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第94章

作者:书上有虫

“差不多吧。”

“走,我们去拜见一下节帅。”贾钰一挥马鞭,加速朝着前方冲去,贾琥见此也连忙跟上。

另一边,郑启元自然也得到了骁骑营的消息,同样感到有些意外:“这钰哥儿的动作还真快啊,我们还没回去呢,他们就已经来到这里了。”

“毕竟他们都是骑兵,一人双马,自然就跑得快了。”

“而且我还听说,昭勇伯为了将士们的家眷方便赶路,还带回去了好几千匹驽马,专门用来拉车。”旁边一名参将羡慕的说道。

周围的其他人闻言,也露出了同样的表情,就连郑启元都对贾钰的大手笔感到吃惊:“这一场仗打完,骁骑营倒是阔气起来了。”

“要是咱们江南大营能有那么多战马就好了。”

当然,郑启元也就是这样随口一说。

江南大营身为南方的部队,本身就不会配备多少骑兵。

唯一的骁骑营,如今也被留在了京城,现在他们江南大营,是真的成纯步兵的军队了。

“朝廷将骁骑营留在了京城,怎么说也要给我们一些补偿的。”

“别的不说,起码江南大营原有的骑兵编制得补回来吧。”旁边的参将安慰道。

“但愿如此吧,算了,我们去前面迎一下钰哥儿吧。”郑启元结束了这个话题。

因为他知道,短时间内朝廷应该不会给他们补充骑兵。

这一战,京营折损过半,朝廷的战马资源,一定会优先补充给京营与新组建的两个大营,怎么可能轮得到他们这个南方的大营。

“节帅,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看着前方同样朝着他们赶来的郑启元等人,贾钰大笑道。

他们同时全速朝着对方迎来,自然很快就相遇了。

“吁……”郑启元拉住战马的缰绳停了下来,随后靠近贾钰轻轻捶了贾钰一下:“你这小子,办封爵宴也不等我回去,是不是瞧不上我了。”

“岂敢岂敢,我这也是没办法啊,京城那边催得紧。”贾钰有些无奈,连忙赔罪道:“之后伯父的升爵宴,侄儿也是无法亲至了,希望伯父勿怪。”

“没事,你人来不来无所谓,礼到了就行。”郑启元大笑道。

他当然知道贾钰的情况,自然不会真的生气。

而且他已经从自家夫人信中得知,贾钰在自己封爵宴的前一天,还专门去了郑府赔罪,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贾钰自然也知道郑启元是在开玩笑,同样笑道:“伯父放心,侄儿已经提前备好了一份大礼,就等着伯父回去了。”

“好,那我就等着你的大礼了。”随后郑启元朝着亲兵吩咐道:“去准备一桌酒菜送来,今日咱们好好痛饮一番。”

贾钰对此也没有拒绝,别看他们很快就遇到了,但这段距离,够那些普通士兵和家眷走上半天的,误不了事。

……

与此同时,薛家由金陵送往京城的加急信件,也终于送到了荣国府王夫人的手中。

得知是自己妹妹从金陵送来的书信,王夫人连忙将信封打开。

然而在看到信件上的内容之后,却是面色微微一变。

“太太,信上说了什么?”看到王夫人的神色变化,一旁的王熙凤小声询问道。

“蟠儿这孩子,也真是太胡闹了,他在金陵与人起了冲突,竟然失手将那人给打死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王夫人无奈道。

然而她嘴里虽然说着人命关天,但薛蟠的行为,她在眼里却只是胡闹,可见她也压根没有把这一条人命给放在心上。

王熙凤闻言,也是露出惊讶的神色:“那姑妈送信来,难不成是想让……”

“没错。”王夫人点了点头:“你姑妈想让我们荣国府出面,帮蟠儿把这件事情给摆平了。”

“这件事情,恐怕不太好办吧。”

“毕竟是在金陵那边,我们远在京城也不好插手。”王熙凤微微皱眉,揣着明白装糊涂道。

王夫人见此,只好主动开口:“其实这事倒也好解决。”

“这个案子是在金陵应天府案下受理的,应天府的新任知府,就是咱们家保荐的贾雨村。”

“若是这样,那就好办多了。”王熙凤笑道:“咱们只需要让老爷书信一封,那贾雨村定然会给些面子。”

“万万不可。”看到王熙凤要去找贾政,王夫人连忙拦住了王熙凤。

看着王熙凤不解的神色,只好解释道:“你家老爷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为人正直,眼睛里容不下半点沙子。”

“这事要是被你家老爷知道了,他定不会插手此事。”

“那不去找老爷,我们要怎么做?”王熙凤问道。

“老爷那边的事情我会亲自去说,我先去你叔父那边商量一下对策。”

王熙凤闻言点了点头,她明白了王夫人的意思,就是想要越过贾政,私下里将这件事情给处理了。

随后王夫人就让人准备马车,前往了王家。

在到达王家时,王子腾也已经看过了薛姨妈送来的书信,所以对王夫人的到来并没有感到意外:“你是为了蟠儿的事情来的吧。”

“正是,蟠儿这孩子,真是太胡闹了,竟然闯了那么大的祸。”

“接到了书信,我就赶紧过来了,想要和兄长商量一下对策。”

“这事办起来也简单,由荣国府给那金陵知府书信一封不就行了。”王子腾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贾雨村。

“我家老爷的性子,兄长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是让他得知了这件事情,恐怕会适得其反,要不然我也不会来兄长这里了。”王夫人无奈道。

王子腾闻言,也是皱了皱眉:“要是荣国府不出面,那这件事情可就没那么好办了。”

“兄长,我倒是有个主意,你看这样行不行。”王夫人凑到王子腾身边说了几句。

王子腾闻言,瞬间就明白了王夫人的想法。

随后就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谅他们也无话可说。”

