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89章

作者:夜星月语

他们更想为自己的仕途谋划,能得太子殿下青睐于家于己都是大事,现在科举不过是朝廷选官的一条小路罢了,更多的还是依靠州府举荐,还有上位提拔。

朱标对他们也很宽容,因为他确实缺人缺钱,科举出来的进士们想入朝还需好几年,而这些江南子弟家世出众,哪怕本人才能欠缺了一点,为了他们的仕途其家族也会大力扶持。

这种人只要给点希望,随便把他扔到那个破败的县衙,由其家族的帮助也能快速的使其富裕起来,而且还不用担心他们贪污,毕竟以他们的家世并不缺那点儿钱财。

他们更看重的是官位品级,看往后能不能庇护家族,朱标缺钱,他们缺权,在大明百废待兴的时候,确实可以相得益彰。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世族,杭州城甚至整个江南能这么富庶他们的功劳极大,虽然他们更主要的是为了自己,但是某一方面来说,世族也是朱标的子民。

朱标要打压他们,因为他们有反咬一口的能力,但也要扶持他们,因为他们才是大明前期最有用的人,皇权至高但也不能任意劫掠。

朱标看了看远处含羞带怯的小姐们,他的东宫最起码得有三四位江南世家的女人,至于是谁倒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得有。

夜深了有点凉意了,毕竟还没到夏天,众人先把朱标送上马车,然后躬身看着车架回返,众人弯腰相送良久才挺其腰杆。

刚刚还欢声笑语的场面突然安静了下来,众人仿佛卸下了脸上的面具,小辈们也是各个肃立在一旁,气氛有些压抑,对互相间并没有敌对的气息。

良久后为首的几人对视一眼,默默的点头后就领着自家小辈们退场了,他们都是利益同盟,有的甚至自南宋时就守望相助了,现在形势大变更得齐心协力。

如今朱明江山日渐稳固,圣上又是个心狠手辣的,江南世族宛如鱼肉,时时刻刻都在提心吊胆,想要往朝廷发展,可又被淮西勋贵排斥打压,若是再不找机会被瓜分就在不远。

坐在车架上的朱标此时也在不断思索,有些话当场没有反应过来,此时回想却有颇多的内涵,江南世族有些太过热情了。

按说朱标虽然是太子储君,可当今皇帝龙体康健,太子想要真正做主还需好多年,根本没有必要如此,除非他们收到了威胁此刻在急切的寻求庇护。

如此一想就简单多了,江南世族底蕴非凡,但却困守于江南一地,朝堂之上的世族中人少的可怜,占据高位的更是一个没有。

朱标眉宇微微上扬,看来他们的财富惹得淮西大佬们眼馋了,世族倒也不是舍不得许些银子,只不过双方地位差距过大了,单纯的割肉根本换不回平安。

淮西那帮人是什么德行,朱标自然再清楚不过,在他们父子面前是忠犬,但在别人面前那就饿狼,他们到底是泥腿子出身穷怕了,敛再多财富也不觉得多。

前几年还有刘伯温杨宪领着浙东党制衡淮西勋贵,而现今杨宪政败身亡,朝堂之上已经成了淮西勋贵的天下,其余地方的官员极少能登上三品以上的官位。

朱标眼睛微微一眯,淮西勋贵势力越发膨胀,现如今哪怕是朱标都有些不安了,若非自己父皇早有计划,他早就亲自下场打压了。

其实对君主来说,那有什么值得信赖的党羽,关键就是制衡罢了,淮西勋贵现在就失去了制衡,所以他们的结局就两种,要么成功推翻朱家翻身做主。

要么就被除掉野性,被套上坚固的项圈成为朱明保家护国的忠犬,这个就是开国勋贵们必经的阶段,不经历这个过程他们怎么会甘心放下兵权。

朱标想着想着就到了陈府,走下车架后就朝着里面走去,陈知府也在旁引领,刚入府就看见一大帮人迎来,朱标无奈的说道:“这么晚了何须让老夫人等候。”

