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我的修行有经验 第594章

作者:湖上明月亮

  .........

  疼痛共享机制之下,陈平安将天罗圣女就此镇杀,他会不会一起死去。

  陈平安不想赌,也不愿赌。

  看着面前双目冷冽,面色冰寒的天罗圣女,陈平安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将她和幻梦之中共度一生的妻子,烟儿曲妹,联系在一起。

  不!

  幻梦之中,他们之间,共度的,携手相伴的不仅仅只是一生!

  他们一同经历过春日的温柔,微风轻拂,繁花似锦,他们携手漫步在花海之间。

  经历过夏日的热烈,在炽热的阳光下,紧紧相依,在蝉鸣声中,一同许下一生的誓言。

  经历过秋日的静美,走过金黄的田野,看落叶纷飞,感受着丰收的喜悦,品味着岁月的沉淀。

  也经历过冬日的凛冽,听着窗外的呼啸,彼此依偎,分享着生活的点滴。

  四季轮回,他们携手一起走过!

  幻梦不是真实的,但在彼此的记忆里,却又是真实的。

  如今醒来,幻梦中的细节,虽远不如经历时的那般深刻。但其中的滋味,穿越过岁月长河,宛如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绵延而又细长。

  不管他愿不愿意承认,面前的女子,气息与梦境中的一摸一样。两人的形象虽略有不同,但眉眼间的那一丝空灵神韵,却是他独特的记忆。

  对上天罗圣女,他虽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想要镇杀亦或是击败对方,却也没有那么容易。

  这也是除了情感因素以外,陈平安还愿意坐下谈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罗圣女的手段不俗,此前他新获得的成套顶尖神兵,青焰四方令旗,早在对战的一开始,为了应对天罗圣女神兵手段,便用在了外殿空间之内。

  而此前对战,他的绿竹神兵,灰色细网,七曜指套,尽皆使用。

  为了抢夺最后一件宝贝,金色纸张,他的玄光宝镜也同样使用。

  就手段而言,他基本发挥到了极致。接下去打的,无非就是持久战,谁的持久力更强,战斗技艺保持更加稳定。

  陈平安将万魔铸身诀修至圆满,体魄惊人,从对战的容错率来看,他占有更大优势。但天罗圣女怀有重宝琉璃盏,谁知道鱼死网破之下,会爆发出何种神异。

  情感因素,共享机制,胜负情形,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陈平安最终选择心情气和地和天罗圣女坐下来好好谈谈。

  不知是因为顾忌伤痛共享,还是别的什么缘由,天罗圣女的神情虽是冰寒,但却还是听从了陈平安的意见,选择一同坐下来谈一谈。

  “这里是什么地方。”

  看着面前空灵绝美的天罗圣女,他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天罗圣女黛眉微蹙,俏颜如霜,保持着一定距离,并未回答陈平安的问题。

  陈平安灵性感应敏锐,看着面前的天罗圣女,敏锐地察觉到在那淡漠冰寒的外表下,隐隐有些许涟漪波动。

  不知是因为机缘被夺,还是与他一般,难忘幻梦中的回忆。

  陈平安咧了咧嘴,透明面具幻化下的容颜,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圣女要是不愿多谈,那与本座坐下来也没什么意义。本座可以先给圣女一个诚意,先回答圣女一个问题!”

  天罗圣女看着面前的老怪,形象与幻梦中的记忆不断对比。两人的气息一致,但形象却大为不同。

  幻梦中的他,是一个俊秀的年轻人,虽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有着世间罕有的男儿担当。

  幻梦中的形象与现实虽然不一定一致,但却有极强的参考意义。

  面前的老怪,面容老朽,沟壑纵横,显然不是真实面貌。

  但气息却丝毫做不得假。

  只是不知,幻梦中是老怪年轻的时候,还是老怪,本就如此年轻?

  幻梦中,老怪的名字似叫做........

  天罗圣女梦幻般的眼眸,冷若秋水,但依稀间却泛起了些许涟漪。

  “你究竟是谁?”

  天罗圣女直视着面前老怪,声音如清泉击石,空谷幽兰,仿若让人置身于缥缈仙境之中。

  若闻此音,世人之中,九成九会认为此为缥缈仙子所言,而非是魔教圣女!

  世人臆想,魔教圣女,多是魅惑妩媚之态,岂有空灵绝美之感!?

  “本座七绝!”

  陈平安神情平静,面露睥睨之气。

  “老怪,你当本殿是三岁小儿不成?”天罗圣女面色冰寒,冷冷叱问。

  只是话音才刚落下,天罗圣女的心间荡起了丝丝涟漪。

  她想起了她在幻梦中的那一双儿女,怀胎十月,是老怪悉心照料,生下来的那日,她脸色惨白,躺在床上。

  她抬起手,想要摸摸夫君的脸庞,但却有些吃力。

  老怪握住了她的手,抚在了自己的脸上。

  “夫君,我们有孩子了。”

  “烟儿,你别说话,先好好休息。”

  “.......”

  “不过是梦罢了!”天罗圣女面色霜寒,强自从回忆中挣脱。

  她道心稳固,岂会受梦境困惑!

  只是........

  天罗圣女想起了此前光景,她的那一声夫君,她的那一次主动。

  ........

  “圣女何出此言!?世间道号无数,又岂是只有你天罗教之人,才能称之为七绝!?”

