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154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王妃无需担心。”

  “本王已经安排好了,王妃家人皆入王府,与本王一同开疆拓土。”

  李恪当然知道她的意思,赶紧宽慰道。

  “多谢殿下。”

  听到这里,萧妤才放下心来,兰陵萧氏齐梁房被灭,这些人便是她最后的亲人,自然希望他们有一个好的去处,眼下来看,跟在李恪身边最为稳妥。

  “你我夫妻,一体同心,何须如此。”

  抓着萧妤的柔夷,李恪和声细语的说道。

  这话听在萧妤耳中,说不出的感动。

第164章 亲王峥嵘,不简单的皇子们!

  “求太子妃救救我儿!”

  东宫,承恩殿中,一名美妇哭得梨花带雨,苦苦哀求苏子衿。

  “娘娘快起来。”

  “可使不得。”

  苏子衿连忙给了武媚一个眼神,武媚上前搀扶起了阴妃。

  再怎样,阴妃那也是皇帝的四妃之一,太子长辈,她怎能受此大礼。

  “佑儿年幼不知事,想来都是我那个不安分的弟弟撺掇所致。”

  “陛下盛怒之下,一定要派人将佑儿擒拿归京,告罪太庙。”

  “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求谁了”

  阴妃已经被突如其来的噩耗刺激到语无伦次的地步。

  “阴妃娘娘。”

  “本宫尚在四海商行有些话语权。”

  “三股作价九万贯,交予齐王,还请娘娘书信一封,我命人送往齐州。”

  此时,太子妃苏子衿清冷的声音在殿内响起,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好,我这就回去写。”

  阴妃听明白了她的意思,既然东宫愿意让齐王入股四海商行,这就代表了东宫一定不会让齐王出事,她悬在嗓子眼上的心总算是落回到胸腔内。

  “来人,送阴妃娘娘回宫。”

  玉手轻拂,苏子衿连忙吩咐下去。

  “阴妃娘娘,请。”

  左右的侍女立即把阴妃送出了东宫。

  “娘娘。”

  “为何?”

  目送着阴妃离开,武媚的脸上满是不解之意。

  在她看来,齐王李佑造反愚蠢至极,必将遭至天下人的唾骂,东宫救下齐王,有百害而无一利。

  “你的心思太过功利,反倒落了下乘。”

  瞥了她一眼,苏子衿淡淡道:“殿下常言,打天下易,坐天下难。”

  “为君者,不可以蝇营苟且之术治天下,而要以堂皇大道行之。”

  “天下人心浩浩荡荡,纵然是当今陛下也得不到许多人的认可,无外乎玄武门之变。”

  “齐王造反,对错且不论,魏王落井下石,枉顾孝悌之义,已然出现在天下人眼中。”

  “殿下若能将齐王救下,对待同父异母的兄弟尚且如此,对待天下人又何尝不施仁义。”

  “何况,虎毒不食子,陛下只是一时间为歹人蒙蔽双眼,回过神来,他当真愿意逼杀亲子?”

  ‘原来如此!’

  武媚这才明白了太子的意思,不由得崇敬三分。

  有些话,苏子衿并没有告诉武媚,那便是太子登基之后,需行分封之策,齐王再怎样,总好过魏王,毕竟太子之下,吴王第三、魏王第四、齐王第五,这都是第一档的亲王。

  李承乾早就做出了决定,第一批封镇在外的藩王即梁王、吴王、齐王、晋王,以为宗亲表率,其次才是蜀王、蒋王、越王、纪王及李渊诞下的诸多子嗣。

  “这些日子,徐惠在张罗她父母一家人来京之事。”

  “本宫知道你有两个妹妹,二妹武顺嫁予平城县公之弟贺兰安石,幼妹嫁予了阳翟县公之弟郭孝慎。”

  “若你愿意,来日贺兰安石、郭孝慎分别任齐王典军、长史。”

  “多谢娘娘。”

  听到这话,武媚喜出望外,连忙叩首行礼。

  如若齐王没有太子保下,她当然不会这般激动,可太子既然看重了齐王,太子登基之后,齐王必然会恢复爵位,自然是大唐一等亲王,他的王府典军、长史至少是正五品上的官职。

  两个妹夫若能担任齐王典军、长史,不知道比他们现在的职务好多少,前景惊人。

  “起来吧。”

  拂了拂手,苏子衿嘴角带着一抹浅笑。

  武媚、徐惠都是要被收入东宫的人,她当然不介意顺手而为。

  数日之后,齐州,齐王府。

  “你是太子的人?”

