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起于渊
而他面前的桔梗堆里,有一株不过中指长的细根,在昏暗中似是泛着微光。
果然,野山参就在这儿。、
...............................
第34章 泼皮是假的,好色是真的
“老板,桔梗怎么卖?” 江尘蹲在摊前问道。
男人抬眼,一脸不耐烦:“又是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别耽误事。”
“我这不是货比三家嘛,别家都卖十文一斤。”
“那你去买别家的。” 男人摆出不想做生意的样子,重新垂下眼,“我家的十二文一斤,不还价。”
“算了。” 江尘像是下了决心,“还是你家的品相看着好,称一斤吧。”
“算你小子有眼光。” 男人笑了声,丢过来一根草绳,“自己挑,保准比别家的药效足。”
江尘接过草绳,随意抓了一把桔梗系好,称重、付钱,一气呵成。
提着桔梗离开时,那摊主已重新坐下,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沈砚秋一路看下来,忍不住发问:“这桔梗明明没刚才那家品相好,还贵两文,你怎么偏买这家的?”
“而且…… 是江叔染了风寒吗?你买桔梗做什么?”
她刚才就想开口,见江尘爽快付钱,又把话咽了回去。
“家里没人生病。” 江尘得手后,在沈砚秋面,带着几分得意举起桔梗,“你认得药材?”
沈砚秋点头:“看过些医书。”
说着就念叨起来:“桔梗能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
“你家中没人生病,买它做什么?”
江尘见已走出那条街,随便找了个无人角落。
解开草绳将桔梗铺开,展示在沈砚秋面前:“看看,哪株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不都是桔梗……”
话没说完,沈砚秋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手指轻轻碰向正中间那株,将其拿在掌心中。
这一株,比寻常桔梗瘦了近一半。
表皮不是桔梗的光滑黄褐,而是带着点暗沉的土黄;
桔梗的须子又粗又直,这株的须根却细如棉线,弯弯曲曲缠在一起,须上还沾着几个针尖大的紫褐色小点。
“这是……” 沈砚秋的手不由自主的小心翼翼起来,“野山参?!”
桔梗,不过十几文钱一斤!
可一年生的野山参幼苗,拿到药铺就能换一两银子;
每多一年,价钱便涨一两;
若是年份破十,要二十两银子!药铺绝不会还价。
这简直是撞大运了,才能从桔梗里买到野山参吧。
沈砚秋难以置信地看向江尘:“你怎么认出来的?”
“就摆在那儿啊。” 江尘说得轻描淡写,“你能认出来,我怎么会认不出?我可是从小在山里长大的。”
这话沈砚秋倒没怀疑。
山民靠山吃山,认得草药不稀奇。
可 “认得” 和 “一眼认出” 是两回事。
若不是江尘挑出来,她到现在也发现不了异常。
从那么多桔梗里,一眼找到这株细小的野山参,这份眼力绝非寻常人所有。
“怎么样,现在信我能挣到买刀的钱了吧?”
“信了。” 沈砚秋下意识颔首,她当时不是没听到江尘的话,只是懒得回应,觉得他只是说大话而已。
“看来那些说你不学无术的传言,都是假的。”
她心中已经确定,村中关于江尘的传言。
要么是以讹传讹,要么就是世人有眼不识赤金。
江尘差点哭了,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要摆脱原主的泼皮人设了!
“不过…… 无赖好色大概是真的。”
沈砚秋仍记得方才江尘趁机握她手的事。羞意褪去后,忍不刺他一下。
“额……我必须严正声明! 这才是最大的以讹传讹!”
沈砚秋转过头去,明显不想听他辩解。
“好吧。” 江尘知道扭转人设,任重道远,不能急于一时。
转而道,“那现在去药铺?”
单独收好野山参后,两人直奔药铺。
沈砚秋先上前去:“掌柜,抓药。”
药铺掌柜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头,正在整理药材。
听见动静转过身来,问了一句:“有药方吗?”
沈砚秋从怀中取出四折的黄纸递过去,掌柜展开细看。
“要几日的?”
