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星子
高阳眸子深邃,朝武曌耐心解释道,“陛下,现在已经入夏,天气逐渐炎热起来,若等征调大军,准备粮草辎重,朝前线输送过去,再大举进攻,一来行踪完全暴露在匈奴人的眼下,二来则是天气越往后,匈奴人的战马越是膘肥体壮。”
“骑兵交战,谁的马跑得快,谁就占据主动!”
“闪电战,决不能携带大量辎重,否则速度根本快不起来,只需保证进入匈奴地盘,身上有几日军粮即可。”
武曌听懵了。
“高相,可不携带大量辎重,只是一味追求速度,那数万大军如何补给?”
上官婉儿倒是有些明悟,她试探的道,“高相,你的意思是抢?”
高阳露出一抹笑容,赞叹的道,“上官大人说的不错,就是一个字——抢!”
“陛下,匈奴人入侵我大乾,何时携带了大量辎重补给?他们进入大乾,便是一个抢字!”
“那同理,我大军入了匈奴地盘,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有何不可?”
高阳看向武曌,露出一口大白牙,他笑着道,“闪电战的核心,一个字快,另一个字便是抢!”
“浩瀚草原,无尽大漠,他们能心甘情愿的给,那便给,不愿给那就抢,敢反抗就杀!”
“这世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就是这世间最真的真理!”
嗡!
武曌瞪大双眼。
她没想到高阳的闪电战这么霸道。
这岂止是闪电战的精髓,更是治国之霸道!
这便是资本家之道吗?
在她心中,莫说儒家,纵是素来以霸道的法家也远没有资本家霸道!
“高相,你学的资本家好生霸道。”武曌神色复杂,发出感叹。
“陛下此言谬也,这一番理论并非臣从资本家中悟出来的,而是从儒家之道中悟出来的。”
“儒家?”
“你能从儒家之道中,参悟出这样的道理?”
武曌嘴角一抽,有些失态。
上官婉儿更是美眸透着浓浓的无语。
“陛下,上官大人,你们这是什么反应?民间都有身高八尺,小臂肌肉如虬龙一般的壮汉苦修儒家之道,尝与人讲道理,臣从儒家之道中,参悟出一点王道和霸道,这也很合理吧?”
“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
武曌一头黑线。
好一个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
这话一出,纵然她武曌乃大乾帝王,也多少有些挡不住。
“高卿所言,甚有道理……”武曌不想纠结这个话题,于是附和了一声,又朝高阳开口出声好奇问道,“所以高相的意思是以战养战,以匈奴部落为我大乾铁骑的补给?”
高阳点头,“不错,只要入了河西走廊,便是天高任鸟阔,一路横推,沿途的匈奴部落就是我军的随身补给站!”
“我精锐大军,可三马双刃,两弓百矢,一匹马驮着自重武器,一匹马用于日常行军,还有一匹马用于临阵冲锋,这便可以保证千里行军而马力不疲。”
“沿途军中,匈奴部落中的牛羊,可缴获少部分为“活体运输队”,健壮牲畜输送粮草,老弱牲畜直接就地宰杀,制成肉脯!”
“如此循环往复,既保证了行军速度,更好的在匈奴地盘展开大迂回,又解决了大军辎重这个问题。”
第789章 死囚妙用,还能发挥余热?
武曌点点头,有些明悟。
“可几日的粮草,这万一不够?该如何是好?”武曌继续问道。
高阳摇头,“陛下多虑,河西之地的特殊地形,臣已先前言明,这河西走廊从地图上俯瞰,就是一条直道,匈奴部落必傍水而居,并不难找。”
“那万一是小部落,牛羊牲畜很少呢?”武曌又问。
“理论上来说,这个概率极低,应当不会发生。”高阳愣了一下,随后开口说道。
武曌神色绷紧,“战场之上,局势一触即变,什么事不会发生?朕说的是万一发生,你可做好了应对准备?”
“朕……是为了你好!”
这样一说,高阳也没办法了。
本来他还不想说的,毕竟他高阳现在在外界的名声颇好,谁见了不说一句心善、人好?
于是,高阳拱手道,“既陛下追问,那臣便直说了。”
“臣生性谨慎,自想好了后路。”
“一个部落,纵然牛羊少了点,那也总归是有,那既有牛羊,自然就有放牧栖息的匈奴人吧?”
武曌一脸不悦,“高相,朕问你牛羊牲畜少,不够大军补给,你说放牧栖息的匈奴人作甚?”
高阳笑而不语,只是盯着高阳。
上官婉儿率先反应过来,红唇微张。
下一瞬。
武曌表情也变了。
她看向高阳,脸上满是震惊。
“高相……你是说……”武曌神情震惊,一脸错愕。
后半句话,武曌有些说不出口。
高阳依旧不说话,只是给了武曌一个你懂的眼神。
“嘶!”
