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开局与安世耿并列纨绔 第817章

作者:金星魂

  重楼留给猴子的,都是它自己吃过的仙果,金丹更是如此。

  猴子醉醺醺,在兜率宫看的眼花缭乱,哪有重楼熟悉这里的地形,因此将一些不重要的仙丹交给了孙猴子。

  毕竟猴子的境界在哪里,身体有极限,吃多了都是浪费。

  而且猴子一路走来,收敛的仙家宝物可不仅仅只有瑶池与兜率宫,所过之处,虽至于寸草不生,但也算雁过拔毛、

  之后,重楼帮其负责殿后。

  基本上重楼看上的,能够增加法力的天材地宝,重楼都没有放过。

  仙果蟠桃、琼浆玉液、九转金丹···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天材地宝,若是完全炼化,未必不能踏入七转,进入真正的‘战神’境界。

  要知道玄功九转,四转、七转正是两道最为重要的分水岭。

  踏入四转,证道天仙,实力类似于巨灵神;

  五转境界等同于太乙,在天界也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实力与哪吒仿佛;六转等同金仙,甚至可以媲美大罗。

  境界七转,又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大罗!

  大罗乃万劫不灭,超脱时间长河的存在,真正的长生不灭。

  而天界天尊?虽等同于大罗强者。

  但天尊走的是香火神道,一旦下界香火骤降,失去信仰。那么供奉的神尊不仅实力大降,甚至可能跌落境界,根本不能与那些逍遥散仙相比。

  像是九天应元雷神天尊、紫薇大帝、斗姆元君等天尊,都是真灵上榜,完全依靠香火神道。

  不过天界有封神榜,佛门有金身,天尊实力也不次于普通大罗。

  而重楼修炼的九转玄功,战力上,除去一些上古得道、神通广大之辈,七转绝对吊打一般的大罗强者,堪比大罗巅峰、

  当然,后面八转、九转的差距更大,甚至八转已然超越大罗的境界.

第一千二十八章 帝国覆灭

  大秦亡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张骁山于百里外的骊山上,凝望着火光冲天的咸阳城,不由露出了可惜的神色。

  从他离开太学宫开始,~便料定了这般场景。

  帝王长生,乃天道大忌。

  加上重楼与老夫子的离开,帝国两道定海神针的消失,无疑让大秦帝国彻底进入亡国倒计-时。

  这是天道定数!

  原本帝国国祚不足百年,之后当帝国覆灭,强汉崛起。

  但张骁山出手,强行延续了帝国三百年的国祚,这次帝国覆灭本就是大势所趋。

  而且孙猴子大闹天宫,风波看似仅仅只影响了‘傲来国’沿海一带。

  实则因果循环,整个人间也将陷入低迷乱世。

  正如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粮食减产、奸臣当道、盗匪横行···这是天道大势!

  张骁山知道大势不可改,才不得不隐退幕后。

  逆天改命?

  那么张骁山将面对的是佛门的刻意打压与针对,连太上老君也不会帮他。

  因此张骁山只能看着咸阳城内大火熊熊,焚尽一切。

  三百多年,大秦的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也维持了三百多年的盛世。尤其张骁山这些年,每年至少累积十亿以上的功德,香火更是鼎盛。

  东华帝君可以在短短三百年内,晋升天尊中期,盛世香火功不可没。

  “去!”

  张骁山抬手一指,却见咸阳城内突然金光大放,方圆百里清晰可见。

  随即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原本火焰滔天的咸阳城,在这滂沱大雨中,渐渐平息了下来。

  同时金光散去,城内叛军循着金光消失的地方,来到了咸阳王宫的大殿。

  只见昔日璀璨厚重的纯金大鼎,已然变成了一尊斑驳沧桑、晦暗失色的石鼎,其中残留的金芒也在一点点的消失。

  神器自晦!

  而刚刚逆天而为的金光,正是纯阳鼎上聚集的气运。

  张骁山施展了类似于祭练、燃烧气运的方法,施展了呼风唤雨之术,救下了咸阳城的百姓。

  一是慈悲救人;二是神器自晦。

  毕竟咸阳城内上百万人,两军交战不可避免,若是咸阳城毁于战火,那么城内百姓也将十不存一。

  而神器自晦也是张骁山接下来的后手。

  此时张骁山有纯阳剑护身,九州鼎的真灵可以控制纯阳鼎,并不需要立刻召回纯阳鼎。

  相反,将纯阳鼎留在人间,此番显圣的事情必然传遍整个东胜神州。

  下面的继任者不管是为了正统,还是镇压帝国气运,都要慎重对待纯阳鼎,这种薅羊毛的事情,张骁山岂能放过。

  他现在用不到纯阳鼎,自然提升纯阳鼎的品质最为重要。

  “好神器!”

  攻下咸阳城的义军刘秀,看着眼前神物自晦的石鼎,不由露出了可惜之色。

  知道方才挽救咸阳大火的神器,竟是眼前失去光芒的神鼎,刘秀也不由感叹神器有灵。

  咸阳变长安,自然要经历涅槃重生之劫。

  这次金鼎显圣,保住了咸阳城,要么咸阳城改名长安,要么长安城彻底消失与历史长河。

  “陛下,金鼎只是神器自晦,并未彻底毁灭。

  陛下立国之后,以金鼎镇压帝国,那么帝国气运便可滋养神器,缓缓恢复金鼎之光芒,同时金鼎镇压帝国之气运,也可延续帝国之国祚。”

  “奥?”

