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并且援建相对应的配套厂。同时向苏联索取一批高炮,二手的也行,只要还可以用别是那种烂货就行。
以及帮助中国建设一个铸造件生产厂,能生产比较精密的铸造件(如拖拉机缸体)。
同时还有无偿援建一个大型油矿以及相应的成品油加工厂等等。
中国这边拉了一个好长的清单,苏联负责谈判团由三拨人组成。一拨是专家团组成的顾问团,一拨是国防与工业部门组织的军工部门代表,还有一部分是由商务部门人员组成。
对于中国提出的这些诉求,顾问团几乎是要拍着手就要同意,军工部门还在思考,而商务部门断然拒绝。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商务部代表拒绝的干脆利落。
他用一种不容商量的语气说道:“你们在白日做梦!你们知道你们提出的这些东西价值多少钱吗?超过五亿卢布!”
“你们是在对我们进行讹诈!苏联每一分钱都不是白来的!”苏联的商务代表用词非常犀利。
中方代表,尤其是王稼祥大使并没有因为苏联商务部代表的情绪而受到影响,他还是笑呵呵的说道:
“同志,不要这么急。贸易嘛,都是做下来谈的。你看,你是搞贸易的,我是搞外交的。”
“我们其实对这些技术都不是很懂行。它们的价值其实不如问问顾问团各位?”
王稼祥转头看向顾问团,他问的人刚好是彼得洛夫:“这位专家,请问您怎么看待我们提供的这个技术包。”
彼得洛夫算是脑子很好用的一个专家了。
但是搞技术的嘛,但凡技术上过硬,那就要舍弃一些东西。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少听说有人在技术强大的同时还能精通掌握商务眼光和谈判技巧。
所以彼得洛夫相比于外交部门的老油条来说,他还是诚实了点。
只听他开口说道:“这些技术很有价值。其中有不少技术刚好可以填补我国技术空白……啊!”
军工部门的一个厂长狠狠的踩了彼得洛夫一脚,示意他不要说了。
也许是这个厂长踩得力气太大了,彼得洛夫没忍住疼,他居然叫了出来。
王稼祥关心的问道:“您没事吧。”
彼得洛夫疼的龇牙咧嘴,转头狠狠盯着那个厂长,咬牙切齿的说道:“没事,就是昨晚被狗咬的地方有些疼。”
中方这边几个外交人员都低下头憋笑,还好只用了两秒就憋住了。
王稼祥笑呵呵的说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这个您看……”
他转头看向商务代表,也是苏联谈判团的主要负责人:“就连你们苏联专家都说了我们提供的技术是苏联急缺的。”
“大家都知道,技术是宝贵的。这位谢尔比同志(商务部代表),你不能光看到苏联对我们投资了五亿卢布就觉得很贵啊。”
“您为什么不想想,如果苏联花费几年时间去摸索这些技术,苏联方面会消耗多少金钱?又会消耗多少时间?这些加在一起,是不是会比五亿卢布更多呢?”
王稼祥的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谢尔比差点就想点头同意。
但是还好他瞬间反应了过来,这不是自己点头的时候啊!
