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 第116章

作者:风起于渊

  朱明哲见其脸色阴晴不定,怒意都消了一半。

  “如何,我给的价已经够高了,只是为了赚点人情而已,写契吧。”

  江尘也懒得在和他掰扯:“八十两银子。”

  “你......!”朱明哲消下去的怒意,又腾的涌上来。

  江尘却开口打断:“八十两,买一个赵郡士族的感激,这价不贵了。”

  “您要,我就留下;不要,我转头就去别的药房,只要肯出五十两我就卖。”

  朱明哲深吸一口气,只感觉心肝发颤。

  这一来一回可就是 30 两啊!

  普通人家一年都花不完的三十两银子,如何让他能不心痛?

  还想要再挣扎一下,江尘却摆手:“我现在有别的事,朱掌柜要是不买,我就走了。”

  朱明哲终于呼吸一紧:“八十两,那就八十两!”

  江尘说的不错。

  就是一百两,这野山参他也得拿下。

  如今被江尘知了底,只好咬牙吞下这口气。

  说完,立刻招呼伙计写契。

  这次,朱明哲没让他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签下契约。80 两白银缠成一个包裹,全部递到江尘手中。

  看着江尘离开的背影,朱明哲恨恨开口:“呸,也不怕有命挣没命花!”

  此时,一直低着头的伙计抬头,一双三角眼,死死盯着江尘背后那包裹。

  这次的收获,倒是比江尘预估的还多一些。

  本来,他只准备卖个比市价高一两成的价格,小赚一笔算了。

  可谁想到朱明哲主动撞上来,他不赚一笔,反倒有些说不过去了。

  80 两银子加上卖两株灵芝所得的 160 两。

  足有二百四十两白银。

  换成铜钱,那是足足二十四万,得装满几箩筐,能把人压个半死了。

  这些钱,已经足够将他梦想中的青砖大院建出大半了。

  起码建造过程中,基本不用为钱发愁了。

  想到这里,他挣钱的紧迫感少了不少。

  可想起县丞重病的消息,那种紧迫感又追了上来。

  县丞重病,还即将离任。那沈朗此前的谋划基本全失效。

  新县丞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在此之前,他必须独自硬扛来自陈丰田和县尉的压力。

  他现在,只能希望陈泽不急着出手,起码不要和陈玉坤搅到一起去。

  但这些事,也不是江尘能控制的,索性也不去想了。

  等回到宝和堂时,说好的 160 两银子已准备妥当。

  只不过江尘看着又一大包银子,难免有些犯难。

  他现在也想把这些银子换成金豆子,可没点关系,想换都没地方换。

  王宝和在旁边笑道:“怎么就犯难了?你现在也算是小有家资了,要不要找几个镖头帮你护送?”

  永年县虽小,却也有镖局,主要服务来往收皮货、药材的行商。

  这么点路,还请镖局,人家怕是都懒得跑。

  “要么,去商会换成通票也行。”王宝和再次开口。

  通票和银票差不多,能在附近几个郡流通,可出了这几个郡,大概率就是废纸。

  关键是现在世道越来越乱,这通票随时可能变成废纸。

  江尘可不想这时候把自家银子交给别人保管,只换来一张纸。

  略微思索后开口:“先放这儿吧,我回家的时候再来取。”

  王宝和笑笑:“成,我先给你存着。”

  江尘走出宝和堂,也没急着找沈朗,反倒自顾自在街上转起来。

  开春后的永年县,比冬天热闹不少,市集摆摊的也多了。

  如今兜里揣着几十两银子,难免有种想要消费的冲动。

  走了一阵,看见街边一个卖弹弓的。

  看着还算精致,于是上前开口:“这弹弓怎么卖?”

第160章 大采购,给家里人买东西!

  卖弹弓的是个瘦小的男人,见江尘过来问价,立马起身:

  “小兄弟,你眼睛可真尖!我这弹弓用的都是上好的桑木岔,剥的桑皮,手搓的筋,你试试这韧性,简直绝了!”

  “多少钱一把?”

  “你看这磨得多亮,拿这多顺手!这桑皮筋,每一根我得搓一两个时辰。”

  “这可不是小孩的玩意儿,进山打鸟、打兔子都成!”

