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398章

作者:墨守白

  看着自己家妹子这震惊的模样,朱元璋脸上不由露出笑意。

  觉得这个时候的妹子是的真好看。

  并觉得自己之前,因为未来有着太多不好的事情,而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对妹子说自己重生,以及来到现代有些多虑了。

  自己应该早点和妹子说这些。

  这后面的诸多事情,确确实实让人难受,火大。

  可同样也有很多的事儿,值得人为之欣喜,为之高兴。

  比如老四,就是一个最大的惊喜。

  “重八,老四都干了什么,居然能被称为永乐大帝,还开创永乐盛世?”

  马皇后这个时候,都不再多去纠结自己家老四为什么挨揍了,迫不及待的问起来了,老四当上皇帝后,干出来的事儿。

  相对于老四因何挨揍而言,她更加想要知道,老四是如何开创盛世的。

  朱元璋闻言笑了笑,就知道自己家妹子,在听到这些时会忍不住向自己问出这些话。

  他迅速的整理了一下思路,就望着马皇后开了口:

  “妹子,咱家老四在很多事情上,和咱是真的很像,老四上台后,很快就把朱允炆这狗东西弄的那些政策都给废掉了。

  在很多事上,重回到了咱还在时的正轨上,在很多政策上延续了咱当时的种种决策。

  迅速膨胀想要上天的文官集团,得到了沉重的打击,被老四一顿铁拳,给捶的很舒服。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些啥狗屁都不是的人,都被老四给解决了。

  甚至于在今后,还传出了诛方孝孺十族的事。

  当然,就咱看来这事儿不保真,有人为了进一步黑咱家老四,在这上面进行了一定的添油加醋。

  但从这里,也足可看出对那些想要上天的文人的打击是巨大的,直接把他们给拍在了地上。”

  朱元璋说这话时,脸上不自觉的就露出了笑。

  那些自己刚刚去世就冒出头来,迫不及待上蹿下跳,不可一世的文人集团,干出来的那一系列的破事儿,看的朱元璋那是无比的火大,只觉得牙根痒。

  却偏偏又无可奈何。

  还得是自己家老四,当上皇帝后,一顿咔咔的杀,真让人心情舒畅!

  不说别的,单单只是这一条,就很难不让朱元璋对自己家老四心生欢喜。

  马皇后闻言跟着点了点头,面上同样露出笑容来。

  觉得自己家老四这事儿干的不错。

  别说是重八了,就算是她在此之前,从重八这里得知了这些文人在朱允炆这个蠢货成为皇帝之后,都干出来了什么样的事,也同样是为之憋闷。

  老四对他们干出来的这些事儿是真让人解气!

  老四对他们进行的处罚,对得起他们做的恶!

  真该!

  杀的爽快!

  只凭这一点,马皇后就知道只要自己家老四干的不会太差,那么就不会真的对老四怎么样。

  “老四成为皇帝后,藩王这边也同样没有落下。

  把之前朱允炆所废除的那些人,全部给恢复了王位。”

  马皇后闻言点了点头,老四这一手干的不错,能够极大的安抚众宗亲之心。

  让众多藩王心悦诚服。

  和朱允炆那种,完全不顾亲情的人相比要好的太多太多。

  但马皇后觉得,这些只是第一步。

  在后面,老四这边肯定还会着手进行削藩,不会放任藩王继续尾大不掉。

  这点儿马皇后基本上可以肯定的说,绝对会发生。

  毕竟老四自己就是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的。

  藩王势力太大,对于朝廷的危害有多大,他比一般人要更加的清楚。

  一般而言,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吸取前面亡国的经验。

  比如魏晋南北朝之时,世家门阀林立。

  所以在唐朝建立之后,很快便和世家起了摩擦,并不断的想办法削弱世家门阀。

  比如唐朝中后期藩镇林立,一场安史之乱打破了开元盛世,大唐梦碎。

  五代十国时,皇帝走马灯一般的换,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各种判乱不断,那个时候连地方上的很多节度使,都过得胆战心惊。

  不发饷了造反杀节度,使甚至于连赌钱赌输了,都能把节度使给杀了……

  于是赵匡胤很快便弄了个杯酒释兵权,将禁军这边高级将领的兵权给收了,削弱手下大将。

  等到赵光义这么个不争气的人上位之后,在这上面做的更加的过分。

  彻彻底底的走上了以文驭武的道路。

  元朝不会管理国家,贪污腐败极其严重,吏治混乱。

  简直是高官显贵,地方上士绅大户的安乐窝。

  重八在当上皇帝之后,便一直警惕着大明会变成元朝时的模样。

  因此当上皇帝之后,对拿元朝留下来的诸多混乱的吏治,败坏的风气毫不留情。

  一次又一次的像其发动冲锋,将之给改变。

  老四造反成功当上皇帝,又岂能不防范藩王造反?