  陈平安面容沉静,波澜不兴道。

  对于陈平安的言辞,天罗圣女显然是不信的。但他解释至此,天罗圣女再继续逼问也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不知是何缘由,陈平安敏锐地察觉到,天罗圣女眼眸中的冷冽,好似暗淡不少。

  “圣女的问题本座回答了,那么该本座发问了。”陈平安声音沙哑,低沉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两人有言在先,天罗圣女也没破坏约定,言简意赅地回答了陈平安一句:“魔君秘藏!”

  世间魔修虽多,但不是谁都能称魔君的。纵是魔道天人,距离魔君的称谓还隔着一段距离。能称作魔君的,无一不是纵横天下的魔道巨擘。

  再结合此前收获,陈平安心下恍然,隐隐间做出了几分猜测。

  天罗圣女不欲多言,陈平安也并未详谈,以免露怯。

  他目光落下,示意轮到天罗圣女提问。

第592章 大罗心法,颠鸾倒凤(1500月票加更)

  内殿内,陈平安和天罗圣女相对而立,彼此戒备,但却又莫名和谐。

  两人的距离不近也不远,保持着一个合适的距离。

  一问一答间,自有默契。

  几番问答下来,陈平安心中的困惑基本解开。

  如他猜测的一般,他与天罗圣女疼痛共享,有极大可能便是因为幻梦宝珠的缘故。

  至于,陈平安为什么会知道幻梦宝珠的名字。

  是此前天罗圣女在提问之时,要求陈平安驱使宝珠,解开双方身上的疼痛共享。

  此一举,让陈平安获悉良多,不但知晓了宝珠的名字,还基本明确了疼痛共享的缘由。

  显然,天罗圣女与他想的一样,同样也是受此共享之害。

  不过,面对天罗圣女所言,他倒也没有敷衍,还是当着她的面,取出了宝珠。

  但这一尝试,却无奈的发现,他根本驱使不了这颗幻梦宝珠。

  陈平安有意研究,但眼下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天罗圣女脸色虽霜寒依旧,但陈平安却从她的眼眸中察觉到一丝失望。

  显然,疼痛共享,若有可能,两人谁都不想有此机制束缚。

  毕竟,此根源太过玄妙,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未知的情况。

  刚好提及此话题,陈平安顺势发问,两人开诚布公地谈了一谈。

  事涉身家性命,此事之上,两人谁也没有作假。

  两人疼痛共享,不提有可能会出现的同生共死,哪怕没有这一点,单是疼痛二字,在对战之时,便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稍有不慎,甚至便会影响性命。

  生死对战,连丝毫干扰都不能有,更何况是疼痛共享。要是一人在对战中,突然感应到对方传来的疼痛,那影响的可不仅仅只是状态那么简单。

  搏命之时,那就生与死的差别。

  兹事体大,两人谁也没有轻忽。

  最终经过初步的探讨,陈平安发现共享的并非是疼痛,而是伤势!

  结果比他预想中的还要坏上一些。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此事综合来说,对陈平安较为有利。

  疼痛共享,伤势共享。

  前者两人的感触一摸一样,但后者,感触就未必是一样了。

  谁的体魄更强,能承受的极限更强,那同样的伤势,对他的影响就越小。

  这一层伤势传递,是无视任何防护,是任何宝物,亦或是说绝大多数的宝物都弥补不了的。

  天罗圣女的宝物虽是众多,但在这一点上,却是无能为力。

  同样的伤势,不管是陈平安受的,还是天罗圣女受的,需要他们两人来共同承担。

  但因为体魄的不同,对天罗圣女来说可能是重伤,但对陈平安来说,可能就是中等的伤势。

  他修有万魔铸身诀,金刚不坏神功,龙象霸体诀,体魄横练惊人,远非同境大宗师所能想象。

  单论体魄而言,陈平安在大宗师中,算是已经走在了巅峰。仅次于,风云宗师榜上,个别精通横练的老怪物。

  这些老怪物,浸淫此道多年,修的横练功法品阶更高,体魄非是陈平安所能比拟。

  至少........

  不是目前的陈平安所能比的。

  得此结论,两人心思各异。

  陈平安想的是,等此事终了,要尽快确定青阳血炼法,第一炼需要的妖兽血液,此事作为最高序列,尽快提上日程。他要将体魄尽快锤炼起来,否则,有这伤势共享在,保不齐哪一天就坏在了这娘们身上。

  等他体魄炼起来,炼到坚不可摧的地步,那不管是再大的伤势,哪怕让天罗圣女重伤垂死,伤势反噬到他这里,可能影响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大。

  天罗圣女恨恨地看着老怪。

  这老怪皮糙肉厚,些许伤势,根本影响不了什么。反倒是她,这老怪要是真受了什么重伤,反噬到她这里,恐怕死了都有可能!

  但不管两人如何作想,此事已成定局,短时间内无改善的可能。只能从长计议,留待他日解决。

  两人开诚布公的商谈间,除了理论的探讨外,两人还进行的部分实践,以此来验证双方所言,是否作假。

  至于如何实践,那自然是两人攻击自身,以此来看对方的反应。

  其实,从实践的精准性来将,攻击之事,最好是对方出手,以此判断更为精准。一方把控力度,由同一方体验反应。

  如此反复,互相验证,这样判断,才更加真实,更加清晰。

  而自己动手,就会导致,自己出手的轻重,对方不知晓。但却能感受到传递过来的伤势。可这伤势的程度,是什么样的攻击导致,只有大致判断,真正的威能把控,在对方的手上。

  只是,考虑到两人互不信任的情况,此事如此,也理所应当了。动手之事,怎可假借于人。

  若是一方突然发难,那再作招架,恐怕也是来不及了。

  亦或有变招隐藏于后,以验证为名,但实则却是行囚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