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廿二
海军少将已经顾不上思考华夏人从哪里整过来航程这么远的飞机,又是从哪里获得了足以让己方预警机致盲的电子战技术。
他只能用上手头的全部力量,先把这一波撑过去再说。
随着韦斯特的命令下达,卓越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
应该说,皇家海军表现出了符合老牌海上霸主的训练水平。
航空部门迅速协调准备降落的四架飞机分成两批,以空出两个可用的起降点,同时为另外两架处在待命状态的海鹞拆掉副油箱,以使它们满足垂直起飞的重量要求。
仅仅几分钟后,伊恩·沃特森少校和兰德尔·布朗上尉驾驶的两架飞机便完成起飞程序,并顺利切换成平飞模式,朝着目标所在的位置飞去。
无线电中传来了预警直升机上指挥人员的声音:
“四叶草,对方可能实施了电磁干扰,我们的X波段雷达无法看到目标,但同样没有发现目标使用雷达,你们或许可以利用这一点。”
在1983年,沃特森还是一名菜鸟的时候曾经遭遇过一次无线电故障,导致他无法找到航母,在即将燃料耗尽的时候降落在了一艘路过的货船上。
从那之后,四叶草就成为了他的呼号。
“收到。”
沃特森打开雷达尝试了一下,发现果然如预警机所说,目标所在的方向是一片杂波,虽然这说明肯定有东西,但却导致他们无法使用作为撒手锏的AIM120空对空导弹。
在垂直起飞状态下,他的机载燃油只够以经济航速飞行大约270公里,所以并没有太多时间给他用来纠结。
最终少校决定听从预警机的建议,关掉根本不顶用的雷达,稍微绕个圈子,从侧面接近敌人。
他知道绝大多数苏制战斗机的座舱视野都很差,所以在不使用雷达的情况下很难察觉到侧面,尤其侧下方目标的存在。
如果运气够好,那么甚至能直接切入到对方的后半球,占据巨大的先手优势。
只要能拖延8-10分钟,就足够清空起飞甲板,让后面的另外几架飞机以正常方式起飞。
“少校,接敌之后记得判断一下对方飞机的型号,最好能用照相枪留下图像资料,我们返航之后可能有用。”
这次的命令直接来自CIC里面的韦斯特。
目前的情况看上去已经回到了正轨,两架海鹞再怎么说也应该足够缠住对方,因此他开始好奇华夏人到底派出来了什么型号,能够飞行将近1600公里的距离。
“或许他们根本没准备飞回去?”
刚才被CIC里面的紧张气氛搞得有些紧张的博伊西中将总算又找到了开口的机会,在他看来,局面应该算是得到了控制。
但这个自以为有趣的玩笑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就连之前站在他这边的舰长都没有看他。
“那三架飞机改变了方向,朝我们的两架海鹞过去了。”
丹尼斯上校看着雷达界面,一脸震惊地说道,
“可是四叶草他们不是关闭了雷达么?”
在双方都没有使用雷达的情况下,应该是两眼一抹黑才对,但是对方所做出的应对显然是有的放矢。
“谁知道他们用了什么巫术呢……”
被搞得有些心力交瘁的韦斯特摇了摇头,
“无论如何,他们至少没有继续朝我们的方向冲过来,华夏人的飞机应该也没有多少燃料了,纠缠不了太长时间就要返航。”
说到这里,少将总算长舒一口气,上半身靠回了靠背上。
……
几分钟后,刚刚接到警告的沃特森已经在距离舰队大约30公里的距离上和目标发生了目视接触。
但华夏空军的三机编队占据了背对夕阳的有利位置,导致英军飞行员很难直视目标。
但尽管如此,少校还是依稀看出其中有一种机身修长的型号,仅从轮廓上看很像是老熟人苏15。
当然,华夏并没有这种飞机,所以应该是那种他们自己的歼8B。
判断出目标信息之后,沃特森稍稍放下心来。
一般情况下,截击机在目前这个8000米左右的飞行高度的综合飞行性能最差,如果真的陷入盘旋,那么凭借着良好的机头指向性,以及高推重比带来的高稳盘性能,海鹞应该没有落入下风的道理。
一切的发展都如同他预期的那样。
对方三架飞机似乎没有继续往舰队飞过去的意思,而是不慌不忙地和他进入了狗斗。
“来吧,猴子们……”
双方飞机交错过去的一瞬间,沃特森自言自语道。
然而,也就在他滚转90°准备拉出一个大角度的瞬盘时,余光却突然看到了比自己更低的高度上,有另外三道长长的尾迹在海面上划过,朝着舰队的方向延伸而去……
“不对,他们不只有三架飞机!”
少校对着无线电大声喊道:
“舰队,有另外三架飞机朝你们的方向过去了,注意拦截!”