于是谢尔比在思考了好一会儿后说道:“我提议休会,我们需要讨论一下。”
王稼祥面带笑意:“当然。”
午餐是苏联方面提供的,规格挺高的。
因为可以看见山海关汽水厂生产的饮料。
是的,山海关汽水厂生产的饮料经过半年的时间,已经正式打进了苏联人的餐桌。
但是受限于现如今山海关汽水厂的产能有限。
所以现如今的汽水基本都被苏联各国营企业瓜分作为员工福利发放,市民们想要零售购买有些难。
不过李强已经和苏联方面的人谈好了,中苏合作在莫斯科建厂,以后从中国拉可乐原浆过来,在莫斯科稀释灌装。
目前工厂已经基本竣工了,大约51年三月份就能正式投产。
到时汽水厂的产能将迎来一波爆炸性增长。
51年的夏天,会有更多苏联人能买到山海关汽水。
李强的目标是让山海关汽水成为替代格瓦斯存在的苏联国民饮料。
不过到现在为止,山海关饮料依旧是作为一种难以购买到的好东西存在,基本上在招待会上出现这种饮料,证明这招待会的规格很高。
如果在出现红牌伏特加,那就是最高规格了。中午休息的时候,苏联代表团闭门磋商。
“彼得洛夫,下次请你发言前动动脑子!”谢尔比关上门后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这是五亿卢布的单子,中国人想要靠几张纸换走,不可能这么便宜的。”
彼得洛夫并不甩谢尔比,都不是一个部门的,自己是科研部门,谢尔比压根管不到自己。
所以彼得洛夫也直接怼了过去:“是啊,五亿卢布。但是这里面很多技术我们自己研发自己做,消耗的时间和金钱加起来可能不止五亿卢布。就以近炸引信为例,我们现在生产的近炸引信还不够可靠。”
“也许我们要在花三到五年才能完成对近炸引信的彻底改造,这里面要花费多少钱?科学家的工资,试验的设备,工人的工资,这都是钱。”
彼得洛夫说的有理有据,唯一他没说对的是苏联在近炸引信上不是花了三五年,而是一直到解体,他们的近炸引信都不够可靠。
其实以李锐这种知道历史走向的人来看,光一个近炸引信技术收苏联人五亿卢布都算便宜的。
现在还打包了其他技术进去,希望苏联老大哥不要不识好歹。当然,苏联人自然不会有这种觉悟。
就比如谢尔比说道:“也许不用吧三五年呢,也许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能技术突破呢?”
他转头看向军工代表,一名厂长摊开手说:“我不敢打包票。”
“尤金上校您怎么看。”谢尔比把目光放到谈判团中唯一的军人身上。
尤金是代表国防部(国防委员会)来的,他在会议上沉默寡言,只是做记录。
因为他的记录是最后要上报中央书记处的。
到时候中央大佬甚至斯大林同志都是要看的。
所以相比于谢尔比,尤金才是这群人里最有权力的那个。
尤金沉着脸说道:“我实话说吧,上面给的底线是中国人提出的要求的八折。如果可以,那就是越便宜越好。有的事情我们不能光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和军事账。”
“美国陷入朝鲜,对我们加速扩充力量是有利的。”
“所以在这方面,上面不希望纠缠太久。不希望一个谈判拖上半年一年,那样即便是谈下了价钱,但是错过的时间就没有了。”
听着尤金这么说,在场众人点点头。
谢尔比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明白了。”
就在谢尔比大概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时,尤金又说道:“不过在和中国人谈判的时候套一套中国人的话。”
“嗯?”
“根据国防部分析,安东空战,中国一个高炮团在十分钟内击落六架美军战机,这绝对不可能仅仅是依靠近炸引信就能取得的成果。”
“想办法把这个信息套出来。如果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从中国人手上买过来!”尤金握紧拳头沉声说道:“他们肯定掌握一种新的防空方法!”
第一百七十章 6502
北平的曙光厂已经经过几次扩建了。
现在整个南池子大街几乎都被它给占据了。
北平市民也对这个挂着曙光厂的地方感到好奇。
但是却没人敢多问。因为门口一直有端着枪巡逻的解放军战士,更外围还有穿着白衣的公安干警。
即便是在厂里面工作的人,也只能是固定在自己的工位上,连离开自己的车间去其他地方都不行。
里面的每一个车间都有专人把守,不相关的工作人员别说进去了,光是靠近就会受到盘问。
这里的保密级别之高令人咂舌。倒也不是没有敌特分子想进来,不过还没靠近就被抓了。
很少有人知道里面到底在研究什么东西。
包括第一次来的华罗庚。华罗庚还记得,他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那时候还未入夏。
他如钱学森一样,都是归国科学家。
不过相比于钱学森那样的万众瞩目不同,华罗庚要显得低调许多。因为他是一个数学家。
虽然数学号称科学之母。
是所有人有识之士公认的最重要的学科。
但数学毕竟太过深奥,大多数人或许一辈子都意识不到数学的重要性。
但是很显然,这大多数中的人并不包括曙光厂、破晓基地里的那些位。
在这里华罗庚见到了许多自己的同事。(华罗庚1950年三月归国,担任清华园数学系主任)。
还有一些他听过名字,但是没有打过交道的学者。
还有最重要的是他在这里见到了自己从前一直没有见过的东西:电脑!