  所以,削藩势在必行。

  “老四再把这些藩王们,全部恢复了王爵之后,很快就也开始进行削藩了。

  不过和朱允炆进行的削藩不一样,咱家老四削藩就要有章法的多。”

  听到自己家重八所言,马皇后暗自点点头,果不其然,老四真的削藩了。

  “老四进行削藩时,并不是说如同朱允炆那样,要把人往死里面整。

  废为庶人,全家流放。

  老四主要针对的藩王们所拥有的兵权。

  除了藩王三护卫外,还会将处于边塞要冲的藩王封地,进行一个置换。

  把他们给分封到内地,方便控制。

  而做这些的时候,还会从钱财上面对这些藩王进行一定的补偿。

  提提高藩王们的待遇……”

  这倒是和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马皇后暗自点头。

  “同时,老四还让老五这亲弟弟,起了一定的带头作用。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率先拿老五来开刀。”

  马皇后闻言,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从道理上来讲,她能理解老四的这个做法。

  毕竟老四和老五亲兄弟,一母同胞的那种。

  先对老五动了手,那么便可以把很多剩下之人的嘴给堵上,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么一个结果。

  不会有太多的反抗。

  但是从情感上而言,她也为自己家老五命运之多舛,感到难受。

  毕竟老五这孩子,一个只想学医的人,却接连遭受打击。

  朱允炆削藩时先拿他开刀,等到老四想要削藩时,也同样是先拿他动手。

  你说说,老五只是想学医而已,这都招谁惹谁了?

  “老四的削藩和朱允炆比起来要温和的多,待遇也提高了很多。

  更为重要的,是老四本身就在藩王当中就有威望。

  如今又通过靖难打了天下,手中兵马更盛,远非朱允炆这个畜生能比。

  各种条件相加之下,倒也让这些藩王们,逐渐按照老四说的来,迁移封地,或者是交出三护卫。

  当然,老四并不是直接对所有人动手。

  而是只先对付其中的一小部分。

  其余的,在后面慢慢的收拾,讲究一个循序渐进。”

  听了朱元璋所言,马皇后点了点头,确实,相对于朱允炆这个不当人的玩意所用的残酷手段,老四削藩确实还算很可以了。

  在这种事情上,确实没办法求全责备。

  “所以重八你之前有说,今后准备改变策略,把咱们的这些儿子们愿意去海外的,就把他们弄到海外封王。

  让他们到海外去闯荡,效仿周朝时的分封。

  那些不愿意到海外去闯荡的人,只有藩王名号,没有藩王的封地等,就是因为这个?”

  关于对于这些儿子们的处理问题,朱元璋在此之前给朱标说过,后面也同样和马皇后说过。

  当时给马皇后的解释,是海外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好男儿志在四方,来到了外面去,可以无拘无束,不受皇权束缚,能尽可能的给他们自由天地,让他们施展才华。

  但最为根本的原因,没办法与马皇后说。

  但这个时候,却不必有什么保留了。

  朱元璋点头道:“妹子,你说的对,咱让他们到海外去,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考量,便是这个藩王分封这件事儿,咱一开始的时候考虑的有些简单了。

  没有想到,会引发这么多的问题。

  咱现在是看明白了,把这些兔崽子们分封到咱大明各地当藩王,咱在的时候能压着他们,哪个兔崽子都不敢翻天。

  可咱若是没了,那事情可就不行了。

  今后,若是不进行削藩,在皇位上的人都坐不踏实。

  可以一旦进行削藩,即便是不引发老四造反这样的事儿,那也势必会纷纷扰扰,带了诸多的动荡不安。

  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问题不能留给后面的人,还是让咱这个当爹的来解决的好。”

  原本马皇后对于把自己的这儿子们给送到海外去当藩王,多少是有些不忍心,觉得太远了。

  一旦跋山涉水来到海外,今生只怕很难再相见,作为一个母亲,她又怎么能会舍得?

  可现在,听重八说了朱允炆上位之后,干出来的一系列的破事情,她觉得在这件事情上,重八说的才是对的。

  把这些儿子们给分封到海外,才是最好的办法。

  不然一代代的下去,血缘关系不断变淡,只怕不出三代,就又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而且,就老四的才能,若是不把他给分封到海外,只让他留在大明境内,当个受限制的藩王,实在是亏损太大了。

  “不仅是这样,妹子你是不知,众多的宗室到了后面,对大明的财政压力有多大。

  说句不好听的,简直成为了大明身上的一颗毒瘤,不断的吸血。”

  朱元璋说着,便将他所了解到的宗室的弊端,说与马皇后听。

  在知道宗室们干出来的种种过分事情,以及宗室对大明带来的极大危害。

  又因为重八的那些规定,底层众多普通朱家子孙的日子过得又是多么的悲惨,甚至有很多到了后面,有的都开始重操旧业要饭了。

  有的被饿死了,有的穷困潦倒过不下去,偷偷编个草鞋到街上去卖都不行。

  有人会拿是否想要效仿汉昭烈帝刘备来进行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