  李佑看着面前这个头戴圆帽,着皂靴,穿褐衫,系小绦的阴柔身影,有些怀疑。

  “殿下不是已经看了阴妃娘娘的书信。”

  “想必,我的身份,殿下心中有数。”

  “是否同意,且看殿下心意。”

  隶属于东厂河南道的小档头面对齐王李佑,始终面无表情。

  “为什么?”

  凝视着小档头,李佑沉声问道:“我与太子素来没有交往。”

  “本王这是在造反,不是过家家。”

  “他现在要本王入股四海商行,难道就不怕被朝臣攻击与本王勾结,沆瀣一气。”

  “本王不明白。”

  事实上,从小他就和其它亲王没有什么来往。

  因为,他的母亲阴妃出身特殊,外祖父阴世师捕杀高祖太武皇帝与万贵妃之子李智云,下令诛杀李家亲属、刨了李家祖坟,这才被诛。

  看似阴妃是四妃之一,实则过着胆小慎微的日子,他这个齐王更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太子是文德皇后亲子,陛下嫡长子,8岁就入主了东宫,二者相比,一个天一个地。

  最近一年,太子先平薛延陀,太子长子灭吐谷浑,为大唐开疆拓土,名声响彻大江南北,在这时候,多少人避他都避不开,偏偏李承乾主动黏上来,不得不让人怀疑。

  “殿下。”

  “我只是一个送信的人。”

  “有些事,你问我也没有答案。”

  “我只能告诉你,时候到了,一切你就明白了。”

  “这份入股协议不单单是一纸帛书,更是一份护身符。”

  深深地看了李佑一眼,东厂小档头出言道。

  “本王知道了。”

  李佑眼中掠过一抹异色,沉声道:“九万贯,本王会命人准备好,送到城外。”

  “嗯。”

  东厂小档头听了这话,身形已然消失在了齐王府中。

  ‘人呢?’

  亲眼目睹这一刻的李佑瞬间瞳孔放大,满脸不可置信。

  “殿下。”

  刚刚赶到的昝君谟、梁猛彪看见李佑的表情,不由得露出了错愕之色。

  “你们来了呀。”

  “昝君谟,你马上命人准备九万贯,送到城外去,自有人会接应。”

  李佑不假思索的吩咐道。

  “是。”

  尽管昝君谟有些懵,却还是乖乖的下去安排了。

  “梁猛彪。”

  “本王可以相信你吗?”

  接着,李佑看向又一个亲信,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

  “啪嗒!”

  身形魁梧、满脸横肉的梁猛彪径直跪倒在地,瓮声瓮气道:“末将这条命都是殿下救下,若无殿下信任,委以高官厚禄,末将哪里会有今日,殿下吩咐,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

  拍了拍他的肩膀,李佑低沉着声音交代道:“我要你将王府库中一应铜钱、珠宝古玩等物全部换做金银。”

  “换做金银之后,全部交予四海商行,这件事只能私下进行,绝不能被他人知晓,尤其是舅父。”

  “你能做到吗?”

  唰!!!

  梁猛彪铜锣大的眼睛迸射出精光,拍着胸脯打包票:“殿下放心。”

  “末将若是办不到,提头来见。”

  “去吧。”

  摆了摆手,李佑示意道。

  “是。”

  梁猛彪大步离开了王府正殿。

  ‘大兄,本王的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了,莫要让我失望!’

  眺望长安方向,李佑心中暗自沉思着。

  长安,太极宫,甘露殿。

  一身褚黄圆领袍服,头带璞头的李世民倚靠在胡床上,一双龙目眯着,开口道:“说说吧。”

  “齐王叛乱,背后究竟有多少人动手?”

  “禀陛下。”

  百骑司统领李君羡有条不紊的说道:“据百骑来报。”

  “齐王长史权万纪、典军韦文振平日里以劝谏之名,实则禁锢齐王,齐王做任何事情都会被责备,王府亲卫根本不受控制,一应王府属官全都听从权万纪之言。”

  “并且,权万纪不经过齐王,放逐齐王亲卫昝君谟、梁猛彪,这才引起了齐王的反感,与昝君谟谋划阴谋诛杀权万纪,不料被权万纪发现,提前命韦文振缉拿了昝君谟等人,得知了此事,书写奏折,准备上报。”

  “于是,齐王才先下手为强,诛杀权万纪、韦文振,赢得王府属官们的支持,举兵谋反。”

  ‘尔敢?!’

  李世民坐起身子,龙目中满是凛冽杀机。

  他是不喜李佑,但这并不代表他会允许权万纪一介臣子架空亲王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