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星子
“朕根本看不清。”
高阳闻言,笑容一点一点僵硬下来,老脸也忍不住一红。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他的毛笔字,确实一言难尽,穿越的原主字迹那还不如他。
他自己倒是能看清,毕竟是他写的,但对于武曌来说,确实是很难。
“此乃草书中的狂草,一种很新的字体!”
“但这不打紧,一会儿待上官大人回来,臣再令其写一份便是。”
“陛下只需明日,按照臣的步骤来做,将其念出即可!”
“此战若胜,便可攻守易形!”
一番话,彻底勾起了武曌的好奇。
“这赢也是惨胜,何来攻守易形?”
高阳见状,拿起了一沓奏折。
“这些乃是长宁军历年来调兵的奏折,其行军速度,两地路程,臣用了诸多方法测算。”
“南宫将军乃我大乾名将,越靠近长安,行军速度越快!”
“从陛下给长宁军下达军令的时间来看,南宫将军接到军令已经足足半个月,近乎二十天了!”
“长宁军皆是骑兵,沿途又有补给,粮草辎重压根不用太多时间,现在哪怕是头猪,也到长安一带了!”
“按臣的算学推算,快则明日抵达长安,慢则后日,不单单是长宁军,陇西等地的援军,其先锋骑兵也必定快到了。”
“只要我军能跟楚军平分秋色,再由我大乾援军杀他一个措手不及,战局将顷刻间逆转!”
此话一出。
武曌一双眸子,骤然变幻。
“若明日底牌齐出,依旧敌不过楚军的冲杀,臣还有后手!”
第180章高阳的后手,这毒计真狠啊
高阳继续开口说道,眼神带着极致的平静。
但越是这种平静,就越是让武曌心神一紧。
“什么后手?”
武曌忍不住开口问道。
“眼下正值八月,天气闷热,长安城皆是木房和瓦房,若不敌楚军,那便……火烧长安!”
“皇宫之内,臣备好了一个和陛下差不多体型的宫女。”
“一旦兵败,皇宫会燃起一场熊熊大火,掩盖一切痕迹,在朱雀大街往东,臣命人挖了一个秘密地道,里面足以容纳陛下和臣之家人!”
“只要烧掉长安城内的粮草辎重,以及长安城内的一切,楚军就不可能多做停留,甚至纵然不屠城,粮草的短缺也会逼着他们屠城!”
“这亦是一步棋!”
“届时陛下假死,长安城被烧成灰烬,大乾顷刻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割据,民不聊生,将成必然!”
“臣藏了亿点小钱,数目不多,但足以助陛下东山再起!”
高阳一脸认真,眼神里面满是冷漠。
狡兔三窟,更何况是他高阳!
不过真按照这个计划来走,武曌这甲那是必须得卸了。
一瞬间,武曌凤眸瞪大。
她看着满脸平静的高阳,心中掀起滔天骇浪!
一切,高阳都想好了。
只要烧毁长安城内的粮草和辎重,烧毁一切,楚军就无利可图,她也能假死脱身,再起一番大业!
但按照高阳所说,长安百姓会死很多人。
这一计,太毒辣!
但却也是一招金蝉脱壳之计!
武曌直视着高阳,但高阳却面不改色。
相比当一个万人敬仰的英雄,他更想当一个躲在阴暗脏水沟里的老六。
那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与此同时。
长安夜色笼罩之际,几只信鸽从城外飞入城中,落在皇宫内的一处庭院。
一名将士摘下信鸽脚上绑着的情报,随后用专门的密码本进行对照,破译。
当看到破译后的内容,这名将士的脸上带着一抹掩盖不住的狂喜。
大殿内。
武曌和高阳陷入了一种相对无言的状态。
天下事有所为,有所不为,武曌的心中在动摇。
从本心来说,她做好了和长安军民一起牺牲的打算。
但高阳的法子,却给了她另一种可能。
只是这手段,她有些难以接受。
正当她思绪很乱,不知要如何开口之时。
殿门被猛的推开。
一名宫内禁卫冲了进来,单膝跪地,他朝武曌满脸狂热的道。
“报!”
“启奏陛下,长宁军三日前抵达杨庄,大半皆是骑兵,现已在四十里外的萧县,明日早晨之前必到!”
武曌闻言,猛然抬头,她震惊的看向这名将士。
“什么?”
“长宁军距离长安不到四十里?”
但还没等武曌回过神来。
紧接着,又是一骑冲入皇宫。
“报!”
“启禀陛下,河北一带两万杨家军正在驰援,现距长安不过七十里!”
“报!”
“启奏陛下,黄河一带,天河大将军率军三万,正在疾驰长安,五日之内,必到长安!”
“报!”
“启奏陛下,山东一带,五万精锐正在飞驰,正沿龙关杀去,欲要从后偷袭楚军,以解长安之围!”
“报!”
“骠鸡大将军王忠,率军一万,正沿着长安西南六十里外,杀向长安!”
一个个将士冲入大殿,声音接连响起。
武曌的脸上,难掩笑意。
长宁军数万精锐,已至长安城不远处,这就是巨大的底气!
另外还有陇西,河北大军袭来,接近长安。
明日一战,压力骤然减小许多。
“高大人,你算的真准!”
“我长安百姓,不至遭此一劫了。”
高阳脸上也露出一抹笑容。
“瞧陛下这话说的,臣像那种人嘛,臣就随便说说。”
武曌心情大好,照直出声道,“朕看你不像那种人,你就是。”
高阳:“……”
不到绝境,他也不想动用最后的手段。
解决掉楚军,靠着女帝的信任,又有着定国公府顶级的权势,这难道不香吗?
何必累死累活,掀起浩浩荡荡的造反?
“如此一来,只要我军明日扛住大楚正面的进攻,将其死死咬住,大局就将逆转!”
“楚军的末日,来了!”
武曌闻言,一双眸子透亮。
她重重拍了拍桌子,身子前倾,一字一句的道,“那就龙纛前压,决一死战!”
“……”
次日。
一缕金色的阳光刺透云层,笼罩大地。
天亮了!
泾水滚滚东逝,波澜壮阔,一条大河,却仿佛将整个战场分为了两半。
长安城内。
一户极为普通的房屋中。
老王头身穿粗布衣服,一张脸上满是皱纹,他一夜未眠,跪在大堂内的神位下,双手合十。
而这样的一幕,在长安城中到处都是。
他们祈求长安能胜,祈求这一战能彻底赶跑大楚。
外面的朱雀大街上,战马践踏的声音,步卒整齐掠过的踏地声,仿佛踩在人的心尖上。
整个长安城,一片肃杀!
“快!”
“再快一点!”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长安城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
“胆敢贻误战机者,斩!”
一道道暴喝声响起,长安九门依次打开,大军鱼贯而出,列阵在长安城外,旌旗蔽天,满脸肃杀!
九门之前,各大守城将领骑着高头大马,一骑当先,列阵迎敌。
高阳身穿铁甲,一双目光扫向前方,只见视线前方,乌泱泱一片的楚军正在列阵,就宛如钢铁洪流一般。
楚青鸾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大战马,身披软甲,满脸飒爽。
在她身后,是一众楚军将领,是混合着薛毅和武雄大军的数十万精锐大军!
“本公主没想到,这大乾竟真的敢出城作战!”
“天佑我大楚!”
楚青鸾是真的没想到,那大乾女帝居然真的敢出城作战。
就凭那长安城几万的老弱病残,竟敢硬碰她十几万的精锐?
勇气可嘉,但实在太过愚蠢!
她睥睨的看向长安城,就像看自己的囊中之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