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禽拳开始肉身成圣 第985章

作者:江上景

  不远处。

  一队持刀的官兵高声吆喝。

  “一个一个排好队,进城后去往棚区,郡守说了,待会可以每人领一碗白粥,但是从明日开始就要开始上工!”

  听到这这番话,江宁心中有些诧异。

  他知道官兵口中的郡守指的是谁。

  他的半个老丈人,东陵郡郡守王守义。

  此刻他已经明白,王守义必然知道这些事,且已经做出了安排。

  以粮食稳人心,而后上工劳作,以功代赈,这没有任何问题。

  但他疑惑的是,如今东陵郡哪里来的灾民?

  洛水县,他十分了解,毗邻洛水,水源充足,纵使再旱三年,也很难对洛水县造成多大影响。

  原本最困难的本是石山县。

  石山县地处荒山,植被稀疏,数月前便粮食短缺的严重。

  但索性徐沐两家从外地购来了一大批粮食,且早早囤积了粮食。

  他从找到那批粮食后,石山县坚持过了今年也不难。

  所以石山县也不可能出现这些灾民。

  至于白沙县他虽不是十分了解,但也清楚白沙县因白沙河而得名。

  而白沙河连通洛水,水资源同样丰富,也不至于出现大的饥荒。

  想到这里,他顿时朝着官兵处走去。

  下一刻。

  官兵之中,为首的领头人就看到了江宁。

  他神情一愣,当即便迎了上去。

  “见过江巡使!!”他右手松开扶在腰间的长刀,对着江宁躬身行礼。

  “这些灾民,是怎么回事?”江宁问道。

  “回大人,这些是来自西川郡的灾民。”那官兵道。

  “西川郡?”江宁神色讶然。

  西川郡他也知晓,乃是在东陵郡的西边,地界距离东陵城却是不算远。

  看到江宁脸上露出的神色,那官兵继续道:“因为这两年接连的干旱,西川郡今年出了蝗灾,让西川郡雪上加霜,所以导致出现了大批灾民的四逃。我们东陵郡情况还好,所以有不少西川郡的灾民拖家带口来到了东陵城。”

  “原来如此!”江宁顿时点了点头。

  “那西川郡的蝗灾如今情况如何了?”江宁问道。

  “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官兵开口,继续道:“不过根据小道消息,听说是王都的监天司来人了,蝗灾应该没两吧!”

  闻言,江宁点点头。

  他又看了不远处一眼,只见在官兵的组织下,那些灾民井然有序的进城。

  片刻后。

  江宁又简单问了两句,便独自进城了。

  城西。

  棚户区。

  只见木板早已搭建了一些临时住所。

  在前方的大棚下,两口大锅已然生火,不断有官兵在搅拌锅中的大米。

  腾腾热气发散下,空气中飘散着白米粥的香味。

  “江巡使?”王守义看到突然出现的江宁,顿时面露异色。

  “见过郡守!”江宁上前拱手行礼。

  “无需这些繁文缛节!”王守义摆了摆手,然后道:“江巡使怎么突然有闲情雅致来这里了?”

  江宁道:“我刚刚从外面回来,在城门口见到了不少灾民,故此心中好奇,过来看看。”

  “有何感想?”王守义问道。

  江宁道:“我没想到,隔壁的西川郡就出现灾民了。”

  闻言,王守义叹息道:“西川郡的情况都还算好!泽山州毕竟山多水多,自古以来的旱灾都几乎波及不到泽山州。”

  听到这话,江宁也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在前世的大旱,也主要集中在关中以及大西北地区。

  像江南西道,江南东道,自古以来旱灾虽有,但频率并不高,除非接连的极端气候才会导致旱灾的发生,且很少极为严重,多为局部性的危机。

  前者则不同,动则十年九旱,动则出现全省性的饥荒。

  如今的泽山州亦是如此,很难出现真正的旱灾。

  但当泽山州的各郡都出现了旱灾,无疑表明其他地方将会更加困难。

  想到这一点,他心中有些沉重。

  生而为人,难免会有恻隐之心。

  “郡守,可需要钱两?”江宁定了定心神,开口问道。

  闻言,王守义摇摇头:“江巡使有心了,不过如今东陵城的粮食还算充足,早些年粮仓已经堆满了!”

  “佩服!”听到王守义这番话,江宁拱手表示敬意。

  王守义顿时笑了笑,然后道:“至于钱两,如今库银也不少,但却已经很难购买到粮食了!”

