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鹰犬?没挨过六扇门的刀 第929章

作者:天衍

皇帝打算等正式封王的时候,再亲手把龙袍交到李君肃手里。

之前李君肃带李智出去玩过一日,加上李智这段时间,一直在长孙氏还有皇帝面前刻苦用功,卖萌耍宝。

皇帝干脆就让李智送龙袍了。

至于出什么意外,皇帝还真不担心,敢截皇朝亲王的华服?

疑似嫌九族有点多了。

但李智没想到,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就在他出宫门的转角,承乾一拳给他打的眼冒金星,而后抢过龙袍就跑了。

等小小的李智抬起头之时,看到的就是太子大摇大摆离开的背影。

承乾自从征伐高句丽之后,身上就带上了好战的意味。

他这是为了皇弟,皇弟连自己一拳都受不了,万一龙袍被抢走了怎么办?

这是兄长的爱。

但这让小李智的天都塌了。

他就等着出宫,去侯府找皇叔,他日思夜想,做梦都能笑醒的天大好事,就这么被皇兄抢走了。

此刻小李智哭的这个惨,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别哭了别哭了,等会我们去告父皇。”

皇子泰一边安慰着自家皇弟,一边内心一沉。

皇兄现在就有了太子之威了,是好事。

但是...这么下去,皇子泰觉得到了要封自己逍遥王那一日,皇兄会临阵反悔。

“朕,封你为定北王!”

“如若不愿,安南王也可。”

“再不然,平东王,或镇西王,皇弟选一个吧。”

“如果做不出决断,朕大发慈悲,四王并封,春定北、夏镇西、秋安南、冬平东。”

“以你我二人的兄弟之情,定能传为佳话,流芳百世。”

“皇弟觉得如何?”

皇子泰一想到自家皇兄,身着凤袍,似笑非笑看着自己的模样,就感觉背后发寒。

新帝,绝对干得出这事。

“不行,必须得好好压压皇兄的气焰。”

皇子泰打了个冷颤,内心下了决断。

“皇兄,过几日,我们就要被流放到绝生楼,跟古之遗爱学习文治了。”

李智痛苦的声音,让皇子泰也回过神,而后这位胖胖青雀的脸,也扭曲了起来。

承乾之所以想过几日动身,就是不想去绝生楼。

毕竟六扇门的总捕头们,也需要去进修一下文治了。

刑煞负责监督,让武尊盯着,那是真别想空闲了。

别说承乾了,就是公主们也哀嚎遍野。

她们怎么也要学文治啊?

公主们这就不得不感谢皇后了。

皇帝看着皇后如此多才博学,突发奇想,自己的女儿,可不能是草包啊。

他要把公主们也养成贤才!

以后流传下去,他不仅平得了天下,治得了外邦,还能缔造盛世,膝下子嗣,不论男女,都贤明有方。

皇帝已经想好了,他要当古往今来第一明君。

人的野心是没有极限的,一开始皇帝只想平定天下,后来他想缔造盛世,现在,他想成为第一明君。

而此刻,得到父皇厚爱的皇子公主们,都浑浑噩噩。

每日寅时躺下,卯时就得前往弘文馆,没死几个皇子公主,那都是云无净炼丹独步天下的功劳。

皇子泰想着这些,抱住了李智,泪珠从眼角滑落。

什么时候,才能外出就藩啊?

......

立政殿

“你打算什么时候,让他们外出就藩啊?”

长孙氏看着躺在身旁的爱人,也有了这么一个疑惑。

“还早,他们心还没定,随便放出去,我不放心。”

“到时候扩建一下皇宫,等给父亲的永乐宫扩建完后,再往外建凌烟轩与栖霞宫。”

皇帝侧过身,牵起自家爱人的手,放在了自己脑袋上。

长孙氏心有灵犀,温柔的抚摸着皇帝顺滑的发丝。

皇帝偶尔还是会头疼,这是过度操劳的表现。

“我还打算在东宫,新建立一个崇文馆,等地脉今后映照像古之遗爱的能者之时,让他们专为承乾讲述策论。”

皇帝的声音,少见的无害。

平时这声音一响,朝臣们就感觉肩上变重了。

“可以。”

皇后摸着皇帝的脑袋,笑着点头。

“今后,要加上夜间考核,不然难说那些混小子,还有懒女儿们,半夜是不是敷衍了事。”

“晨读诵经,午习策论,夜间考核。”

皇帝一开口,就是他人望尘莫及的想法。

“会不会有点过于繁重了?”

