题吧?

诺亚号上的科学家也正处于这种摸索状态。他们没办法直接达到外星文明这种程度,却可以从外星造物中获得启发,获得新思路……他们着手各种各样的实验,然后将分析出来的数据,转化为人类自己的东西。

人们并不好高骛远,只有属于自己的科技,才是真正拥有的!只有这样一点一滴的进步,科学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踏实。

每天都有一大堆研究报告汇集在于易峰的电脑上,他每天都得聚精会神地分析、浏览。

“基诺夫工业工厂已经完全竣工,目前工业产量只动用了12%,大量生产线依旧处于闲置状态。”

“挖掘机以及火车已经生产完毕,短期内不需要扩大产量……”

“配套的炼钢高炉大都也停止生产,只留下了两个。诺亚号整体用电量降低到2000万瓦……”

于易峰点了点头,这种情况是预料之中的。

工厂停止生产并不意外着工业产能的下降,到了需要的时候,这些生产线又会重新启动,瞬间爆发出海量的产能。

这个面积接近300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工厂,放在地球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总工程师伊万诺维奇以及他手底下的团队,用天才般的设想,将工厂划分成了十五个区域块,每个区域块之间铺设了大量的传送纽带,可以相互联动,其过程十分复杂。

总共有六千名科学家、工程师在这个工厂工作。在体力劳动几乎被消灭的情况下,他们主要还是负责设计、监控以及机器保养工作。

因为这个超级工厂的存在,诺亚号的工业能力比当初上升了20倍以上!

打个具体的比方,如果想生产二十万台切割机器人,以当初月球基地的工业能力,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但现在,只要不到半个月就能轻松完成!

这就是实力上的大跃进,是全体人类智慧与汗水的成果!

有了这样的工业能力,也为各种科学实验大开绿灯。科学家们可以尽情发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完全不用担心工业产能的问题。

资源有了,能源有了,产能也有了,现在是科学的天堂!

虽然这个工厂可以铺设地更大,但是再铺设下去,人口可能就不够用了。人口一直是非常大的桎梏,诺亚号只有五万多人,不能再分配人口给这个大工厂。

于易峰一边思考,一边继续往下浏览呈递上来的方案,他每天都有大量的报告需要审核批复。

“新型超导材料的研究……批准!”

“新型太空梭的研究……批准!”

“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制造……批准!”

一系列的方案批准下来,他真的是看的头昏眼花。

说实在的,现在飞船里不存在“骗经费”这种说法,许多报告也被各大科学家审核了很多遍,他只要不停地批准就可以了。

但秉着负责任的态度,于易峰还是一份份坚持看了下去。他必须要知道整个新人类文明的科技进度,才能从容地把控全局。否则,连文明发展到了哪一步都不知道,他还当个屁的领导?

最头痛与快乐的莫过于各大实验室的新闻发布会了,在这个科技井喷的年代,有时候一天就有两三场,还总是邀请他参加。但是不参加又不行,他分身乏术啊!

就在这天下午。

“……这种新型的铝空气电池,能量密度是普通锂电池的40倍,大大填补了材料界的空白。从此以后,我们不再为电池容量不够而发愁!”

这是一个新能源电池的发布会,高能电池一直是许多科学家研究的方向。电池,无论是武器还是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用处。

“大家都知道,以往锂电池的密度是200wh/Kg,如果安放在车上,车载续驶距离大概480公里,而且寿命很短,三四年需要更换。”

“但这种新型铝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为8100Wh/Kg,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9200公里!使用寿命在十年以上,更可以长久使用……”

在台上的是物理学家菲利克斯,他在此刻正满面红光地对下面的众多科学家说道:“所以,一旦实现新型铝空气电池的量产,传统的锂电池就可以淘汰了!”

这位来自英国的绅士很少有这种表情,显然正处于极端激动的状态。

第七十九章 科技井喷(二)

“……这样的灵感,来自于外星造物的一粒纽扣电池,其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公式请各位翻看论文第二十七页,在那里会有详细的论述……”很惊讶,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就能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启发。不得不说飞碟文明真的比新人类文明强盛了无数倍。

于易峰一开始听得饶有兴趣,但后来直接云里雾里,头昏脑胀,也只能迷迷糊糊跟着众人翻阅到第27页。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E=mc^2,不仅仅适用于核能,也适用于化学能!质量的亏损其实无处不在!”

菲利克斯一边拿着一颗实验型铝空气电池,一边激情四射地说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早就学会了用质量的亏损来制造能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构成水分子时,水分子的质量一定小于两个氢原子加上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之和。”

“这部分减少的质量就变成了能量,虽然质量的变化很小……我们的思路是尽可能将质量的亏损扩大,增加化学能的释放量……”

好吧,真是活久见系列,于易峰一脸的苦恼,他好像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令他奇怪的是,大多数科学家都在点头同意……

化学能的变化,竟然也会引发质量的变化!

于易峰敢发誓,他是真的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但看见周围的大批材料学家都没什么异议,他也不敢多嘴,省的给自己丢脸。

至于后边说的什么能量级别、电子跃迁就更听不懂了。

他现在才知道,自己依旧是个学渣级别。看来还是要加强学习啊!

