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不了
南州那边对于血缘宗族看得很重,三大世家曾经联合编纂过一本《九州高门录》。
上面将天下世家大族划分为三六九等,列出了总共一百个高门大族。
清都三大世家与神都四大世家排在第一等,其下有二十三族排在第二等,再下有六十九族排在第三等,再算上凌驾于诸高门之上的皇族,一共是一百个世家大族。
他们觉得高门大姓的血统自古流传,比寻常人更高贵,百族之外的都是下等人。不许族中子女与百族之外的人通婚,如有违背,便会逐出族谱、百般压迫。
魏康年家受到的,想必就是这个待遇。
不过这个高门百族在南州最为盛行,越向北越不认这些。
在南州,对于族姓的审视已经到了一个离谱的程度,即使你更有钱、更强大、官职更高,可我的族姓比你高,那我就瞧不起你。
清都三大世家的子弟,在南州历来高高在上。
但出了南州就不太吃得开。
像神都内的四大世家虽然也被列为第一等,可是他们更认可真正的实力。
可能是因为神都四大世家都必须有官场势力,想要在朝中有足够的声望、拉拢足够的人心,就不能不尊重贤才。
对此梁岳是认可的。
历史的轨迹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朝代到了以出身来划分人上人、并且阶级壁垒牢不可破的时候,那就离走向灭亡不远了。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底层需要上升通道。
你们这些只会投胎的虫豸占一部分也就算了,如果你想要彻底堵死,那对不起。
真正能力出众的人都有很强的野望,有着强烈的卷点什么的需求……卷不了考试,那就卷造反。
要是整个胤朝都和南州那些人一样血统论,《高门大族录》迟早变成一本生死簿。
屋中静谧。
那边魏康年继续说着。
“魏家的那个管事说,如果我可以完成刺杀福阳公主的任务。那他们可以保举我在本次科考中登榜,还能分配一个回到清都的实权官职。我娘想的话,还可以将我们俩都列入族谱。”
“我本就痛恨卖迷罗香的人,也就同意了。”
“可眼下显然是那群南州士族的人想要杀我灭口,他们不想遵守诺言。”魏康年略有忿忿地说道,“我当然也要将他们供出来。”
“详细说说你杀福阳公主的过程。”梁岳说道。
“我按照他们提供的情报,先参加宴会,再偷偷溜出来,到达福阳公主的卧室。我听着里面没有动静,想着她是不是还没回来,我本打算就进去等她。可刚刚翻窗进去,就见她从一个密室暗门中逃出来。”魏康年缓缓回忆道。
“我便上前将她掐死,这时暗门内又要有人冲出来,我害怕被发现,就施展了一记神通将他打了回去。”
“明知暗门里有人,你为什么不杀了他?”梁岳又问道。
魏康年摇头道:“我不想胡乱杀人,当时密室内迷罗花木的毒气很浓,都已经要溢出来了。他又没看到我的脸,将他打回去也就够了。”
“对了。”说着说着,梁岳忽然又一转话题,“你认识周玄慈吗?”
魏康年眉头一皱,犹豫了下,才道:“见过几次,略有熟识,怎么了?”
“若仅仅是略有熟识的话……”梁岳沉声说道:“你为何要替他顶罪呢?”
第128章 真凶
夜已渐深。
周玄慈早已扫完松间寺前后石阶上的落叶,回到佛堂内,静坐诵经、拈动佛珠。
可不知为何,他念诵经文的声音越来越快,佛珠转动的频率也愈发快,清秀的眉头逐渐紧皱。
“玄慈禅师,心有点乱啊。”背后忽然响起一个清朗的声音。
周玄慈回过头,就见梁岳又来到了寺庙内,已经站在了空荡的庭院中。
“心境不清,尚有杂念。”周玄慈回道,“需再多加修行。”
“你还能够继续修行,有的人就不行了。”梁岳走上前来,在佛堂内的另一个蒲团上坐下,说道:“刚刚魏康年已经认罪了,是他杀了福阳公主。”
周玄慈双眼一抬,略有诧异,旋即又低下去,摇头道:“他不会杀人。”
“哦?”梁岳道:“你很了解他?”