陈知府还没说话,陈老夫人就走进笑道:“多谢殿下体谅,是老身自己年纪大了,觉也少了,想着多看看殿下沾沾福气多活几年。”

……

第253章 投庇

朱标乐呵呵的笑了几声,然后目光就看向了扶着陈老夫人的少女,没办法华灯之下那一身璀璨的首饰实在是夺人眼球,何况少女本就明媚。

有些话陈知府不好说,陈老夫人拉着少女的手介绍道:“这是老身的小孙女,本来也想陪着殿下参加酒宴,奈何老身身体不适所以就留下照顾了。”

朱标柔和的笑道:“陈小姐孝心可嘉,不愧是名门闺秀。”

把陈家小姐水嫩的俏脸一红,柔柔怯怯的行了一礼,看样子是不好意思说话,陈老夫人笑道:“夜深了,殿下快进去休息吧。”

朱标笑着点点了,陈知府领着往后院走去,一路上笑着谈起酒宴上的趣事,没有一句谈及刚才的少女。

一路回了竹院,朱标留陈知府喝了一杯茶,朱标打算收下江南世族,倒不是为了制衡现在的淮西勋贵,哪怕有朱标扶持他们也不可能斗的过淮西勋贵。

原因很简单,江南世族无兵权,开国之初到底是拿刀的是老大,其余人不过是待宰的羔羊,江南世族对朱标的用处就是他们有钱,而且有足够的经济人才。

相比他们在政治上的作用,朱标更看重这一点,朝中这方面的人才实在太少,朱标一个人也就是能提供个思路,而且他怎么可能把心思都投入到商业这一块,朝廷许多军政要事都得他亲自处理,那才是朱家立身之本。

陈知府也很开心,太子入住陈府不过是因为他的身份合适,如今留他在屋内喝茶那就不一样,这就是私交。

陈知府也清楚当朝太子虽然年少,但其能力才智都远超常人,文治武功具可独挡一面,安置山西迁民后朝中甚至有传言圣上有意让太子临朝理政了。

这消息传来可是吓了他们一跳,这可是千古奇闻,哪有皇帝年富力强就让还是少年的太子殿下临朝的,不开始打压就不错了,但是他们仔细想了想这对父子的传闻,发现这很可能是真的。

这也是为何他们这么急切的原因,太子大位本就稳如泰山了,若是在亲临朝堂那就是二君了,各方都会蜂拥恳求能入东宫麾下,到时候哪里有他们的机会了。

朱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有些太急切了。”

陈知府一愣,然后就反应过来他们的表现确实太急切了,这在政局当中绝不是应有的表现,不过时不我待啊。

陈知府也不在笑了,看着朱标恳切的说道:“臣等实在是有心为君效力,若是莽撞了还请殿下恕罪。”

朱标笑了笑:“这倒是无妨,只是江南世族何至于此,你们奉公守法自有朝廷庇护。”

朱标能留在杭州的时日也不多了,自然没心情跟他们打太极,能快点解决就快点吧,反正郎有情妾有意,干柴烈火何须克制。

陈知府神情肃穆的说道:“臣等自然是奉公守法,只不过江南富庶有人眼红,臣等势单力薄只求能拖庇于殿下身下效命。”

朱标没有说话,陈知府接着说道:“江南数个州府世族都是这个意思,臣等不敢结党营私,只不过都是想请殿下做主,还请殿下开恩收纳。”

说完后陈知府郑重的在朱标面前跪了下去,头颅紧紧的贴在地面之上,其实若是投到胡惟庸门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陈知府早有感觉,此人恐怕与杨宪差不多,都是昙花一现罢了。

何况胡惟庸算个什么东西,若是李善长还有的商量,区区胡惟庸还没那么大的面子,其余人就更不必多说了,投靠太子殿下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只不过君臣之别大于天,一旦投庇了往后可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君要臣子臣就得死,虽说明面上都是太子的臣属,但是两者天差地别,这个投庇的意思就是成为太子家臣,而不是朝臣。

往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太子殿下若是倒下了他们也会死无葬身之地,其他人是不可能接受他们了。

朱标站起身走到陈知府身前说道:“江南世族以哪家为首?”

