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83章

作者:墨守白

  毕竟他这个当爹的,喊出来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大明就是驱除了鞑虏之后所建立的。

  可以说,经历了元末,以及抗击鞑虏的各种战斗,如今的大明,对外的民族意识是空前高涨的。

  在这等情况下,老二却娶了一个蒙古人为妻,而且还是一个身份地位很高的蒙古人。

  再加上他本身的性格。

  被人说上一些闲话,就彻底拗在了这里,转不过来弯,倒也正常。

  当然,理解归理解,但该扭转老二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还是要扭转。

  “那咱要是让敏敏成为咱汉人,那你心里的这个坎,是不是就能过去了?”

  朱元璋也不废话,开门见山,直指问题核心之所在。

  多次经验告诉他,和老二说这件事,就是要干脆。

  “可……她就是个鞑子!又咋可能会变成汉人?”

  朱樉终于不再沉默。

  “谁说敏敏是鞑子了?”

  朱元璋对朱樉的话,那是一点都不认同。

  “咱问你,敏敏的长相可像鞑子?”

  朱樉努力的思索了一会儿,终于是想起了秦王妃大概长什么样子。

  他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敏敏说的话,可是鞑子的言语?”

  朱樉摇头。

  “她穿的可是鞑子的服饰?”

  朱樉又摇头。

  “她行的礼仪,为人处事的规则,可是鞑子的?”

  朱樉再度摇头。

  “这不就结了?那谁……孔夫子就说过,说我华夏言语,穿我华夏服饰,执行我华夏礼仪,认同并拥护我华夏。

  那她就是我华夏人!”

  朱元璋望着朱樉,一本正经的说道。

  朱樉用力眨眨眼睛,孔夫子说过这话?

  再用力眨眨眼,好像……还真的说过。

  原来,孔圣人讲的也不全都是废话,还说过这样的大道理。

  “孔夫子都这般说了,你还有啥好担心的?”

  朱元璋望着自己二儿子,进行了一个关键性的总结。

  朱樉觉得自己父皇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虽然他一念书就打瞌,在大本堂读书好几年了,连一本论语都没有学完。

  但对孔夫子是什么人,有多高的地位,还是比较了解的。

  可又总觉得,事情还是有些不太对。

  “父皇,这……就算是这样,她还是鞑子。

  她爹都是鞑子,她咋可能不是鞑子?”

  朱樉摸着自己脑袋说道。

  好一阵儿后,朱樉终于想明白了事情到底不对劲在什么地方了。

  这混小子,还挺不好糊弄啊!

  孔夫子都不顶用。

  好在朱元璋提前就考虑到了这一重。

  “谁说她爹是鞑子?她爹也是咱正儿八经的汉人!”

  朱元璋说的斩钉截铁。

  朱樉懵了。

  “父皇,这……”

  “先不管这些,老二,你告诉父皇,是不是敏敏她爹是汉人了,你就能接受敏敏了?”

  朱元璋打断了朱樉的话,郑重询问。

  朱樉想了想,用力点了点头。

  朱元璋露出笑容:“行,这事好办,交给咱了!”

  朱樉再度用力眨眼,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自己父皇怎么把那鞑……敏敏的爹变成汉人。

  要知道,她爹早死了!

  ……

  “伯颜啊,咱这里想要给你结个亲家。”

  武英殿内,说了一会儿话后,朱元璋望着邓愈,笑眯眯的说道。

  被朱元璋派人从半道上追回来的,可不仅仅只有徐达。

  邓愈这个卫国公,同样也在此列。

  和徐达,常遇春比起来,邓愈这个卫国公的名声不算太大。

  但能在明初这种将星云集的时代,得封国公,足可以看出邓愈的本事。

  明初的几个国公,除了常茂是因为他爹常遇春的功劳太大,去世的又早,朱元璋将他封为了国公的缘故,其余几个没有一个虚的。

  可以说,每个人都打赢了无数的仗,尸山血海里走过来的人。

  但就是这等人物,此时听到朱元璋的话,一颗心却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击中了一半,漏跳了半拍。

  神色也是不自觉的为之一变。

  这件事,果然还是来了!

