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但理智还是告诉他不行。
接下来,他这里需要集中力量,赶紧把中都城,以及李善长那边给解决了。
不能节外生枝。
那里的事情最要紧,早一天解决,就能早一天少死不少人,少让不少百姓遭罪。
刚一回到洪武八年,诸多事情都需要做,千头万绪,但需要分一个主次,先后,不能一味蛮干……
……
“锦衣卫的职责,需和亲军都尉府不同。
除了原本的宿卫皇城,掌管天子出行仪仗之外,需要再专门秘密设立一部,负责情报探查,暗中监察天下!
首先就是那些达官显贵,每一家里面,至少也要安排两个锦衣卫的人。
他们彼此之间互不知道……
那些需要重点照顾的人,最好能将他们都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乃至于晚上都和谁困的觉,来了几次,说了什么话,放了几个屁都给探听清楚。
全都记载上报上来!
比如可以通过收买,抓把柄等手段,拉拢制服目标人物的身边人等。
也可以将事先培训好的锦衣卫密探,趁着对方招收丫鬟仆人等时,安排进去……”
武英殿内,朱元璋向全新晋升的锦衣卫一把手刘英,说着他在锦衣卫上的设想。
以及相应的要求。
刘英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哪怕知道自己接下的这个差事非常难办,而且,是个非常要命的活,今后必然会被很多要紧人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刘英也没有丝毫犹疑。
陛下让他怎办,那他就怎么办。
可心里想是这么想,但在听到了陛下给的这严苛到离谱的要求,以及那诸多安排、培养锦衣卫密探,和对密探进行管理等事情时,还是有被震惊到。
不是……陛下咋就这样熟练呢?
怎么感觉陛下比自己更加适合当锦衣卫指挥使呢?
一番交代后,刘英离开办事,朱元璋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
心里迅速盘算着自己做出来的这些安排,确认没有什么纰漏后,朱元璋的心情不错。
身边隐患清除,锦衣卫这柄利刃开始锻造。
自己今后行事将会更加方便!
但心情这般愉快的想了一阵儿后,又有一些忧虑浮上心头。
锦衣卫组建,随着后面监察天下的职责浮出水面后,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引起百官反抗。
不过,这些自然不会让朱元璋担心,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真正让他担心的是,是自己标儿对待锦衣卫的态度。
上一世时,标儿为了这事,可没少和自己提意见。
在这件事情上,父子二人有着很大的分歧。
哪怕标儿后面不再这事情上多言,但朱元璋却能明显感受到,标儿在这件事情上,其实一直没能过去心中这个坎。
而今自己又设立锦衣卫,标儿今后知道了锦衣卫的真正用途后,肯定还会和上一世那般的反应。
这让朱元璋觉得有些头大。
忍不住伸手在脸上使劲的搓了搓,想着这一世,该如何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整个人被幸福的烦恼所充斥……
面对贪官污吏,绝对能下得去手的洪武皇帝,在事情涉及到自己儿子,尤其是涉及到大儿子时,也做不到那般爽利……
一番思索,暂时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反而将自己想的有些头大的朱元璋,暂时放弃了思索这件事。
揉揉脑袋,准备让人把老四喊过来,揍上一顿。
老四这顿,揍是跑不了的。
众儿子们因为别的事情挨揍,不在场的,今后朱元璋基本不会再另做处罚,但这这次的事不行……
而朱棣对于这份父爱,却一无所知,依旧是为老三挨了揍,自己却逃过一劫而得意洋洋……
第22章 御医也疯狂
正要开口让人把老四喊过来,却发现夜色居然已经很深了,问了人才知道,已经快三更天了。
朱元璋又只好将这即将出口的话,给咽了下去。
按照他的想法,揍孩子压根不用分时候。
什么时候想要揍,就可以揍。
但是……这不是昨天大年初一揍了孩子,才被妹子拎着鸡毛掸子教训了一顿吗?
这要是今天再大半夜的把老四喊过来揍上一顿儿,自己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妹子岂不是闹不好还得拎着鸡毛掸子杀来?