  “情况这么严重了吗?”江宁眉头一皱。

  有钱买不到粮食,这显然是天大的问题。

  王守义点点头:“天下九州,泽山州已经是灾害最少的地方,也是旱情最轻的地方,如今的东陵郡又是泽山州内情况最好的前几郡。所以江巡使不知道,九州三十六府,大部分地方的旱情已经十分严重,人吃人的现象估计早就发生了。”

  话音落下,王守义口中发出浓浓的叹息。

  “郡守大人是个好官!”江宁道。

  王守义摇摇头:“身在其位罢了!我能做的也有限!”

  说话间,他又看向在粥棚前排队的灾民。

  又道:“现在这些灾民还少,我们东陵城还能勉强接受,但情况若是继续恶化,到时东陵城也得闭门谢绝灾民的进入了,我也不能无限制的接受灾民,我身为东陵郡的郡守,优先保障的是东陵郡百姓的安全。”

  江宁点点头:“他们或许也能理解。”

  闻言,王守义苦涩的笑了笑。

  “不可能的理解的,真到了那一天,我或许也会满身背负骂名了!灾民无法进城,我必污名满身。”

  听到此话,江宁心中有些沉重。

  他明白王守义说的才是最现实的事。

  当真有这一天,王守义做为东陵郡的郡守,做为决策者,必会背负骂名。

  若是灾情严重,上面有钦差大臣下来,也往往会把王守义这等地方父母官拉出来斩首示众,以平民愤。

  至于冤不冤,地方父母官尽没尽力,是否巧妇难饮无米之炊,上面也不会在意。

  因为不将民怨转移到个人身上,那么民怨的矛头最终会指向当今的陛下。

  “我也只能尽力而为了!”王守义语气沉重。

  “车到山前必有路,郡守大人也不必过于忧虑!”江宁宽慰道。

  王守义摇摇头,然后看向江宁。

  “若是某一日我遭遇不测,还请江巡使能庇护我那两位小女的安全。”

  “郡守大人放心!”江宁道。

  王守义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片刻后。

  与王守义告别,江宁就回到了自己的府前。

  “公子!”绿漪打开大门,就看到站在门外的江宁,她眼中顿时流露出欣喜之色。

  江宁笑着跨过门槛。

  “这两天家中可一切安好?”

  “很好!”绿漪重重的点头,然后跟在江宁身后,继续说道:“今天早上一鸣休假回来了,婉婉姐他们都很高兴呢!”

  “哦?一鸣从武苑中回来了?”江宁道。

  “嗯!”绿漪再次重重的点头:“听说是放小半月的长假!”

  “叔叔!”就在这时,江宁看到从屋内出来,出现在前院的江一鸣。

  江宁走了过去,顿时拍了拍江一鸣的肩膀。

  “不错,长高了点,也长壮实了一点。”

  闻言,江一鸣笑着挠了挠头。

  “叔叔,我想请你帮个忙!”

  “直接说吧,别这么吞吞吐吐的!”江宁道。

  “叔叔,侄儿在武苑与林府之女林嘉欣性格相合,想请叔叔跟我父母说说,我想向林府提亲。”江一鸣开口道。

  听到这番话,江宁神色诧异的看向江一鸣。

  在如今的大夏,虽然男女普遍结婚比较早,但像江一鸣这个年龄,才刚满十五岁不久的年龄却是比较少,尤其是士族,踏入武道的士族结婚一般更是较晚。

  因为踏上武道,虽没有保持童子之身的说法,但沉迷女色,终究会影响武道的进展。

  故此往往只有平民百姓的结婚尚早,脱离了平民百姓这个阶级的群体便往往结婚就偏晚了。

  像江一鸣如今这个年龄,并不适合结婚。

  “你可想好了?”江宁看着江一鸣问道。

  “叔叔,我想了很久了!我也明白我如今还早,又刚刚踏上武道,不能结婚太早,我也想好了,先与欣儿定下婚约,待我武道有成之后,便名正言顺的娶她过门。”江一鸣道。

  “你俩可跨越了最后一步?”江宁问道。

  “还没有!”江一鸣摇头道。

  “你父母可知道此事?”江宁又问。

  “还没跟父母说!”江一鸣又道。

  闻言,江宁点点头。

  他也明白江一鸣为何还没说。

  因为不敢。

  他知道大哥大嫂对于江一鸣寄予厚望,希望江一鸣能考取功名,武道有成。

  所以江一鸣说出此事,大概率会招来反对。

  他也明白江一鸣为何要找到自己,不止是需要自己帮他在大哥大嫂这里说好话。

  还有林家。

  东陵郡林家,乃是林青衣的家族。

  高门大院,非一般人能够攀上的。

  在身份地位上,如今的江一鸣与林家并不对等,也需要自己出面。

  思索了片刻。

  “我待会跟你大哥大嫂说说。”

  “谢谢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