  话说,自从知道了中都城那里发生的事,且昨天上位见了大将军之后,就传出消息说,燕王殿下要和大将军的长女定下婚约,邓愈心里就一直在跳个不停,带着隐隐的不安。

  今日被上位召见,更是提心吊胆,生怕上位也要和自己家联姻。

  让自己家女儿,也嫁给上位的哪个儿子当儿媳。

  他倒不是觉得上位家的那些儿子不靠谱,不想让自己家女儿成为王妃。

  平心而论,对于这件事,他其实还是很愿意的。

  成为了王妃,自己女儿今后必然是富贵不绝。

  而自己也和上位成为了亲家,关系更近一步。

  说句不好听的,今后就算是上位真的要清洗功臣,或者是自己家里人,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

  有这层关系在,都不会被上位斩尽杀绝。

  可……此时听到上位所说的这话,邓愈还是感到心慌,并在第一时间里,就用自己想好的理由进行拒绝。

  “上位,这……不太好吧?

  秦王殿下,晋王殿下都已成亲,燕王殿下也和大将军家的闺女有了婚约。

  剩下的众殿下里,年龄最大的吴王殿下,和臣的女儿比起来年龄又太小,足足相差了三岁……”

  邓愈进行婉拒。

  其实正常情况下,就算是大三岁,只要上位这边没有意见,执意要让自己女儿嫁给吴王殿下,他也是同意的。

  可关键就在于……自己家女儿不行啊!

  好几年前,就被她那畜生表哥……勾搭了。

  这等丑事发生后,自己这里虽进行了紧急处理,没让消息流传开,知道的人并不多。

  可在这件事情上,邓愈还是不敢赌,更加不敢让女儿嫁个某个王爷成为王妃。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然今后成亲了,上位那里再得到这个消息。

  那这次的结亲,不仅不会让自己家和皇家关系更近,反而还会在中间留下一道深深的裂痕。

  “咱知道,咱并不是要让你闺女嫁给咱儿子。”

  朱元璋出声纠正。

  不知道是心里面想着事,比较敏感的缘故,还是出现了错觉。

  邓愈总觉得上位在说这话的时候,语速有些快,像是要急于撇开关系的样子。

  这让邓愈心头又是咯噔一下,升起一些羞惭之意。

  上位……只怕是已经知道了自己闺女干出来的那些事。

  但也有着一些轻松,随之升起。

  如此也好,自己最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自己不用再纠结如何拒绝上位的结亲了。

  不过,很快又有新的疑惑,自心头升起。

  既然不是让自己家闺女嫁给上位的儿子,那上位说的结亲家又是怎么回事?

  如此疑惑的想着,邓愈脑海当中忽的一动,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明白了上位到底是什么意思!

  原来,是自己多想了,上位不是要自己嫁女儿,而是要把女儿嫁到自己家!

  想一想,临安公主的年龄也不小了,尚未婚配,和自己家那混小子成亲,还是很般配的!

  现在不是宋朝,得益于老朱再复汉人河山,本身积攒了足够强大的威望。

  娶公主可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邓愈这个当朝国公,对此都很愿意。

  哪怕临安公主非上位嫡女,只是孙贵妃生的庶长公主,也一样无妨。

  但很显然,他又一次想错了。

  “也不是准备将咱闺女许配给恁儿子。”

  朱元璋看出了邓愈所想,不等邓愈说话,就先一步的开口,堵死了这条路。

  这下子,邓愈彻底糊涂了。

  既不是让自己嫁女儿,上位也不嫁女儿,那还说什么结亲家?

  这亲家该怎么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伯颜,是这样的。”

  见到把邓愈的胃口给完全吊起来了,朱元璋便不再卖关子,开始和邓愈说实话。

  “敏敏,也就是咱的二儿媳秦王妃这孩子,也是个苦命的。

  她爹早就过世了,娘家又远,娘家人还不认她。

  逢年过节了,别人都有个娘家可回,就她孤苦,没个依靠。

  看着怪让人可怜。

  所以,咱就想着给她认门亲戚,有个依靠,今后在咱大明这里,也算是有了根。

  咱准备让伯颜你认这孩子当个闺女,伯颜你觉得如何?”

  这就是朱元璋把邓愈召来的真实目的了。

  也是他信心满满,给老二朱樉说,秦王妃的爹,是正儿八经的汉人的底气之所在。

  敏敏原本的爹是鞑子不假,这点自己没有办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