“我们是自幼一同长大的玩伴,虽然后来各有修行,联系不多,可彼此的性情是了解的。”周玄慈缓缓道。
“你了解他的性情,那伱觉得他会不会受南州士族的收买、去刺杀福阳公主?”梁岳忽然问道。
“我觉得不会。”周玄慈道,“他娘亲最大的愿望是让他参加科举、衣锦还乡,他很孝顺,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去做那般危险的事情。”
月光洒落庭院,佛堂内灯火明亮。
二人相对,僧人的眉眼低垂,语气却笃定。
“我也觉得不会是他。”梁岳说道:“虽然他一开始就刻意在我面前透露了一些事情,譬如他父亲死于迷罗香,当着我的面施展掌心雷。可不一样终究是不一样,没有谎言是天衣无缝的。”
“你能看出他在撒谎?”周玄慈问。
梁岳道:“因为他终究不是真正的凶手,所以他不知道一件事……当天那个被掌心雷打退回密室内的人,就是我!”
周玄慈目光淡定,好像对此并不意外似的。
“第四境的炼气强者神识已经很强了,对气息的感知也很强。如果他真的是那个凶手,那即使他当天没有看见我的脸,第二次见到我的时候,应该也有所感应了。因为当时他刻意收敛着气息,我却没有。”梁岳说道。
武者对气息的感知本就不如炼气士,而当天对方又刻意收敛,所以他梁岳再见到凶手时认不出很正常。
可他当时气焰蒸腾,正是气息全部外放的时刻,对面的炼气士即使没有打开暗门看一眼他,再次见面也可以立刻辨认出来气息。
“如果魏康年知道我就是那个人,大概不会当着我的面施展掌心雷。”梁岳笑了笑,道:“他的掌心雷,威力太大了。”
当天他挨的那一下掌心雷,虽然是同一道神通,可不论是威力还是样式,都与魏康年发出的不同。
“据我猜测,他应该和凶手的关系密切,听凶手讲起过当时的场景,所以想要用一些蛛丝马迹来引起我的怀疑。”梁岳分析道:“到了诛邪衙门,他再从容认罪,坐实我们心里的猜想。以报复南州士族为由,将他知道的案情一交代,合情合理,也不会有过多波澜。”
很可惜。
来调查此案的梁岳,就是那个被掌心雷打退的大冤种。
他们这些有嫌疑的人应该都听说过一些关于此案的传闻,比如某个诛邪司的倒霉蛋被当成最大嫌疑人入狱,所以诛邪司要彻查此案。
他们绝对猜不到,眼前这个追查案件的人,就是那个倒霉蛋本蛋!
如果换成第二个人,可能都会如他所愿。
可魏康年施展掌心雷的一瞬间,梁岳就认出他绝不会是那个人。
后来他认罪的时候,梁岳的内心也有了计较。
明明不是他,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自然是想要替人顶罪。
总不能是穷日子过够了,想找个机会重开一把试试水。
再怎么样他都是第四境炼气士,算得上天才了,还马上就要参与科举,前途无量。
那个真正的凶手肯定也在诛邪司调查的序列当中,不然他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在其余三个人里,毫无嫌疑的杜镰可以排除,姜炎的嫌疑极小,魏康年也没有给他顶罪的理由。
事实上,四个人都见过之后,梁岳本就是觉得玄慈和尚嫌疑最大。
而他也来自南州清都城,正是魏康年可能会认识的人。
此前之所以会怀疑周玄慈,最初的契机是因为他与杜镰的斗禅。
“之前我就有一个疑问,玄慈禅师。”梁岳问道:“与你交流之后我觉得你的性情宽仁和善,很有佛门高僧的风范。为何与杜镰几句斗嘴,就已经发展到了要斗禅的地步呢?”
……
斗禅这件事,不理解的很容易当成是斗法或者辩经。
梁岳也是回去以后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它是综合了二者、相当凶险的一种行为。双方要就自己修炼的禅法进行比拼,既有讲经论心,也有神通互搏。
哪一方输了,都很有可能会对自己所修禅法产生怀疑,严重一些,修为都有可能止步不前。
这是用自己的一身修行在斗。
虽然杜镰与周玄慈没有演变到那般地步,可是几句话不和就开始赌斗,还是在别人的府邸里。
龙虎堂的人再嚣张,杜镰也不至于如此行事。何况玄慈也是禅宗弟子,心性修养本都是极好的。
双方都是来别人家里赴宴,再不济也该过后约定时间再斗。
除非是他故意挑起,而杜镰本就脾气不佳,这才会即刻动手。
梁岳觉得这件事会有些许的反常,可事出反常就一定会有缘由。
为什么?