  江尘感觉额头青筋跳了起来,好像有点体会到王宝和的心情了。

  咬牙开口:“你到底卖不卖?我问你多少钱!”

  那卖弹弓的才啊呀一声:“当然卖!可卖之前,我不得跟你说清楚这弹弓多好嘛,不然你回去觉得亏了......”

  江尘转身就走。

  “哎哎哎,别走啊!十五文,十五文一把!”

  江尘这才扭身,挑了两把。

  本来只想买一把,送给江能文。

  可听说这弹弓能打鸟、兔子,他也来了兴致。

  倒不是猎弓不好用,而是猎弓一打就是一个窟窿,皮子剥下来就没那么值钱了。

  “两把,三十文,还送你两包石弹!”

  男人立刻伸出三根手指。

  江尘拉了拉弓弦,立刻发出一阵吱呀声,这桑皮筋的承重力明显不强。

  男人听到这声音,明显有些紧张,等江尘松手才松了口气。

  “弓弦怎么不用兽筋?”“你这话说的!用兽筋的话,我能十五文卖给你?那价得涨到天上去!”

  江尘没在说话,把两只弹弓收起来插在腰间,掏出三十文钱丢了过去。

  转头继续逛起来。

  给江能文买了东西,江晓芸也得有份。

  怎么说他也是叔叔,得一碗水端平。

  走了半天,他看见一个小摊摆着几支簪子,想着送簪子也不错。

  江晓芸十三四岁,正是爱美的年纪。

  正想拿起来看看,他的目光又落到旁边一只巴掌大的小铜镜上。

  那镜面磨得锃光瓦亮,清晰照人。

  江尘上前问价:“这镜子什么价?”

  摊主是个老头,正坐在摊子后面打磨镜面。

  听到声音,回头看了江尘一眼。

  直接答道:“五百文。”

  啧,足半两银子!

  这铜镜价格可太高了。

  看江尘也明白,这年头铜料贵。

  要打磨到这种程度,不仅费工夫,还得用特定工具,五百文也算不得贵了。

  “买两面,多少钱?”

  “九百文,不讲价。”

  老头头都不抬。

  江尘也知道这镜子不愁卖,也就懒得讲价。

  掏出九百文摆在桌上。

  老头这才起身,把两只巴掌大的铜镜递过来:“看清楚了,卖了不换。”

  江尘对着照了照,确实光彩照人。

  比起后世的水银镜自然不如,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奢侈品了。

  江尘看完没有瑕疵,老头才用两个布包把镜子分别包好递过来。

  江尘收好后又继续逛起来。

  给江晓芸的东西,比给江能文的贵几十倍。

  只不过嘛…… 就算江能文知道了,恐怕也只会选弹弓,不会选镜子。

  给两个孩子买完礼物,江尘又想着给大哥、嫂子和老爹各买些东西。

  转了半圈,给大哥和老爹各买了一双靴子,大小应该合适。

  给嫂子买首饰不太合适,江尘就去布店买了两匹新布,让嫂子做两身新衣。

  买回新布,也可以给家中人各做上一件春装。

  此前,每年春秋家里人都是那一件破棉服,热了就敞开胸口。

  这两天,江尘穿着棉服,一看开始有些微微出汗了。

  现在也不缺钱,自然要把春秋的新衣给安排上。

  拿了两匹布,江尘正准备离开。

  目光落到了旁边挂着一件黑色成衣上。

  “老板娘,这成衣怎么卖?”

  布店的老板是个身体微胖的妇人,正忙着帮江尘把布匹包起来。

  一听这话,立马抬头,脸上笑容灿烂:“客官,这件成衣可是用上等的春纤棉裁出来的,正合适现在穿,我取下来给你看看?”

  江尘应了一声,老板娘立刻绕过柜台,将成衣取下,递到江尘面前。

  江尘伸手搓了搓,果然比寻常棉布细腻数倍,带着一种类似薄绸的柔光,虽然肯定比不过丝绸。

  看得出来,的确不凡。

  “客官先试试吧,看看合身吗?”

  这种成衣,多是挂在外面展示的,想要合适的,多得订做。

  “这一件什么价。”

  老板娘笑的更灿烂了:“一千二百文,客官若要,再送一条腰带。”

  说着,已经把江尘往里拉,要让其试试尺寸了。

  一千两百文,这价格可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