陈知府松了口气,虽然知道太子没有理由拒绝他们,但是谁知道君主的心思呢?

陈知府打起精神回答道:“到没有以谁为主,大家会支持能庇护江南的人,不拘泥于哪家子弟。”

朱标点点头,这就是乡党关系了,能混到这个时候的世家都聪明的很,他们不会浪费太多精力内斗,钱财在这个时代并不能代表什么。

纵是富可敌国也挡不住朝廷一道旨意,若是能选他们愿意用所有家财换取平步青云,官本位在华夏流传几千年早就深入人心了。

朱标让陈知府起身,默默的看了他一会说道:“本宫回京后会把你调任到中书省,杭州知府的职位就空缺了,你举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吧,本宫希望此人能让杭州更加富饶。”

陈知府眼睛一亮,心中权衡了几下,并没有举荐自家人,而是举荐另外一个大族的人,并且把理由说了一遍,朱标不可置否的点点头。

如此一动,江南世族可谓是盘活了,往后也无需顾忌那些流着口水的饿狼们,陈知府千恩万谢的出去了,朱标则是继续坐着喝茶,想着这件事会损伤谁的利益呢?

淮西勋贵虽然强横,但是有资格划分江南世族的也就那几个,如今算是被朱标截胡了,若是没有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可不回这么投庇,一般都是让一些族中子弟到东宫效力。

朱标靠在椅背上,心中不断思索,到底是胡惟庸还是李文忠呢?

徐达地位太特殊,他已经不敢再有任何动作了,朱元璋最放心的是他,同样最不放心的也是他,朝中真正能动摇社稷的也只有开国第一功臣,无敌统帅中山王徐达了。

胡惟庸到也有可能,不过此时他应该所有心思都在汪广洋这个抢了他左丞相的人身上,何况干到杨宪他也付出了不少代价,正是招揽党羽的时候,未必有心思去动江南世家。

那就是很可能是李文忠,他从来都对世族没有好感,何况他现今作为军中大佬手下将领颇多,这些人各个都穷的叮当响,李文忠的俸禄也就够他自己一家老小用。

军中讲排场讲义气,恐怕李文忠是钱财不够用了,这才把主意动到了世家身上,不得不说这是个好主意,哪怕是朱元璋知道了也不会难为李文忠。

……

第254章 陈家

朱标捏了捏眉心,李文忠被他截胡了倒也不至于有多么不满,毕竟他的权利大多都是在北伐时在朱标示意下得到的,李文忠也不是那么没脑子的人。

只不过安抚李文忠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日后镇压胡惟庸时多生变故就坏事了,赏赐金银是不可行的,虽然可从江南世族要钱,但是未免太丢分了。

何况哪有李文忠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道理,只不过李文忠如今也算是位极人臣,三十余岁就已经是曹国公了,何况还领着荣禄大夫、右柱国以及大都督府左都督的职位,可谓是声名显赫。

而今除了册封王爵好像也没什么好嘉奖的了,朱标倒不是为了区区江南世族给李文忠晋封,而是因为朝局变换过大,李善长退养,汤和被贬,开国四王现在只剩下徐达常遇春两位异性王爵了。

虽然这两人都很克己律身,没有过多的与其他将帅们接触,但他们都威望依旧是太大,必须制衡了,朝堂上无论怎么斗都翻不出朱元璋的手掌心,但是涉及兵权那就必须小心谨慎了。

朱樉朱棡朱棣三人虽然已经册封亲王了,但年纪还是有点小,最起码还得好几年才会外放就藩,所以为了平衡军权,必然要在其中再安插一个人。

李文忠是朱家的亲族,于公于私迟早都是要晋升的,朱元璋在李善长准备退养之时就跟朱标说起过这件事情,三者对立互相牵制才是最好的局面。

朱标并不是特别在意册封王爵这件事情,经过历朝历代的集权,异性王早就不如前代时的尊贵了,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没有实际的封地。