如果说是二人中的一个,需要这个时间点上发生这样一件事情,这样他就可以解释他的迟到,那就合理了。当时就算没有碰上杜镰,周玄慈应该也会寻另一个人耽搁一阵子。
杜镰斗禅获胜后就从大门离开,而玄慈是继续向里走,不过他先到的是公主卧室,在杀完人之后,才从容去往宴席大厅。
这中间只要注意躲避行人,花费的时间对他来说不会太多。
现在人对于时辰没有太精确的计算,他这段行动的轨迹完全可以用斗禅那件事来掩盖住。
可这仅仅是梁岳的怀疑,还不能算现场实证。
如果说有什么现场的实证,大概就是福阳公主掌心的那圆形印记,比对之后梁岳大概可以确认,那个形状应该是玄慈胸前的佛珠。
福阳公主临死前,应该挣扎着抓住了那个东西,才会留下印记。
听到他的问话,周玄慈答道:“还是心境不够,一时有了嗔念。”
“不知你的嗔念是对龙虎堂弟子,还是对福阳公主。”梁岳凝视着对方的眼神,说道,“我还有一个请求,玄慈禅师,你能让我看一眼你的右手吗?”
当日那凶手施展的掌心雷,威力不算强。如果是魏康年今日展现的那般威力,那梁岳就不可能仅仅是被击退,他很可能就要被打成重伤了。
而那凶手的掌心雷威力之所以弱,他有一个猜测。
一种可能是凶手的修为就是比魏康年差很多,可这种道行敢单枪匹马跑来刺杀公主也是奇怪;另一种可能是凶手实力虽强,可这掌心雷并非他熟练掌握的神通,而是为了掩盖身份而仓促施展的别家术法。
后者的可能性显然更大。
如果是一名佛门弟子,怕暴露自身而施展道家神通,那就说得通了。
而恰恰就是因为威力没有那么强,所以梁岳的那全力一剑,剑气也有伤到对方。
最初见周玄慈时,他的右手就一直笼在袖子里,从未拿出来过。
而魏康年却故意划坏了手,还将疤痕显露出来。
短短几天时间,又不是第五境武者,剑气伤口应该没有那么容易愈合。只要周玄慈的右手也有疤痕,那梁岳就完全能确定他就是凶手。
虽说也只是他心中确定,不能当做决定性证据。
可锁定目标之后,追查效率必然更高。毕竟查案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就是浪费在排查其余可能性上。
一旦知道他就是凶手。
一方面是可以针对性地调查,比如他对公主府内地形如此熟悉,是从哪里得来的地形图;现场或尸首上有没有他身上留下的独特的痕迹,用五灵犬或其它手段进行气息的采集;他日常有没有透露出杀人的倾向,与他周围的人进行交流。
另一方面是单独的缉拿审问,甚至可以让问天楼参与,像之前玉镜神官那样。
神官身份尊贵,排查凶手的时候你肯定不能随便使唤人家,可确定真凶的阶段就可以请动一次了。
秘术师在审问中能起到的帮助极大,实际上,高阶秘术师根本就是有搜魂的能力,可以直接从人脑海中搜取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这一点让刑部与饮马监这样的衙门眼馋到发狂,他们日常办案要是有这个手法,很多问题就都可以简单粗暴地解决了。
但是问天楼从不会给朝廷提供这样的帮助。
修为极高的秘术师又不好培养,江湖上第四境、第五境的秘术师就已经是珍稀动物了,能达到宗师境的简直凤毛麟角,他们自己实在是欲寻无门。
问天楼之所以不愿意提供这种帮助,是因为搜魂之后的人基本就废了,神宫被强行突破搜索,人即使还活着也会变得呆傻、疯癫。
哪怕只有一丝冤枉好人的嫌疑,对神官们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假如给刑部或者饮马监这种出了名狠辣酷厉的衙门开了口子,可以帮助他们搜魂,想想也能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个人不肯招供,搜一下;这个人有重大嫌疑,搜一下;这个人眼神儿不对,搜一下;这个人在我家门前吐痰,搜一哈;这人敢诋毁官府,搜一哈。
搜完发现冤枉了好人。
呀。
可真是不好意思啊。
恐怕神都街头要有不知多少傻子扎堆。
上一篇:财富自由后,她们献上了忠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