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书上有虫
“草民贾牧/民妇拜见大皇子殿下……”看到贾钰身前,身穿红色蟒袍的年轻人,贾牧与白夫人两人立即就要行叩拜大礼。
“万万不可……”没等两人弯下腰,大皇子就连忙上前两步,搀扶住两人。
“二老为我大乾,培养出了那么一员良将,救我大乾社稷于危难之际。”
“即便是要行礼,也应该是我向二老行礼致谢才是。”
“殿下过奖了。”大皇子的态度,让贾牧与白夫人两人受宠若惊。
“子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先回京吧。”
“户部的官员,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朝廷为将士们的家眷空出了十座皇庄,今后这些将士们的家眷,便在皇庄中定居。”大皇子讲述道。
“多谢殿下,贾钰在此代表骁骑营的将士,向殿下,向朝廷致谢。”贾钰再次行礼。
能被选中成为皇庄的,那周围的田地,必定是一等一的良田。
有了这些良田,骁骑营的将士在京城也算是扎下了根。
“将士们为国杀敌,这些都是朝廷应该做的。”大皇子笑道。
而在谈话间,众人也陆续上马,朝着京城赶去。
“殿下,末将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京城内可发生什么大事了?”趁着路上的时间,贾钰向大皇子询问着他离开后的事情。
“这段时间,京城内倒是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大皇子摇了摇头。
不过随后就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笑着看向贾钰:“倒是子鉴你在回京之后,恐怕免不了要被王子腾和赵铳两人针对了。”
“这是为何?”贾钰纳闷的看向大皇子,他好像也没有得罪这两个人吧。
尤其是赵铳,王子腾针对他,贾钰都可以理解。
但这赵铳是什么情况,贾钰都可以说不认识他,几乎没有过什么交流,为什么会针对他?
“自然是因为募兵的事情。”大皇子笑着解释道。
“朝廷给了你自行募兵的权力,最初还没人在意。”
“可不曾想,骁骑营在之前的一战中,早已经打出了名气。”
“百姓一听骁骑营也在募兵,纷纷转投了你们骁骑营那边。”
“毕竟比起大败而归的京营,与新组建的右大营,有战功赫赫的骁骑营作为根基的左大营,自然更受欢迎。”
“只有那些被骁骑营刷下来的兵员,才会不情不愿的前往兵部参军,他们只能要骁骑营挑剩下的,你说王子腾与赵铳二人能不恨你吗。”
“原来是这样。”贾钰点了点头,这就相当于后世的明星效应了。
不过贾钰却也没有什么担心,反而是毫不在意的笑了笑:“这能怪得了谁,只能怪他们自己不争气。”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要是能打出勉强能看的战绩,又岂会被百姓们如此区别对待。”
“那些上好的兵员要是去了京营与右大营,那才是被糟蹋了。”
贾钰这番理所当然的话,让大皇子感到有些好笑。
不过仔细一想,却也是这个道理,好的兵员,自然要交给好的将军训练,要是放到那些平庸之辈手中,只会白白浪费掉。
第161章 打仗就是打钱
“殿下,宣府镇与草原上,在这段时间内可有什么异动?”贾钰又询问道。
“宣府镇与草原那边,并没有什么异动。”
“鞑靼那边,也没有丝毫要向宣府镇增兵的意思。”
“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打算能守就守,守不住就算了。”
“倒是女真那边,根据皇城司送来的情报,他们在退军之后,在兵力上的调动还是很频繁,似乎是有些不甘心。”
听完大皇子的讲述,贾钰也是微微皱眉:“看来这女真人,是想要和我们死磕了。”
“鞑靼人的情况倒是可以理解,去年一战,鞑靼人也是损失惨重。”
“若是继续和我们打下去,最先受不了的一定是他们。”
“这也算是一条好消息了,等到今年天气回暖之后,我们可以先夺回宣府镇,其他的之后再说。”
然而在听到贾钰这句话之后,大皇子却轻轻的摇了摇头:“短时间内,朝廷恐怕不会出兵了。”
“这是为何?”贾钰疑惑的看向大皇子。
如今虽然已经夺回了居庸关,让京城不至于直接暴露在北方异族的铁骑下。
但以宣府镇的重要性,朝廷应该不会让宣府镇长时间的落在异族手中。
“因为朝廷的粮草不足了。”大皇子无奈道:“去年打了足足半年,粮草消耗巨大。”
“光是宣府镇与居庸关失守,被鞑靼人抢走的粮草,就超过了三十万石。”
“之后又打了那么久,而且还有辽东镇那边的消耗,大乾能调集的粮草,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听着大皇子的分析,贾钰也是下意识的在心里算起了账。
在战时,一个普通的士兵,每日消耗的粮食最少也要一公斤,也就是两斤。
宣府镇中十万京营将士,外加几万宣府镇原本的守军,共计十几万人,每日消耗的粮食将近三十万斤。
虽然因为空饷问题,宣府镇中的士兵数量不是真的有这么多,每日消耗的粮食也会少许多,但绝不会低于二十万斤。
而大乾一石粮食,在150斤左右。
也就是说,光是宣府镇一地,每日消耗的粮食都在一千三百石以上,一个月就是四万石左右。
辽东镇那边的情况,与宣府镇相似,再加上居庸关,山海关,以及北方边境其他几座军事重镇的消耗。
大乾在战时,每月消耗的粮食将会达到一个无比巨大的数字。
而且这还只是在明面上的消耗,那些隐形的消耗更大。
就比如将粮草送到前线的消耗,像宣府镇这种距离京城只有几百里的地方还好一些,路上的损耗可能只有两三成。
但像辽东镇那种,距离京城足足有上千里之远的地方,十石粮食出发,能有两三石粮食送到就算是不错了。
这种隐形的消耗,远远超过将士们消耗的数量。
当然,其中恐怕也有一部分是被贪走了。
要是这样算来,那大乾的国库,确实有可能已经被掏空了。
果然,打仗就是在打钱啊。
许久之后,贾钰再次开口询问道:“南方富足,可不可以从南方调粮?”
