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所说的话后,不由的为之一愣。
这事情……怎么和她所想的有些不太一样呢?
景隆这孩子不是大明战神吗?怎么在这个时候,遇到自己家老四却反而败了?
这不符合常理啊!
既是战神,那不应该是百战百胜的那种吗?
如白起,如韩信,如李靖,那当真是征战几十年,很难遇到一败,都能打出很多以少胜多的神仙仗。
特别是李靖,到了后面灭国灭的都特别的枯燥乏味。
这怎么到了景隆这个大明战神时,遇到老四却败了?
大明战神不该是这样的风采啊!
何况景隆这次可是带兵五十万出征。
五十万啊!这个数目想想就让人为之压力倍增。
一看就是朝廷那边动真格的了。
不论从哪方面来看,景隆这个大明战神,都不应该败才对
“妹子你听咱慢慢的和你讲,等一下你就明白了。”
朱元璋心中暗自憋着坏,准备给自己家妹子一个大惊喜。
马皇后点了点头,努力的压住心中的疑惑不解,等着重八继续往下讲。
“景隆听说老四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建文元年十月直趋北平城下。
经过卢沟桥时见无守兵,满是欢喜的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
这时,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
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
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
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
吴高怯懦,不敢应战,退保山海关,老四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
那个时候的大宁是老十七朱权进行镇守。
老四到那了以后,就向老十七哭诉,说他被逼的没有了退路了,请老十七帮助他这个哥哥,向朝廷上书,赦免他的死罪。
老十七信以为真,将老四给迎接了进去,在这个过程里,咱家老四手下的人,却趁机和老十七节制的那些军官们频繁相见。
并在老十七的眼皮子底下,把老十七的家底儿给掏空了。
悄无声息间掏空了老十七的家底后,老四辞别老十七准备回去。
老十七夫妇带人到城外相送,也是在这时,原本归属宁王节制的兵马纷纷叛变,将老十七夫妇拿下。
把他们带着,一起回到了北平。
这次,咱家老四手里的兵马,力量那叫直线上升。”
马皇后眨了眨眼睛,又眨了眨眼睛。
心中的迷茫不住的生起。
不是……这事情怎会如此?
这和自己所想完全不同啊!
更和景隆大明战神的称号完全不相符。
景隆怎么会败的这么快?
观其在此战中的种种作为,那可一点都和大明战神沾不上边儿。
心中对于这件事情的迷茫,令马皇后一时之间,都没有过多的心思去关注自己家重八,到底生了多少个儿子,怎么到现在连老十七都给整出来了。
更更没有想,老四是如何的兵不厌诈,坑了他的十七弟,还有,这大宁又是哪些地方?什么时候所设立的。
此时她的心思都在李景隆战败这事上。
莫非……这是景隆在示敌以弱,故意麻痹老四,还有北平的守军?
从而在接下来了来个反败为胜?
亦或者说,和老四要作战之时,景隆没有用出全力,一切都是在演戏。
等到今后投靠老四后,才是彻底的拿出来了真本事,帮着老四扫平天下?
想不明白,是真想不懂。
马皇后一向觉得自己不算笨。可这一次在这件事情上,她却陷入到了深深的疑惑与茫然之中
“建文元年十月十九日,燕军在会州整编,分立五军。
十月二十一日,燕军入松亭,十一月初五日,燕军渡白河并打败李景隆的哨探陈晖部队万余人。
当天,与李景隆大军在郑村坝会战。
燕军左右冲击,连破南军七营,李景隆大败。
当夜,李景隆见战事不利,令郑村坝所有军队轻装撤退。
数十万人的辎重全部留给了燕军。
但李景隆走得匆忙,没有通知围攻北平城的南军军队,于是燕军轻易击溃北平城下的南军,获得其物资。
李景隆率军撤回德州,郑村坝之战结束,此战南军丧师十余万人……”
马皇后吸了吸鼻子,想说些什么话,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完全没有说出来。
面对这么一个情况,她是真的不知道啊,该说些什么才好
“由于李景隆准备等来年开春再北上攻燕,老四决定攻打山西大同,以使南军疲于奔命。
十二月十九日,老四出师攻大同,十二月二十四日,燕军抵达广昌,守将杨宗投降。
建文二年正月初一,燕军抵达蔚州,明军守将王忠、李远投降。
二月初二日,燕军攻打大同。由于大同是代王的封地,且军事地位极重要,李景隆不得不救援。
待李景隆走出紫荆关后,燕军从居庸关返回北平。
南军在冰天雪地中白跑一趟,兵力、装备大量损失,士气受到重创。
