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廿二
“行了,备忘录就按照他们说的写吧……”
第561章 打捞战利品
与此同时。
更远一些位置的海面上,几乎已经被所有人遗忘的长城298号艇直接进入了水面航行状态。
艇长马杰穿上了一件薄棉衣,从围壳里探出半个身子,正举着望远镜四下搜索周围的海面。
他甚至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搞错了定位,以至于带着全艇开到了错误的海域。
“艇长,要不用电台试试看,能不能联系到周围的舰队?”
下面传来副艇长刘长林带着些许回声的声音。
潜艇在水下,基本上无法进行任何有效通信,只能通过超长波电台接收数据量极其稀少的信息。
一般是一些事先约定好的字母组合,4-6个字节长度,分别对应一些简单的含义。
比如返航、前往xx海域、允许攻击之类的。
水面状态的潜艇可以使用电台,不过因为功率问题,通讯距离也并不乐观。
总的来说,潜艇军官从踏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受到的训练就是独自完成一切任务,因此联络友军很少被作为他们的首选项。
就在马杰纠结着要不要听从副艇长的建议时,他突然在望远镜视野范围边缘看到了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黄色圆柱形物体。
“45方向发现一个可疑物体,距离……大约5链!”
“会不会是之前直升机扔下来的浮标?”
又是从脚下传来的声音。
马杰扯着嗓子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不会,体积很大,而且他们刚才要是丢了声呐浮标下来,那咱们早就该被发现了。”
“那水雷?”
下面又给出了新的猜测。
马杰直接沿着梯子爬回指挥舱,把望远镜丢给旁边的刘长林:
“更不可能,哪有在大洋上放水雷的,再说漂雷也不长那個样子。”
“我们过去看看。”
033潜艇的指挥塔上有几块玻璃,如果不嫌视野差的话,倒也未必一定需要爬到外面去。
长城298艇技术上虽然落后了一点,但华夏海军的操艇技术还是没有问题的,很快就按照艇长的指示,精确地来到了那个不明漂浮物的旁边。
马杰穿好救生衣,带着几名参谋和水兵来到艇面上,用一根钩子的长杆,一点点把那个东西给够到艇边上。
“这东西后面还拖着一根线啊,不会有危险吧?”
90年代这会,带有线导功能的鱼6鱼雷正处在方案推到重来的反复阶段,更早的鱼5则只有出口型没有自用型,所以华夏海军的普通水兵对于线导设备没概念也很正常。
不过作为艇长的马杰对于前沿技术发展还是能跟上时代的。
“不会,有危险的东西不会刷成这么明显的颜色,后面那根线肯定是控制线,跟陆军的反坦克导弹差不多。”
解释完之后,他连着喊了两轮号子,带着艇面上的几个人把那个东西给捞了上来。
但后面的细线缆很长,副艇长拽了半天,也没能完全拽到源头。
“这线应该是断了,一般来说导线的长度能有十几海里长,赶紧割掉好了,免得等会甩到后面去缠住螺旋桨。”
又是一阵手忙脚乱,总算是把这个圆滚滚的东西给彻底弄到手了。
“所以这到底是个什么?”
“像是个小潜艇。”
“你们看这上面还有洋文。”
“写的什么?”
“看不懂,但说明估计是美国佬的东西。”
“美国人又在咱周围干什么坏事呢?”
“不管什么,肯定得带回去研究研究。”
“但是这东西太大了,塞不进去艇里面。”
“……”
艇面上的几个人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来回转了几圈之后,马杰伸出手制止了周围嗡嗡的说话声:
“肯定得带回去,咱们反正也是水面航行状态,就先放甲板上,但是得找个绳子之类的固定住,别让它掉下去。”
紧接着,他又转身看向身后的刘长林:
“副艇长,你去通知通讯员,让他试试能不能联系到舰队,然后把咱们捡到一个东西的消息通知他们。”
“是!”
刘长林一个立正,然后转身小跑着回到了围壳里面。
而留在艇面上的马杰则带着人,尝试把这个圆滚滚的东西固定在艇面的栏杆上。
……
另外一边。
现代潜艇的外形设计是对水下航行专门优化,加上水线位置兴波阻力的存在,导致水面以上的航速反而很慢。
水下最大航速超过20节的冬潮号在水面的最大航速只有区区12节。
因此,岛城号和让巴尔号两艘驱逐舰没用多长时间就追上了以水面状态航行的冬潮号,并且以一左一右的姿态“护送”着后者完全离开演习区域。
期间不仅华夏海军,就连让巴尔号上的法国海军舰员们,都拍了不少照片留念。
恐怕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海上自卫队都不会再敢跑到东海的专属经济区里面造次了。
“太平洋海域,果然热闹得很呐……”
走到甲板上的沃茹尔中将略带感慨地说道。
自从1991年之后,大西洋和地中海那边,就很少出现这么刺激的场面了。
今天这一轮有些过于真实的联合反潜演习,反倒让脱离一线岗位许久的沃茹尔回忆起了自己当年指挥舰队和红海军核潜艇斗智斗勇的日子。
老对手突然没了之后,还怪想他的……
短暂的emo之后,中将回过身,向身后的舰长说道:
“对了,问问华夏海军那边,后半段演习,还要不要进行下去了?”