“战机稍纵即逝,我们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但鞑靼人更不好过。”
“如今鞑靼人已经有了放弃宣府镇的意思,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战机。”
“或许根本就不用打多久,就能将宣府镇夺回来了。”
“要是等他们缓过气来,继续向宣府镇增兵,那可就不好打了。”
如果是以前,贾钰绝对不会提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蠢了。
就比如金陵,距离京城将近两千里,以这个距离运送粮草,路上的消耗起码高达九成。
所以自古以来,北方打仗都是在附近区域调集粮草,很少从南方调集。
但是现在不同了,自从隋朝以后,挖通了大运河,有了水运,南北方运输就方便多了。
每年从运河上经过的粮食何止百万石,如今已经有了自南向北,大规模运输粮草的能力,那从南方调粮就完全有了可能。
可谁知,在贾钰提出这个建议之后,大皇子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在战争未打响之前,朝廷就已经开始从南方调集粮草了。”
“否则在宣府镇之中,也不会储存了超过二十万石的粮草,辽东镇亦是如此。”
“按照朝廷原本的预想,这些粮草是足够宣府镇与辽东镇消耗小半年的,可谁知王子腾一战丢了宣府镇,那些粮草自然也就跟着丢了。”
“现在虽然可以继续从南方调粮,但也绝对不会消耗在战争上了。”
“如今朝廷正在大规模的募兵,训练士卒,挖掘运输铁矿,打造铠甲火炮等军械,每一项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
“而且朝廷还需要留下一部分粮草,用来预防天灾人祸,甚至是鞑靼人与女真人的反扑。”
“所以想要出征,起码要等到今年秋收之后了。”
听完大皇子的解析,贾钰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放弃了天气回暖便出征的想法。
只能在心中惋惜,这么好一个战机,他们是把握不住了。
当然,如果贾钰拿出他在这些年来囤积的粮草,倒是可以支持十万大军打上两个月的。
但两个月顶什么用,从京城到宣府镇,将近四百里的路程,一来一回就要一个月了,还剩下一个月该怎么打?
而且当初他在从军的时候,郑启元就提醒了他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要拿自己的银子,去养朝廷的兵。
那现在,他又凭什么拿自己的粮草,供朝廷去打仗。
秋后就秋后吧,正好用这个时间来训练新招募的士卒。
而这个时候,他们也在谈话间靠近了京城的城门。
“拜见大皇子殿下,见过昭勇伯。”看到这长长的车队,城门处的守将立即靠了过来。
随后试探性的问道:“伯爷,马车进入京城要接受盘查,末将可否……”
“大乾的律法,我等身为臣子定当遵守。”
“不过其中有一些马车,里面是我家中女眷,不知将军可否通融一下。”贾钰回礼道。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看到贾钰这么好说话,守将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大乾律法规定了,马车进入京城要接受盘查。
但那些高官贵爵,却很少遵守这一点。
而且他们也不敢得罪这些人,所以平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要不是因为贾钰他们的马车数量太多了,足足有上百辆,实在是凑合不过去,他才懒得去触一位伯爷的霉头,更何况还是和大皇子一起回来的。
第162章 贾钰无语
“伯爷见谅。”守将再次向贾钰行礼之后,才看向身后的士兵吩咐道:“动作都给我轻着点。”
“马车里的东西,比你们的脑袋都值钱,谁要是坏了什么东西,那可别怪本将军法处置。”
“诺!”守将身后的那一队士兵连忙领命,随后向着前方的车队走去。
当然,一路上的检查也是非常敷衍,如果马车里的是下人,或者是带入京城的贵重物品,他们还会掀开车帘看一眼。
要是遇到了那些看着比较华丽的马车,更是直接跳过。
上百辆马车,他们从旁边走过去了一遍,就算是检查结束了。
看到自己手下的兵回来,守将连忙行礼道:“检查结束了,没有任何异常,昭勇伯请入城。”
“多谢。”贾钰抱了抱拳,随后与大皇子一同入城。
走到了一半的时候,贾钰才想起来林黛玉还在队伍中。
于是叫来一名亲兵吩咐道:“你带几个人,直接把林姑娘送去荣国府。”
“诺!”亲兵领命后离开。
大皇子则是看向了贾钰:“贤弟,这林姑娘是何人?”
“又为何要送去荣国府?”
“就是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一直被寄养在荣国府中。”
“这次是回金陵探亲,林大人得知我要入京,所以拜托我护送她回京。”
“原来是这样。”大皇子了然的点了点头,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还以为贾钰是和荣国府那边和好如初了呢。
与此同时,林黛玉马车里的贾灵儿,正掀开车帘,好奇的看着周围:“京城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看着好像也没比金陵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