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 第59章

作者:风起于渊

  “打了啊?”

  “打!”杨桂荣咬着牙,主动把脸伸了过去。

  “啪!”一声脆响,在里屋回荡,一直传到外边去。

  外边埋头吃饭的几人同时抬头,朝里屋望去。

  随即陈德明暴怒的声音传出:“败家娘们儿,自家人都不认了吗?我看你真是皮痒了!”

  “你再敢说这种话,看我不抽死你!”

  紧接着,传来杨桂荣的啜泣声。

  王秀兰慌忙起身:“造孽啊!造孽啊!”

  等杨桂荣被怒气冲冲的陈德明带出来时,脸上赫然印着一个深红的巴掌印。

  “你说你!有话好好说,干嘛动手?”王秀兰急得直拍大腿。

  陈德明脸上怒意未消:“娘,您别管。”说完,把杨桂荣往前一扯,让她正对着陈巧翠,“想好说什么了没!”

  杨桂荣低着头,声音带着哭腔:“妹子,是我说话不过脑子,说错话了,你别记仇了。”

  陈巧翠狐疑地看着陈德明和杨桂荣。

  她哥一辈子没跟人红过脸,家中大小事,都是听杨桂荣的居多。

  难不成今天终于硬起来一次,敢动手打老婆了?

  江尘看着也不禁莞尔,这位嫂子的嫂子,还真放得下身段啊。

  屋内大多人都看出了门道,唯独王秀兰还蒙在鼓里。

  见儿媳被打,儿子又油盐不进,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只得拉了拉陈巧翠的衣袖:“巧翠?”

  虽然知道可能是演的,但陈巧翠也确实消了气:“多大点事,我也没记在心上。”

  “那就好,那就好。”王秀兰松了口气,又瞪向陈德明,“你看你把人打的!”

  杨桂荣拢了拢头发,露出那巴掌印。

  又转向江田和江尘:“还有妹婿、小尘,之前是我说话太冲,你们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江田自然不会计较。

  虽说心里还有些不舒服,但毕竟是媳妇娘家,总不可能因为这点事断了来往。

  江尘更不会在意,他今天主要就是想看看这里有没有新卦签。

  “坐下吃饭,坐下吃饭。”

  王秀兰见事情平息,连忙张罗着让两人坐下。

  陈德明坐回原位,杨桂荣却仍旧站在他身后,一副被打服了的委屈模样。

  王秀兰无奈,只能再看向陈巧翠。

  陈巧翠看着杨桂荣这副样子,心里难免有些得意。

  最后一点芥蒂也烟消云散,开口道:“嫂子你也坐吧,尝尝这鱼肉,鲜的很。”

  杨桂荣这才拘谨坐下。

  一顿饭吃完,杨桂荣麻利收拾碗筷,手脚都比往常勤快了不少。

  这时,陈庆余开口道:“德明,小尘头回来我们村,要不你带着他出去转转?”

  陈德明正愁没机会开口,一听这话立马起身:“小尘,去看看不?”

  又转头对陈巧翠说,“妹子,你们也一起吧,你都多久没回来了。”

  陈巧翠乐得答应。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虽说现在不算大富大贵,但荒年里能给娘家送来这么多米面粮油,在附近村子绝对是独一份的。

  若是碰见熟人一问,那不仅她,家里人也都有面子

  嫂子和大哥都应了,江尘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四人出门,陈巧翠如愿碰到几个此前相熟的村妇。

  对方问起回来的缘由,陈德明在旁边助攻,把她带的东西一说,听得村民们连连咋舌。

  夸了陈巧翠孝顺,又夸江田爱媳妇。

  陈巧翠步子都轻盈了几分,江田也差不多,胸膛挺起,对江尘投来一个感激的目光。

  随意转了转,几人就到了河边。

  陈德明站到江尘旁,开口说道:“小尘,我们这河段,每年春秋都能抓到不少鱼。”

  “可冬天一结冰,就啥也抓不到了,你说要是凿开冰窟窿,能有鱼不?”

  江尘扫了一眼河面。

  长河村的河段位置的确比三山村好。

  河道拐角处淤泥沉积,让长河村的田地更肥沃。

  河道更宽,水量也比三山村大,鱼虾自然更多。

  要说这河里没鱼,他是不信的。

  但看着殷勤的陈德明,他还是开口:“可能有吧,我也说不准,我上次纯属运气好。”

  陈德明主动往冰面上走了两步,笑着开口:“要不你指个位置?正好家里工具都有,我和你嫂子出力。”

  “要真能抓到鱼,不说百多斤,我们就拿点杂鱼就行。”

第85章 长河村凿冰捕鱼?看走眼了

  陈德明都这么说了,江尘也只好跟着走上河面。

  这河段的冰层看着比金石潭稍薄些,但也结实到能跑马跑车。

  他在冰面上踱着步,目光左右打量,好像真的在观察一样。

  旁边的陈德明立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跟在他身后,大气都不敢喘。

  大概在河面上转了一圈,江尘停在河段拐角处、靠近河岸的地方。

  不确定地开口:“可能……在这儿?”

