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152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从漠北草原到雪域高原,再到西域,辽东,所有的棋子已经就位。”

  “都督府的兵力绝非兵部收到的那样,以楼兰都督府为例,常备有五万楼兰军,太子手上除了十万西海军、十万北庭军,还有五万楼兰军、五万燕然军、五万居延军、五万云中军、五万东胡军。”

  “除此之外,外铁勒五州、铁勒八旗、扶余州白霫部的兵力加起来足有十余万骑,尽可为其驱策。”

  “他要是愿意,顷刻间就可以让大唐陷入战火之中。”

  “嗯?”

  李道宗只觉得头皮发麻。

  贞观十年,朝廷对军府兵制进行改革,设置了折冲府作为军队的基层组织,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兵额按等控编:上等1200人,中等1000人,下等800人。

  一直到贞观十五年,全国共有折冲府约633个,约60万人。

  这些府兵就是大唐用于作战的职业军人,更是用来镇压四夷的绝对武力保障。

  太子李承乾手中的兵力同样是六十余万,且都是见过血的边疆精锐,这简直无法想象。

  “阿耶。”

  “太子手中的力量绝对要比陛下、魏王想象的更加可怕。”

  “就连吐蕃大相禄东赞都对其畏惧如虎,禄东赞的长子、次子都效力于太子麾下。”

  “既然太子没有举兵动手,那么就代表了他拥有绝对的自信,可以控制一切局势。”

  “现在,我们要是不下注,等到将来一切都尘埃落定,可就太晚了。”

  “东宫有一份礼物送给我,还有阿耶。”

  李雪雁卖了个关子,说道。

  “礼物?”

  眉头微皱,李道宗有些不解其意。

  “四海商行将所有股本分作100份,三万贯一份,文成公主府、江夏郡王府可以出资获得各一股。”

  “或许阿耶不清楚这一股代表了什么,这么说吧,现在入了一股,年底将会有80万贯的分红。”

  “而且,这份分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

  “除东宫、江陵郡主、襄城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豫章公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之外,吴王、晋王、梁王、蜀王、蒋王、越王、纪王、东阳公主、临川公主、清河公主、兰陵公主、弘化公主、安国公府都入股了。”

  美眸闪烁着光芒,李雪雁清脆的声音在书房内响起。

  “呼!”

  此时此刻,李道宗内心充满了不平静,13个公主,1个郡主、7个亲王,还有一个宗室,四海商行汇聚的力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一股就能获利80万贯,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雪儿。”

  “我知道了。”

  “等太子回来,我会亲自跟他会面。”

  “你说得对,我们江夏郡王府确实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置身事外。”

  “火中取栗,危险往往伴随着机遇。”

  最终,李道宗做出了决定。

  “阿耶英明。”

  李雪雁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晋王府,正殿。

  “殿下意欲何为?”

  长孙无忌、褚遂良来势汹汹的质问李治。

  “不知舅父、先生此言何意?”

  “本王哪里做的不对?”

  神色淡然,李治悠哉悠哉的坐在上首。

  “稚奴。”

  “坊间传闻,晋王府入股了四海商行。”

  “可是真的?”

  注视着李治,长孙无忌问道。

  “哦。”

  “舅父说的是这件事。”

  “是啊,嫂嫂亲自与王妃所说,我便出了六万贯。”

  “晋王府家大业大,要是没个进项,整日坐吃山空,如何是好?”

  李治始终平淡如水的样子,不以为然。

  “殿下可知你在做什么。”

  “晋王府入股四海商行,这会让天下人以为你投靠了太子。”

  “这样一来,支持殿下的臣子该如何是好?”

  褚遂良心直口快,径直出言道。

  “呵呵!”

  瞥了二人一眼,李治意味深长的说道:“原来舅父与先生也知道本王是晋王,本王参与夺嫡之争。”

  “那朝堂之上,舅父、先生支持魏王,天下人该如何看待本王?”

  “难不成本王亲近太子不行,亲近魏王就可以了?”

  “魏王可以做储君,太子本就是储君,我为何不能从中选一个对象。”

  ‘蹬蹬蹬!’