其实想也知道,出了这么大的岔子,肯定是得回港了。
更何况,从“联合训练”的角度来说,今天的收获也远远超过了按部就班的演习。
因此,将近一公里外的冰城号很快给出了中止演习,准备返航的回应。
“杨副司令,舰长,我们刚刚收到长城298艇的消息,询问我们现在的位置,以及为什么一直没有去找他们。”
“另外,他们还说,从海面上捞到了一个像是小型无人潜艇的东西,问我们怎么处理。”
听到无线电操作员的汇报,几个人这才想起来,他们这边热火朝天地猎杀自卫队潜艇的时候,完全把作为假想敌的长城298号给忘了。
后者现在应该还完全蒙在鼓里……
“咳咳……”
杨书玉的表情有些尴尬:
“让298号艇把位置发过来吧,我们去找他们汇合。”
“至于他们捞到的那个东西……”
就在这时,旁边的罗章明凑到耳边小声道:
“副司令,刚才反潜直升机的机组报告说,那艘潜艇在被发现之后,曾经打出去过一个类似诱饵的东西,推测是个无人潜航器。”
“如果正巧被298号艇捞起来,我想可以带回去研究研究,不过他们艇实在太小,等会让直升机再起飞一趟,转移到咱们舰上来吧。”
杨书玉稍加思索,也觉得这应该是最稳妥的办法:
“那好,就这么办吧!”
第562章 GPS军用导航模块,到手了
毕竟是和平时期,又不是领海范围内,所以最后,在以两面包夹之势护送了冬潮号一段距离之后,两艘驱逐舰就“礼貌”地鸣笛,180°掉头准备返航。
大概半小时之后,刚刚才成功完成了“模拟”反潜任务的9696号直9C再次起飞,找到了已经等待许久的长城298号艇。
准备把艇长马杰和那个大约半吨重的无人潜航器一并运回113舰上。
顺便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预设反潜演习任务。
因为担心保密问题,所以113舰刚刚在电台里面只是要求长城298艇汇报位置并等待,没有详细说明发生了什么。
直到上了直升机,两名飞行员才讲起刚刚自己勇斗春潮级潜艇的精彩故事。
当然,一些必要的添油加醋肯定是少不了的。
“所以,你们是说……”
“你们把一艘海上自卫队的潜艇错当成了我们,然后周旋了将近一个小时,最后……还把他们给逼到上浮了?”
换上一套作训服的马杰听着副驾驶跟自己讲的故事,整个人就是一个目瞪口呆:
“你们……不是在蒙我吧?”
马杰通过侧窗看了看外面平静的洋面。
但就在不久之前,水下却还是暗流汹涌。
然而他和他的潜艇却错过了全部精彩的内容,并且直到一切尘埃落定才后知后觉。
仿佛一個外人。
“当然不是。”
副驾驶摇了摇头。
紧接着,为了提高自己这段故事的说服力,又指了指飞机下面:
“你们刚才捞到的东西,就是那艘潜艇在被发现之后放出去的诱饵,我估计是导线在混乱中被螺旋桨或者不知道什么东西给切断了,所以才顺着洋流飘到了你们那。”
“也算是咱们运气好,不然如果现在我们才回头去捞,那可真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大海捞针了。”
“艇长同志我和你说啊,你是没有看到他们刚刚上浮出来时候的狼狈样子……”
“对了艇长同志,我们还拍了照片的,你想要一张留作纪念么?”
“……”
在这个年代,能让日本人吃如此一个闷亏,绝对是值得吹一辈子的事情。
如果不是顾及到保密守则,俩人恐怕见人就要讲一遍自己把一艘海自潜艇给炸出来的事情。
而马杰作为理论上也算是“参与”了整个事件,但实际上又对情况一无所知的人,就成了完美的讲(炫)述(耀)对象。
“我……”
马杰觉得自己胸口憋着千言万语,但又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说。
最后化作一连串极其不甘心的问题:
“伱们为啥不通知我们一下啊?”
“好歹让我们有点参与感吧?”
“我们中间就隔着10海里而已……”
“……”
刚才一直滔滔不绝的副驾驶突然沉默了。
就在马杰觉得对方是因为愧疚而无言以对的时候,声音却再次响起:
上一篇: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