  陈德明眼前一亮:“真的?确定吗?”

  江尘笑了:“这事就是神仙也不能打包票啊。我上次是运气好,这次谁知道准不准。”

  旁边的江田却忍不住开口:“上次小尘就点了一下,我们顺着开挖,冰层一破,鱼直接往外跳!”

  “哥,那不一样。”

  江尘解释道,“我那是知道金石潭的暖流在哪,鱼冬天喜欢躲在暖和的地方。这片河我来的少,真的就是猜的。”

  陈德明本来有些犹豫。

  可听完江田的描述,眼中的光越来越亮:“那我去拿抄网和冰凿!”

  江尘赶忙拉住他的衣服:“德明哥,我们可先说好,挖完什么都没有我可不负责。”

  陈德明重重点头:“放心!反正冬天也没事做,就当活动活动身子。”

  他几步跑上河岸,回家没多久,杨桂荣就跟着他过来了,手里还拿着抄网。

  脸上的巴掌印还没消呢,但表情只有兴奋了。

  看到站在河边的陈巧翠和江尘,才稍微收敛了些。讪讪地说:“妹子,小尘,你们歇着就行,我们来挖。”

  “小尘,那我可就开挖了?”陈德明下河之后,站在刚刚江尘点出的位置开口。

  “我就是随便一说啊,挖不着东西可别找我。”江尘又强调一遍。

  旁边的杨桂荣也跟着笑:“我知道,运气嘛。真没鱼,我们也不能怪你啊。”

  说完,就跟着陈德明下了河,两人斗志昂扬,热火朝天地凿起冰来。

  江尘悄悄召出龟甲,三枚卦签依旧悬浮在眼前。

  在金石潭,他还能解释是知道暖流位置。

  可第一次来长河村就指哪哪有鱼,未免太神乎其神了。

  所以他刚才指的位置,是真没靠龟甲卜算,全凭猜测的。

  有没有鱼,那是真的靠运气,不带一点说谎的。

  江田和陈巧翠本来就在一旁看着,可没过多久,陈庆余也来了。

  听说江尘指出了位置,老爷子兴奋得很,直接下河抢过儿子手里的冰凿:“磨磨唧唧的,我来!”

  说着就奋力凿了起来。

  江田本还想旁观一会儿,可老丈人都动手了,自己站在岸边看戏就不好意思了,只能跟着下河帮忙。

  没多久,王秀兰也过来了。

  她倒是没下河,索性跟陈巧翠一起,在岸边生了堆火。

  让几人凿一会儿后,轮流上来烤火休息。

  这待遇,可比江尘上次在金石潭捕鱼好多了。

  几人热火朝天的干活,有和陈庆余年纪相仿的老头路过,凑过来探着头高声问:“老陈头,你们这是干啥呢?”

  陈庆余刚把冰凿交给儿子,正站在岸边烤手,扬声回道:“干啥?看不出来?凿冰抓鱼呗!”

  “啊?哈哈哈!”那人像是跟陈庆余相熟,打趣道,“这大冬天的,你们是吃饱了撑的?真这么容易抓到鱼,还能轮得到你们?”

  “哎,你还真说对了,就是吃饱了撑的。”

  陈庆余也不恼,指了指陈巧翠和江尘,“我女儿家的小叔子,前几天在金石潭点了个位置凿冰,抓了百多斤鱼。”

  “今天女儿带着鱼来看我,我吃撑了就正好来消消食。”

  “这位置也是他点的,你说里面能有鱼不?”

  “啊?”那人看了一眼江尘。

  见他年纪轻轻,随即的不信又多了几分:“你就吹吧!真这么容易,我天天躺在这凿冰了。”

  嘴上说着不信。

  老头却没走,蹲在河边看陈德明他们在河中干活。

  渐渐地,河边聚集的人也多了起来。

  冬天家里本就没活计,来看个热闹也不耽误事。

  他们也都想瞧瞧陈家费这么大劲,到底能不能抓到鱼。

  四人齐上阵,陈德明比上次顾大江兄弟还有干劲。

  不到半个时辰,就听“咔嚓”一声,河道冰层裂开一道缝,河水顺着裂缝缓缓涌上来。

  陈德明后退一步,举起冰镐砸下。

  最后一层冰裂开,河面上多了个一尺见宽的冰洞。

  河水顺着冰洞往上涌,岸边不知何时已聚了十好几人,都探着脖子往洞里瞅,嘴里还不停说着:

  “有鱼吗?有鱼吗?”

  “看水里有动静啊,不会真有吧?”

  “有什么动静?那是冰碴掉水里了,真有鱼也被吓跑了。”

  陈德明在冰窟窿旁看了半天,没看到鱼。

  终于忍不住把抄网往水里一伸,胡乱抄了两下后,往上猛捞。

  ——“哗啦”一声,水流顺着网眼淌下后,网里只剩些碎冰碴。

  陈德明随手倒在冰面上,里面只混着几条小指大小的狗鱼,跟着冰碴一起蹦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