  长孙无忌、褚遂良看着李治那深邃的眼睛,不禁倒退了数步。

  今天的晋王给了他们一个难以言喻的冲击,不再像之前一样任由他们操纵。

  “赵国公,长史。”

  “莫要忘了,殿下是晋王,你们是臣子。”

  “殿下做什么,还不需要向你们交代。”

  晋王司马李敬玄冷冷的扫了二人一眼。

  “正该如此。”

  “某些人怕是忘了君臣主次之分。”

  “莫不是有些人以为自己才是天潢贵胄,想要争储。”

  晋王洗马李义府、谘议参军:刘祥道、晋王友:上官仪、文学:高昱、裴宣机、东阁祭酒:裴炎西阁祭酒:薛元超、典军:张文瓘、高季辅你一言我一语,一连串的嘲讽让长孙无忌、褚遂良陷入了纠结中。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意识到晋王府发生的变化,这些官员显然是站在晋王一方。

  “既然舅父、先生不满意本王所为。”

  “也罢,本王不强求,你们且自去吧。”

  摆了摆手,李治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

  “这”

  长孙无忌、褚遂良面面相觑,只得无奈的退出了晋王府。

第163章 晋王算计,舅父与稚奴做个晋升之阶可好?

  “确实和你猜的没错。”

  “齐王的背后,不只是魏王的手段,恐怕我这位舅父也推波助澜了。”

  “曾经的天策府第一功臣,如今变成这般模样,连皇子都敢算计,他还有什么是不敢做的?”

  目光幽深,李治的视线始终没离开过长孙无忌远去的方向。

  “殿下。”

  “时候到了。”

  李义府阴恻恻的面容上浮现着莫名的神色。

  “殿下。”

  一众晋王府属官全都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治。

  “梁王回来了。”

  “东宫八百卫士都回来了。”

  “梁王府有十六名执仗亲事、十六名执乘亲事、三百三十三名亲事,全都是河西血战中的精英。”

  “吴王得到了左金吾将军、高唐县公程处默的帮助,吴王的亲事府也建立起来了。”

  “加上我们的人,近两千人,这还远远不够。”

  “司马,联系右武卫将军、琅琊郡公牛进达,就说本王请他赴宴。”

  “我们的手中也需要一支十六卫军,只有这样,在这场博弈中,晋王府才能加入分羹的行列。”

  环视众人,李治最后把目光投向了晋王司马李敬玄。

  “是,殿下。”

  李敬玄立即应声领命。

  “洗马。”

  “赵国公及长史,还有那些出身关陇门阀的官员。”

  “全部调查清楚,他们的府邸、位置,布局。”

  “既然我这位舅父喜欢利用,那本王相信他不会介意为本王送上一副登天梯。”

  说到这,李治脸上表情逐渐变得冷厉。

  “是。”

  李义府那死人般的脸上也浮现了一抹诡异的兴奋之色。

  以长孙无忌、褚遂良连同关陇门阀的官员做晋升之姿,从而换取在这场剧变中的最终利益,晋王李治展现出来的冷血、政治手腕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合格的上位者。

  “诸位。”

  “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王将和你们同进同退。”

  李治掷地有声的话语显得分外有力,在王府正殿中响起。

  “遵命!”

  一众晋王府属官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齐齐应声。

  同一时间,吴王府同样人声鼎沸,吴王长史崔虞、中书舍人王弘让、吴王司马王弘直、尚书郎中谢瑜、吴王府记室参军谢曜、吴兴郡男沈智渊、秘书郎陆敦信都汇聚一堂。

  “太子快回来了。”

  “有些人忍不住了。”

  李恪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玩味道。

  “殿下。”

  “齐王这么快就能聚拢起这么多人,控制齐州,兵甲犀利。”

  “要是没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怎么可能?”

  “阴氏早已没落,一个小小的阴弘智能做到这种程度。”

  秘书郎陆敦信对此不屑一顾。

  不只是他,在场其他人同样对齐王叛乱爆发如此迅速猛烈感到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