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第144章

作者:眉油酥脂

  林如海微微点头后道。

  “这是自然,荣国府敢行如此冒险之事,那相关之人,必然是要被灭口的,死无对证。”

  “不过荣国府这么多年的糟烂事多了去了,能做文章的地方数不胜数。”

  “等江南的事情处理完吧,我让荣国府吃不了兜着走。”

  “这次的事情有劳公爷了。”

  “对了,公爷可曾带兵前来。”

  贾琅微微颌首道。

  “那是自然,我已经召忠靖侯史鼎发兵五万,最晚在今天日落之前,便会抵达余杭。”

  “到了明日,余杭便会被江南大营的水师团团包围,余杭上下官员,全都在控制之中。”

  林如海听后很是振奋说道。

  “如此便好,江南关税案下官已经查清真相,可以将走私链条一网打尽。”

  “烦请公爷下令,派一万大军封锁宁海军大营,再派五千人马封锁钱塘码头,将所有参与走私商船扣押。”

  “下官要快刀斩乱麻,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此案了。”

  “好说,江南大营会全力配合林大人行动的。”

  在简单商议了一番后,两人达成了一致。

  到了下午,忠靖侯史鼎带着五万大军便抵达了余杭。

  按照林如海的建议,三万五千人马接管余杭治安,控制府衙上下官员。

  剩下的人兵分两路,一路威慑宁海军,一路封锁码头。

  接下来的几日时间里,余杭迎来了官场大地震。

  所有参与到关税走私案中的官员全都被擒拿,被严格审讯了一番。

  在军队介入之后,事情的发展非常顺利,余杭的官员们一听林如海居然还被下毒了,吓得赶忙把自己的那点事情都给交代了,生怕交代的不及时,头上扣一个毒害钦差的罪名,那九族可要遭老罪了。

  短短几天的功夫,整个关税案除了幕后黑手外,其余案犯全部都被抓捕归案。

  在一切归于平定之后,贾琅命江南大营留下了五千人马,协助林如海善后,随后便让史鼎率军返回江南大营,贾琅也是乘船返回了金陵。

  金陵城内,薛家府上,短短几天时间,薛王氏苍老了十岁不止,原本满头黑发,如今大半都愁的花白了。

  贾琅这边起身去了余杭,薛蟠被关在宁国府金陵别院里生死未卜。

  薛王氏和薛宝钗想方设法想打探一下消息,却是半点消息都得不到。

  为此薛王氏还去找了宁国府金陵六房的族人,然而一听说薛蟠得罪了自家家主,宁国府的族老们一个个避之唯恐不及,任凭薛王氏说的天花烂坠,出手如何大方,这些人理都不理。

  薛家可谓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就在薛宝钗和薛王氏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时,丫鬟来到房中行了一礼道。

  “夫人,姑娘,咱们派在宁国府别院的人回来报信了,宁国公不久前回府了。”

  薛宝钗和薛王氏听后精神一振,薛王氏随即吩咐道。

  “快,备车,我要去宁国府别院。”

  “另外命人把府库里压箱底的奇珍异宝都备上。”

  就在此时,薛宝钗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母亲,您现在不太适合出面,要不还是女儿去吧。”

  薛王氏有些不解问道。

  “宝钗,你这话什么意思啊?”

  薛宝钗心里本意是觉得母亲薛王氏如今方寸大乱,心神不定,就这么去见宁国公,若是情绪过激之下说错了话,那事情恐怕会更难办。

  但话到嘴边,薛宝钗也是觉得这么说不合适,随后整理了一下思绪道。

  “母亲您是一家之主,若是您亲自前去被宁国公拒绝了,那事情可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还是女儿去求见宁国公,如此一来,若是有个一差二错,将来母亲您也方便斡旋,不至于一下子把所有事情办绝了。”

  薛王氏听后不由得纠结起来,在思考了一番后,薛王氏微微点头后道。

  “宝钗,你说的有道理,那你便先去吧。”

  “只要宁国公愿意饶了你大哥,他要什么咱们就给什么,一定让他满意。”

  “女儿明白了。”

  在母女二人又交谈了一番后,薛宝钗平复了一下心情,随后坐上马车便直奔宁国府金陵别院去了。

  金陵别院内,此时贾琅正和忠靖侯史鼎一起交谈着。

  史鼎看向贾琅犹豫了一下后道。

  “公爷,湘云的事情,下官与家兄商议过了。”

  “公爷乃人中龙凤,给公爷做平妻,也是湘云这孩子的福分。”

  “等公爷这次回京,史家会给湘云置办一份嫁妆,让湘云跟随公爷返回京师。”

  “只是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公爷应允。”

  贾琅淡然一笑道。

  “忠靖侯但说无妨。”

  史鼎有些尴尬道。

  “史家不喜铺张,湘云的事情,还望公爷就不要太过操办了。”

