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鹰犬?没挨过六扇门的刀 第1066章

作者:天衍

李君肃看着黎戈黎袭,斟酌着发问。

“我们所知的话...巴蛇与当康部族,是担心被先祖灭族,远迁仙山的。”

“还有就是首领您底下的四凶了。”

黎袭摸着下巴,一边回想,一边说着。

“其中,当康部离开,是因为他们肉质太好了。”

黎戈想到了当康那肥美的肉质,咽了咽口水。

别说她了,就是兵主,都有点馋当康族妖帝的肉质。

当时的当康族长,知道自己被兵主盯上之后,魂都吓没了。

当康部连夜举族搬迁,远走仙山了。

“首领,当康所在之地,可让五谷丰登,这一次征战,应该把当康抓回来。”

“让他们进万妖阁,为天下百姓出力。”

黎戈甩了甩头,表情正经了起来。

换以前,吃了也就吃了。

但现在不一样,后人大部分,都是上古时代里,部落的平民,而非战士。

比起吃当康过瘾,现在的天下,更需要这群瑞兽。

“黎戈说得对,不过比起当康这种倒霉催的,巴蛇那就厉害了。”

黎袭点了点头,而后谈论起巴蛇。

“有种。”

提到巴蛇,黎袭接着给出了评价,并且竖起了大拇指。

“哦?”

李君肃闻言,也来了兴致,能被九黎族夸有种的,可不多见。

“巴蛇族...偷吃神农部落的药草。”

黎戈想着上古巴蛇,也略带敬佩的点了点头。

“当时,恰好先祖带着太阳灵草,去见神农氏。”

黎袭补充了一下。

“确实有种。”

李君肃闻言,点头表示认可。

“后来呢?”

“先祖下厨,弄了一锅妖帝蛇羹。”

“......”

“不过首领,巴蛇也有用处。”

黎戈还是沉稳,想到了什么。

“你说。”

“巴蛇虽然体型大如山岳,但他们是可以变化身形的,且他们自身喜爱吞食万物。”

“如果改为种植灵稻,可让当康负责播种,保证灵稻收成。”

“接着,让巴蛇负责看守农田,以灭虫害。”

黎戈有条不紊的说着。

“你的想法很好。”

“等我我派人,多给你运一点四凶铁。”

李君肃看着黎戈,不吝赞赏。

皇帝确实有想法,要把灵稻推行天下。

当康与巴蛇的出现,可以直接免去教导百姓们灵稻如何种植的麻烦。

“多谢首领。”

黎戈看着黎袭暗藏嫉妒的眼神,大方拱手谢道。

“既然如此,首领,那我们这一次,是不是要负责活捉啊?”

黎袭举手问道。

黎戈眼中,则是闪过了一丝兴奋。

仙山妖族,几大妖帝,加上妖王与妖皇当战力。

妥妥的一流部落。

加上不能全歼,需要活捉,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难度越大,九黎族就越兴奋。

上古之时,兵主是想不到要拉拢盟友吗?

不是,他当然能想到如何破局。

但他不屑。

九黎族的战士们,也很享受,与天下为敌的传说之感。

跟着首领,与天下为敌,那种爽感,无法言喻。

“是,你们准备一下,不日便出发。”

李君肃说罢,身影化为死气消散。

黎戈黎袭这么一说,仙山不少妖族,都是不错的帮手。

比如夫诸,见之如见大水。

让对方去干旱之地,特别是现在原本属于外邦的领土,干旱之地不少。

虽然归属皇朝了,但皇朝地脉还没来得及大规模改造。

让夫诸去一趟,再让当康坐镇,直接就能出现沃土,不需要浪费地脉。

比起蛟龙族苦哈哈的行云施雨,夫诸是能直接掀起大水漫灌的强大妖兽。

随着李君肃这个想法的涌现,他的体内,地脉之气,缓缓变得凝实了起来。

淡金色,慢慢朝着金色转变。

为地脉着想,那对方绝不会亏待你。

就像皇帝一样,朝臣们骂皇帝不当人,但没一个说皇帝小气的。

什么好东西都能给,但问题是,给是给了,不让自己享受,你给有什么用?

但皇帝可不管这些,反正他给了。

收了,就得干活。

“话说,这样一来,当康够用吗?”

“如果不够,得拜托龙应胜前辈,还有御兽门几位祖师,出手让当康部好好繁衍了。”

李君肃离开前,闪过了这么一个想法。

随着死气消散,兵营之内,终于爆发出了欢呼声。

攻打仙山,这种一流部落,大部分还得活捉。

绝对的硬仗。

......

六扇门,顶楼

死气缓缓凝聚,李君肃的身影浮现。

“追风巡捕的情报到了。”

李君肃刚刚坐下,想了解一下玄尾与赤尾的资料,就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大门被推开,李君肃看向来人,愣了一下。

“君肃,正好你在,给我调一批六扇门的精锐。”

“要精锐中的精锐。”

皇帝恶狠狠的说着。

“陛下,这是...”

李君肃看着气冲冲的皇帝,有些迟疑。

“哼,不知何方小贼,居然敢模仿我的字迹。”

“模仿就算了,居然给朝臣们写信,让他们休沐?”

“这简直罪大恶极,罪不容诛。”

“别让我抓住他们。”

“否则...朕定抄了他们的家不可。”

皇帝把信件往桌上一拍,平复着情绪。

皇帝确实是被气坏了,连朕都说出来了。

“咳...陛下,我大概知道这是谁的手笔。”

李君肃看着信件,轻咳了一声。

听到模仿皇帝字迹的时候,李君肃就想到了,在书房撒娇的兕子。

同时,李君肃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按照正常轨迹来说的话,皇帝与兕子,那可是最好的父女了。

在史书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史书之中,各种明君也好,昏君也罢。

枭雄如何,庸人如何,皆有论断。

但皇帝与兕子这对父女的感情,千古无二。

兕子不仅是少见的被皇帝本人亲自抚养的孩子,常伴其左右。

甚至,皇帝批阅奏折之时,允许其观省决断。

皇帝甚至会向兕子解释他为何要如此决策,以此培养兕子的见识。

其余公主,有主动介入朝局的,有野心勃勃想要夺权的。

像兕子这般,被皇帝亲自带在身边,主动教导教她如何处理公务的,仅此一例。

“哦,快说,朕非得砍了他不可。”

皇帝闻言,眼露精芒。

皇帝根本就没怀疑兕子,他还以为是哪路江湖人不要命了。

江湖人可以谋反,但不能让朝臣偷懒。

前者皇帝最多派六扇门处理了。

后者嘛...必须抄家!

李君肃看着皇帝,沉默了一下。

“君肃,到底是谁?”

“兕子。”

“哈哈,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