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281章

作者:两只猫爬架

  焦明见到朱厚熜如此神勇,扬天发出了一声轻快的鸣叫。

  转身回归了秦王剑之中。

  而凤鸟看向朱厚熜的时候,目光带着些许的忧虑。

  羽人伸开了双翅,在眼前那金色凤撵碾过祂的身躯,将他撕成碎片之前。

  祂尝试做出最后的反击。

  大片大片的白色羽毛从天降,然而还未落下便被焦明和凤鸟张口烧成灰烬。

  最后的希望也已经落空。

  但祂并没有选择逃离。

  因为一个可怕的存在已经早已等待多时。

  对于这些旧日的遗种,三天清气绝无任何怜悯可言。

  在垂死之际,祂只能愤恨的对着眼前这些如同他们的祖辈一样觊觎着此地神物的闯入者发出了不甘的诅咒。

  “长生之门对你们永远关闭——”

  “自恃武力的野心家,你们将深陷九重炼狱,永生不得解脱。”

  金光撞射而来,万般罪恶在其中焚为灰土。

  等到朱厚熜的阳神驾驭着三天清气所赐福的战车反复从其上碾压了三次。

  那羽人的气息方才终于被消磨殆尽,彻底消散在世间。

  张法维手中的神牌颤动。

  朱厚熜的阳神归位,而盘坐于地的肉身也趁此期间恢复了些许体力。

  幸存者们相互搀扶着起身。

  身后的石壁在刚刚的战斗中赫然洞开,露出其后幽深的黑色灵道内一条巨大的蛟龙尸首。

  这蛟龙显然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那只羽人偷袭一击必杀。

  周身的鳞甲保存的相当完整。

  看的俞大猷忍不住想要伸出因为刚刚苏醒而有些颤抖的手,掏出匕首从眼前的蛟龙身上刮点零碎下来回去从锦衣卫们的手里换点灵酒来喝。

  相比于大部分出身传统将门世家和勋贵的府军六卫。

  锦衣卫们的来源可谓是五花八门,其中的人员混迹三教九流之间,遍布天南海北。

  自然,其“多才多艺”的程度也绝非府军六卫这些将门老爷勋贵公子可比。

  酿酒造茶,打造兵器,对灵兽进行杂交……没有一个行业是锦衣卫们不曾参与其中的。

  但当俞大猷强撑起身子,想要上前从蛟龙身上割块肉来下酒前。

  徐佑邦及时的制止了身旁的这位来自南方,举止有些粗犷的汉子的动作。

  毕竟其中的情况不明,谁也不知道这灵道深处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

  要是再出现一个堪比之前阳候羽人一样的妖魔,在场的人岂不是都要死在这里。

  而等俞大猷被拦下,他的头脑暂时冷静了下来,看着眼前如山的蛟龙尸体,自己都被自己刚刚的冒险举动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略带感激的看了一眼身旁虽然同自己一起陷入沉睡,但明显比自己清醒快得多的徐佑邦。

  “多谢。”

  俞大猷真心实意的说道。

  而徐佑邦却并无回答。

  这个出身高贵的京城武夫将目光望向了身后不远处的那个正提剑缓缓向着这边的走来的身影。

  周围那些可怖的痕迹宣告了刚刚的大战是多么的惨烈和可怕。

  这让他的目光更加的敬畏和虔诚。

  “继续前进——”

  明廷天子手中握着一支金色的羽毛。

  他的声音回荡在地宫之内,令众人屏息聆听。

  “最危险的路途已经过去,之后的道路便有赖诸位了。”

  ……

  朝鲜,京畿道,开城,黑夜。

  朝鲜礼部万国馆内。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此地的宁静。

  这脚步声不仅让奉命守卫在此,负责保护上国使者的朝鲜国护卫们从深夜的半梦半醒之间瞬间清醒。

  也同时让刚刚对着眼前刚刚突然散发出光彩的牌位,而忧心不已的谢迁收起了脸上的忧愁。

  整理衣冠,重新恢复了汉官应有的威严和镇定。

  等处理好一切,他端坐在灵堂之内,听着门外传来几声用朝鲜语发出的叱喝。

  那些朝鲜王室为了此地的安全,特意从对马岛撤来的那些据说皆是能以一敌百的朝鲜武士们,对于那个叱喝声的主人显然极为畏惧。

  几乎没有多少阻拦,脚步声便已经出现在了谢迁的门外。

  随即清脆的敲门声便在谢迁耳旁响起,伴随着那完全听不出任何朝鲜口音的汉语一起传来。

  “谢大人,宫中有异动,仇指挥让我代为询问您,是否要提前让兵部传令,封锁开城,提前杀灭城中的白莲逆党。”