武曌轻抽一口凉气。
尤记得高阳初露峥嵘之时,定国公府老将云集,商议兵法,高阳一言惊呆一众老将。
据探子回禀,自打那一次后,一众老将齐聚定国公府,再也未曾模拟作战,商议兵法,而是改为了足浴大保健……
这一点,高阳居功甚伟!
他本以为高阳只是说着玩的,没想到高阳是真有想法,做好了心理准备啊!
“朕最后问一句,万一……朕是说万一,万一大军奔袭,没有找到匈奴部落,这又该怎么办?”
“简单!”
高阳对此,依旧十分淡定。
“这也简单?”武曌不由得拔高声音,心感不妙。
高阳出声道,“大军携带少量辎重,一人三马,一日奔袭上百里不在话下,以这个行军速度和河西之地的特殊地形,找匈奴人的部落并不难,但陛下既说了万一,那臣便按万一来想办法。”
“陛下莫不是忘了臣的三百死囚?”
“嘶!”
高阳只是简单一语,便令武曌和上官婉儿齐齐倒抽一口凉气。
“缺粮这件事,三百死囚也有份?”
“他们不是高相你的先锋队,与大军被困时的敢死队吗?”
武曌按捺不住内心的惊愕,出声问道。
就在刚刚,高阳才说三百死囚绑着炸药冲锋,纵然真被匈奴大单于十万大军围剿,也能硬生生炸出一条生路。
但现在,还能解决军粮问题了?
高阳在早朝时说的信誓旦旦,他还以为高阳是想激发三百死囚的战力,大破匈奴,敢情战力只是其中最小的一部分原因啊?
“陛下,这并不冲突啊,这敢死队用死囚最好,但死囚没了,可从精锐中再给予大量钱财,重新挑选三百人……”
“现在不是陛下说万一,假设缺粮吗?”
“大军危急之时,三百人,再加上一人三马的配置,这怎么都能再撑三天,按照这个行军速度,怎么都能找到匈奴部落了。”
武曌:“……”
上官婉儿:“……”
武曌红唇微张,似要说些什么。
但高阳却直接打断道,“陛下,你且放心,这行为不太好,臣心中有数,臣会分批派出,再行坑杀,不会动摇大军军心的。”
武曌:“……”
她是想说此举是否有违天道?
哪里是这意思?
更何况,这行为只是不太好而已吗?
上官婉儿美眸复杂。
难以想象,这天下居然能有将死囚用到这般程度的人!
研制火药时,死囚是炮灰。
试验火药爆炸破甲的威力时,死囚是活靶子。
冲锋陷阵时,死囚是先锋军!
大军危急时,死囚是敢死队。
就连缺粮时,死囚亦能发挥其价值!
绝了!
太变态!
太残忍!
不愧是她上官婉儿看中的男人!
上官婉儿在心底默默的道。
武曌一颗心放进了肚子里,她朝高阳道,“有高大人这番话,朕心甚安!”
“既高大人无须大量粮草辎重,那便简单了,雁门关一带有一万玄甲精锐,个个都是好手。”
“高大人要一人三马,那朕便再征调一批战马前去便是,此战,高大人要什么,朕便给什么。”
高阳拱手,敛下眸子道,“臣多谢陛下圣恩!”
武曌凤眸里尽是威严,却也夹杂着一丝难以掩盖的激动。
她攥紧白皙的拳心,一双眸子好似追忆一般,眼前浮现出了昔日大乾受辱的场景。
她看向御书房外,开口道,“昔日,我大乾太祖被那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上,差点被生擒活捉,太祖驾崩后,高祖年幼,故太后垂帘听政,彼时的匈奴大单于竟写信,邀我大乾太后前去草原与他欢好,做一对快活夫妻!”
说到这,武曌回首。
她一双凤眸泛红,声音极为冰冷:“但没办法,如高相所言,尊严只在刀锋之上,真理只在弓弩射程之内,放今天下,弱即是原罪,弱就要挨打!”
“太后没办法,只能委以虚蛇,强忍下这份羞辱回了一封吹捧之信,此后近乎百年,我大乾皇室女子,便送去匈奴和亲。”
“然这匈奴非但不感恩,还屡次犯我边境,杀我大乾百姓,掳我大乾女子,这份国仇,也……该从朕这洗刷!”
高阳再度拱手,“臣定不负陛下圣恩。”
武曌压下内心的激动,一双凤眸看向高阳。
她神采飞扬,身上帝王之威席卷的道:“高相尽管放手去战,去复仇,一切都有朕兜底!”
“若能大破匈奴,拿下河西之地,那便可以重创匈奴,亦能力挫楚、燕、齐三国的意图!”
“那我大乾崛起之路,将再也无人可挡!”
“千古霸业,也将随之朝朕与高相敞开大门!”
高阳拱手,高声道,“臣必不负圣恩,一为报仇,二帮陛下拿下河西之地,重创匈奴!”
“那臣便先告退,回府准备一下!”
武曌对此,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