没有封地,说白了他们就是名号响亮的大国公而已,而且他们下一辈就开始爵位递减,最多能继承一个国公爵位罢了。

如此一想朱标心中也就有数了,具体的还得等到回京看看李文忠的反应,他是最好的人选但绝不是唯一的人选,无论是太子右谕德卫国公邓愈还是正在征伐巴蜀的汤和,都有资历顶上去。

朱标越想越精神,都有些忍不住想要尽早回京参与到波涛汹涌的朝局当中了,争权夺利才是最好的享受。

而这时候陈府前院,陈老夫人神态庄重的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刚才的少女乖巧的在其身后敲打着肩膀,此外还有陈知府的嫡妻长子,只不过都有些坐立不安。

陈家作为目前江南世族的领头羊,自然受到的打压是最强的,所以到底能不能与太子殿下拉上关系至关重要。

不一会儿陈知府走了过来,看着自己的一家人点了点头,瞬间整个屋内都轻松了起来,陈老夫人低头念了句列祖列宗保佑。

陈知府召来管家让他去各府通传一声,明日也好都来正式拜见一下太子爷,一切安排妥当后陈知府才坐下喝了口茶水。

一旁的陈夫人拿帕子拍了拍丈夫膝盖上的灰尘,陈老夫人看见后也满意的笑了笑,为主君下跪不丢人,正式的名义一定,往后陈家将不会再被困在江南一地。

陈知府笑着开口道:“殿下说回京后会把我调到中书省,还让我举荐了杭州知府的人选。”

此话一出,陈知府的儿子眼睛一亮,然后瞬间就黯淡下去了,虽然有举贤不避亲的说法,但依照自己父亲的性格是绝不会买这个风险的。

陈老夫人问道:“这是殿下的信任也是考验,说到底我等让殿下高看一眼的原因就是治理好了杭州,否则殿下又何须理会我等,儿啊,你可举荐了合适的人选?”

陈知府笑道:“娘放心,儿子不是短视之人,我举荐的是王家王文新,其人其家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陈老夫人安心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孙子说道:“你爹算是稳了,往后只要尽忠职守自有前途,但无战功难封爵位,听说殿下身边才俊颇多,你若是不好好上进恐怕难有出头之日。”

陈大公子点头应道:“孙儿自会努力,请祖母放心。”

陈夫人清楚自己儿子的德行,再努力也就是那样了,看了眼乖巧柔弱的女儿,现在殿下看重陈家,若是能进一步就再好不过了。

陈老夫人也察觉到了自己儿媳妇的目光,拍了拍肩膀上的小手看向儿子问道:“清儿的事情你看可有希望?”

陈韵清小脸爆红,脑海中回想起无论何时都被众星捧玉的少年,太子殿下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无可挑剔的,只是他已经有了太子妃,难道她要当妾了吗?

陈知府看了眼女儿笑道:“应该是没问题,虽然没有说起这件事,但殿下既然特意要把我调任到京城,可见是要抬举我陈家了。”

陈韵清听到这里有些委屈,只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有她说话的份,而且她也不是不满意父母的安排,太子殿下人中龙凤,可为何就没人问问她的心意呢,哪怕就是问问呢?