  刘秀从一普通百姓,成为义军首领,如今更成为天下之主。身边自然不仅仅只有文臣武将,术士之流也有不少。

  而开口的术士便是刘秀的幕僚,从太学宫毕业的一名道士——于吉。

  此时于吉看向眼前的石鼎,虽然心有贪婪,但知道神器自晦,且金鼎来历不凡,因此压制了心中的贪婪,解释道:

  “陛下方才所见的金光,正是金鼎最后爆发的帝国气运。

  当帝国最后的气运耗尽后,金鼎失去气运加持,便陷入了自晦状态。此时只要新的气运加持金鼎,便能恢复荣光。”

  “这是前朝神器,用在本朝合适?”

· ·········求鲜花·· 0

  刘秀虽然惋惜神器自晦,但心中依旧存有疑虑。

  “陛下,此神器可以镇压气运,天下王朝,莫不垂涎。

  何况这神器的玄妙,陛下当也见识过了,如此神器,焉能拱手让人。”

  这不是前不前朝的问题,而是神器在这,你不要,别人要。

  尤其于吉明白,金鼎牵扯的因果太大,不是他可以承受的,反而还与太学宫有关。、

  “传闻大秦一统六国,国祚当不足百年。

  但老夫子请来神器镇压帝国气运,延续国祚三百年。这三百年太平盛世,皆为此鼎神效。

  如今陛下代替帝国,执掌神州,更应借此神器稳固帝国气运。”

......... .. 0

  “当真?”

  延续国祚三百年?即是刘秀听到这等秘闻也是惊世骇俗。

  “国祚乃天数,凡人难改。

  大秦帝国可延续国祚三百年,除了神器外,还有当年的两大柱国。

  这两大柱国皆不是凡人,太学宫的老夫子有圣人之资,立皇商,兴科举,开启术士之巅峰;战神重楼,为帝国征战三百载,一统神州、南瞻部洲,一生征战无数,无一败绩。

  正是两大柱国的先后离开,帝国气数将尽,才导致局面迅速崩溃,大厦倾倒,此乃天数。”

  于吉之言,模棱两可。

  但对于刘秀而言,已经足够了。

  神器在这里,不用白不用。

  三个月后,强汉政权成立,金鼎再次镇压帝国,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光彩。

  而且金鼎乃神器,随着金鼎重新散发光彩,自然其传奇色彩也为帝国凝聚了不少人心。

  尤其是咸阳城内的百姓,神器因救人而自晦、

  此时神器重新焕发光芒,自然让他们为之欣喜若狂,激动不已。

  同时南瞻部洲,大汉帝国确立后不久,一座形似五指的巨峰从天而降,落于两界山附近。

  这天,五指巨峰下来了一位青年道人,看望北镇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子。

  “你这小道是何人?竟敢来看望俺老孙?”力.

第一千二十九章 混世四猴 先天神戟

  “道人虽小,但来历却不小!”

  张骁山看着猴子的嘲弄之色,淡然一笑。

  这猴子此时尚未被折磨的体无完肤,刚刚封印于此,自没有五百年后的老实乖巧,正是脾性最为乖戾之时。

  随即,张骁山拿出了琼浆玉液与九千年的蟠桃,继续道:

  “小道虽与大圣是第一次见面,但实则小道与大圣已经见过多次,只是大圣不知小道真面目而已。”

  “奥?你是天界何方小神?”

  小神?

  张骁山闻言不由呵呵一笑,没有丝毫解释的意思。

  将琼浆玉液与蟠桃送到猴子手上,此时张骁山与猴子对饮起来,没有丝毫的不适。

  “大圣可知自己的出身?”

  “俺老孙乃天生地养的石猴,三界诸神“九二零”,哪个不知?

  小牛鼻子,你想说什么花来?”

  孙悟空虽然被困在五行山内,但眼睛乱转,聪明着呢。

  知道迫切的心理极有可能暴漏自己,甚至可能着了张骁山的道,因此故作一副谁人不知的样子?心中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大背景。

  否则的话,自己能够沦落到如此境地。

  “哪有那么简单,天生地养的精怪很多,为何只有大圣有此成就?皆因大圣出身不凡。”

  张骁山看着还是一副警惕的猴子,随即缓缓解释道:

  “大圣所寄居的神石,乃是上古时代女娲补天所留的五色神石,蕴含补天功德,累积天地之精华。

  而大圣的体质也是不凡,乃混世四猴之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因此大圣修炼八九玄功,才能在短短时间,踏入玄功五转,更能被炼成金刚不坏之躯。”

  嘶嘶嘶···

  孙悟空震惊的看向张骁山,再也没有掩饰自己的内心。

  这些连它本人都不知道,张骁山如何知道的,而且冥冥之中,感觉张骁山没有骗它。

  “混世四猴?那是什么?好像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