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星子
御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末将赵大拜见陛下!”
赵大一身玄甲,朝武曌单膝跪下行礼。
“赵大,竟是你亲自前来送信。”
武曌瞳孔一缩,有些震惊的说道。
赵大她自然知晓,乃是定国公府的护卫,高阳的亲卫之一,其忠诚绝对没问题。
以赵大亲自前来送信,这意义可不一般。
“高相特地嘱咐,此信太过重要,故特令末将亲自来送。”赵大解释了一声,接着从怀里十分郑重的掏出一封信。
他双手高高抬起,朝武曌所在的方向递了过去。
上官婉儿上前,接过这封信。
这封信既说了武曌亲启,因此上官婉儿也不敢自作主张,而是呈到了武曌的面前。
武曌扫了一眼信,将其打开。
她凤眸一挑,自顾自的道,“确认过眼神,这是高相的亲笔信。”
“莫说整个大乾,纵然是整个天下,能写出这么丑的字的,那也是绝无仅有。”
上官婉儿:“……”
武曌朝下扫去。
本来她十分担心,怕前线传来的大捷,注入了极大的水分,这种事一旦暴露,那后果极为严重。
但这明显是她多虑了。
高阳的最开始,便是关于此战的简单汇报,其中也包括此战的战果,以及琅琊王妻儿在送回来的路上。
这也让武曌一颗心大定,脸上的表情也逐渐轻松,紧锁的眉头……也逐渐的松开。
但当武曌接着朝下看去,她的一张脸色悄然变了。
那张矜贵、布满威严的脸庞,肉眼可见的变的严肃,甚至看到最后还涌出无尽的骇然。
此时此刻,御书房外一阵凉爽的大风吹来,吹散长安城里越来越热的暑意,武曌的心中却掀起了一阵滔天骇浪。
她攥紧手中的信,竭力忍下内心翻滚的情绪。
上官婉儿一双美眸一直紧紧盯着武曌,所以武曌脸上的表情,全都落在她的眼中,也令她极为紧张。
但上官婉儿不敢出声。
“赵爱卿一路辛苦了,先下去好好休息吧。”
“来人!”
“赏!”
武曌看向赵大,深吸一口气出声道。
赵大拱手道,“多谢陛下!”
武曌又面无表情的朝众人道,“除婉儿外,其余人全都下去。”
“是!”
伴随着武曌的命令。
很快。
偌大的御书房只剩下武曌和上官婉儿。
“婉儿,你可知高相这封信写的什么?”
武曌负手,缓缓出声问道,说话的语气没有半点的起伏。
“什么?”
上官婉儿不自觉的心跳加速,赶忙问道。
武曌凤眸不变,紧盯着上官婉儿,深吸一口气道,“高相给了朕遏制匈奴上、中、下三策。”
“下策是高相回长安,一边以经济强国,一边燧发枪试验成功,投入战场,以轻骑率火器奔袭匈奴王庭,但却时间不定。”
“中策是高相回长安,派出使者,离间匈奴各部落,高价抬高山羊皮价格,发动绝户计,但光杀到琅琊王庭,只斩了匈奴数万人,这对匈奴的威慑力远远不够,极难推动此计。”
“至于上策则是……”武曌说到这,先是顿了顿,接着才开口道:“上策是高相请朕调兵,以多路大军为辅,再给一万精锐合兵雁门关,他要杀一个回马枪,彻底杀穿河西走廊!”
此话一出。
轰!
上官婉儿脑海像是炸开了一般,满脸的骇然之色。
“什么?”
“再杀一趟河西?”
上官婉儿脸色一阵变幻,极为震惊的开口。
她甚至在此刻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武曌也是满脸震惊,她继续出声道,“高相说大军刚杀穿河西,河西的匈奴人绝不会想到,我大乾的精锐还会短时间再杀进去一趟,并且高相谨慎之名,传遍了天下。”
“那匈奴大单于也肯定觉得高相回朝了,莫说现在,就连此生都不会动兵,此乃人性的固有印象,高相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反其道而行之,杀匈奴人一个出其不意。”
“一万精锐是破阵,两万精锐是要斩了镇岳王与琅琊王,令河西之地就此彻底易主!”
上官婉儿红唇微张,满脸愕然之色,她压根没想到,高阳竟还打着这个算盘。
但偏偏,这一战从理论上来说,却有极大的可能性。
毕竟如高阳所说,高阳刚率军从沧澜山杀入河西之地,打到了琅琊王城,匈奴人不会想到高阳还会再杀一趟回马枪。
其次,高阳的谨慎,对小命的珍贵,整个天下皆知,那赫连察都发自心底的认可,否则又怎会大费周章的搞出四份大礼,拼了命的折辱高阳,希望他暴怒之下请战出兵。
高阳都位极人臣了,何须拼命?
这是匈奴对高阳的固有印象,也是天下人对高阳的固有印象,但现在,高阳要用这一点针对匈奴展开一场杀局!
在匈奴人的眼中,高阳大胜之后,理应风光回朝,享万丈荣光,醉生梦死!
