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147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太仆寺库中有成品马具三万余副。”

  身为太仆少卿的柴令武如数家珍般介绍出来。

  闻言,众人心中不免升起了一丝炽热,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强悍的力量,有了柴令武的帮忙,三千死士第一时间进入皇家马厩,从步卒成为骑兵,杀伤力远胜于数万步卒。

  而且,主要集中在河西、秦陇、关内道等地的马场在李泰控制长安之后,第一时间就可以将战马调往关中,武装出十余万骑兵,从而应对可能到来的漠北、河湟边军。

  “做得好。”

  李泰给了柴令武一个鼓励的眼神,非常满意。

  PS:九寺五监:和尚书六部在职级上基本平级,没有法定隶属关系,职权与六部重叠,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由秦汉九卿发展而来。

  九寺是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五监是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军器,九寺的长官称‘卿’,五监的长官多数称‘监’,少监是仅次于监的一监高官。

第159章 太子心胸似海,以利捆绑宗室 !

  贞观十六年,八月下旬,长安掀起了一场风波。

  高阳公主牵头建立了高阳商行,经营澡豆、蔗糖、食盐、丝绸等物,参与其中的还有巴陵公主、晋安公主、安康公主、新兴公主,五个公主及驸马都尉背后的家族一跃让高阳商行成为了四海商行最大的挑战者。

  不仅如此,关陇门阀、山东士族多与高阳商行合作,其货栈在短短旬月间开遍了关中、山东之地。

  “这就是高阳的依仗?”

  东宫承恩殿中,太子妃苏子衿打量着桌案上的东西,美艳不可方物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波动。

  “嫂嫂。”

  “澡豆、蔗糖倒不是什么上台面的东西。”

  “左右不过是一些士族自己用,还不如我们的香皂、雪糖。”

  “可食盐、丝绸、铁制农具、茶叶这些东西就不一样了。”

  长乐公主李丽质与往日病恹恹的样子判若两人,愈发展现出了独属于公主的美貌,让人不敢亵渎。

  诸多公主之中,以她最为蕙质兰心,一下子看出了高阳商行拿出来的东西对四海商行威胁最大的几样。

  食盐,百姓无法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铁制农具,同样是百姓追捧的东西,丝绸是独一无二的奢侈品,茶叶最主要的销售对象是四夷。

  至于澡豆,不用做成什么样子,跟香皂都无法比拟,高阳商行拿出来的蔗糖红中泛黄,只能以牛乳、甘果等物掺杂其中,制作为吃食,远不及四海商行拿出来贩卖的雪糖(白糖)、冰糖。

  “娘娘。”

  负责经营的江陵郡主萧月仙俏脸凝重道:“我已命人前往各州采购食盐,却只有江南沿海的盐。”

  “井盐、池盐根本采购不到,蜀锦同样如此。”

  “茶叶方面,蒙顶茶、紫笋茶都没有,就连神泉小团、渠江薄片这些也没有。”

  大唐的食盐主要是海盐、井盐、池盐,海盐产地包括山东、江南等沿海地区,井盐来自蜀中,池盐分布在河东道、关内道、陇右道。

  丝绸以蜀锦最为优质,后世四大名锦之中的云锦、宋锦、壮锦尚且还在发展,稍逊一筹。

  唐朝名茶,计50余种,大部分都是蒸王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首推蒙顶茶,其次为湖、常二州的紫笋茶,其他则有神泉小团、渠江薄片等。

  周遭的襄城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豫章公主、城阳公主一个个脸色格外沉重。

  “不奇怪。”

  莞尔一笑,苏子衿清冷的声音在承恩殿响起:“山东士族和关陇门阀联手了。”

  “高阳商行既然能这么快站出来,必然是做足了准备。”

  “食盐、丝绸、铁矿、茶叶,这些本就是士族垄断的东西。”

  “嫂嫂,我们就这么看着高阳小人得志?什么都不做吗?”

  年纪最小的城阳公主气鼓鼓的说道。

  襄城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豫章公主的态度同样很明确,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她们自然是不可能跟高阳公主平和相处。

  “倒也不必。”

  玉手轻拂,苏子衿给了武媚一个眼神。

  “娘娘。”

  武媚随之端出了一盘子洁白如雪的东西。

  “嫂嫂。”

  “这不是糖吧。”

  襄城公主用手指沾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脱口而出:“是盐?”

  “什么?”

  其它几个公主都不由得尝了尝,美眸中露出了震惊之色。

  这洁白如雪的竟然是盐,要知道,目前专供于宫中、贵族的青盐尚且无法研磨到这种地步,因其为青灰色或暗绿色而得名,是天然的结晶体,只能少量出产。

  “这是来自西海的白盐。”

  苏子衿介绍道:“西宁城那边刚刚送来的。”

  ‘西海!’

  萧月仙美眸一闪而过的精光,直接问道:“娘娘。”

  “此言是西海所出,可是能大量供应?”

  ‘啊这?’