华罗庚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电脑时那种难以抑制的冲动。
“每秒钟几十亿次的计算……”“可以分析桥梁每一处受力点……”“全国已知的矿场分部……”
“金属应力和疲劳的分析,一个优秀的计算小组要算一个星期的资料,在这只需一个人一台电脑算半个小时……”
伴随着那位年轻的不像话的李主任的介绍,华罗庚慢慢了解了这些电脑的作用,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要干什么了。
“华罗庚教授,这次请你来的目的很简单,我希望您能和夏培肃女士搭档,搞出我国第一台电脑来。”
那位年轻的李主任面带笑意的说着。
同时他将另一名年轻的女学者介绍给了自己。
夏培肃,今年二十七岁的一名女学霸。
她似乎对电脑计算机有着超常人的天赋。
“很高兴见到您华罗庚教授。我知道您,您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我们计算机公关小组正需要您的才华,需要您为我们提供更优秀的算法!”
华罗庚有点懵的和夏培肃握手,面对这位英气十足的女士,华罗庚反而显得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我们要研究电脑,这样的?”
他指着网吧里的那些顶配家用电脑。
虽然在七十年后这些电脑不过是比较好的家用电脑,改造改造也可以算作为公司里的工作站。
但是在这个年代,这里的每一台电脑就是一台超算。华罗庚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分析一所桥梁的各种力,只需要输入相对应的数据后,让电脑自己算一个小时就能得出非常详细的结果。
从前这种工作,即便是自己带队,组织一批优秀的大学生来做,也需要算上一个月的时间。
不过就在华罗庚有这样的疑惑时,那位年轻的李主任却哈哈一笑:“不不不,华罗庚教授您想多了。”
“这些电脑在很长时间内,我国都是没有能力制作的。能在未来二十年内,生产仿制出它们十分之一性能的电脑,我做梦都可以笑醒”“您和夏女士要做的不是这些电脑,而是现在这个世界主流的电子管电脑。”
原本历史上就该联手合作,创造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华罗庚与夏培肃更早的走在统一战线上了。
而且他们获得了比原本历史上更多且更全面的资料支持。
其中的最令人振奋的是,李锐为他们提供了一份电路图。
而这份电路图在这个年代的重要性与原子弹不遑多让。
“6402CPU的电路图。你们拿去仿造,有相关的指令集,但是更多的扩展应用的算法没有,华罗庚教授,你只能去参考各种资料,编写出合适的算法了。”
李锐拿出来的东西名叫【MOS一6502】,这本该是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才开始风靡全球的一款电脑芯片。
采用了集成电路的制造和封装工艺。
很多非电脑骨灰级的玩家大概率是不知道这种东西的。
但是说道它应用的电子设备却会让很多人瞬间勾起会议。
苹果公司最早的APPLE1和APPLE2电脑,雅达利全系列有游戏机。
还有任天堂FC,小霸王学习机,文曲星电子词典等等。看似不起眼的MOS一6502却是服役了半个世纪的老兵,甚至到2022年都能在一些电子产品上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说几百元的电子琴之类的。
MOS一6502的主频高到1MHz。
虽然对比后世动辄几个GHz而且还是多核心多线程的处理器来说,6502简直就是个笑话。
但是在这个时代,6502还真的就是超神一般的存在。
美国现如今用来计算氢弹的计算机重达三十吨,使用电子管一万八千个,占地一百六十七平米。
就这么大这么重的电脑,其主频不过5000Hz。
6502放到这个年代简直就是嘎嘎乱杀。
但是要在1950年搞出6502,这现实吗?有了李锐提供的电路图纸,夏培肃和华罗庚经过研究后发现,不是没有可能的。
因为这份电路图是后世一名手工大神根据6502逆向研发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