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星魂
突然九道惊雷巨响,响彻王宫、咸阳城。
突然的慌乱之后,一众诸公看向外面缓缓而来的术士张山,均是露出了忌惮之色。
虽然天火监不在三公九卿之中,但地位还是权势,丝毫不在庙堂三公九卿之下,甚至犹有过之、
尤其天火监生产的火器,可是所向披靡,威力巨大。
而且这次帝国可以短时间一统六国,震天雷、霹雳弹更是功不可没,因此张山的封赏绝对名列前茅。
此时张骁山的背后,三名小太监手捧托盘,上面放置着一圆柱形的铜制品、巴掌大小的金鼎、一匣足有七寸厚的古籍。
“微臣张山,拜见陛下!”
方才九声巨响,已经震动朝堂。
而秦皇政也看向下面,目露凝重道:
“爱卿,方才的巨响是何事?”
“启禀陛下,刚才巨响便是微臣之前向陛下所说的火龙炮。
今日帝国之大喜,微臣便让天火监实验三天前便铸炼好的火龙炮,庆贺帝国一统之大喜。
而且方才火龙炮实验成功,九门火龙炮,炮击范围的数据在十里至三十里之间,且可以做到精准打击。而弹药落地后的威力可以覆盖方圆十丈,期间非死即伤。”
“好!好!好···”
虽然火炮衍生的时间,错过了大秦一统的战争。但秦皇政可不见得六国没了,这火龙炮便没了用武之地。
相反,帝国一统六国后,也仅仅只占据了东胜神州三分之一的面积而已。
更何况东胜神州之外,还有南瞻部洲/北俱芦洲、西牛贺洲。
“另外,这次帝国一统神州,小道更带来了三件宝物,庆贺帝国之大喜。”
说着,三名小太监上前一步,让秦皇政还是朝堂诸公皆是神色好奇。
他们知道张骁山既然在这里拿出来,按照火药、火龙炮的经验,必然是可以震动朝堂的重宝.
“启禀陛下,第一件宝物名为礼炮。
这是小道从震天雷中衍生出来的想法,将特殊火药放置于青铜装置内,以火炮的方式打向天空。
· ·········求鲜花·· 0
这礼炮是庆贺之用,不在杀敌。
因此其在天空绽放,可以释放出五彩斑斓的烟火,王城之内的百姓可以同观其绚烂。”
“不错,帝国大喜之事,当与与民同庆。”
秦皇政点了点头,虽然不是他想象中的社稷重宝,但与民同庆,可以拉拢民心。
第二件是金鼎,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秦皇政还是一眼看出了不凡。
“第二件,九州鼎。
陛下莫看这小鼎才巴掌大小,此鼎乃仙家宝物,一旦放开,可迎风三丈,重达百万斤。
而且此鼎主人乃玄门仙人,欲聚拢人间气运,增加这宝物的底蕴。
......... 0 ...
同样这这金鼎可以镇压帝国气运,延续帝国国祚。如帝国如有八百载的国祚,这金鼎镇压气运,则可以延续至千年,此乃双赢之事。”
“奥?”
秦皇政看向那巴掌大小的金鼎,没想到竟然是仙家宝物。
而且按照张骁山的说法,这金鼎乃是盗取他们大秦帝国的气运,增强宝物之能;
但同样,宝物也可以镇压帝国气运,延续国祚。
“张山,你所言可当真?”
“陛下明鉴,小道绝无虚言,否则小道便不会向陛下说明其中利弊了。”
“好,既然是好事,寡人焉有不用之理。”
秦皇政直接了当,答应了让金鼎镇压大秦气运。
而张骁山也二话不说,随即一挥手,金鼎凭空飞向大殿中央。
果然,金鼎迎风而涨,最后足足涨有三丈之巨。
昂!
此时金龙咆哮,无形中,众人仿佛看到了一条金龙从天外而来,饶鼎而飞。
此龙正是大秦帝国的国运所在——气运金龙!
气运金龙令鳞鳞金光,璀璨夺目,威严霸气的龙威弥漫大殿,饶鼎盘旋。最后金光一闪,气运金龙竟没入了金鼎中。
一时间,金鼎灿灿金光,更加耀目。
与此同时,金鼎亦慢慢缩小,最后浓缩至大约一丈左右,落于大殿中央力.
第一千一十四章 再启商行 踏入正轨
“好宝贝!”
大殿中央,金鼎炫目、厚重华丽之象,让秦皇政也不由亲身下来,仔细摸索着,口中更是连连惊叹与欣喜。
整体看上去,这可是纯金打造,华丽至极。
而且金鼎从巴掌大小,迎风三丈而聚金龙,此时一丈落于大殿中央。
可见,这当真是仙家宝物无疑。
“陛下,此鼎一丈重十万八千斤,气运金龙守护。
凡人挪不动,妖魔近不了。
此鼎立于大殿一日,帝国便存在一日;
若金鼎有异象,那么帝国必有妖孽,乃警示陛下当早做准备。”
“当真!?”