倒不是怕妹子用鸡毛掸子抽,妹子的鸡毛掸子抽在身上,特舒服。
而是这天太冷,怕冻了妹子。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心里,有着一个计划。
为了给李善长在中都城的事情上斗法,需要用到自己的儿子们。
这个计划对于自己而言,那是合情合理。
但是对于妹子而言,肯定比自己大年初一揍孩子还要过分。
想要妹子同意可不容易。
为了不影响后续的计划,朱元璋也需要暂时忍耐一下。
总而言之,迫于种种原因,老朱再一次延缓了揍老四。
而且,他揍老四也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需要适当的用点苦肉计……
而老四对此还是一无所知,这会儿已经入睡的他,做梦都是乐的,在满心愉悦的看父皇抽老三……
“去把刘英给咱叫来。”
一番思来想去后,决定不揍老四的朱元璋,心里还是觉得不太痛快。
于是就再一次,召唤了新鲜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刘英。
他准备杀个人助助兴,缓解一下心头烦闷。
也为锦衣卫的顺利开张祭旗!
在等待刘英前来的时间里,朱元璋坐在椅子上,手指在御案上轻轻的敲击着,发出轻微的‘嘟嘟’声。
俨然是又一次陷入到了思索之中……
“将太医院院判钱之礼给咱杀了!”
刘英前来之后,朱元璋干脆利落的下令。
“记住,要弄得好看一些,不能直接把人杀了,要制作成意外。
或者失火,或者落水,或者车马失控而亡……
具体怎么来,你看着安排。
但不能让人知道,是你们出的手……”
朱元璋出声交代。
刘英闻言,领命而去。
多余的话一个字都没说。
更不说询问太医院院判为什么要被弄死了。
这些他一概不管,只管忠实的完成皇帝的命令。
不过他虽然没问,朱元璋杀钱之礼却是有理由的。
自然不可能真的只是兴致来了,想要杀个人来助助兴,缓解一下纷乱的思绪而已。
而是这钱之礼,自有其取死之道!
钱之礼和胡惟庸相熟,关系非同一般。
可谓是胡惟庸一路提拔起来的,胡惟庸对其有知遇之恩。
上一世,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去给刘伯温看病,然后开药害死了刘伯温,就是动用了关系,让钱之礼这个院判,太医院里的二把手动的手。
太医院可是给朱元璋,以及家人看病的,有些时候也可以奉旨给王公大臣看病。
这等重要的位置上,却有这么一个听从胡惟庸话、危险之极的人存在,朱元璋怎么可能会放心?
钱之礼可以听从胡惟庸的话,对刘伯温下手弄死刘伯温。
那么今后,会不会听从胡惟庸的话,给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家人弄些药,从而弄出一个好歹来?
从元末乱世那等纷乱动荡的年代里一路走来,朱元璋见识了太多的人心险恶,遭遇了太多的危险。
这事情他不得不重视。
而且,从他在现代时所看到的明朝后面的历史上来看,也不得不让他重视太医院的问题。
比如,号称史上最牛太医的刘文泰!
土木堡之变,令人痛心疾首,又让人火冒三丈。
老四豁出命去五征草原,打出来的优势,一朝丧尽!
大明几乎有倾覆之危!
后面朱见深这个成化帝崛起,是个有本事的,是自己大明真正的中兴之主。
对内迅速平叛,对外犁庭扫穴,收复朱祁镇丢掉的疆域,重新树立大明对外的权威。
这样的一个有为皇帝,那简直是大明之福。
但对于那些心怀叵测的文官团体们而言,却并非如此。
他们觉得有为的成化帝,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再然后,刘文泰这个不通医术,以前还犯过一些事的文人,改头换面后,却能坐到太医院院使位置上的人出手了。
朱见深只是吃坏肚子腹泻而已,然后刘文泰开错药,直接把朱见深给治死了!
打断了自己大明的中兴!
这是诛杀九族的罪过,结果,却因为文官集团里面的某些人出死力气保护。
闹出了这等事情的刘文泰,却屁事没有。
只是从太医院使,降为了院判,从太医院的一把手降为了二把手!
而且,四五年后,风头一过,这家伙再次官复原职,又成为了太医院的一把手!
而后,是一直非常听文官话的弘治朱祐樘继位。
和文官你好我好,大家好,文官势力再次飞速扩张。
但弘治这家伙,到了后面,也想要给他儿子铺路了。
才不过刚有些苗头,这些人又下死手了。
朱祐樘不过是一个小感冒,刘文泰就又一次不小心开错了药,把他也治死了!
接连治死两个皇帝,刘文泰总该死了吧?
继位的朱厚照,比朱祐樘聪明的多,也远比朱祐樘有志气。
要杀刘文泰为他爷爷还有爹报仇。
结果,就这还能被文官们给拦下来,保住刘文泰的命,不让朱厚照杀,只是流放而已。
至于朱厚照这个干的很不错的皇帝,接下来又连续几次落水。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