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廿二
“另外,我知道金陵那边的高校和研究所很多,如果伱能把我们的软件推荐给其它兄弟单位使用的话,以后在拿授权的时候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折扣。”
实际上,由于目前常浩南领导的还是一个项目组,性质尚属于科研机构,因此还并没有确定具体的销售原则。
不过这不耽误他继续参考着印象中互联网产品的推广模式。
芮晓亭看着旁边满脸真诚的常浩南,心里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
但思来想去总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吃亏:
“好,那我先试试。”
很快,在常浩南的指导下,一个新模型就被导入到了电脑里面。
“好像跟卫士1完全不一样啊……”
常浩南看着面前一辆8*8底盘发射车上面的6根矩形定向管说道。
哪怕是个纯外行,也能看出来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别。
“而且你这怎么看着更像是导弹了……”
“毕竟技术进步了嘛。”
芮晓亭一边说着一边对模型进行最后的微调:
“之前那个底盘是92年那会选定的了,无论是承载能力、越野性能还是稳定性都不是很让人满意,正好现在万山特车正在跟明斯克汽车厂合作,计划明年开始生产国产化的运输-起竖-发射车底盘,我们就暂时先用MAZ543的参数建了模,等到以后再微调。”
尽管弹性支撑理论不再要求车体在发射过程中保持绝对的刚性,但为了火力密度和车体寿命考虑,振动幅度和周期也不能太夸张。
“至于定向管……其实这个已经可以算作发射箱了,两个发射箱是一组,每辆车装备三组,这样打完之后可以不用费劲再装填,把提前准备好的新发射箱放上去就可以继续打第二轮,根据我们的计算,这样可以把两轮发射之间的火力间隔从大概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以内,不过这个功能必须要同时购买我们专门设计的再装填吊车才能实现。”
常浩南突然觉得有些棋逢对手。
在捆绑销售这方面,还是你懂的多啊……
随后他又继续补充了一句:
“当然如果客户实在囊中羞涩,那也可以选择使用原来的铁马XC2200底盘和卫士1同款定向管。”
8*8的TEL底盘是一种相当昂贵的东西。
对于大多数使用这类底盘的装备而言,那辆车的成本一般会占到整个系统价格的一半甚至更高。
并且除了大毛或者华夏等少数国家以外,也确实不是所有用户都对远程支援火力的越野能力有特别执着的追求。
就在二人聊天的功夫,芮晓亭也已经动作飞快地完成了对模型的调试和检查。
“呃,之后我要怎么做,把模型复制过去么,还是要重新画一遍?”
说到重画一遍的时候,他的眼神瞟向了身后那名一起过来的研究生。
多带一个人过来自然不只是为了拎包。
后者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弥漫开来。
现场画这种复杂程度的图……
“不需要,你直接在前面加一个调用程序文件的语句就行,我们预留了对市面上所有常见建模软件工程文件的接口,其中就包括SolidWorks,可以直接导入数据。”
常浩南还不知道自己的形象在旁边某个人心中已经接近了救世主。
“这么方便?”
芮晓亭依言快速输入了一条语句。
屏幕上果然出现了调用数据成功的提示。
几秒钟之后,一个新的对话框弹出,里面正是那门新火箭炮的建模图。
“……”
在这个就连硬件通用性都很差的年代,几乎没有人考虑过不同软件的通用性——
技术上其实没有任何障碍,但为了排他性地抢占市场,某些软件开发商会故意让自己的文件格式跟同类竞品有所区别。
对于工程人员来说这简直就是地狱。
即便底层的参数化逻辑完全一致,要想把设计图从一个软件调用到另一个软件之内,都需要相当复杂的转写过程。
哪怕非常熟练的人也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
如果运气再差一点,甚至有可能要重画。
而现在,他只用不到5分钟便完成了这一切。
“接下来应该是网格化……”
随着进度不断推进,芮晓亭的操作也愈发熟练。
“呃……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选项?”
屏幕上弹出的一个命令行界面中,出现了5个选项。
关键是他一个都看不懂。
“哦,这是我们预设的5种不同的网格化算法。”
常浩南解释道:
“你这个模型有点大,一次生成可能要爆内存,你把定向管、转向架和底盘拆成三部分分别生成,然后选择第二种就行了。”
“拆三部分就可以?”
芮晓亭放在键盘上的双手抖了一下,在屏幕上留下了几个不成规律的字符。
要知道他之前做有限元分析的时候,这一步甚至要对液压支腿、大梁、副架等细分结构单独生成才行。
“你要是觉得麻烦,可能……把转向架和定向管合在一起也行。”
常浩南用不太确定的语气说道。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芮晓亭整个人都已经麻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哪怕眼前这个软件连个正经的图形界面都没有,操作也需要靠命令行进行。
但想想这次回去之后,竟然还得继续接受ABAQUS的摧残,就觉得世界一片灰暗。
于是他打定主意,回学校以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校长把这东西的授权给拿下来。
什么钱不钱的。
俗!