这实在太匪夷所思了,即使秦皇政也不由露出了一丝惊讶。
“仙人便是这么说的,当金龙与金鼎“九零三”合一,便是与帝国绑在了一起,帝国气运一旦有威胁,金鼎必然示警。”
“好!”
这世界可是存在仙人的,因此秦皇政没有怀疑这仙家宝物的作用。
不管是装饰大殿的金碧辉煌,还是真的可以镇压气运,这宝物与帝国都是有益无害。
“陛下,这第三件宝物乃是书!
此书非竹简,更非锦帛,而是微臣据麻纸改造的白纸,价格低廉。
若是陛下修建一座笼罩方圆百亩的作坊,这一匣书籍的纸张成本可以压制在百文左右,即使在印刷上完整的内容,售卖三百文,也是一倍的利润。”
什么?
不管是秦皇政,还是诸大夫皆是不敢置信的看向第三件物品。
为何科举之前,世家为尊。
便是因为文化的垄断,世家大族掌握着绝对的传承,垄断了下层向上层的天梯,且高昂的学习成本也让贫民望而却步。
至于寒门?
那是贵族没落,或者祖上有名人,才能称之为寒门。
因此寒门即使贫穷,但也有书籍可学,而不像是贫民,即使想要学习都没有途径。
而且在贫苦挣扎中,也看不到丝毫的希望。
若是出现了三百文的廉价文化,绝对可以打破贵族的垄断。
一时间,三公九卿,还是那些诸公看向张骁山的目光除了震惊外,还有缕缕不善之色。
不过张骁山丝毫没有在意,而是打开书匣,将装订帝国律法的书册一一分给秦皇政、三公、九卿。
因为张骁山心中的造纸技术已经成熟,洁白如玉的明纸,墨是特制的后世徽墨,打开之后,上面一字一句皆是清清楚楚,黑白分明。
而且纸张极薄,原本需要一车竹简才能记述的帝国律法,此时小小的书册完全囊括其中。
甚至每条严苛的律法后面,还有一些举例说明。
因此即使帝国刚刚初立,律法并没有后世繁杂,但依旧刻录了整整一个书匣。
“爱卿,这些当真只用一百五十文?”
至于挣钱?
秦皇政根本不在意,他要的是将这些帝国律法,散布在帝国每个角落。
因此即使免费,他也要给帝国每个地方的衙门发几套。
只有这样,帝国律法明确,才能上行下效,长治久安。
“若是帝国大规模印刷,技术成熟下,每道环节都压缩一下成本,微臣可以将成本压制在一百文左右。”
“好!好!好···”
秦皇政不由神色大喜,而此时一众大夫也看到了这些精美绝伦的书籍。
不说成本多少,卖给他们的话,即使百两纹银也是舍得。
更何况眼前这书籍,价值如此低廉。
“除此外,微臣恳请陛下于全国各地修建私塾,将文化传播与底层,打破七国贵族与文化的垄断。
同时收集七国旧书、天下奇书、百家经典···对七国、四大部洲的文字进行统一改制,方便帝国令达天下,畅通无阻。
另可编纂一本从盘古开天,至六国一统的记史。
甚至精粹各国之典籍,天下群书,去芜存菁,汇聚一本帝国百科全书!”
嘶嘶嘶···
听到张骁山的建议,即使三公九卿都倒吸了一口气。
文字一统、传播文化、编纂记史,这绝对是一项浩大工程,没想到骁山便这么提了出来。
“陛下,文字一统势在必行,编纂记史也是可以. .........
但全国各地修建私塾?需要的花费实在太大,即使帝国国库也承担不起。”
丞相李斯站了出来,目绽精光。
前两项必然少不了他的参与,且是功;但私塾之事,一旦帝国人才多了,未必是好事。
“若是不动用国库呢?”
张骁山一言再次震动朝堂,便是秦皇政也不解的看向张骁山。
即使秦皇政也认可李斯的反驳,全国各地修建私塾的花费实在太大了,国库根本撑不住。
“陛下知道微臣喜欢捣鼓一些新鲜玩意,若是将这些东西批量生产,投放帝国市场,可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钱财。
微臣是修士,虽不为帝国国师,但要这些钱财亦无用。
因此微臣愿意将这些商品所获的钱财,全部投效于帝国的基础建设,修建私塾、铺设路道、收养孤儿···”
张骁山的铮铮狂语,让整个大殿顿时为之一静。
即使秦皇政也不由凝重的看向对方,以他的胸襟气度,自然不会是贪墨这些钱财,只是张骁山是否能够累积这些钱财才是关键、
“爱卿所言,真的可以聚敛大量的钱财?”
“陛下若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天火监一观微臣的工作室,内2.0有一些已经成型的产品,如同这卷典籍般,绝对可以令陛下眼前一亮。”
“好,若是爱卿真有此能为,寡人必不负卿之所望!”
秦皇政点了点头,仅仅只是纸张的价值,可以撑起商行的运行。
若是张骁山真有其他手段敛财的话,且钱财全部用于帝国的基础建设,与帝国有利无害。
更何况修建私塾,打破贵族的知识垄断。
此时秦皇政的霸气、魄力,根本不怕这些贵族反噬。
上一篇:斗罗:我,举世仙师,收徒宁荣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