  谢迁听到这话,知道了来人的身份。

  他起身,打开了房门。

  门外的男人的胡子稀疏,戴着朝鲜人常带黑笠,身穿便衣,但并未蒙面。

  显然,他并不认为自己连夜前来会遇上什么事端。

  李汝春很清楚这些远道而来的明人的实力。

  随同眼前使者而来有数百名身披坚甲的武士,其中不乏那些强大的异人掺杂其中。

  而朝鲜驻扎首都的兵马虽多,让他们去抓些小偷小摸,维持一下治安还勉强可为。

  但如果真要他们真刀真枪的去镇压乱匪,用生命去保卫开城。

  恐怕不等两军对垒,这些整日只知道勒索商户欺压良民的兵痞怕是顿时就要化作鸟兽散,将王上和百官扔给乱贼。

  而对马的兵卒虽然在开国之时还能和女真和倭寇作战。

  但随着时间推移,早已不堪大用,一身的本事全在腿上。

第419章 准备

  李青山虽然在礼部任职。

  但祖上可是曾经跟随过太祖李成桂北上收编过女真部落,南下剿灭骚扰沿海倭寇的武将。

  自然深知原本设置在南方防备倭寇的兵卒早就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但凡他们真有点用,也不至于李成桂一死,朝鲜倭乱便再度兴起,甚至隐隐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明眼人几乎都能看出,如今,朝鲜王国如果想要在愈来愈严重的倭患和北方日益强大的女真人的夹击下保持自身的独立的话。

  只能依赖于明廷的支持,得到明人在辽东的军事力量的保护。

  而至于朝鲜本国的军队,一旦女真或是倭人打过来,很难说能够起到它理论上应有的抵抗作用。

  想到这里,李青山对于面前这位受命来朝鲜半岛“协助”朝鲜王庭追剿白莲妖人的明廷特使的态度愈发的恭敬了起来。

  眼前的明廷官员听到李青山的话,并没有立刻的回答。

  而是细细的打量了面前的这位朝鲜士人一遍,思索良久,方才回道。

  “郭勋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郭指挥上次传讯,还是要朝鲜当地官府派出人手搜查咸宁道当地黑市,出兵剿灭当地盗寇……如今已经有半个月未有新的信息传来了。“

  李青山回复道。

  听到面前的礼部官员能如此随意的直呼郭勋之名。

  他不由得暗自松了一口气。

  显然这位谢大人在明廷之中的地位比自己等人预计的还要高。

  竟能直呼那些天子亲侍之名。

  这让他们这些被明廷扶持起来的士族势力对于今晚的行动愈发多了几分底气。

  “这样吗……”

  谢迁此时重新在书桌前坐下,如往日一般翻开了那本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只不过昏黄的烛光下,他的眼神却并非停留在这些他早已翻阅过千百回的文字。

  而是看着面前那支出发前礼部特意塞到自己怀中的神位,想到刚刚神位上的异动,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而李青山静静的站在谢迁的身后。

  恭敬的等待着眼前这位在大明和朝鲜的士人中颇有声望的大儒的回答。

  天子那边,难道——

  谢迁掐断了自己的思绪,禁制自己继续胡思乱想,扰乱自己的心神。

  毕竟现在自己身处朝鲜。

  就算朝中出了什么事,自己所能做的也始终有限。

  “今夜提前动手,各部准备如何——”

  谢迁合上了手中的朱子集注,他眼神微眯,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

  虽然今日动手的主力还是自己身旁带着的这一百多从大明国内带来的,负责保卫使团安全的护卫。

  但是封锁开城,断绝水陆通道,还是需要朝鲜本地士族配合。

  “水军统御使罗子成已经秘密的将二十船士兵伪装成贩卖生鲜的商船运到城外的江华湾待命,开城周边的各路兵马节制和巡营使也都已经打点好,只要上使下令,他们随时可以调集军队进逼开城……”

  李青山回答道。

  连他自己都为明廷对朝鲜国内的控制而感到暗自心惊。

  短短几年的时间而已,明廷通过扶持士族和朝鲜国内几大豪族斗法,又暗示北方的女真人在边境不断的施加压力,让那些国内的那些依附于同明廷贸易起家的士族几乎彻底垄断了朝鲜政权。

  如今的朝鲜,说是李氏王族的朝鲜,不如说是朱氏王族的朝鲜更为恰当些。

  但这同我一个小小的文官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青山想道。

  毕竟为了支持士族,每年明廷都会给朝鲜各大家族提供大量的订单,收购朝鲜国内的药材,兽皮,木材,并且还招募大量的工匠和水手,来帮助明人扩张舰队。

  大量的宝钞和白银流入朝鲜,在客观上无疑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而明人所能提供给朝鲜人的粮食和金钱显然是朝鲜王室哪怕是挖穿王城都无法给予的。

  而李青山的家族自然也在这个过程中发了大财。

  对于明人干涉朝鲜国政,李青山本人丝毫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

  朝鲜国王当政的时候我们不光四面挨打还吃不上饭。

  现在明人来了,虽然有时候要被明人指指点点,但考虑到明人一来大家不光都有饭吃,有的吃的太猛还被差点撑死。

  想到前段时间礼部考虑朝鲜边境的倭乱已经的严重影响了明廷的贸易。

  准备在辽东再组织一支舰队在朝鲜边境巡逻,同朝鲜海军一起打击海寇。

  算了,看在明人为我们流血又流汗的份上,我们朝鲜是礼仪之邦,和天朝上国乃是父子之国,父亲再严厉也是为了自己好,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说不定哪一天老登突然暴毙,遗产那可都是自己这个大孝子的了!

  谢迁当然不知道这些朝鲜人心中的小盘算。

  就算是知道大概也是为这几年礼部实力的迅速膨胀而大感震惊。

  “行动的过程中,切记不要同李氏王族发生冲突,弄成外交事件,让君父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