第375章 从深山中飞出的鹰
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芮晓亭按照常浩南的建议,把整个模型分成三个部分,选择方法2并敲下了回车键。
“呼……”
看着屏幕上飞速闪过的程序运行日志,他长舒一口气,向后靠在椅背上。
今天上午发生的一切,都比预想中顺利太多。
甚至让人微微感觉到一种不真实感。
刚好,接近正午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映在几个人的脸上。
芮晓亭抬头看向旁边墙上的挂钟——
按照他的经验,学校机房里面的电脑,一多半显示的都是UNIX TIME的纪元时间,也就是1970年1月1日。
上午十点三刻,刚好快到饭点。
“常主任,要不要一起出去吃个饭?”
他向旁边的常浩南问道:
“您这次帮了这么大的忙,总得给个机会让我表达一下感谢,之前从机场过来的时候路上看到有家不错的馆子,我来请客。”
本来芮晓亭在来京城之前向学校申请的是一次10-15天的中期出差,并且特地跟财务打了预防针说可能还要进一步拉长,但以目前的效率看,或许连10天都未必用得了。
“吃饭么……不着急,还是先干正事,等会跑全炮发射动力学仿真的时候再去也不迟。”
“正事当然要做,但现在这功夫闲着也是闲着,网格化怎么也得到……”
说到这里,芮晓亭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注意到屏幕上已经完成了对于网格数量的预估,开始对粗网格进行计算了。
而根据他的经验,仅仅这个准备过程往往就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甚至更长。
而这才过去了……
五分钟?
如果按照比例估计的话,那可能完成整个网格化过程也就是需要30-40分钟时间。
还真不够出去吃一顿饭。
不过现在的芮晓亭跟刚才相比已经不一样了。
他进化了。
芮晓亭打定主意,不能再因为一些小事就一惊一乍。
否则显得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
他自己倒是无所谓,主要是不能给学校丢人。
常浩南这边也早已经达到了安利的目的,没有继续开口。
然而就在这心照不宣的沉默中,有一个声音却显得极其刺耳:
“芮老师,这个网格化的进度怎么走的这么快?”
刚刚几乎一直处在懵逼状态中的那名研究生终于等到了一个自己完全能看懂的部分。
然后他几乎下意识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
有那么一瞬间,芮晓亭有点后悔自己为了尽量不耽误项目进度,没有把课题组里面最稳重的老博给带过来。
半小时之后,跟芮晓亭刚刚估计的时间差不多,程序给出了“网格化已完成”的提示。
“然后……就可以直接进行全车仿真了是吧?”
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又额外确认了一下。
“没错,而且我刚才推演了一下你导入进去的那个多体……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它应该可以用于线性时变控制系统的固有频率分析,正好我这个软件支持强制连续迭代功能,所以你甚至可以直接模拟全车连续射击时候的总体情况,不用对每一次发射进行单独计算。”
多管火箭作为连射武器,发射过程中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接触刚度以及俯仰体质量及其分布随着摇架上火箭弹个数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火箭弹质量较大,火箭炮空载和满载相比质量及其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考虑质量变化对多管火箭动力响应的影响。
此外,对于弹性支撑理论下的武器系统来说,它的后一发弹发射时,前一发弹所引发的振动还没有完全停止,相当于在原来的振动特征上又附加了一个新的振动特征,射弹次序越靠后,受到这一方面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火箭炮每两次发射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会有细小的差别,发射次序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并非按定向管的排布顺序进行。
为了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往往需要在对一次发射的计算结束后,人工确定并校准结果,再迭代进入下一次发射之中。
而常浩南则解决了这个痛点。
不过对于芮晓亭来说,他首先关注的是另外一个地方:
“常主任,这个结果不知道是您……什么时候推演出来的?”
开玩笑,这一上午他们三个都呆在一起。
“就刚才等网格化的时候,半个小时呢,足够寻思出来一点东西了。”
“可我怎么寻思不出来……”
旁边的研究生脱口而出,但后半句话被自家导师如刀子一般的目光给憋了回去。
芮晓亭心说不仅你寻思不出来,我要是不靠电脑算一下也寻思不出来,伱可别给咱学校丢人了……
直到仿真过程正式开始,他才逐渐回过味来。
对于远程火箭炮来说,由于定向管的数量有限,全自动迭代计算的优势其实并不大,最多也就是无需派个人专门在电脑前面看着。
但是他们金陵理工大学作为国内几乎所有火炮系统的摇篮,所承担的研发项目可远远不止于此。
别的不说,就目前在研的小口径速射高炮,每分钟射速高达1100发,要是逐一进行手工迭代,哪怕把键盘敲出火星子来都差点意思。
至于海军那边急需的多管近防炮……
上一篇: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