第158章 大皇子得知金陵事

并不是很宽敞的官道上,两支相对而行的大部队终于相遇。

一边全是马车,旁边有着精锐的骁骑营将士护送。

另一边,则是排列着整齐的队形,一步一步朝着前方走去的江南大营士卒。

双方走在同一条官道上,但是却泾渭分明。

没有多少交谈的声音,只有盔甲在行走间所发出的碰撞。

“小姐,这些兵,好像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看着从马车旁边走过去的江南大营士卒,雪雁有些疑惑的说道。

在倭寇攻打扬州时,她们见过江南大营的士卒。

这里的,同样是江南大营的士卒,而且盔甲武器也没有什么改变,但就是给她一种,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感觉,就像是变了一支军队一样。

对于这个问题,林黛玉也回答不上来。

不过一旁的贾灵儿却在这时开口道:“那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了战争的洗礼。”

“我曾经在大哥身上,看到过这种转变。”

“战争……”林黛玉喃喃自语。

而另一边,官道旁边的一处密林外。

“痛快啊。”郑启元重重的放下手中酒杯高呼一声。

不过随后,又伤春悲秋了起来:“贤侄今日一别,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会了。”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但只要有心,也终有再会之日。”贾钰笑道。

“说得好,只要有心,终能再会。”郑启元带着几分醉意的站了起来:“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也该走了。”

“如今虽然是在境内,但还是要小心一些的好,不能误了正事。”

“伯父慢走。”贾钰行礼道,也没有再挽留。

郑启元说的不错,即便是在大乾境内,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否则上次贾钰就不会遇到白莲教的埋伏了。

而且比起郑启元,贾钰需要更加的小心。

毕竟郑启元带的是兵,而他还护送着大量的家眷。

当然,这次没有大皇子在,想必那些白莲教的人也不会吃饱了撑的,来埋伏他们这些普通将士与家眷。

……

在与郑启元告别之后,贾钰继续赶路,一连六七日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而一同入京的那些家眷,也因为适应了赶路,做事越来越熟练了,使得每日的赶路时间也有了些许的提升。

按照这个速度,最多再要十日,就能进入京城境内了。

与此同时,奉大皇子之命南下金陵的亲兵,也回到了京城。

在回到京城之后,立即就去面见了大皇子,并且向大皇子讲述了周家与李笙之事。

大皇子听闻之后,瞬间大怒:“杀得好,这些草菅人命的世族豪强,贪官污吏,简直就是我们大乾的蛀虫,就应该全部杀光才对。”

“若是不杀,我等可还有颜面,去面对那些为我大乾厮杀的将士。”

“殿下说的是,那些草菅人命的世家确实该杀,不过其中却还掺杂了一个金陵通判,那事情就有些麻烦了。”

“虽然不过是个六品小官,但终究是朝廷命官。”

“昭勇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私自斩杀了一位朝廷命官,若是让陛下知道了,恐怕会怪罪下来。”一旁的亲卫统领有些担心道。

“你有什么证据,说这是子鉴做的?”大皇子朝着亲卫统领看去。

“是属下失言。”亲卫统领连忙改口:“属下只是担心,当日周家才与昭勇伯发生了冲突,当晚就被灭了门,这实在是有些太巧合了。”

“若是有人借此事件做文章,往昭勇伯身上泼脏水可就不好了。”

“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子鉴确实是有些冲动了,应该过几日再……咳咳……”大皇子轻咳几声,旁边的亲卫统领全当这些话没听见。

“对了,这件事情应该是由金陵应天府受理的吧,那金陵知府贾雨村是如何判断的。”大皇子向回京的亲兵问道。

“回禀殿下,金陵知府已经发布公告,称此次事件纯属意外,同时提醒百姓小心用火。”

“金陵通判因意外致死的消息,已经在来京的路上了。”

“不过属下在回京之前,特意的观察了一番,金陵那边的信使前进速度并不快,始终跟在昭勇伯后面。”

“按照这种速度,金陵信使应该会在昭勇伯回京的第二天入京。”

“这贾雨村,还真是有些趋炎附势的本事,不过这次,倒算他看得清。”大皇子嗤笑一声。

信使会比贾钰还晚到,那事情可就好处理多了。

不过她对于自己的那位父皇,也是非常的了解。

这件事情虽然可以瞒下去,但却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否则以后被其他人提起来,容易成为一个隐患。

“昭勇伯还要多久才能回京?”大皇子向亲兵询问道。

“按照昭勇伯他们的行军速度,最多十日应该就能入京了。”亲兵连忙回答。

“很好,在昭勇伯进入京城境内之后立即来禀报,孤要亲自出城相迎。”

“诺!”亲兵连忙领命。

……

又是几日之后,贾钰还没有回京,从荣国府那边送出去的加急书信,却是来到了薛家。

“太太,京城那边回信了。”薛家下人拿着荣国府那边送来的书信跑进薛府。

“可算是来了,真是让我们一阵好等啊。”得知是京城那边送来的书信,薛姨妈连忙站了起来,将信件抢在了手中。

其中一封是给他们的,而另外两封,则是以荣国府与王家的名义,交给贾雨村的。

薛姨妈当即打开了给她们的书信,当看到信中的内容之后,薛姨妈终于是放松的笑了出来。

“妈,舅妈在信中说了什么?”旁边的薛宝钗问道。

“你舅妈和舅舅给我们出了个好主意。”薛姨妈把信交给了薛宝钗。

“假死!”在看到信上的内容之后,薛宝钗立即发出一声惊呼。

“没错,就是假死,只要在外人看来你兄长已经死了,那他们就算是想让你兄长偿命也做不到了。”薛姨妈有些自豪道。

上一篇:我的谍战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