换而言之,现在整个匈奴上下,警惕心是最薄弱的时候。
第831章 武曌的纠结,高阳疯狂的行军路线
“高相现在还在雁门关?”上官婉儿出声问道。
武曌深吸一口气,内心也是越想越震撼,她点点头道,“不错,信中说了,高相在雁门关等朕的答复!”
“朕若不打,他便率大军回朝。”
“朕若打,他便留在雁门关!”
“并且还特地说了,雁门关乃边郡之地,条件极为艰苦,他一定待的很不习惯,令朕早做决定。”
上官婉儿迟疑片刻,出声问道,“陛下,此战风险如何?”
“不小。”
武曌答了一句,随后又出声道,“婉儿,取地图来!”
上官婉儿闻言,立刻前去拿地图。
很快。
龙案之上,地图摊开,一条条山川河流,崇山峻岭,汇聚成了整个天下的战略图,出现在武曌的眼中。
武曌缓缓伸出手,修长纤细的葱白手指顺着长安城的位置,沿着渭水大河一路上移,直至停留雁门关的位置。
随后,武曌手指继续轻划,直至缓缓停下。
那是河西之地,被匈奴人掌控了数百年的河西之地,大乾与西域的必经之地!
上官婉儿看出武曌的心动,她不由得出声道,“陛下,您要打吗?”
武曌盯着面前的地图,深吸一口气道,“朕想打,但这一战颇为危险啊!”
“尤其是高相,又将孤军深入,朕……颇为担忧啊!”
“危险?”
听到孤军深入,高阳危险,上官婉儿脸色止不住的一变。
她不由得出声问道,“高相还想孤军深入,难不成还想从沧澜山杀进去?”
“纵匈奴放松了警惕,但沧澜山一带,也必定多了无数匈奴眼线,绝对不会再给机会了。”
武曌摇头,“自不可能再走沧澜山。”
“只是高相这一次的行军路线,要比渡乌水,走夏日能飘雪的沧澜山更为危险。”
上官婉儿心神一紧,“高相要走哪?”
武曌身子挺的笔直,那根如葱白如玉一般的手指,缓缓从河西之地的南方移动——
那是一片大沙漠,广袤无垠!
上官婉儿一张脸色极为难看,她忍不住的出声,“苏丹大沙漠广袤无垠,乃是一片禁区,高相要走苏丹大沙漠?”
高阳要打河西,所以这段时间,她也看了诸多杂书,对河西之地附近一带的地形极为熟悉。
这苏丹大沙漠便在河西之地的南方,但却数百年了,没有多少将领敢走,因为这条路实在是太艰险了。
无尽风沙的大漠中,迷路是常有的事。
这一点,武曌也知晓。
“所以朕在犹豫,这条路线太危险了。”
“元和三年,镇西军五千精锐杀入苏丹大沙漠,但却在沙漠中迷失方向,大军溃散,回来的将士不足七百人,镇西将军事后自刎谢罪!”
“这足以可见苏丹大沙漠的恐怖。”
“而高相此次便要强渡苏丹大沙漠,绕过苍梧沙海,至月牙泉,河西之地的大后方!”
“再从月牙泉,率我大乾两万精骑杀入河西大地,踏灭匈奴琅琊王城、镇岳王城,诛杀琅琊、镇岳二王,威震整个河西!”
这条线路的危险是无疑的,但若成功,那也将比自沧澜山杀入河西之地,战果要更为巨大!
毕竟这是真正的大绕后,匈奴人怎会想到,他们的大后方,月牙泉一带竟悄无声息的到了一支两万人的乾军?
并且此次出动兵力相较于第一战,还多了一倍的大乾精锐!
同时,既要彻底拿下河西,她还需调兵,分几路出击,为高阳制造突袭的机会。
这调兵运粮,代价不可谓不大。
武曌双眸闪烁,内心极为纠结。
上官婉儿忍不住的道,“陛下,这条行军路线太疯狂了,婉儿斗胆请陛下慎重。”
“此战太过危险。”
“一旦战败,我大乾国力必定大损。”
“婉儿觉得,下策和中策也未尝不可,说不定以后高相还有更妙的毒计,又何必冒眼前之险?”
武曌看向上官婉儿,一双凤眸闪烁。
她目光幽幽的说道:“婉儿,你说的朕何尝不知?”
“但你可知,河西每年为匈奴产战马几万匹,还有诸多天然盐矿,现在三国与匈奴大单于联盟,河西之地每多存在一年,这些战马就可能低价输送到匈奴王庭,再输送到燕国、楚国,来日践踏我大乾的领土!”
“呼!”
武曌深吸一口气。
“婉儿,你先下去吧,让朕一个人好好想想。”
“此战虽危险,可却也是我大乾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难得高相主动请战,他若没有八成把握,怎会主动上奏?”
“这苏丹大沙漠对天下将领都算禁地,但对高阳却未必!”
“你先将我军前线大捷的消息传下去,我大乾憋屈的太久了,此次大胜理应传遍整个长安,整个大乾,也让百姓扬眉吐气一次,至于这件事容朕再好好考虑一番吧。”
武曌背对上官婉儿,语气幽幽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