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第168章

作者:不曾见秦时月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

  山呼礼号之中,始皇陛下从屏风之后缓步走出,目光所及,皆是一股骇人的威势!

  这一股威势,让冯劫的头脑冷静不少!

  怪不得父亲说千万不能真正对柳白这个‘人’动手!

  无论他柳白该死与不该死,毕竟是大秦左丞相,若是行‘刺杀’之举,光是陛下深究,他们都扛不起啊!

  “众卿起身。”

  高台之上,始皇陛下双手略微平举,淡淡开口。

  “谢陛下!”

  群臣略微垂首。

  始皇陛下目光缓缓扫视,看到扶苏那纠结的神情,稍作停顿,而后便是看向嬴彻。

  反而是这嬴氏六子,神色淡然,一副观政不语的模样。

  咸阳死士一事,两个儿子给出的反应差异如此之大,这位千古一帝岂能察觉不到?

  “今日可有要事奏?”

  始皇陛下依循惯例,淡淡开口。

  这一次,李斯没有率先禀报,反而是王翦起身:“启禀陛下,公输家造物公输马第一批已然出产,其数为一万只!”

  “昨日已经出发,沿驰道运粮,经由内史,河东,上党等地,其沿途郡县承平仓为之部分填充粮草,以避免各地粮草不足,同时也减免损耗。”

  “第一批公输马其中九千运粮数目为...三万石!剩余一千只运载新式军械!”

  “依照公输家族估计,运粮损耗为...五百石!”

  文让军武,这是朝堂的规矩!没有任何事是比军情要紧急的!

  王翦这一番奏对出来,群臣皆是面露骇然之色!

  太快了!太多了!

  没想到,仅仅是这么几天,就已经生产了一万只公输马,而且直接投入运粮!

  三万石粮食啊!若是以往,别说损耗多少了,运到代郡也只剩下一千石了!

  现在...损耗居然只有五百石?

  朝堂之上的武将脸上都快乐开花了!这特么...那不是前线军粮松快不少?

  劳资这辈子都不敢想这么富裕的仗啊!赵佗那小子这是吃了狗屎吧?这么好运气?

  “公输家有大功于秦,待此间事了,一并封赏。”

  始皇陛下没有吝啬承诺。

  而这日后一并封赏,也是在某一种程度上保护公输家,毕竟容易遭人眼红。

  王翦没有说什么,只是行礼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他心中已经在思考边伍储粮的进度问题了,这关系到何时对匈奴发起真正总攻!

第205章 ‘随机应变’的叔孙通

  王翦禀报之时,大司农阳烨袖口之中双手不断指数,心中在算计,来年整个大秦粮草运输总共皆结余多少。

  这种以工具节省下来的粮草,那可都是实打实的。

  还有接下来对匈奴战争能节省下来的粮草,阳烨也是算计在其中。

  越算,这老小子笑得越是开心。

  甚至,阳烨都在思考,是否由国库出资,成立一个国有的‘车马行’,将这些公输马租赁给商贾,也算是减少了国家层面的损耗。

  当然,这种商用,还需要日后细细计量方可,毕竟牵动的各方利益太多了。

  “启禀陛下,公输马巧夺天工,为我大秦省却粮草损耗,实乃我大秦之喜。”

  “正值图书馆竣工在即,老臣有一言,欲进谏陛下!”

  “正所谓,国有功,而文有赞!”

  “我大秦泱泱国威,蒸蒸日上,岂能没有文人华章来贺?”

  “臣恳请陛下,允我儒家万儒入咸阳,著华章,贺盛世!”

  就在此时,一道身影站起,行至麒麟殿中央,朗声开口。

  说话之人,正是淳于越!

  虽然他看不起‘奇技淫巧’,但是...这就是个由头!

  他真正的目的,就是万儒入咸阳,营造一种百家争鸣,儒家为魁的景象!

  这一番话说出,朝堂群臣皆是面露不屑之意!

  开玩笑,都是在朝堂上混的,谁脑子能差了?

  想要著华章贺盛世,何须万儒入咸阳,来点知名的不就好了吗?

  况且...就咸阳可以写文了吗?在原籍地不可写?

  当然,还有最最关键的一点!

  诸子百家...难道不能写吗?

  淳于越这点儿朝堂心思,一览无遗!

  然而,不同于群臣的不屑,柳白的眼神之中,浮现狂喜!

  娘勒!淳于越真是好人呐!知道儒家的子弟多,分布广,不好砍,特意集中来咸阳?

  “天下文人众多,名士如云,又何须你儒家万儒?”

  “莫不成作出些‘千古哀愁,与我同悲’这样狗屁不通的打油诗句?”

  “况且,既然要作华章,为何不让天下百家名士皆来咸阳?独独你儒家?莫非你淳于越觉得儒家已经凌驾百家学说之上?”

