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第421章

作者:不曾见秦时月

  曹参仿佛是想起什么,又赶紧补充了一点。

  这一句话说出,沈三千哑然失笑:“曹兄啊曹兄!沈某当真有些佩服你了。”

  “你若是不当这个郎中令,只需一个大钱的本钱,恐怕这大秦的商贾,都要奉你为首了。”

  “想要钱,又不肯折身段,这增驿铺路之事交到你的手中,当真是找对了人!”

  沈三千如此聪明,怎么会不知道曹参补充的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白了,就是不能让大秦丢了面子。

  这些路,是你们商贾巨富,死乞白赖得凑上来要捐赠钱款的,可不是我曹参逼迫着你们出钱的。

  如此一来,大秦的就成了一个‘体恤商贾’的上位者,非但把事儿办了,还能促进以后得事儿。

  毕竟....有了东海郡的例子在前,曹参前往别的郡县,那里的商贾能没有这个心思?

  “为了百姓罢了。”

  曹参叹了口气,眼神之中有着一些疲惫。

  可能旁人看来,他曹参来到东海郡之后是来享受的。

  每日宾客往来,美酒佳肴,娇妻作伴。

  但事实上,曹参没有一刻不在操心着此番来东海郡的国策,也没有半分松懈过。

  他知道,增驿铺路在柳相的谋划之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他曹参若是此功不成,会引发如何大的动荡,犹未可知。

  “既是如此,曹兄以为这路卖....不!是捐赠多少钱合适?”

  沈三千微微点头,对于曹参也是多了几分敬意。

  即便他是东海郡首富,但也自认为在曹参的位置上能如此把持住自己。

  更何况,曹参心中想的,还是百姓!

  “今日让沈兄前来,便是为了此事。”

  “老实说,我这怕割肉太狠,商贾们疼了。又怕割肉太轻,日后推广大秦三十六郡后,对国库造成巨大损失啊!”

  曹参苦笑了一声,开口说道。

  这就是难点了!定价!

  可能一条路,两条路,定价上下不过千把大钱罢了。

  但整个大秦....要修的路,估摸着要上千条了!汇总起来,上百万的差额,让曹参也不得不谨慎呐!

  他曹参又不是专业的商人,有想法,但真正操刀去做,就会感到犯难。

  沈三千沉吟半晌,而后拿起地图看了又看。

  曹参在一旁,也不敢打扰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大舅哥’,实际上的好友思索。

  他知道,这种事情,沈三千绝对比自己有办法!

  “曹兄,有了!”

  沈三千忽然将地图放下,看向曹参道:“此事的定价,还当真不应当是咱们拍脑袋想!”

  这一句话说出,曹参微微一怔,但没有打扰沈三千,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定价一事,没有人能做到对于每一条路都精准。”

  “但是...路的造价,却是能估算出来的。”

  “既然咱们用的名义是捐赠!那就不应当是咱们去要,而是他们来送!”

  “让他们知道,原来路的名字...是可以卖的,他们自会上门来报价!届时择价高者便可!”

  沈三千笑着开口说道。

  此话说出,曹参也是面色一喜。

  当真是好法子!

  让商贾们来送,那不就是最高价卖了嘛?

  然而,沈三千的话还未说完,他继续说道:“当然,也有些路,别人不想买,或者商贾吝啬,不愿意出价。”

  “曹兄,你只要秉持,造路价的七成为底线即可!若是低于这个价,宁愿不卖,也不能贱卖!”

  这一句话说出,曹参拳头紧紧攥起!

  可以说,最后这句话,才是沈三千计划之中,画龙点睛之笔!

  人性!商性!甚至于百姓们对于大秦的感恩戴德,都被沈三千一句话,拿捏得死死的!

  “沈兄,真乃吾之良师益友也!”

  曹参眼含感动之色,紧紧握住沈三千的手。

  沈三千看着曹参,重重点了一下头,而后沉声开口说道:

  “曹兄,沈某便再为你推波助澜一把!”

  “我,沈三千愿出三万大钱,买氶县(边远县)旁边那条僻静小路的名字,就叫三千路!”

  此话一出,曹参眼眶,盈满热泪!

  沈三千这是....为自己造势!

