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第214章

作者:不曾见秦时月

  但是这么大的诱惑摆在眼前,他柳白....想要进步一下。

  以后是柳相还是柳将军,就看他这一挺身,能不能出来了!

  “陛下心如明镜。”

  李斯只是淡淡说了一句,算是将柳白给堵住了。

  高台之上,始皇陛下对这些尽收眼底,扶着天问剑的左手,愈发用力。

  “明旨昭告天下臣民,此战尽显我秦军威武!”

  “自代郡,渔阳郡,调派民伕三万人,前往长城修亭,设营。”

  “旨诏荥阳郡守,疏通汜河、枯河,以便粮储。”

  “撞死营明旨昭功,韩信四转军功不更,领三十率!”(不更:秦朝军功爵制的第四等军功,第五等是大夫。率:百骑)

  “赵佗居北,策战有功,封大上造!”(第十六等军功,以前是大良造,昔年武安君白起爵位就是第十六等大良造。)

  “左丞相柳白,建玄甲军有功,策转军功....”

  始皇陛下深深看了一眼柳白。

  这一眼,柳白欣喜若狂!

第262章 陛下,臣委屈!

  “一转?”

  “公士?”

  麒麟殿内,柳白难以置信的声音响彻大殿,差点把一旁的李斯耳朵给震聋了。

  “陛下,您这....”

  柳白面色复杂得开口了,硬生生把‘抠门’两个字给咽下去。

  自商君变法之后,大秦实行军功爵制,一共分为二十等。

  最高的一等,自然是譬如王翦的武成侯和王贲的通武侯,乃是二十级彻侯,也就是军功巅峰。

  可是....

  这最低等的嘛...就是一转军功,公士!

  普通士兵要达到一转军功,甚至都不需要首级,只要三场大战你活着回来,没有溃逃,并且你所在的行伍没有死人,就行了。

  可以说,大秦如果有一百万兵士,里面六十万都是公士!

  “陛下,臣委屈!”

  柳白哭丧着脸,丝毫没有得到军功的快乐感。

  此话说出,原本还在震惊于北方代郡大捷的群臣,皆是忍俊不禁!

  这位柳相,死活想要点军功,好凑个‘文相武将’的名声。

  但是...

  大秦的军功,岂是这么好获得的?

  你一个在后方督造军械的右丞相,这要是给你个彻侯,你敢要吗?

  “呵。”

  “柳相,那老夫这武成侯给你如何?”

  王翦笑呵呵得开口说道。

  一转军功公士而已,就算给了柳白,也辱不到大秦武将的头上。

  大不了晚上他王翦翻一翻柳白过往的战绩,凑三场身边亲兵未死得‘战绩’给史官送过去,也算在另一种程度上体现大秦军伍的严苛了。

  岂料,

  王翦此话说出口,柳白微微一怔,而后连连点头。

  “王老将军,要不您立个字据?”

  “咱们大秦爵位有个升迁的过程,先武安君,再武成侯,这也不错。”

  柳白一本正经得开口说道。

  像他这样在朝堂上直愣愣说自己要当什么什么君,什么什么侯的,也算是旷古第一人了。

  可偏偏....

  这家伙是个文相!

  满朝文武,皆是笑容凝滞,嘴角抽搐不已。

  原本还难得有心情调笑一下柳白的王翦,被这么一句厚颜无耻的话顶的差点背过气去。

  反倒是李斯,原本不满,看到王翦这个老匹夫难得吃瘪,喜笑颜开。

  “若咱们柳相不喜,寡人收回也未必不可。”

  始皇陛下压根儿懒得搭理柳白。

  这一转军功若非日后有大用途,根本不可能给柳白。

  玄甲军建军,柳白虽是出了大功,但毕竟未上前线!

  这种属于文政方面的功劳,而非战功!

  甚至...

  这一转战功,都算是始皇陛下‘徇私’了。

  “呃...臣,谢恩!”

  一听始皇陛下要收回,柳白立马识相领了。

  公士这个一转军功虽然小了点...但,咱这也算是大秦军伍的正式编制了吧?

  今天是公士,明天就是大良造领爵武安君,后天就是彻侯领爵武成侯!

  王翦的接班人,除了我柳白,还有谁?!!!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番匈奴进犯,既然明旨昭告,当写檄文,以令天下明匈奴之暴虐,我秦军之英武!”