“十日。” 她想着,十天光景,爹爹的病该好转了;
若是还不好,就得带他来城里诊治了。
掌柜转身抓药,很快提着几包叠成方块的药走回来:“八钱银子,或者九百大钱。”
一两银子,等于一贯大钱,也就是一千文。
可银贵铜贱,市场一两银子是能换回来一千一百文大钱的。
沈砚秋递过两粒银子,掌柜称过后,将药递了出来。
沈砚秋收好药,转头看向江尘。
他这才走上前,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掌柜,收药材吗?”
沈砚秋看去,却不是刚刚买来的野山参。
不由有些好奇的探头过去。
掌柜终于打起了精神:“什么药材?”
第35章 赚钱!
江尘打开油纸包,掌柜立马探头看来。
看见里面后,一眼认出:“鲜货天麻?还是一株双生,你运气不错啊。”
一来双生天麻本就少见,虽药效与普通天麻无异。
但因其形态特殊,若送到达官贵人家中,往往能卖出更高价;
二来秋冬时节的天麻多藏在枯枝腐叶下,寻常人极难寻得。
所以能挖到一株野生的一株双生天麻,那肯定是撞大运了。
江尘没接话,只道:“既然掌柜也觉得稀罕,就给个实在价吧。”
说话时,他的手始终揣在怀里没拿出来。
掌柜见状,心里发笑。
暗道:这小子肯定还有别的药材没拿出来,若是价钱给得不妥,怕是不会卖给自己了。
似天麻这种滋补的补药,转手就能赚一倍。
这种低买高卖的生意,他可不想让给别家药铺。
自觉摸清了江尘的心思,掌柜便没了压价的念头,重新打量起手中的天麻:
“五年生的天麻,若是单株可算五钱银子,双生虽是吉兆,药效却无差……但讨个吉利,我给你一两五钱,如何?”
江尘方才在外面转摊时,已旁敲侧击问过市价。
普通五年生天麻确实在三钱到五钱之间,一两五钱确实是高价。
看来‘藏手’这表演,确实省去不少功夫。
于是江尘拱手道:“掌柜厚道。”
“那你怀中那株,也拿出来一起看看吧。”老头抚须,眼中闪出精芒。
似是很享受这种看透一切的感觉。
江尘也笑了,这老头……可比前世的领导好拿捏多了。
“老掌柜慧眼,那你再看看价。”
说着,他把怀里随意包着的野山参拿了出来。
老掌柜接过打开一看,不由得皱起眉头:“可惜了。”
他摇了摇头,“采摘得太早,年份不到三年,晾晒时又没上心,根须掉了大半,品相太差。”
那卖桔梗的本就粗心,否则也不会把野山参当成桔梗一起晾晒,自然更不会小心对待。
他怎会想到自己的桔梗堆里,竟混着一根山参。
“还请掌柜开个价,搁在我手里也是糟蹋了。” 江尘道。
掌柜微微颔首,想着二两银子绝不少了。
却觉得面前的少年朴实顺眼,若是能长久做生意似是不错。
所以沉吟片刻后开口:“二两五钱银子,如何。”
江尘还未作声,老掌柜就又补了一句,“这品相,这价已是顶高了,权当是结个善缘。”
“日后你在山上再采到草药,尽管送到我这儿来就是。”
江尘也没想到,这品相破损的野山参竟能卖二两五钱。
看来果然是花花轿子人抬人。
对这价满意的很,江尘也没多说,拱手开口:“掌柜这么说,那我也不往上叫了,按您说的给就是。”
江尘却不知,野山参那是 “吊命之物”。
能给将死之人吊住一口气,说不定就能起死回生。
就算救不回来,临终前吊住一口气,也能让死者交代清楚后事。
所以,但凡家境稍好的人家都会备上一株;
即便不那么富裕,到了生死关头,也会掏空家产来买。
所以,即便是给了江尘还算高的价格,这药铺也起码有一倍的赚头。
两笔生意谈成,掌柜脸上多了几分笑意,对江尘也越看越顺眼:
“那一共四两银子。”
他打开柜台抽屉,取了些碎银子放在小秤上称好,推给江尘,“老朽王宝和。”
“三山村江尘,谢过王掌柜了。” 江尘收了银子,也报上姓名。
“老朽记下了,日后卖药材找我就是了,保证价格让你满意。”
江尘嘴上应着 “自无不可”,心里却另有打算。
王宝和看着心思不深,给的价也不低。
上一篇:1937延安来了个年轻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