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我只工作八小时 第131章

作者:醒卧美人席

  术业有专攻,高转筒车和造纸术,印刷术不同,若是自己做,怕是一个月也做不出来!

  所以这事得交给公输仇,他提供思路就行了!

  不多时,许林就抵达了公输府。

  公输仇是去年来的咸阳,他对机关术极具天赋,比起以往几代掌门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甚至有传言称他对机关术的精通程度,已经接近公输家族的祖师爷,公输班(鲁班)大师。

  得知许林求见后,公输仇立刻亲自出门相迎。

  “见过许副指挥使!”

  公输仇见到许林后,躬身一礼。

  此刻的他三十多岁,不像原著里年过半百,须眉尽白,秃顶,但他的左手已是机关手,双脚已是机关脚。

  许林摆手示意公输仇不必多礼,然后和公输仇一起去了书房。

  现在的公输仇还有头发,但是不多,已有要秃顶的迹象。

  “不知许副指挥使突然光临寒舍,所为何事?”

  进入书房后,公输仇一边给许林倒茶,一边问。

  他对许林如此恭敬,原因有二。

  第一,许林是影密卫副指挥使,嬴政身边大红人。

  第二,许林接连发明出草纸,曲辕犁,青蒿素等,他对许林很佩服。

第122章 淳于越成为扶苏老师

  “久旱无雨,百姓取水困难。”

  “公输先生精通机关术,不知可有办法帮助百姓取水?”

  许林反问。

  话毕,他从怀里拿出他画的高转筒车,将其递给了公输仇。

  “这是?”

  公输仇皱眉。

  “此物叫高转筒车。”

  “但术业有专攻,我只能提供一个思路。”

  许林正色道。

  然后把他的建议告诉了公输仇。

  “好!”

  “许副指挥使经天纬地之才,在下自愧不如!”

  听完后,公输仇由衷称赞道。

  然后把茶碗递给了许林。

  “有劳了。”

  “我回府后会让人送钱来。”

  许林拱手道。

  言罢,他将碗中熟水一饮而尽,离开了这里。

  到家后,他让离舞带五百金去了公输仇住处。

  ……

  另一边。

  昌文君府。

  “叔父。”

  “我已试探过,淳于越空有名头,并无真才实学!”

  昌文君屏退左右,压低声音道。

  他昨晚跟淳于越等人喝酒,淳于越酒后说,郡县制不如分封制,惹得哄堂大笑。

  秦为何能从一边陲小国,成为天下霸主?

  就在于军功授爵和郡县制!

  郡县制不如分封制?

  分封制若比郡县制强,东周国会被秦灭?

  念及此处,昌文君展颜一笑,给他和芈灵各倒了樽米酒。

  “许林那小子曾言,盛名之下无虚士。”

  “呵呵!”

  芈灵一脸不屑道。

  话毕,他接过酒樽,喝了一大口米酒。

  “迟则生变。”

  “汝今晚便入宫,将淳于越举荐给芈玉。”

  芈灵沉声道。

  “叔父。”

  “兹事体大,要不还是您亲自出马吧?”

  昌文君面露难色,跟芈灵商量道。

  他为秦效力多年,没什么功绩,怕芈玉不给他面子。

  “为长公子找老师是好事,汝在害怕什么?”

  “就算此事被大王知道了又能如何?”

  芈灵见状训斥道。

  然后乘车去了秦王宫。

  ……

  半个多时辰后。

  芈灵如愿见到了芈玉。

  “见过姑祖父。”

  芈玉躬身一礼。

  她虽已是嬴政女人,但因未被封为王后,只是夫人,芈灵又是长辈,所以芈玉选择了先行礼。

  “夫人不必如此。”

  “该草民给夫人行礼才是!”

  芈灵连连摆手。

  被抄家后,他圆滑了不少。

  简单寒暄几句后,芈玉屏退了左右。

  “姑祖父突然造访,不知所为何事?”

  芈玉正色问。

  “扶苏虽幼,但也该找老师了。”

  “不知夫人可听说过齐国博士淳于越?”

  芈灵答。

  “淳于越?”

  芈玉黛眉微蹙,然后摇了摇头。

  “此人在齐国很出名。”

  “学富五车。”

  “因此,我觉得或可让他做扶苏老师。”

  芈灵介绍道。

  “多谢姑祖父。”

  芈玉闻言一愣,旋即感谢道。

  芈灵是华阳太后亲弟弟,他举荐的老师,怎好拒绝?

  “都是一家人,何必说如此见外的话?”

  “我明日便让淳于越来找夫人您。”

  “时间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芈灵朗声道。

  言罢,他转身离开了这里。

  其实应该先让嬴政立扶苏为太子,再举荐淳于越做扶苏老师。

  但因时间紧迫,嬴政又暂无第二个儿子,所以芈灵就先举荐了淳于越。

  望着芈灵渐行渐远的背影,隐匿在暗处的老任把刚才看到的都画了下来。

  ……

  三日后。

  咸阳,秦王宫。

  用过午膳后,嬴政见还是大太阳,剑眉紧皱。

  “多久未下雨了?”

  嬴政端起茶碗,一边喝水一边问。

  久旱无雨,让他觉得嘴很干,每天要喝至少两壶水。

  “差不多两个月了吧。”

  “入春后,好像一直没下雨。”

  盖聂边想边答道。

  “两个月?”

  “久旱无雨,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庄稼?”

  嬴政道。

  话毕,他将碗中熟水一饮而尽,让赵高把所有和旱灾有关的奏折全都给他拿了过来。

  三川郡,北地郡,河东郡皆大旱。

  因郑国负责的水渠尚未修成,所以这三郡今年粮食必然减产。

  “国库里还有多少粮?”

  看完奏折后,嬴政面沉如水的问。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务之急是赈灾,而非考虑粮食是否会因此减产!

  在历史上,嬴政并不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但在这个世界,嫪毐入宫前就已被杀,再加上许林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现在的嬴政尚未黑化。

  “还够吃一年多。”

  赵高恭声答。

  嬴政颔首,让人把蒙毅,蒙恬找了过来。

  蒙恬蒙毅两兄弟抵达书房后,嬴政把赈灾的任务交给了他们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