另一边,航空母舰上突然接到这个报告的韦斯特少将整个人直接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他用最快的速度抓起送话器,要求全体舰队准备近防武器。
理智上讲,他相信对方不会真的对他开火。
但过去的记忆又让他几乎是不受控制地完成了一系列指令。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半空中,座舱里面的王炜已经看到了从远处海平面上不断升起的桅杆。
他知道,那就是这次的目标。
在任务简报中,并没有对“飞越”这个动作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理论上,他携带的侦察吊舱可以向侧面65°范围拍照,只要能在照相机中记录下目标舰队的图像,应该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王炜却对自己有一些更高的要求。
他希望能够通过对方卓越号航空母舰的正上方,并拍下对方飞行甲板上的情况。
那一定是非常珍贵的图像。
飞行编队的高度下降到了惊人的30米左右,好在附近海面风平浪静,不至于突然有一朵大浪袭来。
为了保证成像效果,三架飞机在接近目标的最后时刻降低了速度。
如果还驾驶着老式的歼8B,那么他甚至很难以小于400km/h的速度维持平飞。
但这架神奇的飞机竟然在超低空维持了大约300km/h的速度,并且飞行稳定。
王炜最后调整了一次航向,把机头对准舰队最中心的航母甲板。
他甚至能看到飞行甲板上正在准备起飞的两架海鹞战斗机,以及或是震惊或是惊恐地抬头看向自己的船员。
第338章 受到惊吓的英国人
就在王炜率领编队突破防空圈的同时,皇家游轮顶层大厅里面,一次规格颇高的晚宴正在进行当中。
由于这艘船完全不属于皇家海军序列,因此刚才舰队无线电中的一系列通话都没有对此处其乐融融的氛围产生影响。
至于战机频繁起降这种事情,在最近几天都经常发生,大多数乘客起初还会兴致勃勃地聚集到窗边观看,不过很快也就没了兴趣。
尽管还有一些稍微懂行,或者对海军感兴趣的乘客还会关注,但是高级宴会和上流社会的交际场吸引力显然还是更大。
记者英格丽德·西沃德和同事兼从小到大的朋友马克·斯宾塞正坐在一个角落里喝酒。
二人托了好几层关系来到这艘船上,本来是想要抓住几个大人物挖出些新闻。
结果大人物虽然找到了几个,但他们始终没有找到机会接近。
看着愁眉苦脸的西沃德,斯宾塞端起酒杯,和她轻轻碰了碰,然后开口安慰道:
“往好的方面想想嘛,至少我们有机会亲自参与这次航行,相信我,回去之后就算只是出几期回忆录,都能让报纸大卖几天。”
原本这支舰队刚刚出访的时候,影响力还没有这么大。
只是后来随着一路上出访不少原英联邦国家,确实是刷足了脸面,让很多英国人不由得想起了70多年前的那场帝国巡游。
毕竟是大英帝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候。
就像华夏人永远不会忘掉汉唐时代一样,每个英国人也都装着一个帝国梦。
但旁边的女记者却并未因此而变得高兴起来:
“费了那么大周折上这条船,光是大卖几天的报纸怎么可能回本?”
她说着把杯中的葡萄酒一饮而尽:
“实际上,我本来是听到消息说,这次巡游会涉及到一些与王室相关的人员……”
“王室成员?”
斯宾塞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不少。
最近两年,王室的新闻几乎无一不是高度敏感:
“我只是听说,这次舰队出访后面有王室的支持。”
“因为现在需要一些振奋人心的话题来冲淡一下王室的丑闻……”
这个时候,一对穿着亮丽的年轻男女朝这边走过来。
两人非常默契地换上了另外一个话题。
“您好,请问能帮我和我的未婚妻拍张照么?”
显然,对方是看到了他们身边放着的相机包。
“可以。”
西沃德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旁边坐着的斯宾塞,然后答应了下来。
“就在窗边就好,用后面的军舰当做背景。”
那一男一女站到了宴会厅的落地窗边上。
西沃德随手调整了一下相机,然后蹲下开始对焦。
实际上,记者和摄影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像是她这样的访谈记者更是鲜少需要自己按动快门。
相机只是职业形象的一部分,以及以防万一而已。
然而就在她把取景框对准两个人的瞬间,却发现窗外远处,正有一架飞机从卓越号的舰艉不断接近。
即便作为一个军盲,这几天时间下来,西沃德也知道,皇家海军的舰载机着舰是用垂直方式进行的,并不存在这样的进近程序。
记者的直觉让她迅速调整焦距,拍下来了一组照片。
如果一个不知道情况的人看到这一幕,或许会以为这是一架舰载机在准备降落。
事实上就连12号机上的王炜自己,都有一种放下起落架试试的冲动。
不过最后还是维持了理智。
一艘没有斜角甲板的滑跃式航空母舰,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完成触舰复飞。
再者说他也确实没练过。
万一搞出问题,那今天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就全完了。
在飞机通过航母上空的一瞬间,他按下了侦察吊舱的拍照按钮。
同时眼角的余光注意到,下面几架海鹞飞机旁边的地勤人员都下意识地做出了低头躲闪的动作。
这也正是“剃头”这个动作所带来的威慑力。
尤其对于曾经被低空突防的攻击机扔铁炸弹击沉了好几艘舰艇的皇家海军来说更是如此。
想到这里,王炜突然在电光火石之间有了个大胆的念头。
在出发之前,上级告诉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抛掉机上的副油箱。
这句话的本意显然是表达在需要空战或者加速的情况下。
但如果延伸开来的话,那王炜觉得,现在也可以算是“必要的时候”。
他把武器选择旋钮拨到了最外侧的“副油箱”字样处。
在飞机从舰艏离开的那一刹那,12号机翼下的两个副油箱如同两枚炸弹一般脱落而下,接触到水面的一瞬间又被弹起,打了数个水漂之后才最终一头扎进海里。
这时,从舰队另外一侧飞过的歼轰7后座飞行员举起相机,以第三人称视角记录下了这个难得的瞬间。
“有机会真想试试在航母上降落是什么感觉……”
上一篇: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