  李斯整了整衣襟,先是深深看了一眼柳白,而后缓缓起身。

  “陛下,我儒家如今万儒在咸阳,可为陛下分忧!”

  叔孙通也是个机敏之辈,一听到有文事,连忙开口自荐儒家。

  图书馆一事,使得儒家尽失帝心。

  如今若是檄文当真做的好,说不定能挽回些许。

  虽然他的老师气硬,但是叔孙通知道,在大秦,若是失去了始皇陛下的喜爱,当真是寸步难行!

  柳白微微皱眉,有些疑惑得看了一眼李斯。

  檄文...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打架前的骂战。

  意思就是...我揍了你,还是为了你好,为了你国家的百姓好,我是正义的,你反抗是不正义的。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用,毕竟是要占据道德制高点的。

  但是...

  对匈奴有必要吗?

  老百姓哪怕不明事理,也不会不清楚打匈奴是在保卫他们的家园吧?

  “启禀陛下,臣以为,檄文一事,如政见一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儒家人数虽多,但其受孔丘‘仁义’思想深重,单是儒家檄文,怕是不足以道尽匈奴之恶,守城军伍之苦寒,将士奋战之勇!”

  李斯微微一笑,仿佛叔孙通这一番话,都在其计算之内。

  “李斯,你欲纳百家之思以成檄文,定匈奴之恶,扬首胜之威,慰将士之心?”

  始皇陛下略微皱眉,开口问道。

  此话说出,诸多文臣皆是茫然。

  李斯不是法家吗?法家思想,以法治国,对于其他思想不说无视,但也绝称不上什么尊敬。

  此时说起百家?

  有点奇怪啊。

  “陛下圣明!”

  “恰逢图书馆苦无馆主,如今公子彻虽是代为管理一二,然则公子彻乃是皇室身份,实属不便!”

  “臣以为,可以图书馆馆主此位空悬,举办讲坛,诸子百家,各展所学,献计献策。”

  “而檄文,则是顺手为之!”

  “如此,便算不得我大秦好大喜功,亦少了些许猜测!”

  李斯缓缓开口。

  柳白眉宇一挑,有些感激得看向这位李叔。

  百家讲坛,举办确实是消灭政敌的一个好方法,但是若是柳白来办,太过于特意,这些思想流传的学派,定然也有慧眼之人,届时怕是还是有人想要走‘政侠’的路子。

  如今李斯在朝堂上提出,以大秦的名义,再暗中吩咐写写檄文,此事便完全没有了柳白的痕迹!

  就连柳白,此刻也不得不感动!

  这位李叔用心良苦至此,他这个做后生的,当真觉得有些亏欠了。

  淳于越一听这图书馆馆长的位置将要扔在台面上,被天下百家争夺,顿时心慌想要起身反对。

  岂料,叔孙通比之更快一步,直接拱手朝着始皇陛下行礼道:

  “臣,附议!”

  此话说出,淳于越急得额头冒汗,一个劲儿拉拽叔孙通的袍袖,甚至连叔孙通的衣襟都歪了些许。

  始皇陛下面容沉稳如山,没有直接答应,反而目光略微偏移,看向扶苏:

  “扶苏,图书馆馆长之位空悬。”

  “着令百家成讲坛,择其善者而任之。”

  “抑或着令儒家执掌图书馆。”

  “二者,你意如何?”

  此话问出,淳于,叔孙,两位博士皆是一愣,而后面色大喜。

  柳白眉宇一挑,而后长叹一口气。

  唯有六公子嬴彻,眼神之中满是焦急。

第263章 吾儿甚好

  嬴彻快急疯了!

  父皇询问图书馆馆长的位置,到底是应该直接给儒家,还是应该让天下百家前来咸阳,有能者居之。

  这种问题,看似简单,但是...

  这可是指名道姓在问自己这位兄长扶苏啊!

  此刻的嬴彻,当真是恨不得帮兄长说上两句!

  叔孙通和淳于越二人相视而笑,继而看向扶苏。

  这位大秦长公子,虽然近来与他们儒家并未如同以前一般走近,但说到底,扶苏也是他们二人一手教导出来的。

  此事牵扯到儒家的兴亡,他们相信扶苏会作出正确选择的。

  扶苏眸光如炬深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缓缓起身,目光迎接上自己这位父皇。

  ·“启禀父皇,图书馆馆长之位,之前商议,乃是大儒孔鲋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