想到这里陈韵清轻声说道:“孙女困了,想回去休息了。”

陈老夫人慈爱的说道:“去吧,早点休息,一切都有祖母为你筹谋。”

等她退下后,陈老夫人对着儿媳说道:“你跟着去开解一下,清儿年纪还小,这些事她还不懂,但日后她自然会明白这都是为了她好。”

不嫁给太子往后也得嫁给其他人,江南世族的公子哥儿什么德行她可清楚的很,做了正房又如何,还不是看着丈夫风流快活。

杭州城内其余家族也收到了消息,各个都如释重负,往后他们与算有了大靠山,现在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如何讨殿下的欢心了。

第二天一早陈知府一家陪着朱标吃了一顿饭,然后朱标就换上便衣出门了,难得出来一趟自然得好好看一看杭州城了,领着徐允恭、常茂、全旭、刘瑾还有陈大公子,其余人都暗中保护。

陈知府言说还有公务要处理,就让儿子陪着朱标出来了,可能是觉得在陪着吃喝玩乐这一项上他不如自己儿子。

杭州确实繁华,不过大清早的味道不怎么样,朱标站在道路一旁,看着一群人推着臭气熏天的粪车路过,这味道实在有点过分。

……

第255章 琐事

朱标避让在道路一旁,这世上能让他主动避让的可是少之又少,推着粪车的汉子朝他们感激的一笑,毕竟这玩意沉且臭,弄不好就得洒一地。

朱标倒是头一回见到这个东西,宫里是什么流程他不也不知道,但确实从没有见过,估计都是特意避开他了吧。

等粪车过去之后,朱标等人继续前行,徐允恭倒是有些好奇的问道:“这是官府安排的差事吗?”

朱标自然是不懂的,毕竟这种事从来也不用他处理,常茂也同样如此,你要问四书五经、行军打仗、吃喝玩乐那怎么都行,可这种活儿就是知识盲区了。

陈家大公子名叫陈韵书在杭州也是领着七品的官职,正好管的就是民生,任职后才对这些有点了解,于是开口解释道:“这可不是官府安排的,而是他们花银子自己找的差事,城外的田地都缺肥料,他们收集处理后再卖到田庄。”

常茂颇为意外道:“我还以为是官府花银子差使他们的,没想到还是他们的营生。”

陈韵书看着两位对此颇感兴趣的勋贵公子实在有些无奈,这富丽杭州不美么,为何关注的点如此奇葩,不过他也不好得罪两位世子爷,只好接着解释起来。

朱标听着背后的话语倒是长了见识,原来这农家肥早就开始兴盛了,而且从事此业者受益颇丰,为了多收些还常常爆发矛盾,毕竟城中百姓可不在乎这夜香倒在谁的粪车里。

朱标听了一会儿,这些粪户如何处理粪便制成肥料陈韵书倒是不清楚,不过根据描述朱标也能猜到只是极为粗糙的一种发酵方式罢了。

关于这种技术历代农书上都有一些记载,只不过并没有什么人深入研究过,毕竟再怎么喜欢务农的读书人也不会去认真钻研此道。

等回京后倒是可以让人去试一试,毕竟其原理朱标略通一些,但凡关于农业发展的事情,朱标的会尽力而为,说到底大明还是有太多人嗷嗷待哺。

朱标等人走在街道上,杭州城里的百姓还是颇为富裕的,朱标看见有不少人都在街边的小摊上吃早饭,这在凤阳沿海那边的城里是不敢想的。

朱标早上吃过了,不过看到许多特色小吃也是颇为心动,只是还是克制住了,外面的东西还得少吃,这进入身体的东西都要谨慎,毕竟有个万一谁也承受不了。

朱标站在街道上看着人来人往,杭州城内河流也不少,沿着河岸走景色宜人,陈韵书领着他们走到荐桥街、后市街一带。

他介绍道在杭州,还有一些定期的、专业性很强的集市,如药市、珍珠市、丝绵市、花市、成衣市、肉市、米市、盐市等。

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也应运而生,如文献经常提及的麻布行、青果行、蟹行、鱼行、海鲜行、青器行、纸扇行、木行、竹行等。

如今春夏之交,正是集市频开的时候,朱标逛了足足近两个时辰,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都买了不少,打算回京后分给弟弟妹妹,还在一处买了五只可爱的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