  千金买马骨,亦可马骨卖千金!

第523章 浑、浊、清

  “柳公,东海郡来信,增驿之事已经完成了七成,大部分的县已经开设出来了驿站,有序投入使用之中。”

  丞相府内,萧何拿着信件递给柳白。

  知道了陈平的身子情况,他萧何更加要在这个时候担起重任。

  而且...陈平还千叮咛万嘱咐,决不可在柳公面前露出任何马脚。

  “哦?”

  “曹参这小子,看来是越来越圆滑起来了。”

  柳白接过信件一看,也是轻笑出声。

  这小子还算老实,除了汇报东海郡的情况之外,连带着自己收了多少礼物,接受了多少宴请都写进去了。

  而且信中还言明,这些东西都会记录在账册之内,等到回了咸阳就上交,绝不受贪腐之风的蛊惑。

  这种有点太‘清’的为官风格,柳白说不上敬佩,也说不上提倡,只是一笑置之。

  水至清则无鱼,曹参能在东海郡‘如鱼得水’,跟一个‘浊’字,倒也有着不小的联系。

  “柳公,是否要发信函过去,让曹参稍微注意一些?”

  萧何略微犹豫,开口问道。

  虽然他明白,这些事情是下到地方开展国策最好的方式。

  但是...

  这种行为,是有可能阻碍到曹参日后的仕途的。

  萧何对曹参那是亦兄亦师,自然不愿意曹参的前途有什么变数。

  岂料,柳白却是摆了摆手道:“无妨。”

  “曹参的所做,非但是本相看在眼中,始皇陛下何尝不在看?”

  “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说了不知道多少遍。”

  “浑字,水加军。军者,众成势也,亡国之故。”

  “浊者,水中有虫,鱼米食虫而生。”

  “清,青青绿水,可泛碧波,却不可养民。”

  “咱们大秦下一任的大司农要还是阳老一般的人物,日后的子孙们可就不好办了。”

  柳白意味深长得开口,手中还是轻抚乌骓的屁股。

  拍马屁这种事儿,他干的也不赖。

  萧何微微皱眉,仿佛是懂了自家柳公所言的意思。

  阳烨开了个好头不假,但若是曹参效仿阳烨,那么大司农之位,在后面就会只有一个评判标准:清!

  然而,

  清官并非是能官。

  庸官比贪官对国家的危害更大!

  “柳公,我明白了。”

  萧何点头应下,也是深吸了一口气,对曹参有着些许担心。

  别的不说,这小子看似是在偏远郡县干活,实则整个大秦官场都在死死盯着呢!

  其中有没有人对于大司农这个位置垂涎三尺,犹未可知啊!

  “萧何,阿平呢?”

  “这段时间,他有些嗜睡啊、”

  柳白忽然开口问道。

  这龙且的马屁听着有点儿生硬,还是阿平的夸奖声听着顺耳一些。

  怎么今儿个自己骑马,陈平没来?

  萧何心头一惊,一瞬之间有些许犹豫,想要将陈平的病情告诉柳白。

  但是...

  他立刻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自家柳公是丞相,不是神医。

  告知自家柳公,于事无补,徒添担忧。

  陈平别看为人温和,但其心刚毅,真要自己做了这么一件事,恐怕会有变数啊!

  还不如隐瞒自家柳公,偷偷寻访名医,然后借故出府门看病比较好。

  “启禀柳公,陈平近来也是为柳公谋划,有些疲累,故而嗜睡。”

  萧何缓缓开口。

  这段时间下来,他的造诣也不浅了。

  这说谎之中带点真话,才是真正的高手!

  “你去转告阿平,没必要过度劳累。”

  “如今本相在朝堂上推行改革,固然会有阻碍,但只要实际得当,在始皇陛下的支持之下,定然可以推行。”

  柳白听了萧何这话,虽然感觉有点古怪,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的性格,

  太过信任真正被他当做自己人的人了。

  这是成为领导的人格魅力,但也是某种特点时候的缺点。

  “是。”

  萧何应下,心中却是不住叹气。

  甚至....

  他都希望,自家柳公对自己有一点疑心,然后怀疑起这件事来。

  ....

  王家将军府内。

  王翦看着手头上的奏疏,眉头紧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