  在场的公主们全都瞩目苏子衿。

  “月仙冰雪聪明,一下子想到了其中关键。”

  “确切来说,这不只是西海的盐,还是整个西海大都护府治下盐湖所出。”

  “只是经过特定的工艺制作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嘶!!!”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西海大都护府治下有多少盐湖,一百多个,哪怕只是青海湖生产的盐都足够全天下人吃不知道多少年。

  “丝绸和茶叶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

  “四海商行的客户针对的从来不是士族,而是庶族、百姓。”

  “盐、铁制农具,这才重点,来自西海的白盐会源源不断的供应四海商行。”

  “民间的盐价大多为每斗10到20文,我们出售的雪盐就按照50文的价格来定。”

  苏子矜神态自若,彷佛一切尽在掌控中。

  “明白了。”

  萧月仙心中大为惊喜。

  民间的盐价主要是粗糙的盐粒,而高阳商行出售的盐必然不可能与之价格相当,多为百文以上,西海出产的白盐比青盐更加优质,仅仅五十文,一般的庶族都能买得起,这对于高阳商行无异于降维打击。

  “我大唐的铁矿主要集中在江南道、剑南道。”

  “既然高阳她们能垄断剑南道,那我们就从江南道着手。”

  “我已经命人传告三弟,吴王会亲自书信予江南士族,为四海商行提供铁制农具。”

  苏子衿继续道。

  大唐全国共有118处铁矿产地,其中江南和剑南二道就有51处,占到了总数的43.2%

  “好诶。”

  顿时,在场的公主们脸色一下子由阴沉变得欣喜交加。

  “有一件事是殿下亲自交待。”

  “呃呃!”

  长乐公主等女纷纷抬头看向苏子衿,脸上都有些不解。

  有什么事是需要太子李承乾亲自叮嘱的?

  众女之中,唯有萧月仙似乎猜到了什么,美眸中再度浮现了异色。

  “四海商行的发展越来越快,遍及大唐十道三百六十州。”

  “不出意外的话,贞观十六年的盈利将会达到了八千万贯,远远超过了大唐的赋税。”

  “随着四海商行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盈利会不断增长,或许能达到上亿贯乃至数亿甚至是更多。”

  “财帛动人心,有一个高阳商行就会有第二个,我们无法确保每一次都能抵挡得住这些威胁。”

  环视众女,苏子衿一改淡然如水的表情,认真道。

  “嫂嫂。”

  “大兄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襄城公主第一个表态。

  “没错!”

  “我们支持大兄。”

  其它公主纷纷表态。

  对她们来说,每年能分得到数十万贯就已经很多了,毕竟当初,她们只出了数千贯钱,谁能想到现在一个个都能分上千万贯。

  再说了,她们很清楚如今这些变化都来自于谁,那便是太子李承乾,她们还没有傻到得罪太子。

  ‘果然如此!’

  萧月仙听后,心中一片了然。

  四海商行是东宫用来牟利的工具,也是太子早期利用铺开的渠道之一。

  借助这一渠道,太子手下的力量恐怕早就遍及了天下,这个时候,四海商行聚拢如此多的财富难免会令人觊觎,再者,大唐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怪物存在。

  因此,太子会选择肢解四海商行,或者说引入更多的人分润,甚至在其登基之后借助四海商行来改变天下的局势,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好。”

  迎着众女目光,苏子矜皓月般洁白无瑕的面庞上绽放了一抹笑容,继续道:“根据殿下所言。”

  “四海商行的本金将重新合一,以三万贯为一股,分做一百股。”

  “东宫占十股,月仙妹妹占五股,诸位妹妹并兕子、新城各占三股。”

  “吴王、晋王、梁王各出自九万贯,占三股。”

  “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纪王李慎各出六万贯,占两股。”

  “余40股,引东阳公主、临川公主、清河公主、兰陵公主、弘化公主、文成公主、江夏郡王、安国公各出三万贯,占一股。”

  “剩下36股暂不做任何安排,待日后再行计较。”

  “诸位妹妹可有意见?”

  “没有。”

  一众公主、萧月仙全都点头赞同。

  哪怕分成一百股,她们手中的三股按照今年的盈利,所得为240万贯,而她们只出了三千贯本金,又有什么不满足呢?

  何况,引入如此之多的亲王、公主,让四海商行彻底成为皇室之物,只要大唐屹立不倒,四海商行就会永远传下去。

  弘化公主、文成公主是宗室女中最为特殊的存在,前者与吐谷浑王、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是夫妻,后者是吐蕃赞普王妃,有她们加入,四海商行就可以在雪域高原开分栈了。

  至于江夏郡王李道宗、安国公李崇义,后者的父亲是李孝恭,二人是李唐开国名将,理当有一份。

  “既如此,那就按这个办法来。”

  “诸位妹妹若无他事,可自去。”

  “是。”

  萧月仙、襄城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联袂离开了承恩殿。

  只剩下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城阳公主站在原地,对视了一眼之后,俏脸上浮现红晕。

  “长乐妹妹,豫章妹妹、城阳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