长孙氏身为贤后,虽然希望孩子们都能成才,但她心里对于成才,跟牛马之间的区别,心里有数。

“子弟须勤学,不学则不明古道。”

皇帝的话语,回荡在立政殿。

这话,光是让皇子公主们听一遍,便可达到夜不能寐的效果。

他们还不够勤?

第101章皇帝武道

“你说得,也有道理。”

长孙氏还是被皇帝说动了。

“你都让李智去送龙袍了,为何不把安王府的正式牌匾一并送去?”

长孙氏看着殿外明媚的阳光,换了个话题。

“木材不行。”

皇帝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苦恼。

“木材还不行?那可是若木,只有后土可以采其枝叶。”

长孙氏闻言,不免惊讶。

地府恢复,若木出现在西极之地,云无净没有守在天地剑门外的原因,就是去采这神木了。

“差点意思,我打算到时候问问人皇,建木在何处。”

皇帝这一次,微微睁开了眼。

“通天木,拿来做牌匾,朝臣们会不会弹劾你?”

长孙氏看着皇帝,想着那群怨气比鬼都重的大臣,有些迟疑。

“让他们跟君肃说去呗。”

皇帝闻言笑了,笑容还有些幸灾乐祸。

“以君肃的功绩,他们当然不会说什么,但是借此机会,肯定要骂你奢侈无度。”

长孙氏看着皇帝乐呵呵的样子,笑着点了一下对方的眉心。

大臣们不会怼安王,但借此事怼一怼皇帝消消气,那还是很乐意的。

“随他们吧,公务能按时处理完就好。”

皇帝又往长孙氏身旁凑了凑笑道。

“我打算以建木为底,前不久祭祀了先祖,之后我打算再开坛,祭祀天地。”

“我想告诉天地,让地脉映照凤皇。”

“以凤皇之血,来书写我的丹青第一臣。”

皇帝干脆躺在了长孙氏大腿上,语气有些兴奋。

“你找到突破武道的法子了?”

长孙氏看着自家爱人的眼神,立马心领神会。

“嗯,从君肃开始,到凌烟阁,丹青卷,那些大臣们,由我...不,我们,一笔一划的写出来。”

“向天地,证明自己。”

皇帝再一次牵起了长孙氏的手,十指相扣,语气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我?可我...没什么武道天赋。”

长孙氏有些无奈。

“不是武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皇帝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地脉过于充盈,皇帝打算,与皇后一同,书写出大乾盛世的一位位能臣。

这不仅是对天地的交代,更是自身大道的诠释。

他或许当不了天策上将,成为武道至尊了。

但他可以是皇帝,是天可汗,以贤证道,让天地眷顾皇朝,万灵复苏,天下大盛。

“你啊你,不知道哪来那么多奇思妙想。”

长孙氏掐住了皇帝的脸颊,眉眼弯弯。

皇帝看着长孙氏,也不言语,只是笑。

当初无净仙师说过,兕子早夭,长孙氏也会早逝。

所幸得孽龙逆命而行,以外邦为养分,蕴养皇朝地脉。

此刻的凰后体内,同样地脉充盈,生机不绝。

臣不负君,他当君的,好意思小气吝啬?

区区建木罢了,必须找到。

“有点困了。”

皇帝看着长孙氏的双眼,打了个哈欠,他就是跑立政殿来午睡片刻,等会他还要批阅奏折呢。

“睡吧,我陪着你。”

随着皇后温柔的话音回荡,立政殿内,安静了下来。

立政殿内,时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