当于易峰灰头土脸地从会议室内走出来后,看着从身边走过的百合子,不知觉一把拉住了她,忽然感觉好像不太合适,又快速放下了。

于易峰有些尴尬:“呃……很久以前就说要请你吃个饭的,就今晚吧。我还有些问题要问你。”

百合子愣了愣,这一餐她当然记得。她把高斯步枪送过去的时候,于易峰就说要请她吃饭的,结果一下子拖了半年,还把她的高斯步枪弄丢了……按照利息,至少也要两顿饭才能还清吧?

想到这里,她有些不爽地皱了皱眉头。

于易峰倒是没猜到她那么多的心思,直接就向着食堂走去。而百合子在低声哼了一下后,也只能紧随其后。

“我问一下,化学反应中也会质量亏损吗?”于易峰边走边问道。

百合子有些没好气地说道:“当然了,这不是常识吗……不过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确实不知道这一点。老师们教的都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其中也包括质量。”

于易峰苦笑着说道:“我确实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观点……”

说到这种正儿八经的话题,百合子也不再嘲笑于易峰:“外星材料给我们带来大量启发的同时,也纠正了我们许多观念上的错误。许多科学家都在努力探知,并完善我们的科学理论。”

于易峰也点头道:“我们对宇宙依旧处于半知半解的状态,特别是我,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这方面还要多请教你才是。”

看到于易峰是诚心请教,百合子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当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能量时,必定失去等当量的质量,这一点是正确的!”

“但由于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远远小于常见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因此,化学反应的质量亏损往往很小,以致于最精密的仪器都无法测量,只能通过反应释放的能量来推算。”

“我举个例子吧,1摩尔硝化甘油爆炸,能产生2700千焦的热量,其反应前后的质量亏损为3.074*10^-8克,幅度非常小。通常情况下也可以忽略不计……”

两个人走进食堂里,一边点菜,一边聊着这种奇怪的话题。不过,这似乎是食堂中习以为常的事请,周边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一个个也都在谈论科学以及相关的东西。甚至……没有听见其他的话题!

于易峰竖起耳朵窃听了一会,什么电磁学、高能电池、核能……各种各样的话题都有。看样子,这股科学浪潮刮得有点厉害啊,他本人还是非常享受这样的风气的。

于易峰忽然发现百合子点的都是便宜的素菜,他连忙说道:“你减肥吗?随便点,不用跟我客气!”

百合子呆了呆,她刚才脑子里想着各种科学问题,其实是没反应过来。她还以为像平时那样,各吃各的。

可怜她真的有点穷,又是个标准吃货,忍受不住高档奢侈食品的诱惑,每个月的薪酬几乎全都填到肚子里,导致月末几天经常只能吃素。

想到今天是于易峰请客,她也不客气了,手指在电脑屏幕上乱按,“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于易峰眉毛跳了跳,什么海底小龙虾、蟹黄年糕、海带寿司,一样样都贵的很。不过也就惊讶了那么一下下,他是财大气粗的典型代表,工资是诺亚号上最高的,平时根本花不完,吃了也就吃了……当然了,他自己也依然遵从新币体系,不搞特殊化。

“那么……菲利克斯先生发明的电池,会带来能源系统方面的质变吗?”于易峰坐在餐桌前继续问道。

百合子看着眼前的丰盛大餐,满意地说道:“当然会,生活上方便了很多。从今往后,手机一个月只要充电一次;汽车一次充电能跑一万多公里……”

“不不不!”于易峰连忙摆手,“我指的是军事方面,可不可以制造借此制造激光武器或者粒子束武器?”

百合子一边享用美食,一边思考,显然,于易峰的丰盛大餐收买效果很不错。

她含糊着说道:“理论上说勉强可行,但需要手提箱大小的电池,只有一枪或者两枪的能源。想要制造你说的那些武器,我们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才能做到。”

“再高级的电池,就是核能电池或者说一些超导电池。我们目前实验室可以做到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采用钚-238,锔-244这些强放射性元素,它们会缓慢衰变,产生的电能……比最好的化学电池至少强个几百倍吧!”

第八十章 除了核聚变

听到这里,于易峰有些惊喜地说道:“那为什么不用这种高效电池制造高能武器?”

他的意思是,是否可以利用衰变电池,模仿制造高斯步枪这样的武器。他对这种救了自己命的武器就喜欢地紧,自从用过了之后,就感到食髓知味,人类的枪械与之相比,连渣都不如……

于易峰深刻的明白,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还是电与磁的时代,无论是武器还是其他方面,都离不开电、磁技术。

所以他也是异常关心高能电池方面的问题。小到生活家居,大到整个诺亚号的安全,都离不开性能更高的电池。

电这种东西是非常大规模难保存的,目前为止,发电站多余的电能没办法很好的储存,必须随发随用。诺亚号虽然有许多备用电站,但电网分布并不像地球上那么错综复杂,从安全角度讲,还是不太够。

如果有超大储量的高能电池产生,从电力保障上无疑能更上一层楼。

诺亚号是整个新人类文明的家园。从安全角度考虑,它比不上地球,因为任何的生态系统都需要人类自己平衡,期间的过程如同走独木桥一般,人类不能有一点马虎。如果突然大规模断电,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而且从另一方面讲,真正的太空武器还必须要这些超级电池的支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