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星魂
不过相比那些敛财的和尚,这些真和尚家底太薄,怕是几天后,自己都要饿肚子了。
“可有伤亡?”
“这倒乜有多少,主要一些伙计阻拦的时候,被人打了,但并不严重。”
对方动手明显有所顾忌,也不想得罪张家太狠。
张家的实力,只要那些大势力不傻,都清楚如何抉择、
“召回哪些地区的掌柜、伙计,然后分散打入没有水灾、相对安稳的地区。
叮嘱那些大掌柜,不要留下一个掌柜、伙计在自己的地盘,以免其中有白莲教的人,趁机里应外合!”
“是,少爷!”
张远也没有反对,张骁山的安排可是极为仔细,连白莲教都防着呢。
至于那些货物?
只要地契在,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更何况被抢过后,大部分的店铺都是一个空壳子了。
或许空了的店铺,还能给那些流浪者一个安身之地。
一举多得!
至于其中的损失,张家根本不在乎。
受灾地区都不是大商业圈,利益并不是大,一年纯利加起来也不足万金,投资虽然不少,但也仅仅只是铺开商业帝国的版图而已。
“另外,调动张家所有能调动的商船,开启屯粮的粮仓吧。
一次三十万石,用完在继续调。
还有通知赵龙象,带三百护卫去护送粮船,一旦有人劫粮,杀无赦!
待会儿我会派遣两队血滴子辅助他!”
对白莲教,张骁山不想正面招惹,因为他面对的,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而那些白莲教的高层就像是黑暗中的老鼠,鬼知道缩在哪里。
损失金钱倒不要紧,张骁山不想树立一个纠缠不清的敌人。
打不得、骂不得,暗中还有老鼠捅刀子、
当然,要是对方真的以为张家好欺负,那么张骁山也会让对方认识一下雷霆之怒。
···
“好事,还是坏事?”
坐在书房内,张骁山一边写着防疫手册、以工代赈之法。
同时又看着再次蹭蹭往上长的功德,短短几天时间,他便又有了一万功德入账!
这对他应该是好事。
之前从南洋囤积的粮食,这次又是十万、二十万的功德。
但功德之下却是无数人受灾,失去家园,流离失所;是千里平原,遍地白骨;是树皮充饥、易子而食···
这虽然不是他的过错,但他宁愿用这些功德换一个平稳度过的春汛、
“阿弥陀佛!”
佛堂内,原本夜夜笙歌的氛围,也是异常凝重。
黄蓉、红绡、绛雪等人都是跟着明尘法师诵念经文,超度往生。
新府外面,此时当年粮价暴涨的画面再次重现,整个临安府的氛围都是不太好。
虽然张家不缺粮,但也不缺没事感叹众生的人。
按照张骁山的意思,吃得太饱,想得太多。
......... ...... ...
对此,黄蓉也只能白了张骁山一眼。
“好了,飘絮,将这些送到张家商行,抄录发出去。”
“是,公子!”
看着张骁山准备的东西,柳生飘絮转身离去。
“接下来怕要不平静了,你们也要尽快提升实力,就没有大宗师,也要八九重的境界,要不然很可能给我拖后腿。”
“这么严重?不就是一场灾情么?”
“灾情只是其一!”
张骁山看着黄蓉的疑惑,这丫头平时聪明机灵,但都在吗闺中,也没有经历过大事,于是摇头解释道:
“在你眼中只是灾情,但在很多人眼中,那就是天兆。
尤其各个灾区都发现了白莲教活动的痕迹,人祸之下,怕是大明、大宋可能由盛转衰。
大明的军备在九关,大宋更不用说,积弱已久。
一旦白莲教起义,虽然憾不动两大帝国,但却可以撼动根基,多事之秋。”
“那朝廷不能去防着点么?”
“防不住!”
灾情之地,官府都是自顾不暇。
更何况白莲教玩了这么多年的猫捉老鼠,根本不可能抓住他们,抓住的也顶多就是那些普通百姓而已。
这也是张骁山不愿意招惹他们的原因。
出力不讨好!
“好了,不纠结这些了,这是朝廷的事情。
现在你们的任务是提升实力,不至于给我拖后腿,否则的话,对付不了张家,还对付不了你们一群女人。”
“谁说我们是好欺负的?”
黄蓉瞪了张骁山一眼,要知道她现在可是七重巅峰的境界,太阴罡气可以外放三尺,横推一丈。
“我说的!”