  “陛下,淳于越此谏言,实乃滑稽!”

  时任简书郎的赵家家主赵德柱冷笑一声,开口便是讥讽。

  他们世家的死士刚死,正一肚子火呢,他淳于越又跳出来找骂,那就怪不得他了。

  况且...

  这儒家经义虽好,但是朝堂上的儒家官员着实惹人厌,也没必要给其留什么面子。

  “你...你懂什么!”

  淳于越语气一滞,涨红了脸!

  因为赵德柱方才所言的‘千古哀愁,与我同悲’,正是齐国为秦国所灭之时,齐国博士淳于越准备‘投湖自尽’时的悲呼。(没错,这老小子还是个降臣。)

  当然,因为湖水太凉,淳于越被人‘救’下来了。

  此时赵德柱开口说出这些,正是连着给了淳于越两巴掌!

  朝堂群臣听闻此言,皆是心中暗笑不已!

  别说,看着淳于越吃瘪,他们的心中还是蛮爽快的。

  而柳白笑意吟吟,并不准备做任何插手的举动,看戏才是最香的!

  没事儿看看他们斗,这不比自己站起来浪费口水要好得多?

  “启禀陛下,淳于博士并非此意!”

  “万儒入咸阳,只是我儒家一份朝贺大秦的赤子之心,与名气无关,也与文采无关!”

  “发乎情义之举尔!”

  “我等为儒家官员,自然只能号召儒家子弟。并非不想号召天下百家,而是不能!”

  关键时刻,还得看叔孙通!

  不愧是先后当过秦臣,跟随过项梁,楚怀王,项羽,最后还能在刘邦手下拿个博士之位,制定汉初朝仪的老东西,这‘随机应变’的能力,让柳白都颇为赞叹!

  一番话说出,从原先的阴谋,变成了他们力不从心,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号召儒家官员!

  语言的艺术,在叔孙通嘴上诠释得淋漓尽致!

  “哼!诡辩!”

  赵德柱冷哼一声,不屑争斗。

  这本来就无关他的利益,他只是找个人骂着玩儿而已。

  “扶苏,你觉得如何?”

  高台之上,始皇陛下却没有理会二人,反而是目光看向扶苏,淡淡开口问道。、

  整个麒麟殿文武百官的目光皆是看向扶苏。

  特别是李斯,眉头紧皱,眼神之中有些紧张。

  扶苏乃是淳于越的学生,若是当真助淳于越形成这一股子‘儒家为魁’的风气,那么日后扶苏公子为储君,甚至是为二世皇帝,那么大秦朝堂之上的法家地位...岌岌可危!

  与其说是在问扶苏此事如何,还不如在问扶苏对于儒家的态度到底是如何!

  扶苏面色为难至极,虽是起身,但却不知如何是好。

  他真的有些犹豫了!

  他所受到的教育,是儒家乃是天下至善。

  但是...

  他扶苏也不是傻子,万儒入咸阳,势必会将儒家推到一个史无前例的地位、

  若是以前,他扶苏自然欣喜若狂,鼎力相助!

  但是现在...看过了柳白一系列为了大秦的果决举措之后,他犹豫了!

  他也不知道,该不该支持!

  儒家是好的,但是...儒家真的应该成为将天下百家都压在脚下的魁首吗?

  正是这一分犹豫,让始皇陛下多看了一眼柳白。

  难能可贵啊!

  “扶苏公子,您快说啊!”

  “此乃我儒家盛举,定然可以让世人知晓仁义道德!天下百姓皆仁,国可垂手而治矣!”(垂手而治:出自儒家经典《尚书·周礼》,原垂拱而治,寓意不用管理,地方和天下就安享太平、)

  叔孙通忍不住轻声开口提醒。

  而他越是催促,扶苏眼神之中越是犹豫。

  甚至看了一眼柳白,却发现自己的这位老师,眼神之中满是戏谑。

  在朝堂群臣的凝视以及内心的万般纠结之下,扶苏缓缓行礼,语气苦涩得开口:

  “启禀父皇,儿臣...”

  ...

  不是卡文,是没想好扶苏要不要转变得这么快。我仔细想想。

  系兄嘚,就来峮里砍我吧:4.4.6.1.7.6.3.8.2

第206章 跟吃了屎一样难受!

  扶苏目光纠结,缓缓行礼:“启禀父皇,此事儿臣以为...”

  “为我大秦盛世贺,并非坏事。”

  “只是这万儒入咸阳,声势过于浩大,史书之上记载,难免有‘好大喜功’之嫌,有辱父皇威名。”

  “儿臣谏言,可以文朝贺盛世,但却没有必要入咸阳!可遣部分大儒入咸阳作文!”