  贾琅听后意味深长笑了笑,史家还真是死要面子啊,担心万一要是贾琅操办一番,把史湘云给贾琅做平妻之事搞得人尽皆知,史家面子上挂不住。

  这就是典型的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不过对此贾琅倒也不以为意,微微点头后道。

  “既然忠靖侯这么说,那依你史家便是。”

  听到这里,史鼎拱手行了一礼后道。

  “多谢公爷体谅。”

  “此番余杭之行,公爷车马劳顿,下官就不打搅了,告辞。”

  “来啊,送送侯爷。”

  “诺。”

  小厮将史鼎送走之后,贾琅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顺利,史湘云这个金陵十二钗之一,不费吹灰之力便落到了贾琅手中。

  当然了,就这么被家族送出去联姻,还是做平妻,史湘云的初始亲密度必然高不到哪里去。

  不过贾琅对此也并不在意。

  女人嘛,讲究日久生情,尤其是古代女子,从一而终,时间一长,也不怕史湘云不对自己死心塌地。

  在史鼎离开后不久,甄英莲便来到房中行了一礼后道。

  “公爷,薛家求见。”

  顺带说一句,在亲兵们将甄英莲从拐子手上带回来后,贾琅便把甄英莲留在身边做了自己的贴身丫鬟。

  这也是金陵十二钗副册的佳人,不仅容貌上佳,而且性情温和,最适合留在身边做丫鬟了。

  在听到薛家来人后,贾琅也是淡然一笑。

  看来薛家对薛蟠的事情真是快急疯了,自己前脚刚到别院,后脚薛家就登门了。

  也不枉费贾琅布局了这么久,看来很快就要到收获的时候了。

  贾琅随后笑着说道。

  “英莲,薛家来人是谁啊?”

  “回公爷,是薛家大小姐薛宝钗姑娘。”

  听到这里,贾琅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笑容。

  薛宝钗居然来了,事情越来越有趣了。

  贾琅接着说道。

  “去吧,带她进来。”

  “是。”

  随后甄英莲离开了房中,不久之后,伴随着环佩叮当,薛宝钗款动金莲来到了堂中。

  在看到了端坐主座不怒自威的贾琅后,薛宝钗做了个万福后恭敬说道。

  “小女子薛宝钗见过公爷,冒昧登门,还请公爷恕罪。”

  贾琅听后气定神闲说道。

  “比起令兄来说,薛姑娘这登门方式,一点也不冒昧。”

  薛宝钗赶忙说道。

  “家兄无知,冲撞了公爷,这都是薛家的不是。”

  “还请公爷宽宏大量,饶了家兄这一遭,公爷若愿意高抬贵手,薛家定有重谢。”

  贾琅意味深长看了薛宝钗一眼。

  “都说薛家乃是金陵四大家族最为豪富之家,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也难怪令兄在金陵这般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看来薛家这腰杆子就是硬啊。”

  薛宝钗听后吓得面色发白,赶忙摆了摆手道。

  “薛家素来勤俭持家,严厉管教族中子弟,奈何家父早亡,家兄自幼顽劣,又无父亲管教,这才无心冲撞了公爷。”

  “薛家不过商贾起家,怎敢在公爷面前夸耀门庭,还望公爷明鉴。”

  贾琅摆了摆手道。

  “薛蟠这个德行,可不像是严厉管教出来的人。”

  “不过也能理解,孤儿寡母的,难免溺爱孩子。”

  “巧了,我这个人,别的不擅长,就是擅长调教一些顽劣之人。”

  “我府上养了多少烈马,一顿鞭子下去,不被驯服的还真不多。”

  “偶尔有那么几匹,也无非就是再来一顿鞭子的事情。”

  “既然薛家管教不了薛蟠,那就让我来代劳吧。”

  “放心,我分文不取。”

  “只是这出手调教,难免手中轻重不好把握,若是失了手,想来薛家也是能够体谅的对吧。”

  薛宝钗看着贾琅一本正经的样子,丝毫不觉得贾琅是在给自己开玩笑。

  薛宝钗苦笑一声道。

  “还请公爷手下留情,我大哥的身子可不如府上的大骡子大马那般强健,扛不住公爷的调教。”

  “公爷就不要再调侃小女子了,还请公爷明示,薛家怎么做,才能让公爷网开一面。”

  贾琅淡然一笑道。

  “你看看,早这么说不就好了,东拉西扯什么啊。”

  “你薛家虽然富可敌国,但我宁国府还不至于要靠敲你薛家一笔来过日子。”

  “薛姑娘,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大哥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个巧合,而是有心人刻意为之呢。”

  薛宝钗听后犹豫了一下,随后看向贾琅询问道。

  “公爷,薛家不过是小小的商贾之家,不值得公爷这般费心吧。”

  贾琅摆了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