扛起黄蓉,直接进了侧卧的厢房。
七重巅峰的境界,看似很强,但这次张骁山一定要黄蓉达到八重境界在出关。
毕竟面上江湖上的顶级高手,八重境界才堪堪有自保之力而已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五百万石镇民心 白莲圣母的阴谋
“听说了么?这次张家拿出了三十万石粮食赈灾!”
“三十石?这么多!”
三十万石粮食多少?他们大部分人根本不敢想象。
更何况这是直接捐出去,而不是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售卖。要知道这段时间粮食价格暴涨,现在囤积起来,过段时间可能就是三十万金。
即使她们也不得不敬佩张家的大魄力,而且关键的时候从未掉链子。
“嗨,你们这消息过时了。
不久前张家放出消息,张家粮仓囤粮超过五百万石,这三十万石一旦用完,那么便会有第二批三十石的粮食调出来。”
“五百万石,怎么可能?整个帝国囤积的赈灾粮都没有这些!”
“嘿,中原自然不可能,张家内部的消息是从南洋而来。
南洋那边粮食产量,一年三收、四收,而且每次亩产都是三石以上;而张家的南洋舰队基本上四个月返回一次,带回来的粮食大部分都囤积起来。
张公子说什么粮贱伤农,一年一二百万石的粮食进入市场,必然会对粮市产生冲击。”
“真的?”
···
“哈哈哈,内相还真相信了。
五百石的粮食何等之多,一旦消化不完,那就完全浪费了,张家又不是糟蹋粮食之人。
之前散布的五百万石只是稳住人心而已,要不然慌乱之下必生大乱。”
新府别墅。
童贯原本要去张家的,但想到海运之事一直都是张家公子做主,于是便转道新府而19来、
至于童贯的询问,也是皇帝的意思。
五百万石的存粮,连皇帝都想直接借粮了。
现在各地告急,如同之前的河道般,里面的水深着呢。
大明、大宋帝国的赈灾储备绝对超过了一千万石,但能够落实一百万石就不错了,而且还是士大夫阶级再次剥削压迫的手段之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话,不说那些武唐世家,便是所谓的书香传承,贪婪的獠牙已经开始张开。
“原来如此,那张家还有多少储藏?”
“最近一批刚刚到位,两百万石还是有的,应该可以支撑到下一批的粮食运至!”
噗!
童贯刚刚纾解的表情,顿时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两百万石,即使没有五百万石,但也是一个极其震撼的数字。
张家有这么多的囤粮,即使童贯也不由震撼至极。
“这么多?”
“张家的粮食极少流入市场,而流入市场的也是三年陈,根本没人注意。”
三年陈粮可不是三年陈酿,属于价格最低的一批,一石不足三百文。
反观新米,因南洋的阳光、雨水充足,品质上乘,市场上至少一银起步,属于新贵之列。
但这样的粮食,张家都囤积起了起来,用于保存。
“这么多的粮食,张家真的打算全部捐出去?”
“张家囤积这些粮食,便是上次张某看到了大灾后的景象,以备不时之需。
要不然的话,张家也不会直接散出存粮五百万石的谣言,目的便是为了稳住大局。
张家只是商人,因此稳定的大环境下,才是张家发展的平台;
若是战乱一起,张家便是某些人的血包,怕是多少人盯着张家的财富,内相也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而且这二百万石外,张家又借调了沿海不少的大船,正在运粮。
逆风三月,顺风两月,下批的粮食必到!”
听到张骁山的话,童贯不由点了点头。
不错,张家是真正的商人,没有插手朝堂之心,更没有掌控什么大势力。
若是张家站队也就罢了,但张家也不站队。
从这次说捐就捐,甚至一空到底的大气魄,便可见张家的大慈悲、大魄力。
“张公子的话,童贯必定秉承皇上,张家忠君之心,日月可昭!”
临走前,童贯带走了一套琉璃酒具。
对于童贯而言,他另一个喜欢来新府的原因。
张骁山每次送他的东西都是稀奇之物,不像守旧的张老爷,只会塞金票。
这些年的贪敛,他缺那点钱?
他府邸内没有一千万金,也至少五百万金以上。
他现在老了,反而对黄白之物不感兴趣,因为他贪的钱已经够多了。
随着第一批三十石粮食到位,而且张家伙计开始散播宣传防疫、以工代赈之法,顿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上一篇:斗罗:我,举世仙师,收徒宁荣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