建文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李景隆给朱棣写信,请求暂时停战。燕王回信索要齐泰、黄子澄等。
有人说,李景隆自此有二心。
除了使南军白跑了一个月外,燕军在本次伐大同时意外遇到了从蒙古来降的军队,收编之。
此外,保定府于建文二年二月降燕……”
马皇后略松了一口气,关于李景隆和自己家老四对战的事情,终于猜对了一些。
那就是景隆后面果然跟着老四做事了,在老四的麾下立下汗马功劳成,就了大明战神之名。
至于李景隆前后反差如此之大,马皇后也有了一定的解释。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南为枳,或许景隆便是如此。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燕军,目标是白沟河,兵力增至六十万,燕军亦出。
四月二十日,燕军渡过玉马河,驻于苏家桥。
四月二十四日,燕军与南军南军大战。
平保儿之前,曾跟随老四出塞,熟悉老四战法,设伏兵。
燕军到达之后,平保儿伏兵起,挺矛冲锋;瞿能父子也一同合击,燕军战斗失利。
当时南军郭英部也来到战场,郭英在燕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埋地雷,燕军撤退时损失惨重……”
朱元璋口中的平保儿,就是他最小的义子平安。
马皇后闻言,不由的点了点头,这才稍微有了点儿大明战神的风采。
“次日燕军与南军再次合战。
瞿能、平保儿绕至燕军后方,攻其后军得手。
老四见状不好,亲冒矢石,令丘福冲击李景隆中军,不成功。
老四率军攻打,双方混战,飞矢如雨,老四先后换了三匹马,射光了三筒箭,宝剑也砍断,差点被平保儿、瞿能所伤。
无奈之下,只能来到河堤上,举起马鞭,假装招呼援兵。
李景隆见状果然生疑,攻势减缓,朱高煦此时也来援救,战事暂时缓和……”
马皇后暗自点点头,虽然自己家老四吃了亏,但景隆这孩子也终于逐渐的支楞起来了,越来越像大明战神了。
“不久,瞿能再次引众搏战,大呼灭燕,形势再次对燕军不利。
就在战事危急时,一股旋风刮起,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南军顿时大乱。
老四抓住机会,绕到李景隆后方放火,南军大败,瞿能父子被高煦阵斩。
郭英等向西撤退,李景隆向南撤退,辎重全部扔下,投降十万余人,李景隆撤回德州。
四月二十七日,燕军进攻德州。
五月初七,李景隆逃往济南。
初九,燕军进入德州,获得大量粮食储备。
五月十五,燕军攻济南,李景隆残存十余万兵毫无战斗力,大败。
李景隆逃走,燕军遂围济南,十月,朝廷召李景隆回南京。
李景隆把六十万大军丢得一干二净。
黄子澄、练子宁、叶希贤等上书,请求立斩之,朱允炆不听。
对于推荐了李景隆,黄子澄感到十分后悔……”
马皇后:???!!!
就这???
刚刚提起了一些精神,准备接着听李景隆在接下来是如何大展神威的马皇后,不自觉的就瞪大了眼睛,一脸的茫然。
不是……这就是大明战神的风采?
这也可以称为大明战神?
“重八,景隆在后面,还打过别的什么仗吗?”
马皇后忍不住望着朱元璋询问。
朱元璋想了一下,摇摇头:“后面没怎么打过仗。”
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些别的强行解释的马皇后,又愣了一下。
“那重八你为什么还说,他是老四靖难的第一功臣,还说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话说出后,马皇后心中隐约觉察到了一点事……
“那是因为在后面老四兵围应天之时,景隆帮老四开了门,放老四兵马入城。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别的。
妹子你想想,这么多的大军,若不是李景隆领着和老四作战,送了又送,把最开始的那些战机都给浪费了,让老四不断的取得胜利,实力越打越强,声望越打越大。
令原本不少摇摆的人,也逐渐有了一些别的心思,在面对老四造反这件事上,开始转变态度,发现朝廷并非是不可战胜。
且不说后面打开城门,放老四入城。
单单只是带着这么多的大军,面对老四一送再送,那还不能称为靖难第一功臣吗?”
马皇后顺着朱元璋这话这么一想,就还真觉得自己家重八所言,有着几分道理。
“重八,你的意思是说,景隆在和老四作战之时,是故意输的,所以才会一败再败?”
在此之前,马皇后就已经对这个事儿有所怀疑了。
现在听了自己家重八所言,就越发觉得这事儿是真的。
朱元璋摇摇头道:“妹子,这事儿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太大。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